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黑星病逐年嚴重,減產、降品危害大,需多角度入手綜合防治它

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香蕉黑星病逐年嚴重,減產、降品危害大,需多角度入手綜合防治它

香蕉別名金蕉、弓蕉、甘蕉、物蕉等,芭蕉科芭蕉屬大型多年生熱帶草本植物。香蕉原產於亞洲南部,我國是原產地之一,香蕉的栽培種植歷史非常悠久,具植物學家考究東南亞地區約在7000年前就已開始對香蕉進行馴化栽培。我國是野生香蕉的原產地之一,有文獻可考的種植歷史已近3000年之久。在古代記錄香蕉的文獻古籍相當多,我國漢朝古籍中就已有了香蕉形狀、味道、功效的相關描述,表明至少在漢代時人們就已經開始將香蕉作為食物,當然依農覺得在那時香蕉也就是個稀罕水果和如今的身份地位是不能比擬的,隨著香蕉的不斷馴化和培育,現如今已傳播至世界各熱帶、亞熱帶地區,被廣泛栽培種植,香蕉種族的延續那可是一步真真切切的血淚史,我們在這裡就不做贅述。近現代以來隨著國內市場對香蕉需求的增加,我國香蕉種植栽培面積不斷擴大,主產區主要集中在廣西、廣東、海南、福建、臺灣等省份,總栽培面積約在700萬畝左右,年總產量近千萬噸,是我國大宗水果之一。

香蕉果實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膳食維素、維生素、胡蘿蔔素、煙酸、鉀、鈣、磷、鐵

等多種營養物質,加之口感軟糯甘甜成為備受消費者歡迎的熱帶水果,此外香蕉中含有大量的澱粉,這使它稱為很多發展中國家的主要糧食之一,可見其地位之重。從種植和市場需求端看,香蕉在熱帶、亞熱帶地區適應性較強,產量可觀,種植技術要求相對較低,市場需求量大,我國對香蕉的需求量基本呈遞增的趨勢,農民朋友種植收益相當可觀,因此多樂於種植。

在香蕉的種植生產過程中,困擾農戶最多的那一定是各種病蟲害的頻繁發生,這些病蟲害中有的極為難防難治,比如說香蕉黃萎病這樣的世界性難題,香蕉一旦染病就基本上被判了死刑。當然除了這些滅絕性的病害,從事香蕉種植的果農們還受到一些所謂“尋常”的病害困擾,這些病害有措施可以預防,有藥劑可以治療,但是隨著我們粗放的種植管理模式以及果農朋友重用藥輕預防的防病觀念,這些所謂的“尋常”病害,也變得難防難治、病情逐年嚴重,危害與日俱增,今天依農香蕉黑星病

就是其中之一。香蕉黑星病是香蕉種植生產過程中一種極為常見的病害,我國各香蕉產區均有發生,主要危害香蕉的葉片和果實,近年來香蕉黑星病的發生情況更為普遍,危害更為嚴重,傳播蔓延速度較快且常年累積發生,對我國各產區香蕉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降低了果農朋友們的收益。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從事香蕉種植的果農朋友在防治該病時存在諸多問題,對香蕉黑星病了解的不夠深入,今天依農就帶大家詳細的瞭解一下香蕉黑星病,並多角度入手總結相應的綜合防治措施供果農朋友們參考。

香蕉黑星病逐年嚴重,減產、降品危害大,需多角度入手綜合防治它

深入瞭解香蕉黑星病

一、病原簡介

香蕉黑星病的病原菌為香蕉大莖點黴,真菌性病原菌。

  • 該病原菌對環境溫溼度的適應範圍較廣,當外界環境溫度在5℃-35℃範圍內時病原菌均具有活性和侵染致病性,當外界環境溫度在20℃-30℃且溼度較大時,病原菌的活性致病性較強。當外界環境溫溼度不適宜病原菌生長時,該病原菌可在田間病殘體或香蕉植株病處潛育。
  • 該病原菌對環境酸鹼度的適應性較強,環境PH值在3-10的範圍內,病原菌皆可生存,因此香蕉的適生酸鹼環境同樣適合病原菌的生存和侵染致病。
  • 該病原菌的傳播途徑主要通過空氣、降雨、農事操作等進行傳播侵染。
  • 該病原菌孢子可直接侵入香蕉植株,當香蕉植株多機械傷痕時侵入速度更為迅速。
  • 將該病原菌置於55℃的高溫環境中,持續10分鐘以上的時間病原菌致死。

