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滋味:醃蘿蔔

鄉村滋味:醃蘿蔔


小雪過後,天氣轉冷,冬天真正來臨,新鮮的東西不易變質,過去這個時候農家人必須要做的有一件事情:醃一缸大菜,或是醃一罈蘿蔔,或是大菜、蘿蔔都醃,以應對進入冬天到春季來臨前青黃不接之時的下飯菜之需。

醃蘿蔔跟醃大菜的工藝差不多,但是要比醃大菜耗時。

從地裡拔上蘿蔔,削去頭尾,洗淨,晾乾,根據蘿蔔的大小把蘿蔔切成兩片或四片,買回大籽鹽放水在鍋裡煮沸成鹽滷,拌蘿蔔片放入缸裡密封缸口,存放在屋裡避光的地方。

鄉村滋味:醃蘿蔔

一般三、五天以後,碰到晴天,用兩張長凳擱在院子裡,再用小叉子或是竹竿搭在長凳上,上面攤開汪箔,從鹽滷裡撈出蘿蔔片平攤在汪箔上曬,一直曬到太陽下山,收起蘿蔔片,仍舊放進原來有鹽滷的缸裡。如此反覆曬、反覆收,直到缸裡的鹽滷全部耗掉曬乾為止。

鄉村滋味:醃蘿蔔

曬乾後的蘿蔔片從紅色變成了紫色,從白色變成了金黃色,瘦了身、捲起了衣袖,即是蘿蔔乾了。將蘿蔔乾拌適量的花椒、八角後重新裝在罈子裡,密封好壇口,蘿蔔乾的醃製便大功告成了。

鄉村滋味:醃蘿蔔

蘿蔔乾可生食,早晚吃粥,抓在手裡喝一口粥咬一口蘿蔔乾;也可熟食,將蘿蔔乾切碎,拌上麻油,吃飯喝粥特香

蘿蔔乾是農家不可缺少的下飯小菜,下田幹活,拎著粥、飯,抓幾個蘿蔔乾就出門,特方便;幹完農活回家,來不及炒菜燒湯,和著米飯吃蘿蔔乾,特下飯。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醃蘿蔔、吃蘿蔔乾成了記憶

鄉村滋味:醃蘿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