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世民年輕時身體那麼棒,卻在51歲的時候就死了?

小姐姐講史


客觀來說,李世民能夠活到51歲這個年齡,在古代皇帝之中,已經算得上是高壽,因為我國古代的平均壽命也不過是40歲左右,至於皇帝的平均壽命也不過才45歲而已。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唐朝前期的所有皇帝之中,李世民卻是最短命的一個。

對此,我們可以來看下唐朝前期的幾個皇帝,唐高祖李淵69歲去世,唐高宗李治56歲去世,武周皇帝武則天82歲去世,唐中宗李顯55歲被人毒死,唐睿宗李旦55歲去世,唐玄宗李隆基78歲去世,唐肅宗李亨52歲去世,唐代宗李豫 53歲去世。

從這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唐朝前期皇帝的平均壽命是61歲,李世民與之相比相差近10歲,甚至他與公認身體比較差、被稱之為病怏怏的李治都不如。

更不用說李顯和李旦兩位,他們倆兄弟可是曾經被廢掉皇位,一直生活在恐懼和憂慮之中,卻仍然比李世民活得久,這實在讓人不可思議。



按理說,李世民不僅身體一直非常好,而且據說還武藝高強,常年衝鋒陷陣在第一線,並且根據史書記載的內容來看,他也從來沒有得過什麼嚴重的大病。那麼,為何他會這麼早就去世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李世民常年征戰落下的病根。據說,李世民早年經常身先士卒和衝鋒陷陣,所以身上留有無數的創傷和暗疾。

在他年輕的時候,因為身體素質好,自然能扛住,但等到四十多歲以後,隨著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他自然沒有辦法扛住復發的疾病。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是禁不起推敲的。因為,要說常年征戰、身先士卒和衝鋒陷陣,李世民肯定不能和唐初的幾位名將相比,比如尉遲敬德、程咬金、蘇定方、李靖、李勣等。

根據史書記載來看,他們這些人的壽命明顯比李世民長太多,尉遲敬德74歲去世,程咬金77歲去世、蘇定方76歲去世、李靖79歲去世,李勣76歲去世。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明顯看出,李世民去世較早的原先,顯然與他早年常年征戰並沒有多大的直接關係。

因為,要是這方面的原因,這幾位唐初名將,絕不可能活這麼長久,尤其是尉遲敬德和程咬金,他們倆可是傳說中的萬人敵,打起仗來都是衝在第一線,身上的各種傷肯定比李世民多太多。



也有人說,李世民去世較早的原因,是因為他晚年與自己的親生兒子兵戎相見,給他的心裡造成很大傷害,所以最終鬱鬱而終。但其實,這更是經不起推敲。

因為,要說與兒子兵戎相見,李淵恐怕要比李世民更悽慘吧,他先是看著的兒子們骨肉相殘,接著自己也被兒子逼得退休,一世英名更是被黑成狗,晚年更是被軟禁,卻還是活到69歲。

更不用說李隆基、李亨,都曾面臨和李世民一模一樣得情況,卻都活得比他要長久,所以這與李世民去世較早,顯然也沒有太過得直接關係。

那麼,李世民究竟是因為什麼而死的呢?其實,李世民之所以去世得這麼早,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是非正常的死亡。

根據史書上記載,李世民早年的時候,是非常不屑於長生不老這種鬼話,為此他還嘲笑秦始皇、漢武帝所謂的求仙尋丹,不過是勞民傷財一場空。

但是,等到李世民晚年的時候,尤其是他在48歲時遠征高句麗,因為在戰場上中箭受傷,導致他身體大不如前,以至於後來的一場風疾差點讓他癱瘓在床,真的是英雄暮年。雖然後來經過治療,李世民又恢復健康,但從此以後,他開始性格大變,完全變成另一個人。



當時的李世民,開始迷信各種方術,尤其是沉迷於長生不老之術,為此他還召集大批道士在宮內為他煉製所謂的仙丹,比起秦始皇、漢武帝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可惜的是,這些國內方士煉出的丹藥,並不見效,李世民以為國內方士們的道術淺,於是派人四處訪求國外高人。

恰好,在貞觀二十二年時,大臣王玄策在對外作戰中,俘獲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羅邇娑婆,後來王玄策將其獻給了李世民。

