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中郭襄為什麼終身不嫁?

吳昆華


當然是因為楊過了,風陵渡口那驚鴻一瞥,就已經註定了郭襄的一生!所謂一見誤終生,說的應該就是這個吧?

入骨相思知不知?

斷崖之邊,古廟之內,郭襄初遇楊過。 楊過為了避免與故人相認,而帶著醜陋、粗糙的獸皮面具,郭襄望著楊過的樣子滿眼失望,原來自己心心念唸的神鵰大俠是這副樣子……

別時,楊過贈予郭襄三根金針,郭襄用其中一根許下心願,希望楊過摘下面具,待面具卸下,楊過露出了驚為天人的面容與精光四射的眸子,郭襄的心口溢出陣陣暖流,臉頰不由自主的泛起紅暈,自此,郭襄的心,便是楊過的了。

愛情一種沒有道理的東西,愛了,散了,念著,想著,你往南方以南,我在北方偏北,中有銀河不流轉,星冰凍,月結霜,轉眼一輩子,愛不夠,下輩子再續前緣,愛過的人方知其中滋味。

既然神鵰俠侶早已絕跡江湖,那麼郭襄又何必要嫁人?這遼遼人世間,除了一眼誤終身的楊過,有誰又配得上她? 張君寶嗎?或許是個好人選吧,可郭襄心裡早已經容不下別人!

金庸先生對郭襄的愛

金庸先生獨寵郭襄,而冷落郭芙。

郭襄聰明伶俐,郭芙天賦平庸;郭襄通達情理,郭芙野蠻潑辣;郭襄武功蓋世,郭芙花拳繡腿;郭襄鍾情一人,郭芙朝三暮四。

金庸先生給了郭襄一個“終生遺憾”的愛情,但這份愛卻無比悽美,使人讀出味道,讀出深度。

而郭芙婚姻則相對“世俗”,更像是門當戶對的封建婚姻,而不是發自於靈魂的愛情。

相比於對愛情敷衍了事的郭芙,郭襄所堅持的“寧缺毋濫”更加令人欽佩,儘管這份愛情是虛無縹緲的……

金庸先生在描寫愛情方面,有一個隱藏的規矩,那便是“感情越圓滿,命運越坎坷”。

蕭峰的摯愛阿朱被自己親手殺死,段譽的摯愛王語嫣和自己存在血緣關係,楊過和小龍女歷經了千辛萬苦、生死離別才得以終成眷屬,張無忌從始至終都扯不清男女關係……而郭襄雖然沒有圓滿的愛情,但金庸先生卻給了郭襄一個圓滿的結局。

郭襄終其一生愛著楊過,從未變心,此乃“守情”——為君遮半生,淚以滿裳襟。

郭襄走遍天下,行俠仗義,扶弱濟貧,此乃“守義”——兩鬢斑白,唯有情義不老,續寫神鵰緣。

郭襄開宗立派,樹立武林正道,此乃“守節”(氣節)——世間待我無情,我卻待世間有義。

縱觀金庸十五部著作,諸如郭襄這般守情、守義、守節的女子,還有誰?況且還有一個叫張三丰的傻小子痴痴的守著郭襄,填補郭襄愛情的空缺,郭襄的一生可謂“功德圓滿”。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我曾為郭襄孤獨終老而感到悲傷,但轉念一想,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郭襄若嫁給楊過難道就能得到幸福嗎?不盡然,郭襄若嫁給楊過,恐怕楊過不再是楊過,郭襄也不再是郭襄了。

各自安好,相互惦念,楊過永遠是郭襄心中完美的“大哥哥”,豈不是更加美好?

金庸先生是愛郭襄的,因為愛,所以給了她一個不完滿的愛情,也是因為愛,而給了她一個完滿的人生。


白話歷史君


郭襄痴迷武學,從小的話,郭襄在一個充滿武學氛圍的家庭長大。對於各個門派的功夫非常精通,是個非常有俠義精神的人。人稱女俠郭襄,除奸去惡,才是她的追求。

對於楊過很推崇,郭襄幼年時期,楊過曾經救過自己。對於楊過和小龍女,郭襄是偷偷喜歡楊過的,但是的話,看到楊過愛的辛苦,也很想成全楊過。楊過是郭襄的完美情人。

郭襄成年之後,命運坎坷。一方面,楊過小龍女遠走江湖,郭襄覺得人生失去樂趣。而對於家庭的變故,剩下的只有倚天劍。郭襄後半生,過得很悽苦,對於武學的熱愛,最終也是出家為尼,創立峨眉派。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只恨我生君已老,斷腸崖前憶故人。

