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39歲,發低燒一年了,看了好多中醫和西醫,說是胃病,用了藥不見好,該怎麼辦?

韓進勇1873885


我是個醫生,這個問題我說兩句題主和大家參考。

首先,就現代醫學的水平和正規醫院的技術以及設備條件而言,低燒一年多還沒有個明確診斷的情況有沒有?

應該說是有,但不多了,事實上是很少見了。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其他問答裡回答問題時也說過,我有句“口頭禪”是:美國人六十年前就登上月球了,你這病(診斷起來)比上天還難麼?

可以說,在臨床上,這麼長時間診斷還不能明確的病人,十之八九是下面一些原因造成的:

第一個,經濟原因,這個地球人都知道,很好理解,就不多說了。

第二個,其他因素限制而沒有遵守醫囑,比如說因為工作忙沒有按時複診,醫生要求生活中注意(或要求做到的)病人(和病人家屬,下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做到。

第三個,這個也很常見,就是病人沒有耐心和信心,因為沒有耐心和(對醫生的)信心,急於求成,所以頻繁更換醫生,於是造成醫療處置混亂,最終也就被耽誤了。

這裡我還可以說一句我在臨床上經常講的口頭禪,請大家記住我這句口頭禪;趙醫生是好醫生,錢醫生是好醫生,孫醫生也是好醫生,李醫生更是好醫生,但趙、錢、孫、李加一塊還是好醫生麼?那可不一定是好醫生了!所謂“人多瞎胡亂”,有些病診斷起來需要耐心,耐心很重要,耐心不足神仙也沒招!如果你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不滿意就換個醫生,換來換去,那就成了“瞎胡亂”了!

好了,下面說一下我遇到這種長期未能明確診斷的病人時,(一般情況下)是如何處理的。當然了,題主提供的資料很有限,而且網上的東西代替不了現實中正規醫院的專業醫生,所以下面的內容僅供參考。

一般來講,對於題主說的這種長期無名低熱,我的最常做法是使用所謂的“生活體溫曲線法”。

所謂生活體溫曲線法,就是先由醫生(護士)耐心仔細的教給病人或其家屬如何測量體溫,然後開始讓病人畫出自己一個長週期的體溫曲線。畫這個體溫曲線時可以使用護理體溫單(這個體溫單在網上一搜一大把,所以我就不配圖了),也可以自己做成表格型,或者其他的形式,如流水賬式的等等,總之以病人能夠確切掌握並且易於堅持為要點。

然後一定要用水銀體溫計嚴格正規測量體溫,要給病人講清楚測量時的注意事項,比如說講清楚測量前半小時內不能喝熱水,如果吃飯了,至少要間隔一小時再測量才行等等要求。測量週期的時間最少要半個月,如果是育齡期女性,至少要覆蓋一個月經週期加五天。這個,舉個例子說,假如這個育齡期女性的月經週期是28天且規律,那前後各加五天,體溫測量週期就是38天。測量週期內,根據病人情況每天至少測四次體溫(我一般是要求六次),必須包括晨起(排便後立刻測得)和下午3到4點之間這兩次的體溫。

再一個,如果測量週期中出現不適,不管是什麼不適,都要記錄在體溫曲線上,比如舉例說,某下午2點時有腹痛腹瀉(腹痛腹瀉只是舉例子,具體是什麼就記什麼),3點測的體溫,那應該在3點這次體溫上記上“一小時前有腹痛腹瀉”。如果體溫超過正常值,要記上當時有什麼樣的不舒服,比如說頭疼或者疲倦嗜睡感(這也只是舉例子)。

耐心的拿到這個病人正常生活中的體溫曲線,是明確診斷的第一步。通過分析這個體溫曲線,我在臨床實踐中多次發現無名低熱的診斷線索。可以說,只要堅持這樣做,對於一個有臨床經驗的醫生而言,找到診斷線索,然後順藤摸瓜明確診斷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這個辦法的關鍵在於堅持,我的病人,有連續多個長週期測量體溫後,才發現診斷線索的(是慢性隱匿性闌尾炎,右下腹無自發性腹痛,壓痛也是時有時無,查體不易發現,B超及鋇灌腸和腸鏡檢查後行手術治療證實,手術後低熱消失)。總之吧,還是我在臨床上經常給病人說的那句口頭禪;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一份付出一份收穫,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才能勝利!