二、侵染特性

  • 初侵染:初染源多來自在香蕉病株、田間病殘體越冬的病原菌,待外界環境適宜後,病原菌可直接或通過植株葉片機械傷口侵入香蕉植株,一般情況下病原菌侵入後存在15-20天的潛育期,病原菌在生長繁育後,導致植株現病後向外分生孢子,這些孢子成為該病害的再侵染源。
  • 再侵染:再侵染病原菌,可通過空氣、雨水、露水等傳播途徑對病株其它葉片、果實或是健康植株尤其是存在機械傷痕的植株進行再侵染,一般情況下發生再侵染時,病原菌的潛育期較短,病情發生較為嚴重。
  • 侵染循環:病原菌逐可在病株、病殘體內存活較長時間,環境條件適宜時不停的生長繁育蔓延侵染,環境條件不適宜時病原菌“休眠”,成為次年的初代侵染病原,形成循環侵染。就這樣病原菌逐年積累,香蕉果園發病逐年嚴重。
香蕉黑星病逐年嚴重,減產、降品危害大,需多角度入手綜合防治它

三、病症表現

  • 葉片:一般情況下香蕉植株的下部葉片會首先染病,隨著病情的發展中上部葉片逐漸現病。單個葉片初現病位置多集中在葉脈處,現病後首先可見香蕉葉片葉脈附近出現細小黑點,隨後黑點逐漸變大增多,並向葉片蔓延形成條紋狀密集病斑,最後直到佈滿整個葉片,病情嚴重時整個葉片變為深褐色枯萎死亡,降低香蕉的產量。
  • 果實:香蕉果實初現病的時間多在斷蕾後10-20天,初現病時果實背面出現黑色小斑,隨後病斑數量增加現病面積增大,發病後期病斑外部呈褐色內部黑斑栓化,病斑可能聚集成大塊,香蕉果皮變得粗糙,採收後病情較輕的果實不耐運輸和儲、存轉色不一且風味較差,病情嚴重的果實失去商品性。

四、易病規律

1、田間管理不當,病殘體較多,病原基數較大時易發生香蕉黑星病。

2、施肥不合理,氮肥過量或養分供給不足時易發生香蕉黑星病。

3、田間栽培密度過大,雜草過多時易發生香蕉黑星病。

4、農事操作不當,植株多機械傷痕時易發生香蕉黑星病。

5、雨季、田間溼度較大適溫時易發生香蕉黑星病。

6、蟲害嚴重、植株弱勢時易發生香蕉黑星病。

香蕉黑星病逐年嚴重,減產、降品危害大,需多角度入手綜合防治它

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思路

深入瞭解香蕉黑星病之後,我們可以發現香蕉黑星病病原菌的適生環境範圍與各香蕉的生長環境極為吻合,這也是香蕉種植過程中一年四季均可能發病的原因,另外雖該病原菌有致死溫度但香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們無法利用。因此想要防治該病就只能從降低病原基數和儘可能的切斷傳播途徑入手了,該病病原基數的多少於種植管理有較大的關係,因此控病原要從精細種植管理從農業防治入手,當然還要配合適當的藥劑預防。該病害發生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降水,天氣氣候我們無法改變,因此在切斷病害傳播途徑時我們只能從側面入手,比如說減少植株機械傷痕,防治各種蟲害(害蟲不僅會導致香蕉植株弱勢,還會對植株造成機械傷痕便於香蕉黑星病的侵染傳播),培育壯株等措施進行控制。做到這些後在香蕉現病時進行科學用藥及時止損。接下來依農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防治香蕉黑星病的綜合措施。

