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下南洋”中的佼佼者,用20年創商業帝國,孫女成國家總統

他下南洋時是一漁民,用20年創商業帝國,孫女成國家總統

他是“下南洋”中的佼佼者,用20年創商業帝國,孫女成國家總統

福建漳州是一個歷史古城,約在1萬年前就已經有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到了夏商時期,這裡屬於百越之地,之後就成為閩地。秦始皇完成大一統後,這片土地也就被納入國家版圖。

在此後2000多年的歷史中,漳州這片土地經歷多次戰火的洗禮,比如唐朝的“獠亂”,以及元朝的陳吊眼、陳桂龍起義戰爭等。而到了近代,由於交通便利,一旦發生戰事,很多人都會選擇跑到鄰國避難,有的人甚至跑得了一偏遠的國家,特別是東南亞的國家。而這種潮流也就形成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下南洋”。

他是“下南洋”中的佼佼者,用20年創商業帝國,孫女成國家總統

通過“下南洋”遠渡其他國家的海外華僑人數,已經達到了700多萬人(九十年代數據)。福建漳州因為佔盡地利,所以遠渡他國的人口也非常多,這其中就有一位叫——許尚志的漁民。

1861年,許尚志來到了菲律賓的馬尼拉,人生地不熟的許尚志先是做起了自己的打漁的老本行,後來經過介紹,娶了一位菲律賓姑娘。打漁的生活讓許尚志過得比較艱辛,在天主教進入菲律賓後,許尚志經常去教堂祈福禱告,並很快加入了天主教。為了更好地融入菲律賓的習俗,許尚志把自己的名字改為了——何塞·許寰哥,從此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

他是“下南洋”中的佼佼者,用20年創商業帝國,孫女成國家總統

許尚志從小生活在海邊,吃到海產雖然很方便,可是想吃水果卻並不容易,經過他的調研之後,發現菲律賓有許多特殊的植物資源,比如香蕉、甘蔗、芒果、橡膠等,於是許尚志找了很多的門道,承包了一些土地搞起了種植園,第一批許尚志先種植一些甘蔗。

果然,第一批果實成熟之後賣出了一個好價錢,讓許尚志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經過了幾年的經驗,許尚志的種植園已經初具規模。而這時,許尚志發現了另一個商機,他發現儘管這些糖廠的設備老舊,原材料浪費的也比較嚴重,但是價格卻仍然是種植園的好幾倍,於是許尚志開辦了自己開辦了糖廠。

1877年,而這一年的許尚志先把種植園擴大到數千畝的規模,種植的植物種類主要是甘蔗和橡膠,之後又開辦了米業及建築承包業等。到了1881年的時候,許尚志已經成為了一方鉅富,當地的名門望族,這是許尚志到達菲律賓的第20個年頭。

他是“下南洋”中的佼佼者,用20年創商業帝國,孫女成國家總統

許尚志的成功給家族帶來了實惠,長子何塞·許寰哥二世也是繼承了父親的衣缽,繼續把家族擴發,生意遍佈全國出口海外。而他的女兒科拉松·阿基諾,卻棄商從政,因為政績彪炳順利地成為第十一任菲律賓總統,也是菲律賓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阿基諾任職期間,修改了憲法,明確的總統的任職期限,從此,總統可以連任的歷史成為了菲律賓的歷史。阿基諾不止一次地表示,包括自己在內的很多菲律賓人,都是中國人的後代,也為自己擁有中國血統而感到自豪。

他是“下南洋”中的佼佼者,用20年創商業帝國,孫女成國家總統

1988年,阿基諾訪華的第一站就是自己的祖籍——福建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鴻漸村,這個美麗的村莊讓感受到了祖父許尚志曾經生活過的氣息,而同安許氏家族也為了族裡能走出一位商業鉅子和一國總統為榮。

一次“下南洋”,造就了一個商業帝國,走出了一位總統。可是這僅僅是當年無數“下南洋”的中國人的一個縮影,歷經了百年的滄桑之後去回顧這段歷史,讓人多少有些感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