好了,就說這些吧,希望對題主和大家有幫助,供題主和大家參考,拋磚引玉,歡迎斧正,感謝閱讀,期待在交流中共同進步。


137億年前的氫二氧一


說一下我自己的經歷 我今年32歲 今年三月份發低燒一個周 體溫37.5左右 去醫院醫生看了後讓住院 住院後做了全身的檢查都正常 可還是持續發燒 醫生在我住院期間打過退燒針 吃過退燒藥全部不管用 把我嚇得以為病入膏肓了 治療一週不但沒有好轉 發燒到38度了 後來一個親戚建議我去看中醫 說我的症狀像是少陽證 我辦理了出院直接去看了中醫 說實在的我根本不相信醫院都治不好的病 一箇中醫就能看好嗎 中醫大夫把脈後說 你沒啥大毛病 就是少陽證加外感風寒 說你這樣的病症西醫治不好 當時我只是在想反正都這樣了 試試看吧 他給我開了一週草藥 回來吃了三天就已經不發燒了 一週痊癒


菩提子211


你老婆低燒多少℃?

我2012年肺炎好了後,低燒四五年了。那時一起床 37.123.這樣。然後各種檢查。呼吸科,血液科,各種跑檢查。

在2013年又一次肺炎,好了後。別人介紹了一箇中醫,然後就去看,當時是看會厭神經的,那時損傷了,各種嗆米飯,看了幾天感覺好累很多,然後跟醫生說我低燒問題,然後她就順道一起醫,有效,不過當時時好時壞的,胸悶氣短是經常的事,後來慢慢的,吃藥,慢慢的時好時壞了,後來2015年底自己又一次低燒,拍CT還是肺紋理增粗。

然後一狠心,直接呼吸科住院檢查,全部正常,就有一個不正常。血液科跑來問了我幾個問題就走了,說沒事,不要在意,然後吊了幾天的 水就出院了,出院時那幾天還是低燒,後來慢慢的不在意,就不燒了。

到現在。7年多了。低燒還是會反覆一下,一感覺胸悶低燒什麼,就去看那個醫生,或者拿以前的方子去抓一兩百藥吃,就好了。

其實低燒你檢查正常了。就不可怕了,我當時各種擔心緊張害怕。各種檢查。。其實就是浪費錢。花光我所有的工資了。現在想想後悔死了,當時應該多運動的,但是當時的我 虛汗特別的厲害。唉沒辦法。。當時的我是完全不敢運動的。虛汗特別大。然後感冒特別多。都是肺炎好了後體質差了。那時不懂的 煲湯喝。。


農場大區


我曾經也是發低燒,大概有三年,基本都是下午4點開始,到晚上7點結束。上醫院也檢查,沒發現任何問題。後來,我每天堅持晚上9點前睡覺,半個月就好了。

前年,我媽也是傍晚低燒,也是做了全身檢查,也沒發現問題,後來堅持早睡早起,自己就好。

我總結,低燒應該是勞累過度,注意休息就好了,保證睡眠,可以適量的運動。


陪孩子一起玩耍


我說說我一點粗淺的經驗。

首先呢,你要保持正常的飲食。按時吃飯,按量吃飯。不要餓不要吃的太急,飲水量要合適。

其次,積極的配合醫生的治療,按時吃藥。

再次,戒掉一切辛辣刺激酒類。

第四,使用益生菌。每天早晨,每天晚上按時吃。

第五,一定要經常運動,保證出汗,至少一週保持兩次到三次,

最後,晚上儘可能在10點半之前睡覺。

總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向上,配合治療。你一定會恢復建康的。

-----------------------------------------------------

總結了一下網友的意見,可能的病症有:

宮頸炎

腫瘤早期

腸胃炎

結核病

膽結石

貧血

胸膜炎

強直性脊柱炎

養貓狗弓形蟲感染。

異物進入到體內,比如雞骨頭。

也有人認為是血液或免疫系統疾病。

處置的方案:

針對具體病症進行檢查

中醫調理

一些土方子。

有位網友說要用巫術,我絕對反對。但他有發言權。


摘葉飛花


差不多二十年了,丈母孃也是低燒,差不多有半月,打針輸液不管用,到縣醫去了,看了幾天也不退有人說去濟南腫熘醫院看看,媳婦和他姐就去了,住了四天,撿查了沒事,花了七八幹,後來說做什麼檢察,反還對身體不好,他倆沒讓做,大夫還不高興,說他倆不孝順不給老媽看,後來老丈人說絕對不是癌症,因她體質胖,白真不像有病的樣,回去看個老中醫試試看,她們就回來了,找到我們這有個老中醫生姓鍾,給開了幾副藥好像花了二十多元,吃了四五天就不燒了又吃了幾副完全好了,早知道好了,老人少受點罪。我好慶幸的是過了年就發生禽流感,症壯相似,如感上可麻煩了,隔離都知道這事,慶幸,見意你看看老中醫試試看,祝你早康復