香蕉黑星病逐年嚴重,減產、降品危害大,需多角度入手綜合防治它

防治香蕉黑星病的綜合措施

一、初建焦園的預防措施

如果問預防香蕉黑星病的最佳時間,那一定是從種就開始的,選好種,合理栽培,建好園能很大程度的預防香蕉黑星病的發生,對於新建蕉園至少要做到如下幾條。

  • 選取抗病品種:至今沒有對黑星病具有完全抗性的香蕉品種,因此在選取品種時要選取抗逆性強、抗病性較好,產量高品質優區域性適種的品種。目前香蕉只能無性繁殖,因此條件的最好選擇商品脫毒種苗,要避免在病株、病田中分株留芽,防止種苗攜菌,預防香蕉黑星病的發生。
  • 合理密植:香蕉園若種植密度過大,不僅會加大香蕉黑星病的染病、發病蔓延的概率,還會導致蕉園通風透光性較差,影響香蕉植株的正常發育,降低香蕉的產量和品質,因此栽種時一定要進行合理密植,根據品種不同、地塊不同畝栽150-180棵為宜。
  • 注重建園:建園時要選擇土層深厚、養分充足、土質疏鬆、排灌方便最好是之前未種過香蕉的田塊進行定植。初建園時最好全園重施一次發酵腐熟好的有機肥,用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環境,促進植株快速生長、培育壯株、提高植株抗病、抗逆能力。
香蕉黑星病逐年嚴重,減產、降品危害大,需多角度入手綜合防治它

二、生產園的農業防治措施

  • 合理施肥:香蕉生長髮育過程中對各種養分的需求量較大,尤其是果期對鉀素養分的需求,充足的養分供給能夠育壯株預防香蕉黑星病的發生。但是香蕉的養分需求量雖大,但絕不是越多越好,在施入時一定要合理,否則會適得其反。香蕉施肥做到如下幾點,香蕉生長過程中要嚴控氮肥的用量,氮肥過多植株抗病性降低易感病,但是控氮不是不用氮肥,花前氮肥的合理施入能夠有效促進香蕉植株現花;在果期施入鉀肥時,要保障足量、寡施、勤施的原則,果期還可以通過葉面補充磷酸二氫鉀的方式補充鉀肥;每年都要配合施入適量的有機肥,香蕉對磷肥的需求量不高需在花前補充,此外還要注重鋅、鎂等中微量元素的施入,這樣可有效提高香蕉植株對黑星病的抗性。
  • 調控水分:溼度是香蕉黑星病發生的重要條件,因此在香蕉植株生長週期內,一定要做好蕉園水分的調控,當遇連續雨季,田間積水時要及時進行排澇,降低蕉園溼度,排澇後要及時葉面補充肥料儘快恢復香蕉植株發育。不過雖然說田間溼度大,香蕉黑星病高發,但絕不能捨本求末,香蕉生長期內需水量大,在乾旱時要注重合理灌溉。
  • 著重清園:在香蕉生長週期內,要及時清除田間病葉、枯葉,以及田間生長的雜草,香蕉對化學藥劑較為敏感,因此除草時最好進行人工除草,對於種植規模較大蕉園選用除草劑除草時要選取高效、低毒、香蕉植株不敏感的藥劑。在每年香蕉採收後要進行一次徹底的清園,清除田間所有病殘體,清園後最好噴施廣譜性的殺菌劑進行滅菌。這樣可大大降低蕉園病原基數,預防香蕉黑星病的發生。
  • 精細農事操作:果農朋友在進行農事操作時,一定要儘量避免對植株造成機械傷痕,對於不可避免造成機械傷痕後,最好使用藥劑進行滅菌處理。另外在進行農事操作時,最好對農械工具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殺菌劑、洗衣粉液等,避免不當的農事操作傳播香蕉黑星病。
  • 果實套袋:果實染病,多是由於葉片上的病原菌通過雨水迸濺等方式傳播至果實,侵染致病的,因此為預防果實染病,最好給果實進行套袋處理。果袋可選取藍色的塑料膜,膜內要覆稻草或紙張避免果實灼傷,上端封緊、下端敞開,避免攜菌雨水迸濺或灌入,預防香蕉黑星病在果實上發生。
香蕉黑星病逐年嚴重,減產、降品危害大,需多角度入手綜合防治它

