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一個梅毒攜帶者,一個瘋子,也是一個天才

莫泊桑辭世於1893年7月6日,還有一個月就是他43歲的生日了。他的《羊脂球》和《項鍊》至今仍是短篇小說中的典型範例,正是這兩個作品讓我開始對他感興趣。剛過四十歲的男人,事業有成,名聲斐然,可謂名利雙收,結局竟然是死於精神病院,令人不勝唏噓。

父母讓他畏懼婚姻,初戀使他輕視女人

莫泊桑的父親是一個小貴族,他在與妻子結婚四年後有了第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有一個非常長的名字,叫做亨利-勒內-阿爾伯特-蓋·德·莫泊桑。在他四歲時父親同家裡的女僕出軌,莫泊桑曾親眼看到過光著身子的女人落荒而逃,又過了兩年,他的弟弟艾維降生了。

莫泊桑:一個梅毒攜帶者,一個瘋子,也是一個天才

1861年,莫泊桑的父母對這個婚姻都失去了最後的希望,於是決定分居。在那個年代,分居就等於離婚,11歲的莫泊桑和幼弱的弟弟都跟著母親一起生活。至此,20歲之前,在一個小男孩成長為一個男人最關鍵的一段時期,他的父親一直缺席。

不過他的父親就是一個花花公子,沒他在身邊也不見得是個壞事,只是莫泊桑對於婚姻卻已經產生了牴觸心理。莫泊桑的青春期是非常叛逆的,13歲被母親送去神學校接受初級教育,他在這裡待了四年,裝病、喝酒、寫詩諷刺教會,最後被勒令退學。

17歲之前,莫泊桑還不是一個流連於花叢的男人,漸漸的他就變成了和父親一樣的人。這件事還要從他的初戀說起,18歲那年,他給一名來自巴黎名叫法妮的女孩寫情書,結果那個女孩卻把他的信念給別人聽,莫泊桑受到了眾人的嘲諷,這令他不再相信女人和愛情。

莫泊桑認為女人是虛偽的、輕浮的、令人鄙視的存在,他的這種厭女情緒可以從他的《漂亮朋友》看出來,裡面無論是上流貴婦還是天真少女,他都對她們加以情慾化的表現,女性都寡廉鮮恥,表現出他對女性的憎惡與敵意。

莫泊桑:一個梅毒攜帶者,一個瘋子,也是一個天才

在他個人的生活中,除一生未娶外,他的女伴總是以新的面孔出現,舞女、妓女、名媛、僕人、國籍、膚色都不是問題,他統統來者不拒。

梅毒讓他遊戲人生、無所忌憚

莫泊桑很喜歡帶著女伴在塞納河上划船,他身強力壯,據說一天能劃上80公里。但他的強壯只是表面,1877年,莫泊桑27歲,他因為梅毒病倒了。醫生告訴他這是六七年前的舊病,也就是說他20歲時就極有可能已經染上了這種病。

莫泊桑在確診梅毒後,他對自己的朋友羅貝爾·潘勳這樣說:

"我生了梅毒!終於生了!真正的!不是小家子氣的淋病,不是偷偷摸摸的楊梅瘡,不是布爾喬亞的尖銳溼疣或豆科花椰菜,不,不,是大梅毒,是弗朗索瓦一世為之而死的大梅毒……我為此驕傲,媽的,我最瞧不起那些布爾喬亞。哈利路亞!我生了梅毒,因而我再也不怕傳染了。"

他在得知自己得了梅毒後,不是焦慮煩憂,而是喜悅,因為已經感染便促使他不再害怕被感染,並且可以肆無忌憚的和最低級的妓女尋歡作樂。這個病趕走了他對於"性"最後的畏懼,他開始更加瘋狂的和各種各樣的女人交合。

莫泊桑:一個梅毒攜帶者,一個瘋子,也是一個天才

錢鍾書在《圍城》中說:梅遺傳上產生白痴、瘋狂和殘疾,但據說也能刺激天才。

1880年,莫泊桑30歲,他的《羊脂球》也在這一年問世,自此文名鵲起。當他的長篇小說《人生》出版後,他獲得了大量版稅,成為文壇闊佬。隨後他就開始購置房產和遊艇,為了和女人們幽會,他還特意購買了一處秘密房產。

