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聲音能看出一個人的素質

通過聲音能看出一個人的素質

通過聲音能看出一個人的素質

年度聲音大秀《聲臨其境》已經落幕,冠軍花落文藝男神秦昊,但是大家也沒有忘記最後與他進行聲音之戰的女演員劉敏濤。還記得她在一期節目中表演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獨白片段,如泣如訴。聲音是個性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一個好聲音能讓你的魅力得到100%的展示。

這裡的好聲音不單指音色,更多的是用聲音調動情感、俘獲人心的能力。

如果沒有好的聲音,可能會造成外界對你能力和價值的嚴重低估——1964年的奧斯卡經典電影《窈窕淑女》中,奧黛麗·赫本就詮釋了一個出身微寒、口音低俗但卻聰明美麗的倫敦東區女孩因為出色的語音訓練,而成功“逆襲”成貴婦並收穫了愛情的故事。電影中,奧黛麗·赫本飾演的女主角的語言學教授就說過:人內心的高貴思想,皆包含在超凡、富於想像的以及音樂性的聲音裡。也許有人會說,聲音是天生的,難道還能改變嗎?喜馬拉雅著名聲音教練徐潔在她的新書《好聽:如何練就好聲音》中解答了關於聲音的幾個誤區。

一、聲音是天生的嗎?

很多人會問:“聲音不是天生的嗎?聲音還可以改變嗎?”答案是肯定的。聲帶的確是天生的,但聲音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優化大幅度改善的。聲音中當然有一小部分的先天因素,先天條件應該成為一個人的特點而非阻礙,如果運用得當,每個人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換言之,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好聲音,因為後天的習慣養成與努力更為重要。我們可以通過三個方面來改變我們的聲音,分別是發聲方式、語音語調和聲音情感。經過科學有效的訓練,這些都將使聲音產生變化,而且它們的作用都比先天的聲帶條件重要得多。

二、好聲音=普通話標準嗎?

有一些人把聲音訓練單純地理解為普通話訓練,認為好聲音就是普通話標準。

說一口標準普通話固然好,但不是衡量好聲音的唯一標準。銀行裡的語音叫號雖然標準清晰,但聲音機械又冰冷,這種缺乏溫度和情感的聲音不會讓人覺得好聽。

一些聲音愛好者往往只在意自己的普通話是否標準,有沒有做到字正腔圓,因此只是生硬地念字,完全沒有了解文字的內在,也沒有與聽眾形成心靈上的溝通。

三、我能變成誰誰誰那樣的聲音嗎?

聲音可以模仿嗎? 如果你有足夠的發聲能力,懂得聲音的變換技巧,並且能夠抓住聲音的特點,模仿聲音是可以的,但不贊同大家抹掉自己的個人特色去做誰的翻版。

好的聲音教練會教你做最好的自己,把自己身上精彩的部分發揮到極致,改掉不正確的習慣或者懂得怎麼去規避自己的缺陷。丟掉自己成為別人是一件遺憾的事情,聲音也一樣。到底怎樣才是好聲音呢?雖然不同的人心中的好聲音各不相同,但是好聲音一定都具備四個方面的特點,分別是發音清晰、音色悅耳、有溫度以及風格適宜。清晰是聲音最基本的要求,因為說話時發出的聲音,最根本的目的是用來傳遞信息的,做好了信息的傳遞,進而我們才能傳遞感情、態度,最後傳達出美感。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聽得清楚這個基礎上。其實,什麼才是好聽的音色,單個的形容詞都會顯得很片面。聲音的音色或許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每個人的音色都有屬於自己的特點,因此,我們應該保留自己的某些特色,並且學會揚長避短。所以在音色這個層面,至少先要做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別讓聲音走極端,哪怕音色資質平平,通過情感的潤色以及科學發聲的優化也可以帶來美的效果。

什麼叫作有溫度的聲音?簡言之就是要暖聲,不要冷聲。 很多人清晰度和音色好像沒問題,但是說話聲音離悅耳還是相去甚遠,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TA的聲音聽上去有些冷漠,很難引起好感。我們聽一個人講話,不是隻聽字面的意思,我們聽的是這個聲音所傳遞的整體感覺。因此不是我們冷冰冰地說著自己很高興,別人就真的認為我們很高興了。有些人說話讓別人提不起興趣,甚至讓人掃興,或許不是內容的問題,而是你的聲音聽上去實在太冷漠了。

有些需要通過用聲音與人打交道的職業,比如銷售、教師等,他們會尋求一些聲音訓練,在長時間說話的同時又能穩定發音,保護嗓子。而現在很多寶媽也加入到聲音訓練中,她們希望通過有溫度有情感的聲音與寶寶溝通,從而給孩子一個形成良好性格和脾氣的語言溝通環境。

聲音是可以用科學方法訓練的,我們不用像播音主持專業的人那樣說話,但可以用專業的方法來改善我們的音質,放大聲音的魅力。徐潔在她的課程以及書談到了,聲音訓練的第一步就是打開嘴巴,好好說話

如果你對科學的聲音訓練感興趣,不妨多多關注一些聲音的訓練課程,也許一點小的正向的改觀,就能給你的個人形象加分不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