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甲骨文被發現120年後,這門學科已成為國際顯學

今年是殷墟甲骨文發現120週年。清末民初的殷墟甲骨文驚現於世,與敦煌石室經卷、西北流沙墜簡、明清大內檔案,並稱中國近代文化史料四大發現。如今,這幾大發現大都發展成世人為之側目的重要學問,甲骨學自然也不例外,已然成為海內外學術界頗為關注的一門國際顯學。

8月16日,“遠古迴響——紀念甲骨文發現120週年書畫展”在加拿大多倫多揭幕。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殷墟甲骨文被發現120年後,這門學科已成為國際顯學

8月16日,“遠古迴響——紀念甲骨文發現120週年書畫展”在加拿大多倫多揭幕。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1、地不藏寶,山川獻靈

甲骨文,主要指商代晚期刻契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占卜文字,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有系統的古代文字。當然,除了占卜之辭外,甲骨文還包括一些記事刻辭、干支表和家世譜系等。甲骨文中出土最多也最為典型的是殷墟甲骨文,即主要發現於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殷墟遺址的商代後期文字。商滅亡之後,這些占卜文字也隨著殷都的焚燬而掩埋在殷墟地下,直到清末才被發現,又重見天日。

儘管學術界對於甲骨文發現的人物、地點、過程等細節還多有爭論,但是殷墟甲骨文發現於1899年這個時間,則無可爭議。從那以後,在這片古老的殷墟故址,陸續有甲骨文這種異常珍貴的商代晚期文物出土。

甲骨文發現之後,大約有30年時間是處於被私人盜掘的狀態。據記載,小屯村民夥同文物商販的盜掘,始於甲骨文被學術界認定之後的1900年前後。

最早在自家田地裡挖掘甲骨的是劉家。1900年的春季,劉家在村東北洹河南岸的臺地上自家的二十畝地裡,一坑挖出了1500多片甲骨。此後二三十年,小屯村民都有私人盜掘,而且是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進行的,外人知道得很不詳細。據統計,村民私自盜掘出的甲骨約在8萬片以上。而自甲骨文發現以來,殷墟甲骨共出土了大約16萬片。也就是說,私自盜掘所得甲骨佔了殷墟出土甲骨總數的一半。

這種私人盜掘的情況,對於包括甲骨文在內的殷墟遺址文物破壞性很大。1928年秋季,剛剛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派董作賓對殷墟遺址進行了調查勘探。從此之後,史語所考古組每年春秋兩季在殷墟進行科學發掘。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十年進行了15次殷墟科學考古發掘,其中也多次發現珍貴的甲骨文材料。比如,第三次發掘收穫包括著名的“大龜四版”在內的有字甲骨3012片;第五次發掘出土一片十分罕見的牛肋骨刻辭;第十三次在無意之中發現了一個未經翻擾、蘊藏豐富、內容重要的甲骨窖藏——YH127坑,經過搬遷到南京室內發掘,共清理出甲骨17096片,其中字甲17088片,字骨(牛肩胛骨)8片,完整的龜甲300多版。

殷墟甲骨文被發現120年後,這門學科已成為國際顯學

這片卜骨是羅振玉舊藏甲骨大版之一。此骨碩大而完整,敘辭、命辭、佔辭及驗辭四項俱全。國家博物館供圖

抗日戰爭期間,處於淪陷區的殷墟遺址又一次陷入無政府的盜掘狀態,包括甲骨文字材料在內的大量殷墟出土遺物再一次嚴重流失到海外。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尤其是自1958年之後在安陽設立了殷墟考古工作站,1961年殷墟被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殷墟考古發掘走上了正軌,甲骨文的出土與發現也時有收穫。值得介紹的是,1973年3月至12月,在小屯村南地出土甲骨5041片。後來經過室內整理,又綴合了530片,實際得甲骨4511片。這是自“127甲骨坑”之後,又一次意義重大的甲骨窖藏發現。

此後殷墟又多次發現甲骨,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在花園莊東地發掘了一個甲骨窖藏坑,共清理了甲骨1583片,其中卜甲1558片,刻字卜甲574片;卜骨25片,刻字卜骨5片,共計刻字甲骨579片。