郭襄一生,愛而不得,武學修為很深。


娛樂玩玩


因為郭襄喜歡楊過啊,可是,楊過和小龍女在一起隱匿江湖了,郭襄愛而不得,又因為家人都死了,郭襄帶著倚天劍逃出去。她不能去找楊過,世上也再無親人,於是一個人飄飄蕩蕩半世,在40歲的時候,出家為尼,並創立峨眉派。




郭襄不愧是郭靖大俠的女兒,虎父無犬女,雖然沒有嫁人,但也開宗立派,留名萬世。這對於郭襄來說,比隨便找個人嫁了,其實要好一點。

郭襄心繫楊過,而楊過心中只有小龍女,金庸在番外篇說楊過娶了郭芙,這個不論可信不可信,反正郭襄和楊過是沒有在一起。



郭襄愛的人走了了,愛郭襄的人也不在了,餘生都拿來思念楊過,光大峨眉派,這也是種好結局。


一封家書


關於郭襄終身不嫁,很多人的答案是——一見楊過誤終身。

我想的跟大家不太一樣。

第一,郭襄愛的不是楊過。

我一直覺得,我們是看不到“別人”的,我們能看到的,終歸只是“自己”。

但“自己”這個東西,其實是看不見的,我們必須去經歷一些事,把“自己”投射出去,等到遇到一個人一件事,被反彈回來,這時候的“自己”才會被看到。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看到別人,其實還是自己。

按照這個推理,郭襄喜歡的不是楊過,而是她自己心中的“楊過”,是她自己。

我們會疼惜襄兒,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在她身上,會看到自己。

誰的青春,不曾喜歡過一個刻骨銘心的人?

其實很久以後回想起來,我們喜歡的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人,不是“楊過”,而是投影在楊過身上的自己。

電影《剪刀手愛德華》裡有一句臺詞——

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因為和你在一起時我是誰。

很多時候,我們愛的不是某一個人,而是自己心中的某種情緒,想通這個,在感情的世界裡就會輕鬆很多。

第二,郭襄所追尋的樂趣你體會不到。

郭襄號“小東邪”,從後面張三丰的會議中來看,郭襄的武功也很不錯。

一個有著自己興趣愛好的人,她的生命是飽滿的。

我們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為,風陵渡口,一見楊過誤終身,從此終身不嫁。

而且,我們能在《倚天屠龍記》中找到證據:郭襄給自己的衣缽弟子取名“風陵”,很明顯,風陵師太是郭襄暗戀楊過而不得的證據。

可是,“小東邪”自然是有些“邪性”,如果是因為自己暗戀,而給自己弟子如此取名,這豈不是降低了“小東邪”的風格。

而且當時很多武林故人都在,這麼光明正大地取名,就像你現在給自己的女兒取前女友的名字,這樣真的好嗎?

那“風陵”為什麼不能是郭襄懶得想名字,隨口取得呢?

我們總是會根據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去揣測別人。

所以我們會覺得郭襄孤獨終老,鬱鬱寡歡,其實我們還真不知道,過想自己練武的時候,是多麼快樂。

其實,生命最大的開悟就是——

有一天你會發現,每一個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吉凶禍福,我們能做的,大概只有祝福。任何先入為主的介入,都有可能是偏見。


謝謝。歡迎大家關注@電影什麼都知道,我們用最感性的聲音,來講述電影。


電影什麼都知道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只恨我生君已老,斷腸崖前憶故人。

最美好的愛情我覺著就是沈從文先生說的那樣

我一輩子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16歲的郭襄遇到了神鵰大俠的楊過 時間不對啊 陸無雙 程英 公孫綠萼 時間對了都沒辦法。 珠玉在前了吧 ,你見到了最優秀的人 而且還是那麼的驚心動魄 其他人不過爾爾了

想起了西遊記的 女兒國國王朱琳等 唐僧 那也是如此吧 一念成痴 痴之若狂。

但是覺著其實愛情不正該如此 。擇一人終老。無他人事。 郭芙不也是喜歡楊過 不過她隨了眾人 退而求其次罷了

平平無奇古天樂 誰遇不痴心呢






人海漂泊一眾生


我覺得郭襄很可能是因為楊過的原因才選擇終身未嫁。看過古天樂版神鵰俠侶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話,一見楊過誤終身。想故鄉女俠就是因為楊過當年的風采,才一直沒有嫁人。在金庸的原著中,郭襄是比較傾慕楊過的但是當時楊過已經有了小龍女陪伴,所以郭襄已經是不可能和楊過在一起的了。如此的話,一個少女只能夠把心寄託在那個遠方的人身上。

