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摧毀文明除了使用宇宙規律,還可以使用數學規律,哪些數學規律可以當武器?

你們永遠的鑫哥


首先申明自己的觀點:數學作為科學的基石,並不依賴現實而存在,完全存在於抽象的概念之中,因此從本質上來說數學的基礎架構無可修改。但同時數學作為應用科學,在現實中的應用層面還是有辦法通過其他手段來干擾最終的運算結果。

第一、數學的基礎架構為什麼無可修改?答:因為數學是上帝的語言!

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曾說過:“數學是上帝的語言,上帝依靠數學來管理宇宙!”其實客觀而言,數學不僅是上帝的語言,而且還是超越上帝存在語言。因為數學並不依靠現實中任何不可預知的結果而存在,它完全存在於人們抽象的概念之中,即使是上帝(造物主)也無法改變。

在《三體》中,劉慈欣先生曾提出過一個概念,即不同的宇宙有不同的宇宙規律。但不管宇宙間規律如何的不同,所有宇宙在基礎層面仍然是數學,仍然無法修改。打一個比方,我們世界之所以1+1=2是因為1個物體加上1個物體確實是兩個物體;但如果在另一個宇宙1個物體加上1個物體相互湮滅難道在結果上就等於“0”了嗎?仍然是!雖然兩個物體確實消失了,但在抽象的概念中,仍然是兩個物體進行了相加,所謂消失只是反映在它們的物理結果,上帝也無法改變!

如果數學規律可以被用作武器,該如何採取數學打擊?答:基於數學應用層面的測不準原理,對最終結果進行干擾!

提起數學打擊不得不提一下另一部科幻作家劉洋的《2.013》,它大致的意思是一個外星文明因為蟲洞的影響,導致勾股定理出現偏差,因此算不準三角形的面積。其實概括而言,劉洋的這種所謂的改變數學規律,實際是基於數學應用層面的測不準原理,使得簡單的數學問題變成了一個錯誤的結果,或者乾脆變成一個混沌的系統。

什麼是混沌系統?譬如說《三體》中最著名的“三體”問題,並不是三顆太陽真的不能預測,關鍵在於測不準。因為在現實中所有的測量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偏差,不可能絕對的精確。三體問題的變態之處在於會把一個隨機的、微小的變量無限放大。這就是三體問題可以在計算機上模擬,但卻不能在現實中精確預知的原因。

基於測不準原理,現實中可能進行數學打擊嗎?答:能!

根據愛因斯坦的時空觀,空間是不平坦的,存在曲率。但這句話反過來理解就是,這個宇宙中就沒有絕對平坦的時空,也就是說人為的、任何的測量都不可能絕對的準確,只不過這種差異過於微小,人們觀察不到或者對日常生活沒有影響罷了。

上圖LIGO,就是測量引力波的設備,它有相互垂直的兩條通道,每條通道長4公里!簡而言之它的技術原理就是在引力波到達地球時,通過測量光在兩條通道不同的到達時間,來證明引力波對空間的影響。(需要強調一下,基礎科學就是這麼難,這麼變態,有時候為了證明一個有、沒有的簡單問題,就需要投入巨量的資源。)那麼最終測得的結果是在十三億光年外黑洞合併引發的空間漣漪,使我們的世界在其中一個方向縮小了一顆質子直徑的萬分之一。

所以基於這個原理,如果一個三維的文明在上、下、左或者右三個方向上持續被髮射高強度、隨機的引力波,造成持續的時空抖動,那麼這個文明所有的測量,都會陷入一個可產生災難後果的混亂狀態。打個比方,如果這個三個超強的引力波足以扭曲這個文明10釐米的空間,那麼這個文明將永遠造不出一個封閉的飛船。這個文明即使在製造中留出10釐米的餘量,只要進入一個相對正常的時空,飛船就會被扯碎。基本與黑域無異,這個文明將永遠被封死在一個區域。

全息解讀《三體》,深度解讀科幻,歡迎喜歡科幻的朋友關注:深度科幻!