對於目前發現的殷墟甲骨文材料的統計數字,學術界雖多有爭議,但一般人都認可約16萬片之數。而甲骨文單字約有4500個,其中被考釋確識的約有1500字。

殷墟商代晚期甲骨文之外,還分別在山東桓臺史家遺址發現了嶽石文化甲骨文,在河南鄭州二里岡遺址發現了商代早期甲骨文字,在山東濟南大辛莊遺址發現了商代晚期的甲骨文字,又分別在河南鄭州洛達廟、山西洪趙坊堆、陝西岐山鳳雛、周公廟、扶風齊家、強家、河北邢臺南小汪、北京昌平白浮、房山琉璃河、鎮江營等地遺址中,先後發現了西周時代的甲骨文。當然,這些發現於殷墟遺址之外的甲骨文,數量少且不成規模,其文字細微,刻寫粗糙,無論從何種角度而言,都無法與殷墟甲骨文字相媲美。

2、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在120年的甲骨學發展史中,不同時期都有一些學者投身其中,深鑽細研,在甲骨學各個分支作出獨特貢獻。按照甲骨學家王宇信在《甲骨學發展120年》一書中的概括,包括甲骨學“四個第一人”“甲骨四堂”、甲骨學“八老”、“六外國權威”“五資深”“七領軍”“九新秀”等數十位學者,可謂群星燦爛。他們的光亮照耀了甲骨學的來路,他們的成果為甲骨學的構建和創造奠定了堅實基礎。

尤其是甲骨文發現之後的甲骨學“四個第一人”:甲骨文發現第一人王懿榮、甲骨文第一本著錄《鐵雲藏龜》作者劉鶚、甲骨文研究第一本著作《契文舉例》作者孫詒讓、甲骨文第一本字典《簠室殷契類纂》作者王襄,開風氣之先,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為甲骨學的誕生和草創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殷墟甲骨文被發現120年後,這門學科已成為國際顯學

河南安陽殷墟遺址出土的商代晚期卜甲。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再就是影響較大的“甲骨四堂”——羅振玉、王國維、董作賓、郭沫若。他們都對甲骨學作出了重大貢獻,非常湊巧的是,他們的名號中都包含一個“堂”字:羅振玉號雪堂,董作賓字彥堂,郭沫若字鼎堂,王國維號觀堂。最早將四個甲骨學家稱為“甲骨四堂”的,是著名學者錢玄同;最早為“甲骨四堂”評定功績的,是同樣著名的古文字學家、也是著名甲骨學家唐蘭。1939年,唐蘭在《天壤閣甲骨文存》序言中說:“卜辭研究,自雪堂(羅振玉)導夫先路,觀堂(王國維)繼以考史,彥堂(董作賓)區其時代,鼎堂(郭沫若)發其辭例,固已極一時之盛。”

在甲骨文研究的早期,羅振玉當屬第一位功臣,羅氏在甲骨學上的主要貢獻:一是探明甲骨出土之地為安陽小屯村,而非流傳的湯陰、羑里等說;二是收藏豐富,為研究甲骨文字提供了較為全面和可信的材料;三是整理與刊佈甲骨文字,著錄有《殷虛書契前編》《殷虛書契菁華》《殷虛書契後編》《殷虛書契續編》四書;四是首創地上資料與地下資料互證的方法;五是考釋出大量甲骨文單字;六是影響和帶動王國維開始研究甲骨文,形成“羅王之學”;七是《集殷虛文字楹帖》開創了甲骨學另一分支,甲骨文書法。

王國維利用甲骨文材料研究殷商史地問題,其代表作《殷卜辭中所見先公王考》及《續考》考證殷商王室世系,印證《史記》上古史體系,並糾正《史記》記載的謬誤。此外,其《古史新證》通過甲骨卜辭證史,發明歷史研究的“二重證據法”。

董作賓對殷墟甲骨文的考古發掘和分期斷代研究,奠定了他在甲骨學史上的學術地位。他整理、著錄經過科學發掘的殷墟甲骨文材料,著錄有《殷墟文字甲編》《乙編》等;研究甲骨文例、綴合甲骨材料,奠定了甲骨學基本框架。他對甲骨文進行分期斷代,使甲骨文材料有了更加科學的史料價值。其《殷歷譜》,利用甲骨文資料研究商代曆法和我國古史年代學。此外,他對甲骨學史概括與總結,著有《甲骨學五十年》《甲骨學六十年》等。

