一個被人輕視的心理障礙正影響著1000萬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一個被人輕視的心理障礙正影響著1000萬人

自殺是一個主要的公共健康問題,據估計全球每年有超過800,000人死於自殺,佔所有死亡人數的1.4%。有心理障礙的人自殺或者試圖自殺的風險更高,大約有90%自殺的人患有某種或多種心理障礙、精神障礙。對於精神障礙引起的自殺已經有很多的調查,但是強迫症所帶來的危害卻很少有研究。最近發表在《Nature》子刊《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篇文章通過大數據調查方法,詳細地介紹了強迫症人群中的自殺事件。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簡稱OCD),是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最為普遍的精神障礙。強迫症患者終身患病率約佔人口總數的2%,強迫症會逐漸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一個被人輕視的心理障礙正影響著1000萬人

曾經1982年我國曾經做過一次12個地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強迫症的患病率為0.3%。實際上,這個數字遠遠低於實際的患病率。結合臨床實踐,估計國內的強迫症大約有500-1000萬,患病率約為5%-10%。

DSM-5數據顯示,強迫症國際患病率為1.1%-1.8%,乘以中國近十四億的龐大人口基數,將得到一個大於一千五百萬的無法忽視的數字。

那些讓人既無語又恐懼的“念頭”

很多人理解強迫症的時候都覺得可能書本擺的不和諧,或者什麼東西都要整整齊齊的等。

其實真的強迫症中除了這些讓人苦惱的儀式化行為外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闖入性思維。

何謂闖入性思維?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本身不想要的念頭突然闖入頭腦。

比如一個人走路走的好好的,突然一個念頭:“萬一路燈掉下來砸死我怎麼辦?”

這個人就會慢慢產生恐懼,而且越想越真實,因為雖然這個概率比較低,可是還是有發生的可能。從此這個人就陷入無限恐懼。

很多人覺得很可笑,這個世界還真有人“杞人憂天”?

你還別笑,嚴重的強迫症就是因為一個小小的念頭開始了無盡痛苦的深淵。

其實不單是我們現代人會這樣,以前的人們也有這類問題,16世紀20年代,西班牙神學家、耶穌會創始人依納爵·羅耀拉(Ignatius of Loyola)出版了他的著作《靈性操練》(Spiritual Exercises)。該作品的主旨是通過祈禱和冥想引導那些選擇以宗教靜修的方式在靈脩之路上前行的人。依納爵在書中寫道:“當我踏上那個十字架之後,當我想過、說過或做過其他什麼之後,一個念頭就降臨到我心裡:我有罪。另一方面,我似乎又沒罪。但我仍對此感到不安。也就是說,我有多少肯定,就有多少懷疑。

一個被人輕視的心理障礙正影響著1000萬人

依納爵·羅耀拉

從最後那句,因為念頭認為自己有罪然後又會感到不安就可以看出來他會因此焦慮,很多人覺得依納爵·羅耀拉是出現了強迫症的症狀。

比強迫性思維更可怕的是強迫行為

其實讓很多強迫症患者頭疼的強迫思維已經人疲憊不堪了,那麼還有強迫行為更是讓人生不如死。

古希臘史詩《奧德賽》中,西西弗斯一遍遍將巨石推往山巔。每到終點之前,巨石便滾落。他別無選擇,只有重新開始。這是諸神施與他的懲罰。

每一次抵達都是下一次痛苦的起點,相同的動作不得不在詛咒中重演萬遍。無止盡且非意願的循環繞成一個逃不出的圈,使生命在一次次無意義的重複中耗盡。西西弗斯將在清醒中目視自己的意志崩潰凋殘。

一個被人輕視的心理障礙正影響著1000萬人

其實這就像很多強迫行為患者的心聲,他們每一次做完儀式化行為後就渴望自己這是最後一次。不過很可惜,這只是下一次的開始,他們就像中了某種魔咒一般停不下來。

在影視作品中,強迫症常常被輕描淡寫地描繪成完美主義者的怪癖,這類角色經常會過度清潔某件東西,或是不停開關電燈。而在現實中,強迫症是一種折磨人的嚴重焦慮障礙——但完全可以治療。這種病令人極度痛苦,並且非常浪費時間,而且並不一定表現為對整理和清潔的過分追求。

一個被人輕視的心理障礙正影響著1000萬人

圖源:Giphy

我見過很多因為強迫症狀導致一天需要洗手超過四個小時的人。

他們絕不是愛乾淨和過度追求完美這麼簡單,這是一種真實的疾病和痛苦。

為何讓他們“停不下來”?