這個印度和尚為迎合李世民乞求長生不老的心理,就吹噓自己專門研究長生不老之術,並信誓旦旦地說,吃了他煉的丹藥,一定能長生不老。

李世民被這位印度和尚的話打動,於是就讓在宮中為自己煉製仙丹。但其實呢,這所謂的仙丹,都是麻黃、丹砂、硫磺、水銀等劇毒之物煉製而成。所以等到一年後,當這個所謂的仙丹練成後,李世民毫不遲疑地吃了下去,結果很快就一命嗚呼,享年51歲。


我是趙帥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開創了“貞觀之治”,被稱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應該是一位長壽的帝王,但事實是李世民只活了51歲(虛歲52)就駕崩了,令人扼腕嘆息。

李世民一代英主,為何年僅半百就撒手人寰?

史料記載李世民因病去世,但沒說是什麼病,這就為後世留下無限遐想。

部分史料記載李世民為求長生不老,吃了一個天竺方士煉製的丹藥,這種丹藥含有劇毒,李世民服用後才暴病而亡。

但這種說法缺乏足夠證據,史學界還是以李世民正常病死為主流觀點,而身為官二代兼皇二代,生活無憂的李世民為何51歲病亡?

李世民的軍事才能在歷代皇帝中屈指可數,毛主席認為李世民是最擅長打仗的皇帝。李世民不僅精通戰部署和戰役指揮,自身武力值也相當強悍,並且喜歡親力親為,甚至帶頭衝鋒陷陣,為李唐建立和統一天下立下社稷第一功。可以說,李世民的半輩子都是在戎馬倥傯中度過的,長期艱鉅繁重的軍事生涯摧殘了李世民的身體健康,導致他身體早衰。

李世民雖然不是沉迷酒色的皇帝,但他登基以後,坐擁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他活了51歲,卻至少擁有14個兒子、20個女兒,既反映出李世民的生育能力,也側面反映出李世民在女色方面不是一個善於剋制的皇帝。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甚至把自己的弟媳、齊王李元吉的老婆據為己有,還讓她為自己生了一個兒子——曹王李明。

另外,李世民是一個以勤政著稱的皇帝,為了天下大治,他日夜操勞,宵衣旰食,處理軍國大事,關心天下百姓,這些都消耗著他的精力,透支著他的身體健康。

綜合上述種種因素,李世民過了盛年以後,身體健康已大不如前,加上50歲對男性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坎,很容易突發疾病,而李世民沒有逃過這個坎,最終留下遺憾。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李世民51歲就死也算正常,大凡當皇帝的長命的也不多。

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誰能英雄!更何況是佔有弟媳,還跟弟媳生孩子的李世民!既使是晚年他還選美,武則天是否被其臨幸過也無人可知,倒也說明唐朝的亂倫和開放!沒有貶低貞觀之治太平盛世的意思!李世民在唐建國之時也立下漢馬功勞,出生入死征戰各方,打戰謀劃不是是過家家,肯定付出心血!不論腦力和身體上,對他的壽命也有影響。他皇位的竊取也需花心計和動腦筋,而且取得皇位後估計也不會十分安寧!想長命肯定增加難度,而且子女也不肖也會讓他煩腦,對壽命也有影響。還有李世民吃丹藥,不知丹藥有毒否,或許被慢性中毒而死也有可能!所以李世民51歲死亡不奇怪!

當然貞觀年間形成的大平盛世,也不會輕而得來,需要他付出心血也會對他身體有形響。





用戶9152409209700


古代的皇帝的平均壽命不到40歲,李世民活到50多歲去世,在皇帝中屬於比較正常的壽命。李世民去世比較早,主要有三個原因:常年征戰受傷、喜歡吞服丹藥、晚年憂心忡忡。

常年征戰受傷:

李世民從十幾歲開始打仗,一直到了晚年還親征高句麗,唐朝絕大部分的江山都是李世民親自帶兵打下來的。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非常勇猛,他的射箭水平非常高,曾經對尉遲恭說:“你使用長矛,我使用弓箭,天下沒有人是我們的對手!”在討伐王世充的時候,李世民和尉遲恭帶著四個隨從來到王世充的陣前,李世民大叫:“我是秦王李世民!”王世充派出數千人追殺李世民,李世民和尉遲恭邊打邊退,一直把這些人引入包圍圈。

