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人云亦云,不婚孤獨終老?鞏俐郭碧婷:女人,請活出你的主見

堂妹因為被逼相親太多次,太失望,以至於心灰意冷,說要孤獨終老。她認為,人生頂多談幾次戀愛,婚姻只是一種人云亦云的態度,沒有幸福可言,更多的是為了孩子一味地遷就,湊合。

像堂妹這樣年紀輕輕就言孤獨終老的孩子們,當下幾乎隨處可見。關於這個問題,我只想說,無論選擇的是什麼,都希望你們遵從內心的聲音,都是自己嚮往的結果,能帶來幸福和快樂。正如李嘉誠所說:“發光不是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散發自我的柔美之光。

婚姻人云亦云,不婚孤獨終老?鞏俐郭碧婷:女人,請活出你的主見

-01- “女人要在社會上有價值”,“情感需要自己去維護”,“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女神鞏俐在54 歲這年,嫁給了愛情。

她的第二任老公,71歲的法國電子樂大師讓·米歇爾·雅爾,不但帥,而且有型有範兒。兩人出門,無論是參加戛納影展,還是上街買東西,都是十指相扣,氣場和諧。

儘管歲月在女神身上刻下了傷痕,但她卻活出了自己最好的樣子。正如葉芝的一首歌裡唱的,“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你的美貌,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愛你老去的臉上那痛苦的皺紋。

我相信,鞏俐和讓·米歇爾·雅爾是靈魂的彼此吸引,女神臉上呈現的是幸福的皺紋。

女人一定要在社會上有自己的價值,否則,美貌什麼都不是。

我們都知道鞏俐曾經也為情所困為愛所傷,甚至急急地選擇了一份“人云亦云”帶著“賭氣”成分的婚姻,結果,無疾而終。她也曾痛苦過、迷茫過、憤怒過,甚至想著以自己的幸福“報復”他人的不予承諾。但是,隨著經歷的增多、見識的廣博、思想的積澱、事業的攀至巔峰,她越來越富有智慧,活得越來越明白,越來越舒服。

記得,鞏俐在46歲時接受過楊瀾的採訪,兩位成功優雅的女士,在熒幕前為我們展現了一場對事業、愛情和婚姻的深層探討。

我是在採訪播出幾年後,偶然間看到的視頻,那段時間我正處於感情和婚姻的困惑期。

鞏俐的婚戀觀,彷彿為我打開了一扇窗,和煦的清風吹散籠罩心頭已久的迷霧。從這一刻開始,我喜歡上了鞏俐,喜歡她自信隨和的生活態度。

我經常會聽到,女人“幹得好”不如“嫁得好”,漂亮女人“最好命”之類的話,尤其是那些為“黃金剩女”“鬥戰勝佛”女兒的婚姻急白頭的父母口中。父母們總是喜歡將“女人要什麼事業、當什麼女強人,如果沒有婚姻、沒有孩子,再燦爛的人生也是失敗的人生,最後一定‘孤獨終老’”之類的話掛在嘴邊兒,希望藉此激發子女早日結婚。

無奈,事情總是物極必反、事與願違。

我也曾被如此催婚,聽到“孤獨終老”四個字從我媽口中說出時,心裡不是個滋味,又氣又心痛。我想不通,為什麼我親媽會詛咒自己的親生閨女!“孤獨終老”就像是一柄利劍穿透了我的心,鮮血直流。

婚姻人云亦云,不婚孤獨終老?鞏俐郭碧婷:女人,請活出你的主見

所以,當楊瀾問鞏俐“其實年輕的女性也在問,所謂幹得好和嫁得好,哪個更重要,似乎如果有年輕的美貌的話,可以有很多捷徑可以走”的時候,我屏住了呼吸、傾耳細聽。

鞏俐說,女人“一定要在社會上有她的價值,你沒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或自己的能力的話,我覺得這個人會枯萎,你的美貌什麼都不是。

鞏俐傾向於女人獨立。她的事業就是最好的證明:26歲獲威尼斯電影節影后;30歲任戛納電影節評委;33歲擔綱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35歲擔任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去過18次戛納;今年5月更是被第72屆戛納電影節組委會授予第五屆“躍動她影”(Women In Motion)獎。

在一群網紅妖魔鬼怪拼命作妖,一群女明星被保安催促的時候,鞏俐出場,戛納清場。

情感需要兩個人共同呵護。

事業上,鞏俐無疑是成功的,她已經站在了世界的高度,被億萬人豔羨。但婚姻呢?

