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演員江一燕的瓜,這兩天大家也吃夠了吧。

我之所以要格外強調“演員”二字,是因為江一燕這幾年似乎有點“不務正業”,沒怎麼好好拍戲,但跨界的活兒卻做的有聲有色。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喜歡攝影,在上海迪士尼舉辦過攝影展。2015年,她還拿下了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的“華夏典藏獎”,並且是當時唯一獲獎的女攝影師,可以說是很厲害了。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寫作也是她的愛好之一。出了一本《我是爬行者小江》,還邀請陳道明來作序。今年又出了一部《在時光裡流浪》。算是一枚妥妥的文藝女青年。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這些年,她也一直堅持做公益事業。為此還成立了“爬行者”公益組織,定期到偏遠山區去支教,幫助當地的孩子們。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所以說,很多人沒看過她的劇,沒看過她的臉,但也多少會知道一點她的新聞。當時她上綜藝節目《我們來了》時,陳喬恩就說,來這個節目之前,就被江一燕連續幾年到山區支教的事件刷屏了,雖然不認識她,但聽過感動過。

當然如果按照這些正面人設一直髮展下去,就算沒什麼代表作,也能受到不少人追捧,畢竟近幾年,大家給她的標籤不是知名女演員,而是全能才女。

但顏姐之前也說過,擁有一個太過正面或完美的人設,也不是什麼好事情。一旦你的某個舉動有損人設,帶來的反噬效果你未必承受得住。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前兩天,江一燕又跨界“成功”了,被授予美國建築師大獎。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不過這次還沒等大家獻上讚美之詞,啪啪的巴掌聲倒是先響了起來——

“立人設要適度吧,專業領域就別硬插一腳了。”

“要不,寧曬個圖紙或者開個直播接受一下建築學生的提問?”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一燕。”


為了不讓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一臉懵逼,顏姐梳理幾個關鍵信息給大家:

首先,這次獲獎的作品,江一燕本人就是業主。其次,這個作品的設計團隊是來自德國的Garbers & James Architectural Studio,首席建築師是Thore Garbers,設計團隊中赫然出現了江一燕的名字,那她負責了設計的哪些部分呢?用她的講述就是——想法和創意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江一燕把這個房子形容為“自己的孩子”,從國內到國外聯繫了5任設計師,直到Thore Garbers出現,兩個人的想法高度契合,6年時間才呈現出現在的樣子。

她可能也沒想到,不就跟平時一樣,普普通通曬個照片嗎?更何況對她來說,跨界得獎也不是第一次了,並且自己也的確參與了整個項目的推進工作,怎麼就引發了眾怒?

顏姐也去查了一下,她得的這個獎,其實也就剛舉辦了三屆,含金量在建築界獎項中也只能排中游。

但大家憤怒的點無關乎獎項本身,而是認為她不尊重專業知識和真正的設計,把別人的夢想當成了自己的宣傳手段,從頭到尾壓根沒提過真正的設計師。如果一切假的都不計較,那我們只會離真的越來越遠。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面對這樣的造假質疑,一向很少跟人去爭執,堅持“沉默是一種修養”的江一燕,第一次坐不住了,在微博做出了回應,也有人站出來幫她澄清事實真相。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但直到今天,輿論還是一邊倒,劇情也沒有再發生反轉。甚至還有人扒出了她以往的各種作秀嫌疑。

說到她連續八年去山區支教,有網友曝出,實際上她每年待在山裡的時間不超過一星期。給山裡的孩子上課,教的也是如何用單反拍照。網友吐槽:山裡的孩子哪來的錢買單反,這樣的課有什麼意義?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還有美國《國家地理》的攝影大獎,也有人指出其實她只是在名人專區獲獎了,這個獎只邀請了15個明星參加,沒什麼含金量。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就連以往的寫作風格也被人詬病,命名“江一燕體”,被各路網友模仿diss。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總之短短几天,江一燕就像前段時間的翟天臨一樣,徹底翻車了。顏姐不是她的粉,但還是覺得挺可惜的,每個人都有很多副面孔,當你將不怎麼體面的那一面展現給世人的時候,也就順帶著把你好的一面全部抹殺乾淨了。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事情發生到現在,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謾罵嘲諷,負面情緒也多少會影響一些人的心情,有網友說:能不能別在說江一燕的事情了,每天看這些不好的東西莫名煩躁。的確,那些不美好的一切讓它隨著時間煙消雲散吧,生活還是需要些美好的事物來刺激。

如果江一燕事件讓你憤怒失望了,那還是跟著顏姐看看把她推到風口浪尖的房子,究竟有哪些精彩看點吧!