三、加強焦園的蟲害防治

香蕉生長週期內,蟲害主要包括蛀食香蕉葉鞘、假莖的香蕉象甲幼蟲和扁蛾幼蟲,吸食香蕉植株汁液的香蕉網蝽和蚜蟲,危害吸食果實的花薊馬等。這些害蟲的發生不僅能對香蕉造成直接危害,還會增加香蕉植株的機械傷口,使得香蕉黑星病病原菌更易侵染植株。因此一定要加強香蕉生長週期內的蟲害的防治。農民朋友都知道,在種植生產過程中,蟲比病難治,香蕉的害蟲種類較多因此在防治時要多措施同時進行。首先要以農業防治為基礎,通過清除園間雜草病殘體,注重採收后土壤中蟲卵的滅殺,來降低香蕉園內害蟲基數;還要根據害蟲的不同特性輔以生物、物理等防治措施,比如說使用誘蟲燈、粘蟲板、生物激素等進行殺蟲;在使用化學藥劑殺蟲時,要注重用藥時間在各害蟲爆發前提前進行藥劑預防,注重藥量和復配用藥對害蟲進行徹底的滅殺。

四、科學用藥

  • 預防用藥:防治香蕉黑星病時需在以下情況下進行預防用藥,其一是上年發生過香蕉黑星病的蕉園,需在開春後溫度上升至病原菌適生範圍前用藥預防;其二是雨前雨後等病害高發期時的用藥預防;其三是在果實套袋前的用藥預防。藥劑可選600倍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800倍75%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或800倍7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1500倍的溴氯異氰尿酸等進行全園噴施。對於第一種情況可間隔15-20天連續用藥1-2次,對於第二種情況要在雨前3-5天或雨後用藥,對於第三種情況用藥後要及時進行套袋,摘袋後最好不再用化學藥劑,可適當噴施微生物菌預防病害發生。
  • 現病期用藥:當香蕉植株現病後,一定要在植株現病初期及時的用藥防控,對於病斑較多甚至已經枯黃的病葉在用藥前應首先將其清除出園並及時銷燬,減少田間病原。藥劑可選500倍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600倍75%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或3000倍25%的苯醚甲環唑乳油或4000倍25%的腈菌唑乳油或1500倍25%的吡唑醚菌酯乳油或1000倍5%的亞胺唑或1500倍的戊唑醇懸浮劑進行全園噴施,根據香蕉發病情況可在藥劑安全範圍內適當調節用藥濃度,並間隔10天左右連續用藥2-3次。此外還要注意的是香蕉黑星病病原菌易對單一藥劑產生抗性,因此在藥劑使用時,要注意交叉用藥和復配用藥。
香蕉黑星病逐年嚴重,減產、降品危害大,需多角度入手綜合防治它

以上就是依農總結的香蕉黑星病的病原特性、病徵表現、易病規律、防治思路以及具體的綜合防治措施,希望對從事香蕉種植的果農朋友們有所幫助。香蕉是世界範圍內的大宗水果作物,之所以近年來病蟲害發生情況嚴重和我們粗放管理造成的惡性循環有很大關係。香蕉黑星雖病雖不是香蕉的不治之症,但如果不改變種植防病習慣,它同樣會變的更加難防難治,因此希望果農朋友們精細種植管理,提前入手綜合防治該病。最後願從事香蕉種植的農民朋友種出優質香蕉有一個較好的產量和收益。

香蕉黑星病逐年嚴重,減產、降品危害大,需多角度入手綜合防治它

喜歡有關農業、三農、種植、農村生活等類型的文章,那請關注、點贊 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贅述不詳,歡迎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