對於婚姻,46歲的鞏俐用了一句張藝謀曾經說給她的話:“婚姻,只是一張紙而已,沒什麼用處!”

鞏俐這樣說,並不是賭氣,而是她認為:“情感需要自己去維護”,需要兩個人用心呵護。不是一紙證書就能輕易辦到的。

鞏俐認為,無論婚姻或戀愛,男女都是平等的個體,只是分工不同,沒有誰拯救誰,也不存在誰離不開誰,男女需要的是互相幫助而不是互相拯救

她說:“我們需要互相幫助,我不覺得一個男人缺了女人他就不能活,我也不覺得一個女人缺了男人她就不能活。魚和熊掌可以兼得。工作的時候你就安心工作,當你回家的時候,當你休息的時候,就不要把工作的東西帶到你的生活裡來。我覺得這樣會讓你的生活比較輕鬆。”

鞏俐認為工作、愛和婚姻可以兼得的生活態度與積極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不謀而合。

喬納森·海特認為,最幸福的人生就是有愛有工作。他說:“就跟植物需要陽光、水及土壤才能成長、繁茂一樣,人需要愛與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過有意義的幸福人生。

婚姻不是決定幸福與否的關鍵因素,愛與工作才是。有愛有工作的婚姻,才是幸福。

托爾斯泰也曾說:“只要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愛人,人就可以在這世上活得很精彩。”

所以,54歲的鞏俐能活得如此精彩。

婚姻人云亦云,不婚孤獨終老?鞏俐郭碧婷:女人,請活出你的主見

-02- “我跟你結婚生子,是因為心甘情願,並不是這把年紀該結婚了”。

最近,登上熱搜榜首的“人生大贏家”,非郭碧婷莫屬。她與向佐的盛大婚禮已經順利落幕,二人正在沉浸在甜蜜的蜜月時光裡卿卿我我、相愛相親。

一個早餐店的“豆漿西施”如何成為香港大佬的滿意兒媳?僅僅是因為美貌嗎?當然不是。我們從郭碧婷對閨蜜吐露的婚戀觀便可窺知一二。

綜藝節目《我家小兩口》,9月14日那一期,郭碧婷找來了閨蜜夕又米(高曉松前妻)對向佐進行“嚴厲拷問”。鑑於,向太曾邀請張智霖和袁詠儀給郭碧婷做工作,讓郭碧婷快點生小孩。這一期,郭碧婷給了向佐一個“下馬威”。

郭碧婷對夕又米吐露的一番婚姻觀,在節目播出之後,瞬間成了年輕女孩的心聲。郭碧婷更是被奉為女孩們學習的榜樣。

郭碧婷說:“沒有特別想邁入婚姻關係或結婚,很大原因是因為我不想變成一個男人的附屬品,我不希望那個男人覺得我就只是一個女人、只是一個生孩子的女人、可以結婚的女人,我很討厭有一個人來跟你說‘我覺得你很適合結婚’。我就會很生氣,因為你是在選老婆還是在選對象?

“如果你只是覺得你要傳宗接代,你需要一個漂亮的老婆、需要一個漂亮身份的人,那我只是個空殼。因為你已經設定了你人生有這個目標,不是因為遇到了這個人繼而發現人生有很多未來跟希望。你不是為了我,你是為了自己的夢想。

“我可以跟你結婚生子,那是因為我心甘情願,並不是我覺得我這把年紀該結婚了,我這把年紀只有嫁人的命了,我這把年紀再不生孩子就來不及了,我絕對不是用這種觀念去跟一個人在一起的。”

郭碧婷坦言,向佐很尊重她、體諒她、遷就她,人很善良,所以她願意接受挑戰,走進婚姻。

人際交往或親密關係,沒有尊重就不會有信任,沒有信任更不會敞開心扉溝通交流,而坦誠布公的交流正是維繫親密關係的關鍵。

網絡上有句非常接地氣又一針見血,戳中婚姻痛點的話說:“沒有信任,婚後就是爾虞我詐;沒有尊重,婚後就是一地雞毛”。

郭碧婷說,她跟“媽媽”向太很像。或許,多年後郭碧婷就是另一個向太陳嵐,看似柔弱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堅強的心,有自己的見地,知道自己要什麼。

