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在“如”字上犯了糊塗

賽場如戰場,商場如戰場,市場如戰場……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的比喻。談到戰爭時,也會這樣講:打仗和備戰打仗是軍人的天職,就如工人要做工、農民要種田一樣。

如者,相似也。我們之所以頻頻用到“如”字,是因為各種“場”與戰場確有一些類似之處。比如,賽場和商場都有一定的對抗性,也講求戰略、謀略及戰術。再比如,做工、種田是工人和農民的主責主業,都要傾心盡力,等等。

但是,“如”畢竟是相似,尤其與戰爭相提並論時,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一位軍事家說:“軍人與工人不一樣,工人依據市場原則,以勞動換取金錢;而軍人依據價值原則,以生命換取國家尊嚴。”農民有農閒期,工人造了次品還能重來,而軍人則不能,這是本質的區別。因此,我們絕不能在“如”字上心存幻想。

“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這種“暴力”的殘酷程度是無以復加的,是任何比喻中的“戰場”無法比擬的。商場失利,無非血本無歸;賽場失手,無非丟失獎牌。而軍人面對的戰場,是血與火的比拼,是勝與負的博弈,是生與死的較量。湘江一役,紅軍人數銳減。革命遭受重大挫折,帶血的數字,是最悲壯的記錄,也是最錐心的警示。

血火戰場無亞軍。商場失利,還可東山再起;賽場失手,仍可從頭再來。然而,戰敗不僅意味著沒有翻身的機會,更有可能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自古以來,多少政權顛覆,多少國家衰亡,多少文明湮滅,多少夢想破碎,都是戰爭失敗結下的苦果。一部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戰敗史。從鴉片戰爭,到中法戰爭;從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潰敗,慘敗,一敗再敗,一步步地演變為國勢衰微、民族危機,最終導致生靈塗炭、國破家亡。

戰爭,作為人類最殘酷的發明,其暴力性的本質永遠不會改變。歷史法則如鋼鐵般冰冷,和平與發展並不等於安全。美國曆史作家詹姆斯·布拉德利在紀錄片《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中說:“當你從北京最高的大樓樓頂向四周望去,你會發現太平洋、韓國、日本都是美國的軍備,關島都快被導彈壓沉了,而所有這些軍備都對著中國。”這警示我們,中國周邊強敵環伺,戰爭危險現實存在,“今夜準備戰鬥”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現實憂患。

歷史證明,和平只是戰爭的間隙。對於當代的廣大官兵來說,戰爭卻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說陌生,是因為我軍許多年沒有打過仗了。說熟悉,是因為戰爭從未離我們遠去。據不完全統計,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70多年間,世界上爆發的大大小小的戰爭就有500多次。放眼當今世界,阿富汗戰場硝煙瀰漫,敘利亞戰爭陰雲密佈,霍姆斯海峽劍拔弩張,很多地區衝突不斷。戰火頻仍,狼煙四起,一次次把軍隊推向“羅馬角鬥場”,接受生與死的考驗。

然而,一些官兵仍在“如”字上想當然,認為天下太平,戰爭一時打不起來;有的感到當兵幾年,不可能這麼巧,正好遇到戰事;有的覺得就是打起仗來,也不一定輪到自己;還有的認為,信息化戰爭打的是芯片,是不見面的戰爭,危險性、殘酷性已大大降低。“三軍以戒為固,以怠為敗。”“刀槍入庫”的懸崖下,必是“死於安樂”的深淵。如果我們戒而不備、麻痺鬆懈,一旦戰爭爆發勢必陷入被動,關鍵時候上不去、拿不下、打不贏,就可能被迫吞下任人宰割的苦果,坑了國家,害了民族,苦了百姓。

“丟掉幻想,準備戰鬥。”我們嚮往和平的天空,但必須防止戰爭陰霾的迫近。寧可備而不戰,不可無備而戰。肩扛備戰這座山,等待出征這道令,強化忘戰必危的憂患,砥礪敢打必勝的刀鋒,我軍才可能平時懾戰、危時止戰、戰時勝戰。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軍分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