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雁棲湖會議在京召開

10月13日至15日,2019年雁棲湖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市聯合舉辦,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聯合承辦。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亞平,北京市委副秘書長鄭登文等出席開幕式。

本屆雁棲湖會議以“現代免疫學前沿與人類健康”為主題,由中科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福牽頭組織,邀請海內外近40位著名專家學者,聚焦免疫學領域重大科學問題,前瞻性探討未來免疫學發展方向。

會上,中科院院士高福、楊煥明、王福生、張學敏、閻錫蘊、邵峰,英國醫學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安妮奧加拉,美國德克薩斯治療性藥物研究中心主任安志強等專家學者圍繞人類健康需求、腫瘤與免疫干預、病原與宿主免疫等三個方向作主題報告,內容涵蓋重大疾病和人類健康所面臨的關鍵科學問題、技術難題等。

張亞平在講話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是我國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堅持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體現我國對世界科技的創新貢獻,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需要。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健康”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確立“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免疫學是醫學生命科學中的一門基礎性、帶動性、支柱性前沿學科,近年來,免疫學研究在全球範圍內態勢喜人,與其他學科不斷交叉滲透,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轉化出現一系列創新性和革命性的突破。他希望各位院士、專家和學者在本次會議中,聚焦現代免疫學前沿關鍵科學問題,探討現代免疫學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凝練免疫學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前瞻性地提出適合現代免疫學發展的科研方向,共同促進免疫學在維護人類健康和控制疾病等方面做出應有貢獻。

鄭登文在致辭中表示,雁棲湖會議是中科院和北京市深化合作的品牌項目和重要成果,旨在搭建高水平國際交流平臺,分析科學前沿動態,促進多學科融合發展。本次會議以“現代免疫學前沿與人類健康”為主題,集聚國內外免疫學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現代免疫學科發展在保障人類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當前,北京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北京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推動北京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不斷提高對全球創新資源的開放和聚集能力,力爭在免疫學等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帶動性的關鍵領域實現突破。北京在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進程中,將不斷營造更加優越的科技創新生態,成為全球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城市之一。

15日下午,會議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舉行面向師生的專題報告會,併發布“2019年雁棲湖會議重要科學問題”。高福、安志強等專家圍繞“免疫檢查點治療”“藥物學術發現的挑戰與機遇”“藥物創新與全球衛生”作主題報告。發佈的12個重要科學問題從9場主題研討中產生,會議學術委員會討論決定,以期推進相關科學領域發展。

雁棲湖會議是由中科院學部主席團領導、中科院學部學術與出版工作委員會研究創立,與北京市聯合舉辦的高端學術交流活動,旨在打造中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學術活動,探索國內小型、高端、精品、國際化學術活動的新範式。會議採用小型精品研討會形式,參會專家規模控制在30至40人左右,每次邀請10名以上相關領域國外知名科學家參會會議,聚焦新興和交叉學科,分析科學前沿新的生長點和新問題,推動科學發展和學科建設,營造科學民主的學術環境,促進學科交叉與國際學術交流,充分發揮中科院學部對我國科技發展和學術進步的引領作用,為關鍵領域科學技術提供具有跨學科和跨行業創新能力的科技支撐和戰略諮詢。

2019年雁栖湖会议在京召开

會議現場

2019年雁栖湖会议在京召开

重要科學問題發佈會

溫馨提示:近期,微信公眾號信息流改版。每個用戶可以設置 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錯過“中科院之聲”的文章,你一定要進行以下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