庭院景觀設計

從現在透露的部分照片來看,房子外部景觀做了大部分留白,減少了繁雜的裝飾,只用了黑色線條做點綴。極簡的黑白,利落的線條,搭配庭院景觀,自成一景。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院子裡的花草樹木、石子路等庭院景觀帶著閒適的氛圍感,這種貼合自然的設計也是她一貫喜歡的風格。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俯視圖來一張。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建築本身並不是循規蹈矩的四方體,而是帶有一定的曲線,和大量黑、白色帶來的冷調形成互補,設計感強烈的同時,也多了幾分藝術性。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院裡的休閒角落,用藤編的手法打造了一處偏禪意化的空間。一來編織物的手工質感強,二來傳統工藝取精去糟,採用了新式的簡約化造型,從視覺上也能帶來濃烈的新中式味道,和整體氛圍融合恰當。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多角度打造光影效果

除了不同角度的大落地窗設計,樓梯處在實現功能性的同時,也兼顧了部分採光,從而實現了多方位引光入室。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外部採用了鏤空設計,光斑散落下來的樣子非常美~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建築內部的空間,設計、裝修就更偏現代化,不管是簡單的線條、流行配色、傳統材質創新設計等,都值得借鑑。

用木質元素中和冷硬感

比如這個木柵格設計,就是近兩年新中式風靡下,使用最多的元素之一。在黑色、灰色、綠色偏多的區域,用木色能達到反差互補的效果,中和掉其它材質帶來的冰冷感,讓感官體驗更貼近和諧、溫馨。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用經典設計提升整體質感

除了整體設計很讓人心水,房子裡用的單品也都各有千秋,比如這個頂燈,它來一個法國品牌Petite Frinure,看圖就能猜得出,靈感來源於草帽,所以很多人叫它“草帽燈”。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它以輕質纖維為材料,曲線優美富有戲劇性。中間鏤空部分裝飾性強烈,打開燈,光影之間透露出優雅的法式風情,既有顏值還實用,這也是品牌深得人心的一點。不過它更適合明亮、寬敞的空間,小空間會顯得太侷促。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還有這把椅子,它來自設計師Tord Boontje,他的設計很有個人特色,經常大膽的將動物、植物、在森林散步感受到的光影等元素融入作品中,散發出童話故事中的仙境氛圍。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這把椅子看上去,就能讓人想到20世紀20年代北歐北海的海灘傢俱,通過用數字繪製出彩色圖案,成功被帶入了現代設計,它們由非洲的專家工匠用彩色塑料線在鋼框架周圍編織而成,最後形成了這個堅固的形狀。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顏色運用上很大膽,整體的花紋看起來增添了不少休閒度假感。除了江一燕用到的,還有一款類似沙灘椅形式的設計。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有哪些可借鑑元素?

/留白:給空間一點呼吸感/

說起留白,其實它是中國藝術作品創作中的常用手法,指書畫藝術創作中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和想象空間。而用到設計中來說,就是要給整體留下可以呼吸的空間,不要堆得過滿。白牆是留白最簡單的方式,簡化裝飾部分,就能達到效果。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中式元素:給繁忙留一個喘息空間/

越接近自然的東西,越能讓人感受到放鬆的氛圍,所以植物、編織品、木柵格等,都是不錯的方式,家裡穿插一些這樣的元素,就能迅速帶來不少輕鬆慵懶的氛圍,給人一種內心平靜的感覺。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流動性線條:柔和生硬感/

很多人喜歡簡約的設計,譬如工業風、赤貧風等,但即使再喜歡,也總需要些柔和的元素、裝飾品來中和這種冰冷的感覺,帶有流動性線條的設計就很適合。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大面落地窗:引光入室/

落地窗是從什麼時候就流行起來的呢?好像沒有明確的界限,但現代人對光的需求,不再侷限於得到能照亮的光線,而是更多的希望房子具有通透感、明亮感,既親近自然,也能一覽窗外景色。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優質單品:提升質感、格調/

細節處的精緻能提高整個空間的質感和格調,一盞設計感強的燈具、一把材質優秀的椅子、一個觸感舒適的沙發,都有可能給有品質的家增添一分質感,住的越久越能感受到它們帶來的高質量體驗感。

江一燕唯一的體面,都藏在這所房子裡了

最後,顏姐想說,別讓好設計被輿論搶了風頭,這個房子的確是一個讓人賞心悅目的優秀居所,也有很多可借鑑的元素,你們覺得呢?

圖片、視頻來源:Garbers & James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