臨盤-鮮果時光水果店


除了低燒有其他症狀嗎?如:渾身乏力,全身關節或肌肉遊離性疼痛,飯量減少胃口不好也不想吃飯,體重減輕,出汗多而且味很重,發燒主要是下午和晚上。如果有這些症狀那就去醫院化驗血,如果醫院化驗結果基本正常,那就到疾控中心去抽血化驗一下是否是布魯氏桿菌病,這是慢性病,治療也挺慢的,雖是傳染病但人與人之間不傳染。並且這病好像國家有統一的治療方案和藥,效果挺好的,不過不是免費的,但醫保會報銷。你可以去試試,希望能幫到你。(我爸去年就是這病,開始不知道,大小醫院跑了很多始終不見效,後來省級醫院的大夫懷疑是胃癌,但查體驗血一切正常,最後是在我們縣城的一個私立小醫院的大夫說疑似是布魯氏桿菌病(簡稱布病)建議我們去疾控中心化驗,結果確診了,現在我爸已基本好了。感謝那位醫術高超的醫生。)


娟子愛美麗


我試過低熱,但不知道和你的情況是不是一樣。用溫度計量接近37度(具體多少我忘了,反正醫生說是正常體溫),但平時我一般36.7度的🤔。去醫院各種檢查都做了查不出任何毛病,化驗單一個箭頭都沒有。


但我每天真的就是熱得難受啊,而且渾身乏力。只有吃完熱湯麵流了汗能舒服一會兒。後來我在網上各種查資料,我懷疑自己是陰虛火旺。最後我是用膏藥貼貼在背部中間最凹的地方(尾龍骨上一點,膏藥貼就是平時貼肩膀痛的那種)。然後拿風筒對著凹處吹幾分鐘,順帶也吹吹背和下肢。次日早上起床,我第一次沒再覺得熱,當時我好激動,因為我知道找對方法了😆。之後每次熱起來就這樣吹。斷斷續續半年左右完全痊癒,再也不熱了。😁


其實我懷疑是因長期久坐導致上下不通,火聚上身燒乾器髒津液(燒乾誇張了,反正就是津液少了不通暢了),最後導致陰虛火旺。貼膏藥加熱其實是疏通了上下血流再強行灌入血液到已經缺津液的五臟六腑,所以熱得以散去,內臟循環系統也重新走順。


千色門


經驗分享:首先確定你去檢查過,都沒問題,這是關鍵前提。我之前有近半年時間持續性低燒(醫院檢查不出問題,自己感覺沒有明顯不適感),上午時體溫一般都正常在36.3~36.8,到了中午後就會到36.8~37.1,最高時一般在下午3點左右,體溫37.2~37.4,一般都不超過37.5。剛開始也很緊張焦慮,吃各種名中醫中藥、西藥調理也沒效果,就心裡就更加緊張和焦慮,老想這事,情緒上也繞不開,然後你就會上網查呀之類的,就會更加緊張。後來,我找一個認識的朋友醫生,告訴我說:既然檢查了沒問題,藥也吃了那麼久也沒用,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你想得太多了,心裡情緒太過緊張了,要放鬆心情,別想這個事由它去吧,適當煅練和戶外運動,注意性生活質量(這個也很重要,治療期間這方面要適當不要過蘋,而且要在質量上做足讓你妻子儘可能的滿足,性生活可以疏導情緒),還真的,後來就不知不覺沒事了。有時候,心情心態思想情致過於緊張會導致人的內分泌、生物系統混亂,出現這種低熱狀況。


paquz


我症狀是連續三四年,都是剛剛過春節後下午就低燒37.2左右。頭疼,渾身痠痛。一直沒有找到原因。也就是四年後的臘月底我肚子痛。曾做過胃鏡是十二指腸球后潰瘍,胃竇炎。經過治療。一直不見好轉。然後在濟南做了腸胃景無痛檢查發現是腸胃息肉和胃炎,然後直接做了微創手術。從那到現在5年了。胃偶爾會不舒服。但是沒有了發燒的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