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成就表現在如下方面:一是對甲骨材料的著錄,著有《卜辭通纂》《殷契粹編》等,主編《甲骨文合集》;二是其《卜辭通纂》《甲骨文字研究》等對甲骨文字考釋,成就非凡;三是其《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利用甲骨文材料研究中國上古社會生活歷史;四是對甲骨學本身的規律和現象,大膽探索;五是在甲骨的斷片綴合和殘辭互補方面,也每每發凡起例,多有成功;六是對甲骨文的分期斷代,取得了不小收穫;七是推崇殷人刀筆文字的藝術水平,對甲骨文書法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3、代有學人,薪火相傳

除了上舉的“甲骨四堂”,還有許多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陸續加入甲骨文研究的陣營,形成一支綿延不絕的甲骨學學術梯隊。比如甲骨學“八老”(容庚、商承祚、於省吾、唐蘭、陳夢家、胡厚宣、嚴一萍、饒宗頤)、“六外國權威”(明義士、島邦男、雷煥章、伊藤道治、吉德煒、松丸道雄)、“五資深”(李學勤、裘錫圭、王宇信、劉一曼、許進雄)、“七領軍”(葛英會、朱鳳瀚、宋鎮豪、黃天樹、蔡哲茂、朱歧祥、吳振武)和“九新秀”等,他們或從事甲骨文字的考釋,或對甲骨占卜的文法文例總結,或對甲骨文進行分期斷代繼續探索,或利用甲骨文字材料復原研究殷商曆史,雖然學術理路和治學特點各有不同,但都成績斐然,顯示出甲骨學事業的興旺發達和代有傳人的雄厚潛力。

學術研究的基礎是史料的蒐集、整理與刊佈。在這方面,甲骨學界同樣有著持續不斷的努力和成果。從劉鶚、羅振玉開始,這一材料著錄工作就一直沒有停止,留下來許多著名的甲骨著錄書。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由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輯、1978至1982年由中華書局陸續出版的《甲骨文合集》,共有13巨冊,收錄殷墟甲骨41956片,是目前收錄甲骨最多的一部大型著錄書。在此之後出土發現的或未收入《合集》的甲骨文,則又輯錄為《小屯南地甲骨》《甲骨文合集補編》《花園莊東地甲骨》。流散於外國和其他地區的甲骨文材料,也陸續著錄出版,比如《懷特氏等收藏甲骨集》《法國所藏甲骨集》《英國所藏甲骨集》《蘇德美日所見甲骨集》等。近年來又有一些新的著錄,如《殷墟甲骨輯佚》《史語所購藏甲骨集》《甲骨綴合彙編》《旅博博物館所藏甲骨》《笏之甲骨拓本集》《三峽博物館所藏甲骨集》等,都為甲骨文研究的深入發展提供了新穎而豐富的學術材料。

1976年由殷墟婦好墓的發現,引發了對“歷組卜辭”時代是否提前的討論。李學勤將此組卜辭由董作賓“五分說”的第四期提前到武丁晚年到祖甲時期,並提出以甲骨文字體為標準進行分組整理和殷墟甲骨的兩系說。

4、繼往開來 砥礪前行

回顧以往甲骨學發展的百年曆程,前輩先賢做出了巨大成就,打下了堅實基礎。如今甲骨學研究已經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應該說前景光明,大有可為。筆者認為,將來的甲骨學研究,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整合存世的所有甲骨文材料,尤其是彙總刊佈學術界綴合的新材料;二是繼續致力於甲骨文的字的考釋;三是加強甲骨卜辭分類、斷代工作的科學性;四是更好地利用甲骨文資料,深化對商代社會歷史的認識;五是加強對商代祭祀制度和禮儀制度的研究;六是積極採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手段。

總之,甲骨文研究有著極為廣闊的發展前景,有一系列重要課題有待進一步開掘研究與探討。可以預期,隨著甲骨文研究在各個分支領域不斷取得重要成就和重大突破,甲骨文研究必將會有一個飛躍性發展。甲骨學作為一門舉世矚目的國際性學科,必將吸引更多的中外學者投身到它的各個領域的研究中來,在不久的未來會有更加長足的進步。

(作者:朱彥民,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