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投資指南 兼談區塊鏈投資邏輯

數字貨幣投資指南 兼談區塊鏈投資邏輯


  • 數字貨幣投資指南,兼談區塊鏈投資邏輯

序言:

市場介紹區塊鏈的書倒是不少,卻沒有一本仔細闡述區塊鏈投資邏輯的。讀者瞭解一些區塊鏈後,不禁會問“我如何參與進來,我怎麼投,不然這和我有什麼關係”。甚至很多人帶著投資的想法,去學習區塊鏈的,看完一本本區塊鏈的書後,卻仍然沒找到內心一直想尋找的投資邏輯。

具體情況是很多人問 “我應該買什麼?”,在他們不知道買什麼的情況下,莫名的就進了很多社群,在所謂的大咖推薦、群友夾持下,買了各種“模式幣”,被割了一輪又一輪,鮮血淋漓,找不到真正的帶頭大哥。讓人痛心疾首。

另外有一些轉向“持有主流幣”的,但缺乏主流幣的深刻認知,不知主流幣之間也天壤之別,該堅定的不堅定、不該堅定卻異常堅定。

最後就是想抓住所有不確定機會,卻淪為市場奴隸,注意力放錯了方向,錯失關注事物的本質。

老貓整理過他的《區塊鏈投資筆記》,但都是一年半前的東西了,一半講eos、一半講otc場外投資。eos已幾乎淪為過去式,otc場外投資極其不適合散戶。

笑來的《韭菜的自我修養》也翻了下,基本上在講少交易、止損、多思考,於你沒有多少用處;《定投-大佬的自我修養》,就一句話,“定投”直接選擇市場上最看好的股票或者幣。

市場急需一本適合散戶的區塊鏈投資邏輯。換句話說,我有信心寫的東西更適合你,這就是我的初衷。


數字貨幣投資指南 兼談區塊鏈投資邏輯


第一部分:走偏鋒、回正道、成高手

第一章:如果非要劍走偏鋒(談模式幣亂象)

(一)數字貨幣世界的簡單分類

數字貨幣簡單分為比特幣、主流幣和小幣,再把小幣分為模式幣、非模式幣。之所以這麼分類,是告訴你,模式幣屬於小幣,小幣上方的市值是有頂的,有些頂是難以逾越的鴻溝,如10億甚至5億。另外,模式幣和傳銷幣可能就是一層紗之隔。(不特殊說明,單位都是人民幣,美元會特別說明,下同)

(二)模式幣的本質

你加入社群后,聽著大佬一聲吆喝,開始默默地買入了uuu,以為走上了人生巔峰,卻被割了一輪又一輪。你以為這只是個別項目方的失敗,著急尋找著下個百倍幣ptt,又一刀。其實大佬從來沒有停止過吆喝,只是又換了一批大佬,你回顧早些時段的SHE、SNC看看吧。BRC還算成功的那種。

模式幣,沒有清晰的定義,基於現實情況的定義最合適不過,我下一個定義:主要基於社群營銷和團隊主動市值管理的、沒有很好基本面支撐的,市值能否做上去項目方、自己也不清楚的,token是否對項目有正向激勵作用、自己也在探索的、甚至自己也在瞎搞的,這樣範式的統稱,我們稱之為模式幣。

有些模式幣,有理念有團隊,市值確實做上去了。再加強鞏固鞏固自己公鏈,發行DAPP,形成正向循環,市值穩住。雖然有些也活的挺好,可絕大部分模式幣,你也知道它是在摸索,功敗垂成,淪為傳銷幣。

(三)清晰簡單的判斷

面對任何一個幣,你沒有太多時間,那你必須用簡單清晰的邏輯來判斷,首先它是否可能晉升為主流幣,起碼判斷有無主流幣的潛力。沒有潛力,直接把市值頂部鎖死了。看兩點即可:

第一、是否有遠大甚至偉大的願景,類似libra跨境支付、cosmos跨鏈技術等。這是最重要的一條,沒有這一條就跟市值10億以上無關。

第二、實現邏輯上是否行得通,這種具體情況分析,大多數你聽上去就像在胡扯,中間邏輯跳躍非常大,好像區塊鏈無所不能。

所以同時滿足以上兩條的項目,就很少,就別說很牛逼的團隊等其他因數了。如果一旦滿足,我們的分析深度將徹底不同。

然後,你再判斷是否是模式幣。一般來說,模式幣的項目方,有把市值做上去的衝動,要做一些東西。

1、有無公鏈上線,聽上去技術創新還挺牛的

2、有無市值管理,說要進入市值多少名的 3、有無聽上去像極了傳銷的營銷模式

如果滿足,大概率是模式幣,另外也可能是傳銷幣的另一種說法。有野心的當然好過沒有野心的,他們也常迎來10倍的上漲。其實漲上去,緩跌也就算了,關鍵是跌的你措手不及,直接淪為傳銷幣的代名詞。

