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坏更可怕的是蠢,比蠢更具体的,是你低估了人心的复杂

比坏更可怕的是蠢,比蠢更具体的,是你低估了人心的复杂

“每次我刚找到生命的意义,他们就把意思改了。”

完了,人家人生都不按剧本演下去啊

文摄:罗西

问:在外面吃饭要怎么催促,上菜的速度才会快点?

点赞最多的一条是:“还没做好的话就不要了!”

确实,通常他们会说“已经在炒了”“鱼已经杀了”……并且很快上菜。

不过,也有例外啦,就好像一个女生与男生吵架,每次都威胁说“算了,分手”,每次男友都是妥协,哄着。有一次,那“作”惯的女生再嚷着“分手”,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男友愉快坚定地回一句“好的。”

剧情反转。

所以,在酒楼里催人家快点上菜,“还没做好的话就不要了”这条经验,慎用。

有一次我也这么催菜,结果服务员善解人意顺水推舟地说“那就帮您退了吧”。

完了!没有按剧本发展,问题是我还远远没吃饱呢。

比坏更可怕的是蠢,比蠢更具体的,是你低估了人心的复杂

生活里,很多时候,故事情节不会按我们预想的剧本发展下去。故事变事故。

什么“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天有不测风云”“时不与我”“换领导了”“朝令夕改”“因不可抗力”……于是你得另起一行或者从头再来。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拍了一部电影,完了,说,不能上映。这就是绝望,就是新剧情。

“每次我刚找到生命的意义,他们就把意思改了。”

是的,有一种“无常”是主题变奏曲,说好是“好”的,突然天一黑,好的瞬间成“坏”的。措手不及,左右为难。

翻脸如翻书。

好东西还真的容易变坏,比如蛋白质类的蛋啊、肉啊、海鲜啊,放一会儿就臭了。

所以,所谓成熟,就是学会适应与变通,得习惯任何事的乍暖还寒,得准备接受任何新答案与规矩,还得看淡任何人的渐行渐远……

比坏更可怕的是蠢,比蠢更具体的,是你低估了人心的复杂

当然,有些“世事无常”,是“规律”是“潮流”,你无法抗拒与回避,你得有智商应变,还有胸怀悦纳:后果自负,自认倒霉,能屈能伸,接受现实,拥抱挑战……

比如刻舟求剑,那明显是你傻了。好吧。

比如互联网时代,你的实体店受冲击甚至垮了,还真的不要太自责。大润发创始人挥泪离场:“我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保罗·鲍尔斯的《遮蔽的天空》里有一段话:在这乡间漫步像是人生旅程的某种缩影。你从不曾花时间咀嚼所有细节,你总说改天再来,但其实谁都知道,每一天都是独特的,它总是一去不返,你根本不可能换个时间再回到这里。

每一天都尽量过好,说不定明天就不一样了。

昨天我架好机位准备拍落日,第二天,太阳就偏了我的机位。

比坏更可怕的是蠢,比蠢更具体的,是你低估了人心的复杂

比坏更可怕的是蠢,比蠢更具体的,是你低估了人心的复杂、生活的残酷、世事的无常。

“易如反掌”,也可能成了“翻云覆雨”;“肝胆相照”,也可能变成“狼狈为奸”……

人生如感情戏,跌宕起伏。

​你期待已久的告白会和下午6点的落日一起浪漫吗?你精心准备的烛光晚餐会和心仪的人一起朦胧吗?你画好的唇,他会尝一口吗?你准备一月的那条薄薄易撕的内内,他会心有灵犀地用力一撕吗?

“陪我到可可西里看一看海,不要未来,只要你来。”此刻的“来”还是“不来”才是真实的,“未来”不定。

好多尴尬与失望,都是人家不按牌理出牌,像王家卫拍电影,拍到哪里算哪里,从不预设剧本,好像挺随意的,其实是挺符合逻辑与人性的。

哪有一成不变的的铁律?哪有心想事成的老路?

比坏更可怕的是蠢,比蠢更具体的,是你低估了人心的复杂

一“北漂”的过来人说,日子越来越“忙盲茫”,“主要原因是原来人生规划几乎全部失灵,以前的人生目标很清晰:上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考研……现在,你即使考研,也不一定找到工作。还有,什么是好工作,也越来越难定义。”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远方、理想、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自由自在……“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王建国说:“于谦老师说喜剧演员不能长得太好看,我觉得我……完了!”

人生常常不按剧本来推演的,剧本基本套路是:好人是不死的。我算是好人啊,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