李世民經常親臨戰場,肯定免不了受傷,在洛陽之戰後期,唐朝軍隊和王世充軍隊混戰,李世民在亂軍之中射殺敵將,王世充驍將單雄信突然殺到李世民身邊,險些就殺死了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時期,李世民從馬上跌落,被李元吉使用弓箭險些勒死。秦瓊晚年說自己一生征戰,流的血都有幾十鬥,李世民縱然沒有秦瓊那麼勇猛,但是受傷流血肯定在所難免。

喜歡吞服丹藥

煉丹是我國古人追求長生不老的一種方式,唐朝的皇帝非常喜歡煉丹,很多皇帝都是死於丹藥中毒。李世民一直有吞食丹藥的習慣,這些所謂的丹藥,實際上都是一些重金屬和有毒物質。唐朝人在煉丹的時候,意外的發明了火藥,說明丹藥裡面必然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李世民長期吞服丹藥,導致身體中毒越來越深,最後50多歲就去世了。(李世民的年齡有爭議)

晚年憂心忡忡

李世民晚年的煩心事非常多,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謀反,侯君集等大將被牽涉其中。貞觀十九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卻遺憾的以失敗告終。貞觀二十年大臣張亮收養義子500人,被大臣狀告謀反,李世民將張亮殺死。再加上魏王李泰謀求太子,大臣們明爭暗鬥愈演愈烈。到了貞觀二十年之後,李世民逐漸沒有了年輕時候的幹勁,身體情況越來越差,最終在貞觀二十三年去世。


史海泛舟擺渡人


李世民作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短短年的時間裡,打造出了一個彪炳千秋的盛世典範:貞觀之治,成為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千古一帝,與其武德年間的赫赫戰功是分不開的,李世民是一個出色的帝王,同時也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年輕時的李世民征戰沙場無往而不勝,有句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從李世民取得的赫赫戰功來看,他應該有一個極強的身體素質,不然哪有資本去革別人的命?所以年輕時的李世民身體素質應該很不錯。而在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駕崩,時年五十一歲,雖然說在古代平均壽命不高的前提下,這個年齡已經不算小了,但與同時代的人相比,其實是很可惜的,愚以為,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早年征戰沙場所致?不見得

如果說是因為早年征戰沙場損毀健康所致,那同一年逝世的一代名將李靖享年七十九歲;658年去世的在戰場上救過李世民命的猛將尉遲敬德,享年七十四歲;同是貞觀名將的李勣,669年去世時,也享年七十五歲,這三位打的仗也不比李世民少多少,而且李靖和李勣都在七十多歲的高齡重披戰甲,完成軍事生涯最後的輝煌。由此看來,

常年征戰沙場不是李世民在五十一歲時就駕崩的決定性因素


諸子造反,太子被廢,心力憔悴

貞觀十七年,也就是李世民駕崩6年前,發生了幾件大事:李世民第五子齊王李祐謀反,被李世民賜死;太子李承乾謀反,被廢,貶為庶人;李泰奪嫡失敗,被李世民逐出長安。最後,太宗李世民最不看好的嫡三子李治被立為皇太子。

李世民是一個帝王,同時也是一個父親,當初帝位本就是通過殺兄弒弟逼父的政變得來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對兄弟的父親是有愧疚的,而自己的兒子又謀反,這對一向自信的李世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影響身體健康。


面對死亡的威脅,他有凡人本能的恐懼

貞觀19年東征高麗失敗回朝的途中,李世民得了癰病,經過好幾個月才好轉,但未痊癒,而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疾病接二連三一直困擾著他,積極的藥物治療沒能有效改善他的身體狀況。

面對死亡的威脅,英明神武如李世民,也會恐懼,也有對健康的渴望,於是變得迷信起來,把希望寄託於神秘的力量,開始了他年輕時曾唾棄的服食長生仙丹之路,但單藥非但沒能有效改善她的健康狀況,反而拖垮了他的身體,成了催命奪魂丹。



書骨精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說是歷史上一位相對比較偉大的皇帝,他也是讓唐朝的經濟達到了高潮和持續的繁榮發展。唐朝的江山有一大半都是靠著李世民所打下來的,李世民在位期間,他重用人才,完善了唐朝的制度,並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人給與李世民的評價: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一直在歷代皇帝中都是頂尖。

但是為什麼李世民五十歲就死了呢?

首先古代的皇帝他們的平均壽命是在39歲左右,所以李世民活到了51歲在皇帝中已經算是高齡了,但是對於我們現在而言50歲不過是中年而已,那是因為什麼讓李世民50歲就去世呢?