莫泊桑對於性大概是有癮的,而且尤其喜愛尋找能夠帶給他刺激的女人。他每次出海,遊艇上的女人不是現任妓女就是將任妓女,一旦看上了某個女人,他就會想盡辦法"弄到手"。

莫泊桑:一個梅毒攜帶者,一個瘋子,也是一個天才

《人生》插畫

據說莫泊桑一生與300多名女人交往過,而他的露水情人更是數不勝數。我們都知道梅毒是會傳染的,莫泊桑在明知自己有病的情況下仍舊如此無所顧忌,現在看來不僅缺少公德心,甚至有報復社會的傾向,然而,若不如此,他也就不是"瘋子"了。

1887年,他的梅毒已經進入第三期。第三期的梅毒是很可怕的,它會破壞人體的各個器官,會讓人的皮膚長出噁心的流膿發臭的毒瘤,會"熔"掉人的鼻子,破壞人的神經,使人發瘋。兩年之後,莫泊桑用幾近失明的雙眼寫出來《如死堅強》。

梅毒感染神經系統後,病人會變得亢奮、喜悅、精力充沛、發癲發狂、語無倫次,想象力和創造力爆棚,出現精神分裂的症狀,有的還表現出暴力傾向。

當他人生中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男人的心》完成之後,他已經開始出現幻覺,以至於常常感覺有可怕的幽靈在追他。1892年元旦,莫泊桑在和母親用餐時出現囈語,隨後更是出現割喉事件,如果不是僕人及時察覺,也許莫泊桑不是死在精神病院。

莫泊桑:一個梅毒攜帶者,一個瘋子,也是一個天才

莫泊桑路邊觀察行人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與瘋子是兩極,普通人是赤道,兩極不懂赤道的炎熱,赤道不懂兩極的寒冷,寒冷與炎熱是對立的!

莫泊桑是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9篇中短篇小說,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的小說以真實性和細節性見長,正視現實、尊重歷史,好似世界的一面鏡子,它照到哪裡,那裡的卑劣苟且就躍然眼前。

他的這一特色除了擁有文學天賦外,還得益於福樓拜和左拉、龔古爾、都德對他的幫助,尤其是福樓拜。

莫泊桑的母親和福樓拜是童年鄰居,他17歲那年,母親帶他認識了對他一生有重大影響的偉人,此人正是福樓拜。莫泊桑19歲去巴黎上大學,普法戰爭爆發時他參了軍,第二年退伍。此時福樓拜就居住在巴黎,於是莫泊桑的母親就拜託他照顧自己的兒子。

莫泊桑幾乎每個星期天都會去福樓拜那裡,福樓拜就會讓他坐在窗前觀察街景,然後讓他一一記錄下來,這一習慣促使他的作品具有細節性和縝密性的特點。

莫泊桑:一個梅毒攜帶者,一個瘋子,也是一個天才

福樓拜

福樓拜不鼓勵他儘早發文,經常讓他去路口觀察行人,這令莫泊桑一登文壇就一發不可收拾。《羊脂球》成功不到一個月,福樓拜中風逝世,他們的關係情同父子,為了排解悲傷情緒,莫泊桑動身前往阿爾及利亞旅行,1881年年底,他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德利埃公寓》,自此他從教育部辭職,成為了一名專業作家。

他的文學之路正式開啟,他越是有名,他就越是張揚,病毒也越是瘋狂,隨著病毒一起瘋狂的還有他被激發出的天賦。莫泊桑是一個放浪形骸的人,與此同時,他還是一個異常勤奮的人,否則難以在13年間寫下如此之多優秀的作品,而支撐他勤奮的源泉正是他那源源不斷的靈感。

莫泊桑是一個瘋子,也是一個天才,難以用世俗的觀點去評價他。從他身上,我才深刻的體味到文學家有多麼讓人"一言難盡",作品和作家還是要保持距離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