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氣功和太極拳的關係

中醫學、氣功和太極拳的關係

眾所周知,我國的傳統武術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武術運動對人體有健身強身的積極作用。 也因為中華武術的固有特點,它和中醫學是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中醫學、氣功和太極拳的關係

中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是我國人民幾千年來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在其獨特的理論體系指導下,經過反覆實踐,確立了理法方藥,“辯證論治”的醫療法則。 在醫療技術方面,除了用藥物療法外,還有針灸、按摩、 推拿、正骨、氣功等特殊療法。而其中的氣功,又是武術 家們習練武功時很講究的功法。

武術家們習練武功講究“內練一口氣”,講究“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在中醫學皂期的著作《黃帝內經》中就提到:人之氣血精神者,所以養生而周於性命者也。從中醫學講,“精”除了“腎藏精”的精以外,主要是靠後天水谷之精微所化生的物質。“氣”是水谷的精氣及吸入天空的清氣合併而成。“神”基人體一切意識、思維、活動的體現。“精”是人的發生、發展、運動、變化等物質基礎,有了“精”才能產生“氣“,有了“氣”的動力,才能表現出“神”。反之,“神”旺說明“氣”強,“氣” 強則由於“精”足,這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化,相互作用的,其盛衰存亡都關係到人體生命的根本。正如古人說的:”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一一水、火、風;人有三寶——神、氣、精。”所以,中醫學和武術都很注重練“氣”。

中醫學、氣功和太極拳的關係

氣,是推動人體生理活動的動力,一是指流動著的微小難見的物質,為水谷之氣,呼吸吐納之氣;一是指臟腑組織的活動能力,為五臟之氣,六腑之氣,經脈之氣等。氣是流動的,周身上下內外無處不到。由於氣是生於先天,稟於後天,所以又有先天之氣,後天之氣的說法。先天之氣又稱“原氣”(元氣或稱真氣),還有“宗氣”、“營 氣”、“衛氣”等等。

原氣來源於元陰和元陽,元陰是腎的陰,是物質;元陽是腎的功能。

宗氣是五穀精微之氣加上吸入的大氣,有總氣、主氣之義,也稱為大氣。中醫病理上有“大氣下陷”症,就是指宗氣下來了,這時人就要喘,或脫肛、滑洩。宗氣不足,胸口就會憋悶,如中醫學講的“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氣行血行,氣滯血凝。”

營氣是營運於脈中的精氣,由飲食物中的精氣所化,能營養固身,化生血液。

衛氣生成於水谷,和營氣同一來源,不過其質較營氣濁,性懍悍(行動快),行於脈外,散於胸腹之內,肌肉之間。感冒就是由衛氣不足引起的。

若再細分,還有很多氣,如明代張景嶽在《類經》中提到:“……在脾曰充氣,在胃曰胃氣,在中焦曰中氣……。” 總起來講,以上這些氣都是人體中健康的氣,也就是中醫學講的正氣。凡是人體不需要的就是邪氣,如風、寒、暑、溼、燥、火等對來的致病因素,及情志病變的喜、怒、憂、 思、悲、恐、驚等都屬邪氣。

從上不難看出,只有充實正氣,扶正祛邪,人體才能得以康健。擴大到社會意義來講,也同樣是這個道理。

中醫學、氣功和太極拳的關係

顧名思義,練“氣”的功夫就是氣功,古代則稱導引、吐納、按蹺、靜坐、坐禪、內功等等。許多老武術家和練功家就因此而使精、氣、神都很足,他們那令人羨慕的神采奕奕、健社的身體,都是堅持這一鍛鍊的結果。

中醫學對此是極為重視的,如《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中記有“導按引蹺”,《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記有“恬談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記有“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等等,都是強調了養生用以抗禦疾病。

重視鍛鍊,是中醫學健身養生,預防疾病的積極方法。早在公元二百二十年前,華佗創造出《五禽戲》,他對弟子吳普說道:“我有一術,名曰五禽之戲,亦以除疾,兼利蹄足。”吳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全堅,給後世奠定了“動”的基礎。俗話講:”藥養不如食養,食養不如氣養。”氣養一是不要生氣,二是要養氣。而養氣最好的方法就是氣功。氣功的內容極為豐富,其方法,流派也很多,總的不外“動”與“靜”二功。目前普遍開展的太極拳即是“動功”(亦稱行動)的一種。

太極拳運動要求精神貫注,呼吸自然,意守拳路,心情安靜,排除雜念,動作輕靈,和緩均勻,氣宜鼓盪,神宜內斂,上下左右內外協調統一,是以陰陽二氣不停地運動理論為依據。所謂“太極”,是含有遼闊無邊,完整無缺的“宇宙”含義,具有圓(渾然一體)和遠(遼闊無邊)的特點。所謂圓,不僅其動作要圓,而且在練拳的形式上要協調一致,做到全身的整體性,上下相隨,一動無有不動, 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所謂遠,是要有遼闊無邊的意念存於心中,二目平視,不為任何物象所滯留,不被任何形象擾己之注意力,漸漸達到自身與外界(“宇宙”) 環境融合一體的感覺。

中醫學、氣功和太極拳的關係

在養生健身上,太極拳運動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用意不用力

《黃帝內經•本神篇》中記有“心有所憶謂之意。”“用意不用力”就是通過意念活動來啟示運動的形勢,做到全身鬆弛,呼吸平靜,神態安靜,氣順心和。避免用拙力,切忌咬牙,瞪目、梗脖、聳肩、挺胸、翻臀、凸腹、憋氣等用力的動作。

二、 形式和緩,綿綿不斷

太極拳在其運動變化過程中,始終保持柔和、舒展、輕鬆、連貫、完整、大方的形式。無論在伸臂、擊掌、打 拳、回身、轉腰、屈膝、移步、提腿等,都是在和緩協調不停地進行變化。在陰陽、動靜、升降、開合、虛實等相對運動轉化中,如長江水滔滔不絕,前浪鼓後浪,後浪激 前浪,一式將盡一式又起,川流不息,是循環無端的運動形式。因而可以使氣血暢通無阻,加強呼吸換氣的能量。

三、 入靜

所謂“入靜”,是在運動的變化發展中不存雜念,意念高度集中在拳路上,久而久之,自然可達到“意守丹田”,做到“恬談虛無”,“神舒體靜”。

從上可以看出,太極拳運動的鍛鍊形式突出內外協調, 剛柔相濟,動靜結合的整體作用,能在動中求靜,靜中求動的基礎上進行不停地運動變化。其運動不僅表現在各個大小關節和肌肉群,自身按摩內臟,更重要的是能夠鍛鍊“心神”。心神若能經常保持安靜,則內氣深長,精力才能充沛。中醫學認為“心”主神明,為一身之主宰,“氣” 能夠充分發揮調節臟腑的作用,使人體陰陽、氣血、營衛、經絡保持平衡旺盛。《內經•靈蘭秘典論》中記有“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說明了“心“主”) 的重要作用。所以,人體心神協調統一,陰陽平衡無偏, 正氣充足鼓盪,“邪”就不易侵犯。這就是《內經•遺篇 刺法論》中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道理。

總之,武術與中醫學的關係極為密切,堅持鍛鍊,鍛鍊得法,就可調節內臟、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舒筋利骨、平衡陰陽,充實精力,更好地工作。

(吉良晨講述、朱欽堂整理)​

中醫學、氣功和太極拳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