原因一:我們都知道唐朝的天下基本上一半是由李世民四處征戰所打下來的,他從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久經沙場,所以他在戰場上留下了許多的傷,這樣年復一年,舊傷也會變本加厲,可能是讓李世民去世的原因。

原因二:從秦始皇開始,每個皇帝的晚年都是在追求著長生不老,李世民也不列外,所以他服用著大量的丹藥,那種丹藥哪有可以長生不老的,而且是藥三分毒,也讓李世民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垮。

原因三:晚年的李世民憂心忡忡,他遇上太多的煩心事。太子李承乾謀反,侯君集等大將被牽涉其中。而且李世民幾次親征高句麗都是以失敗告終,所以晚年的李世民過度的操心也導致自己的身體變差。

李世民一生可以說東征西討,玄武門的政變,帶領唐朝繁榮富強,經歷過各種的大風大浪,最後死去也可以流芳百世。


司徒歷史


1.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扒一扒唐太宗李世民在晚年的“黑歷史”了,他晚年生活腐化娶了14歲的武媚娘不說,根據正史和野史記載還有兩大業餘愛好,分別是封建迷信和吃“不老丹藥”。具體說來:

△劇照:唐太宗李世民

2.

  • 一是大搞封建迷信活動,導致自己精神上神經叨叨,可能出了心理疾病。

在貞觀二十二年時,長安城多次白天可見太白星,一個普通的天體運行現象,把李世民愁壞了,太史算了一卦,說是“女主昌盛“,李世民又聽說民間流傳甚廣的《秘記》一書上說:唐三代之後,便有女主武王代天下。這可嚇到了他,為此他查了各位將軍的“戶口”,偏偏李君羨這個“左武衛將軍”,小名還叫“五娘”,李世民也不分由說,李君羨先被貶後被殺,稀裡糊塗的去見了閻王。

△劇照:李君羨
  • 二是身體不適亂服丹藥。

貞觀二十一年時,李世民就得了中風(腦血栓),行動不方便,三天上一次朝。他因此迷戀上了方士的靈丹妙藥,妄想長生不老。在貞觀二十一年時,王玄策一人滅印度,得勝歸來帶回來一個印度和尚,叫做那羅彌娑婆。這個和尚對李世民吹噓自己已經活到了200歲,深懂長生不老之法,李世民派人山珍海味伺候著,讓這和尚煉製丹藥。等到貞觀二十三年時,和尚說丹藥已成,獻給了李世民。李世民毫不猶豫的把丹藥吃了下去,結果七竅流血而亡。當然此處為野史,是否是吃了印度神藥而亡不得知,但李世民有亂吃藥的愛好不假。

△現代印度和尚照片

3.綜上,李世民上半輩子戎馬沙場,在戰場上建功立業,身體應該和武將一樣;下半輩子勤於政務,可能忘記鍛鍊身體,終於得了腦血栓(中風),精神狀態還不太好,再加上他亂吃保健藥(丹藥),最終剛剛51歲便撒手人寰。

文\\燕山史話


參考文獻:《唐太宗英年早逝之謎》 淑媛

關注燕山史話,分享更多歷史知識和故事。

燕山史話


如果以古代人的平均壽命來看,李世民算不得早逝,但是和他的團隊隊員一比較,平均壽命65,其中李靖79歲,李績76歲,尉遲敬德74歲,房玄齡70歲。相比之下52歲,確實是早逝了。

去其他答友那裡看一圈,發現答案几乎都是三上原因:報應、女色、丹藥。

總之得出的結論就是“沉迷女色”,我想問,證據呢,唐太宗的後宮就沒有超過正常編制,也沒有證據表明李世民晚年“流連後宮泡妞”。

其他幾點不表,總之我不認同。

李世民自少年時便四處征戰,充分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許多人都說他是“真正的龍傲天”,少年成名,所向披靡,看上去輕輕鬆鬆地就贏了。然而現實哪有那麼輕易獲得和勝利呢,任何的勝利都是有代價的,有的人在後方養尊處優,代價就是失去了功臣 威信,而最終被功臣集團推翻。

這一切都是需要 代價的,打仗是需要透支生命的,就像現在的許多運動員一樣,在晚年的時候都會有一些職業病出現,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在競技場上爭金奪銀。