婚姻人云亦云,不婚孤獨終老?鞏俐郭碧婷:女人,請活出你的主見

-03- “房子、遺產都不是造成我安全感的重要點,重要點是你每天說你愛我,然後你在我身邊”。

《我家小兩口》中,還有一對頗受爭議的90後小兩口,若風和戚藍尹。不知是年齡的關係還是知名度的關係,他們總是被“批評”,小戚更是不止一次被說“

”。

甭管“作”不“作”,我倒是認為,小戚活出了自己的態度和主見

在最後一期收官之作,面對“遺囑”和“每天說愛”,小戚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更解釋了秉持的原因。

若風決定給小戚來個“驚喜”,於是,他偷偷聯繫律師立下遺囑,然後,把小戚帶到律師事務所簽字。

若風讓小戚猜遺產的分配。小戚猜自己只能得到10%。

當正式文件公開時,小戚非常意外。她沒想到若風會將60%的財產分給她。然而驚喜之餘,小戚又像前幾期節目中一樣,猶豫著要還是不要。她不願別人認為,她是為了錢而嫁的若風。

看到這一幕,大張偉用了一句歌詞吐槽:“房子加你名你不要,給你財產你也不要,‘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小戚說:“房子、遺產都不是造成我安全感的重要點,重要點是,你每天說你愛我,然後你在我身邊。”

此言一出,在場的人都表示不能理解:到底每天說愛你的形式重要,還是給你財產的實質重要?嘉賓黃聖依,更是直言“看不懂”。

婚姻,並沒有教科書式的答案。

我對小戚想法的解讀是,小戚想要的是精神的純粹,只要有愛,就會有一切。愛情的重要甚於麵包。

你可以說小戚的想法有些“柏拉圖式”的愛情觀,但不能說她錯了,婚姻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旁觀者無從得知。好比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別人左右不了也替代不了。只要知道,自己要什麼、在做什麼,就好。

婚姻人云亦云,不婚孤獨終老?鞏俐郭碧婷:女人,請活出你的主見

-04- 深窺自己的心,奇蹟就在其中。

我非常理解堂妹,她是因為被逼迫而產生了逆反心理,處於憤怒的情緒中,看不清自己到底要什麼,故而說了喪氣話。

然而,被情緒左右的決定,往往不會有好結果,因為,情緒矇蔽了你的心,讓你失去了智慧,失去了判斷,變成了沒有“主見”的人。這,才是“人云亦云”。

我以為,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快樂;婚姻有婚姻的甜美。所有的決定都該是利己的,而不是創傷後的無奈和自暴自棄。

婚姻是一種契約,一種約定俗成的習俗和傳統。在傳統的觀念裡,人們成長到一定年齡然後進入婚姻,組成一個家庭。這是從古到今的一種現象,代表著傳承和延續。

當人們進入現代社會,思想解放,這項傳統漸漸退回到道德的領域。人們觀念改變,更在乎個人價值的實現、相互的尊重和愛與幸福。

當然,思想的解放也就意味著自由發聲,各種想法、觀點百花齊放。於是,有人選擇沿襲傳統,有人選擇突破陳規;有人保守有人激進。對待愛情和婚姻,便產生了分歧。有人認為婚姻好,因為自古至今都這樣;有人認為愛情好,只有陷入愛裡才有真正的幸福。

縱然,婚姻和愛情不同,甚至各有利弊。但為什麼非要分個清楚,弄個經緯分明呢?為什麼非要使用“二元論”、“二分法”呢?為什麼不能像鞏俐一樣“魚與熊掌兼得”呢?婚姻裡有愛情,愛情奔著婚姻前行。

德國有句諺語說:“當心!不要使你的腦子作了他人的跑馬場。

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都請先問問自己到底想要得到什麼,而不是因為人言,屈於情勢的委曲求全、人云亦云。培根說過,深窺自己的心,而後發覺一切的奇蹟在你自己

*作者簡介:秀逗茉莉 迷茫時讀書,糊塗時跑步,一個靈魂自由的白骨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