深度科幻


總有人會在想,如果兩個一之和不等於二如何如何。其實,我認為,數學是永恆不變的啊,它只是抽象了一層,抽象的這一層語言實際上是脫離現實的,就像軟件開發中在框架層之上的開發層。純數學是在現實層之上的一層。物理化學生物可以變,數學在任何一個宇宙都不會變,數學與現實無關!只是描述的工具而已。那有人又會問了,描述是會變化的,何以數學不會變?我想說,1+1=2與1+1=9,描述是變了,它的本質變了嗎?沒有!它的本質是:這麼多個與那麼多個放在一起總共一定是這麼多個,這個一定是確定的,無論你把這個一定描述為2或9都只是文明語言描述的差異,形狀與讀音的差異,而本質是絕對亙古不變的,和這個結果是確定的不變的,你想想,以實際為例,在我們的語言中,兩個蘋果放一塊一定是兩個啊,絕對不會是三個或九個,你忽略三或九的描述意義,感知其本質就明白為什麼我說本質是不可能變的。你把這麼多個與那麼多個描述為1或2或3有意義嗎?只有描述的意義!並不會改變相加為總數個的本質!那麼描述變化到底引起了哪裡的變化呢?對這種基本數學提出疑問的其實我很火,我不想敲打你,我想敲打教師!教師只教其面,不教其質,我是很憤慨的!你想想,春秋戰國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前,相當於有七個文明,假如現在你想想這七個文明如果數學加法描述都不一樣,會影響加法的相加原理及過程結果嗎?不會影響的!!!我隨便你怎麼描述我,但我本身這個定義的本質是不會變的啊!就拿現在來說,中國嬰兒說1+1=2,美國嬰兒說:不對不對,應該等於two! 誰對誰錯?真理在哪裡?真理不在於誰說,真理都有描述的符合度,但不管你怎麼理解,真理不在描述的那一方,而存在於從基本假設出發推導出的那一片虛空之中!絕對不是誰大聲誰就接近於真理的。真理就在那,它只笑不答,等著你去發現,接近,接近,再接近,只可感悟,不可描述,一旦對真理進行觀察,它就會損失,並不是它本身的被動損失,而是觀察者的主動損失,無可避免,但只要你不說,閉口不言,就可減少主觀察的損失,這就是量子觀察哈哈真是扯遠了。可能還有人說,1+1怎麼就一定等於2且亙古不變了?我把+變成-不就等於0了不就瞬間打破了亙古不變?大哥,你基本假設,算法規則都變了,我還去堅守2的亙古不變的結果乾什麼? 這個時候,加變減真的就打破了亙古不變的規則?本質是什麼?你換了一個計算規則,也就是沒有使用以前加的規則,但是,但是,加的規則你打破了嗎?沒有啊!沒有啊!它還在那裡,你只是沒有使用它而已啊!還有你換成了一個減的規則,減的規則改變了嗎?也沒有啊!由於加和減的規則是亙古確定的,全宇宙確定的,規則不會變,結果的本質就不會變!因為一切都是邏輯推導,上帝不會擲骰子!量子世界擲骰子的本質是在於用我們目前的理論進行觀察量子真理,不能正確性描述!量子世界本身並沒有擲篩子,而是我們以小學數學去觀察量子世界的大學數學,當然就產生了擲篩子現象啊!

迴歸正題,所有,所有,所有的數學規則只是不同文明的描述差異和深淺不同,但其本身為不變。同樣,任何學科,往極端了想,也是亙古不變的,變的是什麼?變的是現實的具體產出量啊!怎麼理解?如我們文明的宇宙第一速度是一米每秒,某外星人用它們的文明來描述它們的第一宇宙速度是二米每秒,如何在不變的規律中將所有的變統一起來??轉換啊!就像英尺與米,統一轉換一下就行了。還有,還有一個外星文明的第一宇宙速度統一轉換後也是一米每秒,但感受不一樣為何? 如它們星球質量不一樣引起的。 總說一下,物理現實產出(如星球質量不同)會產生不同數學結果,各個文明數學表現不同,縱然有再多再多的不同,哎,數學本身的真諦,怎麼樣?--仍然亙古不變。

綜上,三體中,本質上是無法利用純靠數學本身製作數學武器完成數學打擊的,在數學亙古不變的基礎上,可以利用數學參悟深度不同,結合星球物理環境現實,製作文明武器!比如量子物理是我們文明的雞肋,高級文明可以利用量子骰子在玩我們!打的我們腦瓜疼,腦瓜疼,也想不出原理,誠然,不確定的骰子在他們眼裡就是確定的骰子了


科幻作品收藏員


數學規律?當武器?在三體的末尾大神級文明群向全宇宙發佈了迴歸運動聲明,這意味著大神級文明能知曉整個宇宙中億萬個文明,並能清楚億萬個文明的文字,可能愛因斯坦的結晶,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甚至最基本的萬有引力都可以被大神級文明所操控,可以說在一個技術上擁有無限能力得文明而言,我們已知的任何數學規律都可能被拿來當做武器


穎囈


你這樣想,一個1m+1m=2m的鋼板,組成一艘宇宙飛船的部件。如果這時候突然改變了數學規律,比如1+1=9了,那麼會發生什麼事情?其實我自己也想象不出來會怎麼樣,我的知識所限。我覺得這個時候應該長、寬、高都同時膨脹才對,那質量呢?東西就那麼多,哪裡有額外的質量補充進來呢?而且這還只是簡單的加法,如果是乘法呢?我不知道這樣解釋對不對,我只學過初中物理,看看就好。


我們仍然相信


可能還是基於數學規律造出的武器吧,例如武器原理是減法,被減數是碳基生命體,減數是碳,結果就是終結所有生命體,具體實現過程可能是高緯度對某一元素的生化或者物理清除。再比如原子彈的科學根據還是相對論中質能轉換啊,也是數學規律的作用啊。

作者表述的東西可能就是那種大神級文明,已經參透宇宙終極規律,對於宇宙中任何的事物發展規律都能用數學表達,找到了表達過程,就找到改變或者影響結果的因素和方法,剩下的屬於技術手短。這種規律如果是正確的,一旦技術達到要求那麼就會造成預知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