二十年三月,庚午詔曰:“朕粵自眇年,時逢道喪,懷生之類,盡塗原野。是用痛心疾首,攘袂救焚,以戰會為俎豆,以干戈為章服。夕不遑息,寧濟四方;飢不及餐,推移一紀……而皇太子治,令德遠彰,所有機務可令斷決。百辟卿士,咸宜受其節度。朕當親調五藥,暫屏萬幾三數月間。”——《冊府元龜·儲宮部·監國》

這話的意思就是,從小征戰,不能很好的吃飯、睡覺、所以現在落下了病。現在許多學者都認為唐代李氏家族許多人都有”風疾“,類似於現在的心腦血管病症。

李世民在年輕時太過於拼命,而透支了身體,留下了明顯的後遺症,到了中老年的時候,身體健康狀況急速下降,甚至影響了壽命。

史書中關於李世民早年征戰“夕不遑息,飢不及餐”的記載比比皆是。

夜遣將軍龐玉擊賊驍將宗羅睺,兩軍酣戰。帝以勁兵出賊不意,擊大破之,乘勝遂逼折墌城。……帝曰:“算之久矣。今日舅不須言,破竹之勢不可失也。大軍已敗,餘眾何足為虞,兇魁之計盡於此矣。”遂率軍而進。至夜半,軍臨賊城,守陴者皆亂,爭自投而下。仁杲窮蹙,開門請降,頓顙於道左。——《冊府元龜·帝王部·料敵》
世民嘗自帥輕騎覘敵,騎皆四散,世民獨與一甲士登丘而寢。俄而賊兵四合,初不之覺,會有蛇逐鼠,觸甲士之面,甲士驚寤,遂白世民,俱上馬,馳百餘步,為賊所及,世民以大羽箭射殪其驍將,賊騎乃退。……頃之,敬德、尋相潛引精騎援王行本於蒲坂,世民自將步騎三千,從間道夜趨安邑,邀擊,大破之,敬德、相僅以身免,悉俘其眾,復歸柏壁。——《資治通鑑·唐紀四》
密遣黃君漢夜從河中下舟師襲回洛城,克之;因置兵為守,以斷河橋。王世充遣偽太子玄應率諸驍將盡銳攻擊,而校尉張夜叉等七十餘人戮力拒之,會帝發兵來援,賊眾乃退。《冊府元龜·帝王部·功業》

從這三段記載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在年輕時打仗是有多麼拼,連續幾天不休息是常事,將身體透支到極限。

到了李世民的晚年關於他身體狀態不好的記載便開始漸漸增多了,如《太平廣記》中描述的,李世民得了氣疾”,太醫治了許多次,都不見得好,而當時的金吾衛也曾得了這個病,吃了“牛乳煎蓽茇”就好了,於是便將這個藥方供給李世民,一吃果然見效,於是被賞賜為三品鴻臚卿。

勤政愛民,桌案前的勞模

李世民當政期間,更是勤勉有佳,古時帝王坐天下,說白了都是家天下,為自家守江山,但是人家到底讓百姓實現了安居樂業。

他對臣子們提出的建議貼在寢室的牆上,出入都觀看,將各地方官的名字和事蹟寫在屏風,方便自己坐時看,半夜都跑到弘文館去跟學士們討論經典,學習治國的經驗。

這樣的勤政,需要付出常人幾倍的精力,這也是導致唐太宗身體變差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人過於疲勞後,免疫力容易下降,導致百病生。

李世民用了一生,完成了別人幾輩子才能完成的功業,才有了萬國來朝的盛景,形成了“貞觀之風,到今歌詠”的史詩。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朕於天下士大夫,可謂無負矣;朕於天下蒼生,可謂安養矣。漢苦周勤,禹胼堯臘,以矜百姓之所致也。道存物往,人理同歸,掩乎玄泉,夫亦何恨矣!
所以李世民的早逝,和他早年征戰留下後遺症,以及他晚年勤政是有必然關係的,至於許多人認為的是縱情女色,吃丹藥等問題,我請你們瞭解一下歷史事實再來說,好嗎?