最後決定自己是否參與前,必須知道兩點:

第一、 市值處於什麼位置

不要隨意允許自己參與市值超過5億的,最好降低自己的預期,把頂設為2-3億。這是大數定律,無他。

如果一個幣市值都快10億了,還沒買他幹什麼。往上再漲一倍,撐死了,往下90%多的跌幅等著你。

但如果市值才2000-3000萬,幹。因為還沒怎麼看到在主流交易所的幣,是低於1000萬。如果泥沙俱下,整個市場清零,是另外的個話題。

第二、國際化程度怎麼樣 區塊鏈天生就是全球化的,只瞄準中國市場的社區建設,就註定了格局不大、團隊能力有限,解決的問題只是區域性的問題,社區人數也就是國內一簇。這就決定市值能否超過5、10億市值的關鍵。 其他方面,團隊實力怎麼樣、公鏈怎麼樣、DAPP做的怎麼樣,你心中加個分就好,市值最多是1億和5億的差別。再怎麼樣,也不能昇天。

第二章:迴歸正道之投資邏輯總綱

(一)現實世界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樣子

如果世界永恆不變,時間於人類沒有意義,我們和昆蟲沒有區別。預測未來很難,描繪未來世界卻不難。我們描繪的未來世界,和現在的差距,應該就是發展的方向,也應該是區塊鏈有可能去構建的世界。

重新描繪過去互聯網發展20年,壟斷格局已經形成,所以不僅要問:現有互聯網格局會是終極形態嗎?如果不是,區塊鏈會是破除現有壟斷最好的方式嗎?目前你的數據都在阿里、騰訊、美團等,未來如何塑造個人全方位的價值數據?區塊鏈透露出了未來互聯網和現實互聯網的橋樑所在,如何變革?這些問題後續章節剖析。

(二)直接下注市場認為最好的幣(BTC)

比特幣,經過10年的磨練,百萬倍的漲幅、屢次登上google搜索榜是對“最好”最好的詮釋。無需定投,直接買入。明年減半後,幣價將會變得穩定一些,下文也會重點介紹。其實,比特幣也僅僅是“相對最好”,並不完美,但不影響你投資它,因為即便是黃金也並不完美。

(三)功能性Token也有市盈率PE(HT)

目前HT的市盈率比BNB低,短期價值是0.2倍的BNB,長期是0.3倍。目前價格低,應該買入一些。估值綜合考慮發行量、通縮速度、折扣比等多種變量,詳細的計算,關注下幾個章節。

(四)為夢想投資一些(BSV)

上文提到過,是否有偉大的願景,幾乎是投資區塊鏈的首要因數。“BTC並不完美”這裡簡單展開,要被更多的普通人及官方接受使用,仍然存在一些障礙:對於普通人轉賬使用,費率高;對企業來說,吞吐量達不到;對政府來說,灰色交易難以規避。

BSV的夢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是為小額批量跨境支付提供.....(詳細展開,仍需很大的篇幅,關注後續更新。)

雖然成功的概率也就30%甚至不到,總的而言,如果沒有想象力,跟鹹魚有什麼區別。我願意為他們這理念投資一些。

(五)穩紮可能穩打(BCH)

BCH屬於對現實先提升一點點,條件成熟了,我再提升一點點的那種。屬於很穩的那種,很像中國企業那種漸進性創新。但沒有現實的壓力,我怕就不創新了。“穩”字還是送給它了。

(六)剩下的30%想象空間(ETH)

相信ETH高峰已過,但修改共識機制,提高處理效率,ETH想象空間仍有,但有限。暴跌後,非常適合定投。

(七)想象力已沒,執行力能否跟上(EOS)

曾經有著每秒百萬級tps的夢想,募集了很多錢,但執行力沒有跟上。一週年大會難掩失望,幣價暴跌。最近還好一些,與PIZZA聯合做defi。

(八)BTC的試驗田(LTC)

......

(九)長期缺乏價值(XRP)

萬一Libra發行成功,會打的XRP找不到北。

(十)技術創新,跨鏈(atom)

Cosmos 與 Polkadot 是今年的新技術熱點,atom是cosmos代幣。暴跌的時候,非常適合定投。

(十一)團隊創新能力(hpt)

火幣礦池業務創新不斷.....

上述的幣種投資比例,我覺得以1/2的權重給於BTC,剩下加起來按照個人喜歡分配比例。

第三章:如何成為高手

反覆交易,追漲殺跌,基本與高手無緣。真正的高手,是善於......

總綱到此,我希望於你投資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