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沒辦法生氣的溝通技巧

溝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我們在人群中想要獲得資源、情感支持無不需要運用到溝通。但是我們真的可以進行建設性的溝通嗎?我們的溝通真的有效嗎?

溝通錦囊一——擁有多樣的行為反應能力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從周圍環境、與他人互動、父母的言傳身教中習得很多的反應模式,而這些模式或許對我們是有助益的,或許會讓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處處碰壁。究其原因,一種可能是我們所儲備的行為反應模式不夠,別人有幾十種針對不同情境的行為反應模式,而你只有那麼幾種,而在任何場合都通用的行為反應模式基本沒有,所以你的反應模式就不能建立有建設性的溝通。另外一種情形是,雖然你的系統中儲存了很多行為反應模式,但你沒用在適合的情境中,用錯了地方或對象,這樣的溝通也是相當“致命”的。

比如在辦公室裡一位男同事講了一個黃段子 ,你迅速搜索出以下的的行為反應模式:

●你保持沉默,假裝沒聽見,引發衝突也不能給自己帶來好處

●你可以要求第三方提醒他,讓他注意語言

●你可以暗示他,讓他感受到你的不舒服

●你可以坦白說出你的不適,要求他停止這樣的笑話

●你也可以直接叫他不要說

●你可以幽默的講個故事,說有個人在不適當的場合造成的尷尬(電梯裡抽菸)

當你遇到這樣一件事情,你馬上從你的認知系統的數據庫中去檢索到有用的反應模式,這麼多的模式我要如何去做出正確的選擇呢?

你需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當時所處的溝通情境,你想要達到的目的,以及你對對方的瞭解或認知。上面這個例子,你是在辦公時間在自己的工作區遇到這樣的事情,你希望對方以後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事情,以你對這位同事的瞭解,他是一個比較有彈性的人,對人的接納包容度較高,而且他跟你是平級的同事,你就可以採用“坦白說出你的不適,要求他停止這樣的笑話”。這樣,你既達到了溝通的目的,又不會破壞關係,順帶可能還會獲得別人對你的尊敬,瞭解你的底線。

當我們有了正確的選擇後,知道與做到之間卻通常並不容易,我們還需要具備這樣的思維能力:

●認知複雜度: 你需要對你的溝通給對方帶來的反應做個預判斷

●同理心:用對方的角度去感受對方的處境

●自我監控:也就是自我抽離的能力,以旁觀者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所作所為

●自我覺察:覺察自己在溝通過程中的情緒、需求、渴望

●真誠的承諾:我們首先關注的是這個人,然後才是事情後面的信息,以真誠、開放、坦誠的態度本著解決問題為目的,而不是對對方的人格進行詆譭或者指責。

我們如果能夠不斷地增加自己應對環境變化、人際互動的反應模式,那麼我們就擁有了豐富的人際溝通資源。當我們遇到一個溝通困境時,我們通過溝通情境、目的、對對方的認知三要素去檢索適合的方案並做出選擇,選擇後通過評估,基本上你的溝通目的就可以達到了。

讓人沒辦法生氣的溝通技巧

溝通錦囊二——知覺檢核技術

人際溝通中,我們經常會一廂情願地認定我們對事情的解釋就是事實,聽不進去對方的解釋,這會產生極大的人際困境。而知覺檢核技術就是針對這樣的盲區,避免我們的溝通無效而不自知。

我們通常會想當然的問自己的朋友,“你看起來很不高興,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情了”?朋友會因為你的這個問話感到莫名其妙,這哪跟哪啦。你的小心臟還受到了小小的傷害,人家是關心你,你為啥不領情呢?這樣的溝通分歧就是我們自己的感覺與對方所體會到的自己的感受出現了偏差,而知覺檢核技術就能夠有效避免這樣的知覺偏差。

知覺檢核技術的三步曲:

●描述你注意的行為

●列出關於此行為的至少兩種以上的詮釋

●請求對方對行為詮釋做出澄清

我們舉個例子來看看這個技術在生活中如何使用。

小A和小B是大學同學,住在同一宿舍,平常關係很要好。宿舍裡當時只有小A和小B兩個人,小B離開宿舍狠狠的把門摔了一下,關上門走了。小A是個非常敏感的女孩,當時心理犯嘀咕,是不是是我剛才哪句話沒說對,她生氣了?不會這麼小氣吧?我平時對她這麼好,怎麼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呢?完了,小A陷入了自我批判和批判他人的圈套裡了。

利用知覺檢核技術處理起來就相當簡單,根本用不著這麼糾結了。首先告訴小B你看到她大力摔門了,然後給出你的詮釋:你是不是生我的氣了?是不是風把門給帶著關了?是不是你有急事要去辦,所以這麼匆忙?這些詮釋可以緩解你剛剛在內心升騰起的敵意,你在表達的過程中已經在過濾自己的知覺偏差。最後,對小B說,你的感受是什麼?即使小B澄清確實對你剛才的某些行為感到有些生氣,但作為讀者的你可以感受一下這個氣氛,中間多了許多的真誠,這類事件,通過溝通反而促進了關係而不是破壞了關係。

溝通錦囊三——枕頭法

之所以叫枕頭法,是因為建立這個溝通思維模型時用了四個方向,類似於枕頭的四條邊,而用枕頭替代衝突,會給我們在意象上軟化下來的感覺。

枕頭法的原理是,針對衝突去看看自己的觀點,別人的觀點是如何通過這一系列的溝通過程將勢不兩立的兩個個體最終將目標轉移到增進兩人的情感層面,而不是衝突的事實本身。我們在生活中一定會有觀點或認知的不一致,而且我們彼此都無法說服對方去接受對方的觀點,枕頭法就解決了這樣一個關係中的困境。

讓人沒辦法生氣的溝通技巧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的年齡已經30歲了,父母對於你遲遲嫁不出去非常焦慮,不斷的安排你去相親,你非常煩惱,不去吧,怕傷了父母的心,去吧,自己不願意,那麼如何做呢?

立場一:我對你錯。你首先肯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認為自己肯定是對的,我結不結婚是我自己的事情,他們瞎操心,真的好煩,弄的我都不想回家了,他們就是為了自己的面子,難道面子真那麼重要嗎?我又不是不想,只是沒有遇到合適的嘛。

立場二:你對我錯。女兒年紀不小了,再耽誤下去,我們都沒精力幫她帶小孩了,工作忙也要多操心操心自己的人生大事,看到周圍的朋友都抱上孫子了不舒服。

立場三:雙方都對,雙方都錯。媽媽對我關心沒錯,我堅持遇到合適的人再嫁也沒錯。

立場四:這個議題不重要。婚姻是大事,但老媽逼婚這件事真不是件多大的事,這個不會影響到母女關係

立場五:所有的觀點皆有真理。媽媽再逼婚,我只是答應她。她也不會希望我找個我不願意的人生活一輩子。我自己也會留意身邊的人,看看有沒有機會。

最終結不結婚的問題轉向了維持尊重與理解的正向關係上。所以在溝通的過程中,其實大家都沒有放棄彼此的立場,衝突也沒有實質上的解決,但卻增進了彼此的理解與包容,讓關係更融洽了。

我總結的這三個錦囊你收到了嗎?如果覺得好,就在生活中實踐吧,只有實踐,知識才能稱為知識。在結束這篇文章之前,我看到一個女孩在後臺留言問我,她剛剛結婚,但丈夫因為工作的緣故,總是沒有時間陪她,她非常的不開心,不知如何與丈夫溝通,我覺得用枕頭法特別實用,你也可以試試幫幫她。


讓人沒辦法生氣的溝通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