雨霽視角


為什麼李世民身體那麼棒,卻在51歲的時候就死了呢?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奇怪,51歲,也屬於在古代也不算高齡,況且,李世民吃的好用的好,做什麼事都有人服侍,況且年輕的李世民身體非常的好,怎麼會突然就崩了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說一說李世民是誰,唐太宗李世民,祖籍是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同時也是李淵三個兒子中最出色的一個,唐朝第二位皇帝,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我們從51歲這個年齡入手,據研究顯示,我國古代皇帝平均壽命45歲,而平民僅40歲壽命,在古代民間還有60歲不死就要活埋的的說法。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我國唐朝不僅經濟在當時世界空前繁榮,生活水平良好,所以唐朝人的壽命相比於古代平均水平有提高。

舉個例子,唐朝皇帝李淵69歲駕崩,高宗李治56歲駕崩,中宗李顯55歲毒殺,睿宗李旦55歲,玄宗隆基78歲,肅宗李亨52歲,戴宗李豫53歲,綜上,我們不難發現李世民居然還是短命皇帝。


但是作為馬上皇帝李世民,又享有當時最好的生活醫療條件,為什麼會最為短命呢?第一點是由於李世民早期為家族征戰最多,尤其擅長射箭,他曾經對尉遲說,你拿一把長矛我拿一張弓,天下沒有能打得過我們的人,更有在討伐王世充的時候,在陣前大叫道,我是秦王李世民,將大軍引入包圍圈。由於常年的南征北戰,李世民在身體上留下了無數病痛和傷痕,在年輕的時候沒有感覺,結果在中年的時候身體就無法承受這些病痛了。


第二點,和秦始皇等等諸多皇帝一樣,李世民也想追求長生不老的秘法,現在我們知道在那爐子裡煉出來的哪是什麼神仙妙藥,其實不然,全是重金屬的結合物,吃了那丹藥不僅不會長生不老,還會折年損壽,鉛汞慢慢的腐蝕了李世民的內臟健康,自然也就殞命了。

第三點,據野史記載,李世民的家族,有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在人年老以後會越來越嚴重的慢性病,在年輕的時候沒有體現,年老中年身體機能下降以後就無法承受了。而當時的醫療程度遠沒有當時發達,所以自然就沒有對症的藥延續生命,當然活的不久了。


第四點也就是最後一點,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世民在年輕的時候,經過玄武門之變,弒弟殺兄逼父退位,在李世民的心裡上依舊留下來 了不可磨滅的記憶,所以造成了李世民晚年的憂心忡忡的一個狀態,終日抑鬱,一方面是對自己父親兄弟的愧疚,一方面是政治形式的壓迫,一方面也是對自己的命運的擔憂擔心有人或者自己的恣肆對自己的王位的惦記。


綜上所述四點,就是李世民雖然是馬上皇帝身體康健,但是由於心裡的壓抑鬱悶和輔食丹藥的原因,導致的早早就殞命了。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唯戀無名


其實李世民的身體並不好,起碼有三種病。



第一,哮喘。李世民的哮喘病很嚴重,早在二十歲跟薛舉幹仗時就犯了一次,要不是薛舉也恰在此時病死了,李世民父子很可能就會被薛舉趕出長安城,從而被關隴集團拋棄,所以說天命在唐。貞觀五年也犯過一次,差點死掉,長孫皇后手裡拿著毒藥,要跟李世民殉情。幸好李世民命大,沒死。貞觀十三年有大臣建議封禪泰山,李世民說,我有哮喘病,登不了高處,不敢上泰山。李世民在四十歲之後每年夏天都要興師動眾去終南山避暑,有大臣勸阻,李世民說,長安太熱了,我哮喘犯起來,不堪忍受啊。武則天為啥進宮後沒有受到李世民的寵幸,就是因為李世民哮喘病太厲害,不敢過性生活。李世民從武則天進宮前一年就沒有再生過孩子,就是因為他從此之後再沒有過性生活。



第二,痢疾。李世民一生戎馬,吃不好睡不好,得了很嚴重的痢疾,有一年差點死掉,御醫束手無策,只好張榜求賢,一個名叫張寶藏的小官獻了一個人奶熬艾草的方子,方才撿了一條命。晚年吃印度神藥,也是為了治痢疾,結果外來的和尚不會念經,加重了病情,掛了。



第三,創傷。李世民打了一輩子仗,多次出生入死,受傷是在所難免的,尤其晚年征伐高句麗,被射中一箭,現在棒子拍的電視劇說是射瞎老李一隻眼,這當然是胡扯,但是老李在安市之戰中受了箭傷也是真的。回來的路上又沒有得到良好的治療,因此回到長安沒有兩年就死掉了。李治在途中親自吸吮過李世民的膿血。



所以李世民能活到五十歲也是個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