故鄉終身未嫁的原因肯定不是找不到人,因為在金庸的筆下,張三丰曾經追求過郭襄,但是郭襄的心裡已經有人了。按照正常了才想來看,郭襄的心上人應該就是楊過。再加上當時的襄陽正處於戰亂所以郭襄沒有時間和張君寶相處。這樣一來的話,郭襄的愛情,又被耽誤了很長時間。

等到襄陽城破以後,郭襄萬念俱灰。畢竟自己的父母傷亡,而且自己也沒有什麼依靠,所以國強才選擇了出家。雖然說表面上看起來和楊過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如果楊過只是能給郭襄一些溫暖的話,郭襄也不至於出家為尼。可憐的就是張三丰了,一生只愛郭襄。

如果當時郭襄能夠和張君寶好好相處的話,應該是不會落得如此淒涼的下場的。雖然郭襄的名聲比較好,但是沒有人陪伴,也是很孤單的。可能金庸老先生就是喜歡安排這種想得不可得的愛情吧。郭襄見了楊過一眼,誤了終身,張君寶,看了郭襄一眼,誤了終身。





福福寶大掌櫃


因為郭襄不將就,又身負重任。

一、郭襄是那種寧缺毋濫的性格,寧可不嫁,也不願將就

電影《怦然心動》中有句臺詞:有些人淺薄,有些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但總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後,你會覺得其他人只是浮雲而已。郭襄的悲劇,在於十六歲時就遇上楊過這個彩虹般絢爛的人,從此情根深種,不能自拔。與楊過相比,世間其他所有的男子都不夠看了,而郭襄也不願意隨便將就,因此終生不嫁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亂世之中,兒女情是一種奢侈,何況郭襄又擔負重任

華山一別後,郭襄抑制不住內心的思念,四處尋找楊過的蹤跡,但一無所得。身為郭靖的女兒,有一份天然的保家衛國的責任,郭襄明白這一點,她允許自己任性一陣子,但決不允許自己任性一輩子。因此郭襄最後還是投入到抵抗蒙元的大業中去,並在事不可為之前,按照父母的安排,接受倚天劍,創立峨眉派,秘密培養抗元力量。而在不久之後,郭襄就遭逢了元軍攻破襄陽、父母姐弟殉城的鉅變,哪裡還有心思談婚論嫁。



就這樣。


磊落故人


只能說,一見楊過誤終身。神鵰的後期,明顯感覺到郭襄對楊過是愛慕的,少年慕艾,總是最美好,最難以割捨的。尤其是楊過還是一個大帥哥,還痴情,重點是他對郭襄也很好(不過我覺得楊過對郭襄更是一種對待小輩的疼愛)。女生的初戀,總會是一個帥帥的有點痞味,再痴情忠貞,想一下,誰受得了。

見識過了極品帥哥,肯定就對清粥小菜提不起興趣了。再加上後期戰火不斷,郭靖黃蓉夫妻又死於守城之戰。國仇家恨加起來,估計就更沒心情兒女情長了。再加上郭襄真的是練武奇才,沉迷武義的,一般都沒時間談戀愛了,武俠世界經常會有那種斷情絕愛才能邁入武學巔峰的傳統。


餓著也要八卦


一、郭襄是那種寧缺毋濫的性格,寧可不嫁,也不願將就

電影《怦然心動》中有句臺詞:有些人淺薄,有些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但總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後,你會覺得其他人只是浮雲而已。郭襄的悲劇,在於十六歲時就遇上楊過這個彩虹般絢爛的人,從此情根深種,不能自拔。與楊過相比,世間其他所有的男子都不夠看了,而郭襄也不願意隨便將就,因此終生不嫁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顯示所有大圖

二、亂世之中,兒女情是一種奢侈,何況郭襄又擔負重任

華山一別後,郭襄抑制不住內心的思念,四處尋找楊過的蹤跡,但一無所得。身為郭靖的女兒,有一份天然的保家衛國的責任,郭襄明白這一點,她允許自己任性一陣子,但決不允許自己任性一輩子。因此郭襄最後還是投入到抵抗蒙元的大業中去,並在事不可為之前,按照父母的安排,接受倚天劍,創立峨眉派,秘密培養抗元力量。而在不久之後,郭襄就遭逢了元軍攻破襄陽、父母姐弟殉城的鉅變,哪裡還有心思談婚論嫁。

就這樣


我是你的光17842421


《神鵰俠侶》 1959年—1961年 郭襄是郭靖的女兒,在風陵渡遇到了楊過後,一見鍾情,單相思。楊過只喜歡小龍女,所以他們沒有結果。但郭襄卻用一生守住了這份相思,終身為嫁。最後,創建了峨眉派,成為一代宗師。

重點是:風陵渡口初相遇,

一見楊過誤終身。

只恨我生君已老,

斷腸崖前憶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