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給陌生人開門!”教了女兒100次,媽媽心態崩了:我太難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安全教育永遠是寶爸寶媽最為操心的話題。孩子的年齡小,不僅不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而且還不能夠分清事情的嚴重性和危險性,所以父母們不得不在孩子的安全教育上下一番功夫。

“不要給陌生人開門!”教了女兒100次,媽媽心態崩了:我太難了

“不要給陌生人開門!”教了女兒100次,媽媽心態崩了:我太難了

菲菲是家裡的獨生女,作為全家人的掌上明珠,菲菲的安全問題一直被家長記掛在心上。

在幼兒園裡,爺爺奶奶擔心孫女兒被人欺負。放學了,爸爸媽媽沒有按時接送也會心急如焚,怕女兒會跟著陌生人走丟。哪怕是菲菲在家,爸媽出門獨自留她一個人時,也不能放心,擔心孩子會給陌生人開門。為此,家裡人做了許多次的“安全演練”。

“不要給陌生人開門!”教了女兒100次,媽媽心態崩了:我太難了

一天,菲菲爸、菲菲媽假裝出門辦事,留菲菲一個人在家。出門前,夫妻倆對孩子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能給陌生人開門。孩子也答應得有模有樣。過了十分鐘,菲爸假裝快遞員敲了敲家裡的門。

只聽到菲菲對著大門問道:“是誰呀?”

菲爸捏著嗓子回答:“我是送快遞的。”

菲菲略帶警惕地說:“爸爸媽媽說了,不能給不認識的人開門。”

菲爸回答:“我天天給你家送快遞,你開門我放下就走。”

“不要給陌生人開門!”教了女兒100次,媽媽心態崩了:我太難了

本以為菲菲會拒絕“快遞員”開門的請求,沒想到菲菲聽到後連問都沒問就把門給打開了。這讓菲爸一時愣在了門外。

站在樓梯轉角的媽媽心態崩了,心裡想著:我好難啊,沒想到教了女兒100次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孩子還是記不住。這讓夫妻倆很是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菲爸菲媽的苦惱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會有,孩子太小不知道危險,家長怎麼教孩子都不能夠理解和接受,父母到底該如何給孩子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呢?

“不要給陌生人開門!”教了女兒100次,媽媽心態崩了:我太難了

☞家長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①告訴孩子嚴重的後果

孩子年齡小,不清楚危險是很正常的,作為家長要學會用方法引導孩子,讓孩子理解保護自己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出門有亂跑的習慣,並且這個壞習慣孩子屢教不改,那麼家長們可以給孩子說,如果你在外面跑掉了,爸爸媽媽找不到你,你就很容易被壞人抓走不能回家,以後就見不到爸爸媽媽了。

通過跟孩子說明事情的嚴重性,讓孩子明白不安全的行為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讓孩子避免做一些危險的行為。

“不要給陌生人開門!”教了女兒100次,媽媽心態崩了:我太難了

②給孩子講述真實的事例

跟孩子說明危險性還不足以敲響孩子的“警鐘”。如果父母能夠告訴孩子真實的案例,案例中的真實細節會讓孩子更深刻地明白安全是多麼重要。特別是如果身邊的孩子有遭遇危險的情況,孩子就更能夠感受到危險離自己並不遠。

比如,幼兒園裡的同學在放學時沒有等爸媽來接就自己回家了,在路上迷路了,結果父母報警找了好久才把孩子找回來。這種真實又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事例一定要反覆和孩子說,讓孩子明白這樣行為的危險性,徹底敲響孩子的“警鐘”。

孩子的安全意識不是一時能夠養成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慢慢明白哪些行為能做,哪些行為會帶來危險。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需要不厭其煩地反覆的叮囑、不時演練。但是隻要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家長們多付出一些精力和耐心又算什麼呢?

“不要給陌生人開門!”教了女兒100次,媽媽心態崩了:我太難了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安全意識強嗎?你是如何培養的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