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友發現短尾大貓,腦袋上自帶“天線”,個頭大如狼但戰鬥力更強

貓科動物中我們都很熟悉老虎,獅子,豹子和家貓,但其實貓科動物種類很多,已知有250多種,有很多我們都沒有見過,甚至不知道名字。比如猞猁,可能很多朋友見到這種動物也不知道它叫什麼,近日就有驢友在大興安嶺遊玩時發現了這種動物,看體型像豹子卻不是豹子,樣子像貓卻又比貓大得多,兩隻耳朵上還有類似天線一樣的長毛,諮詢後才知道是猞猁。

驢友發現短尾大貓,腦袋上自帶“天線”,個頭大如狼但戰鬥力更強

今年2月份,我國黑龍江大興安嶺松嶺區砍都河國家溼地公園也出現過多隻猞猁,工作人員在查看佈置的自動拍攝裝置獲取的紅外線攝像資料時,發現在溼地公園內出現了三隻非常有氣場的“短尾大貓”,它們就是猞猁。

驢友發現短尾大貓,腦袋上自帶“天線”,個頭大如狼但戰鬥力更強

猞猁的體型比豹子略小,跟大型狗與狼的大小差不多,算上尾巴的長度大約在0.8~1.3米之間,但是猞猁的尾巴極短,因此有的類型還常被叫做短尾貓,猞猁的體重在15~40公斤之間,大多在寒帶地區生活,其身體看上去十分粗壯,特別是四肢,十分粗壯有力,但是頭和尾相對於身體的比例比其他貓科動物都要小,耳朵很尖且長,末端有聳立很長的毛,被網友們戲稱為“自帶天線”,其聽力、視力、嗅覺都很發達。

驢友發現短尾大貓,腦袋上自帶“天線”,個頭大如狼但戰鬥力更強

猞猁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是它的分佈範圍十分廣泛,遍佈整個亞歐和美洲大陸的中高緯度地區,還是羅馬尼亞的國獸,棲息環境十分多樣,森林、草原、灌木叢,高山和荒漠中都能發現它們的蹤影,基本都是獨居,這也是由於貓科動物捕獵能力極強,不需要團隊合作就能做到,因此貓科動物除了非洲的獅子之外,大多數都是獨來獨往。

驢友發現短尾大貓,腦袋上自帶“天線”,個頭大如狼但戰鬥力更強

猞猁也會爬樹和游泳,也十分耐寒,它可以捕獵小型野豬、鹿、狍子、野兔、松鼠、老鼠等。

驢友發現短尾大貓,腦袋上自帶“天線”,個頭大如狼但戰鬥力更強

產崽的猞猁會有巢穴,一般是在山洞、石縫,或者大樹洞、灌木叢中,有時候它甚至會把巢穴選在人類的住宅附近,如下圖,這隻猞猁把家安在了人類的屋頂上。

驢友發現短尾大貓,腦袋上自帶“天線”,個頭大如狼但戰鬥力更強

猞猁不僅捕獵技巧高超,生存技巧也十分高超,這種動物的行為十分狡猾而又謹慎,當遇到群狼或其他大型野獸襲擊的時候,如果跑不掉,它會迅速地逃到樹上躲蔽起來,如果沒有大樹,它也可能會躺倒在地上假裝死去,在對方注意力放鬆的時候突然逃跑,從而躲過敵人的攻擊和傷害。

驢友發現短尾大貓,腦袋上自帶“天線”,個頭大如狼但戰鬥力更強

驢友發現短尾大貓,腦袋上自帶“天線”,個頭大如狼但戰鬥力更強

不過猞猁的戰鬥力也相當強悍,它和狼可以互相視為天敵,同體型大小的狼一般不是猞猁的對手,但是猞猁通常不會和狼發生正面打鬥,因為它也有著貓科動物特有的謹慎,但是即便有三四隻狼想捕捉猞猁,也未必能得手,曾經看過一個三隻狼想捕捉一隻猞猁的視頻,但那猞猁雖然面對三隻狼的圍剿,最終仍然全身而退。

驢友發現短尾大貓,腦袋上自帶“天線”,個頭大如狼但戰鬥力更強

驢友發現短尾大貓,腦袋上自帶“天線”,個頭大如狼但戰鬥力更強

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猞猁不會和別的動物一爭長短,而是選擇退讓來避免無謂的打鬥,留著體力精力和健康的身體做更重要的事情,生存下去才是第1位的。所以除了捕食之外,猞猁通常不會主動和其他動物發生打鬥。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