2015年,BBC紀錄片《強迫症:心魔》展示了當下強迫症的部分研究成果。強迫性神經症與大腦中的基底神經節密切相關,該部位的功能類似於計算機服務器和濾網——它負責接收不同腦區的信息並作出反饋,以協助篩選人們矛盾的想法和行為。

一個被人輕視的心理障礙正影響著1000萬人

BBC紀錄片《強迫症:心魔》

而強迫症患者大腦中,其某些部分異常活躍。例如,當正常人感到手上有汙染物時,選擇洗手,這個想法隨即停止。而對強迫症患者來說,這個念頭會反覆出現,遠遠沒有結束。

此外,多種因素的綜合也為惡魔的降臨提供適宜的巢穴。

有數據統計表示在患者的直系血親中,父母約有5%-7%的人同患該疾病,作為一種遺傳特徵的紅細胞(ABO)血型,研究發現,強迫症又較高的A型發生率與較低的O型發生率。

心理社會因素:正常人偶爾也有強迫觀念,但不持續,只有在心理與社會因素影響下被強化才持續存在,多由於刺激、反應出現過多重複引起焦慮而催生,讓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失調,從而引起異常習慣的形成,病理性認識與反射的建立,讓衝動、思維與行動拘泥於固定的行為學習模式。

生化因素:五羥色胺(5-HF)能神經的功能減弱,可使用增加該神經遞質的藥物,來治療強迫症

強迫性格因素:有強迫傾向的人,一般都存在於追求完美與理想主義的傾向。一般來說保持對自身與周邊環境的嚴密控制,注重細節、做事認真、對自己要求過高、講究秩序,一旦事情沒能達到要求,強迫傾向就開始表現出現。

如何解決這個頑疾?

一個被人輕視的心理障礙正影響著1000萬人

雖然強迫症讓人非常痛苦,可是並非是無解的。

歷史和很多名人都有類似的問題,他們不單單成功擺脫了這些問題,而且還因為強迫症帶來的一些好處成就了事業。

十九世紀最偉大的作家查爾斯·狄更斯,他一天中要梳幾百次頭髮,在平時他喜歡接觸某樣東西三次,認為這樣能帶來好運,睡覺時他喜歡頭朝北極的方向,認為這樣能激發他的創作靈感。

還有前英國足球運動員貝克漢姆,這位英國的足球王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傳球精準,任意球腳法獨步天下。堪稱完美球員的貝克漢姆在家中也是一個絕對追求完美的人,貝克漢姆在接受採訪時稱:“我擺東西時,要麼把它們排成一條直線,要麼就必須成雙成對。我會把百事可樂放在冰箱裡,如果正好多出一罐,我就會把它放到另一個櫥櫃裡。”

這裡著重說一位很多“資深強迫症”都知道的人物——森田正馬

一個被人輕視的心理障礙正影響著1000萬人

森田正馬(Morita Shoma,1874年1月18日-1938年4月12日)精神神經科醫生、心理學家,森田療法的創始人,畢業於東京帝國醫科大學。後人及神經症患者均親切的稱森田正馬先生為“森田正馬博士”。

早年森田正馬也是深受強迫症的困擾,他總是會出現一些奇怪念頭,甚至總是覺得自己生病可是去醫院也檢查不出來。

後來一次上大學期間父母忘了給他寄錢,他認為父母也不管自己了,就沒日沒夜學習也不吃藥。過了一段日子後他發現自己的很多“病症”竟然減少和消失了,而且學習也提高了。

就此他開始鑽研精神科學,創立了唯一一個以人名命名的心理療法——森田療法。

這個方法也是告訴大家很多神經質症狀(諸如強迫症)都不是我們能排斥掉的,我們要學會順其自然的接受它們,帶著症狀去生活,這樣慢慢症狀就會自然減輕甚至消失。

而森田療法也幫助了無數人走出了強迫症。

當然除了森田療法外,西方的精神分析和認知與正念療法也是可以幫助強迫症患者走出問題。

如果自己痛苦不堪還可以尋求一些藥物的幫助。

一個被人輕視的心理障礙正影響著1000萬人

事實證明只要接受正規治療,強迫症治療有效率至少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很多人總是看到網上抱怨自己強迫症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無法走出的案例。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裡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討論吧!)

其實大多數人就沒有系統接受治療,自己也沒有完善自我的意願。有些人在服藥或者做心理諮詢沒有堅持幾次就放棄,然後陷入自怨自哀,這其實完全對強迫症的康復毫無意義。

在強迫症面前要有打持久戰的打算,真正康復的人也是能經得起考驗的人。

“活著,帶著世界賦予我們的裂痕去生活,去用殘損的手掌撫平彼此的創痕,固執地迎向幸福。因為沒有一種命運是對人的懲罰,而只要竭盡全力就應該是幸福的,擁抱當下的光明,不寄希望於空渺的烏托邦,振奮昂揚。

“因為生存,本身就是對荒誕最有力的反抗。”


⭐️如果你有什麼心理困惑,可以參考我的經驗:

↙↙點擊鏈接閱讀更多文章,推倒阻礙改變內心的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