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傅聲活著,能達到成龍的地位嗎?

浮生若夢A8


我覺得很有可能取代成龍的地位。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成龍是誰,但是對傅聲卻一無所知,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傅聲在1983年就已經去世了。


傅聲是香港動作演員,在1973年主演電影《洪熙官與方世玉》被大眾所熟知,在接下來的裡面時間裡出演了一系列的動作喜劇電影,因為和成龍的電影風格接近,不免會有人將這兩個人放在一起比較。不過天妒英才,在1983年,傅聲遭遇了嚴重的車禍,傅聲頭部和胸部受傷嚴重,最終不治身亡,喜劇電影領域也少了一名優秀的演員。


有人假設說:如果傅聲還在,他今日在電影圈的地位不會亞於成龍。但是就我個人分析來看,他今日在電影圈的地位確實不會低,趕上成龍還是很有可能的,我總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傅聲成名時間比成龍早5年

傅聲在1971年就簽約邵氏電影,並在電影中擔任主演,而這時成龍還只是一個邵氏電影的一個武師,什麼是武師呢?通俗點也就是一個跑龍套的,可能大家不瞭解,傅聲的成名之作是1973年的電影《朋友》,這部電影讓傅聲獲得了第20屆亞太影展“最有希望男演員獎”,而成龍的成名之作是1978年的電影《醉拳》,這樣算下來,傅聲確實比領先成龍整整5年,發展的機會也會更好。



2.傅聲和成龍都擅長動作電影

成龍因為自己獨特的電影風格在電影圈打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甚至成為了唯一一個獲得“奧斯卡終生成就獎”的華人電影明星,在今天來看依然光彩照人。而傅聲的電影風格和成龍相當接近,而且武術水平也不相上下,如果傅聲沒有發生車禍,憑藉他的實力,達到成龍的高度還是很有可能。


我很喜歡成龍主演的電影,但是如果傅聲搶先一步走了成龍的路,可能現在的華人功夫巨星就是傅聲了。當然,以上的分析還有很多缺陷,可能有些地方還沒有講到,還希望大家包容一下。


娛樂圈的小太陽




第一 風格不鮮明



傅聲是1983年去世的,當時的成龍早已經成名,而他們倆的年紀相同,此時的成龍早已形成他特有的電影風格,把功夫和搞笑融為一體掀起了時代的潮流,而傅聲雖然功夫不錯。長相也很帥氣,但是他長年在邵氏拍電影,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他在電影上的想法就沒有成龍那麼豐富,更多的時候他只能按照別人的想法來拍電影。這點就大大不如成龍。

第二 缺少團隊的幫助



成龍之所以能夠成功不單單,只靠他的個人能力,他背後有一個團隊。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城加班成加班,到現在已經成立了40多年,是享譽世界的武行團隊,成龍的成功可以說是成家班全體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而傅聲卻沒有這樣的團隊。他僅僅是作為一名簽約演員而已,而且在邵氏拍電影很少能給個別演員巨大的發揮空間,也不可能讓一個團隊去扶持一名演員。雖然傅聲的資質非常不錯,但是沒有團隊去扶持,是也比不過成龍的。

第三 沒有遇到伯樂



傅聲最大的短板其實就是沒遇到一個像樣的伯樂,千里馬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而成龍就不同。成龍很有才華,他得到了嘉禾公司老闆周文懷先生的賞識。因此嘉禾公司力捧成龍,常常動用巨資單獨給成龍拍電影,但是邵氏公司的演員眾多,不會單獨撥專款讓傅聲拍電影,傅聲只是少是眾多演員當中的一人。邵氏公司也不能單獨力捧他一個。


流金娛樂匯


對比傅死之前的幾年成績

1978年,成龍憑藉《蛇形刁手》和《醉拳》一炮而紅;1979年自編自導自演的《笑拳怪招》拿下香港票房冠軍,同時《醉拳》、《蛇形刁手》在日本上映,兩部加起來三十億日元票房;1980年自導自演的《師弟出馬》成為香港史上第一部破千萬的作品,取得韓國第一,日本前十票房,一些成龍在香港並不成功的早期作品《拳精》、《少林木人巷》之類電影也被日本片商重新發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1980年,《殺手壕》拿下了1980年香港票房第三、日本第十、韓國第二,北美850萬美元票房,《炮彈飛車》香港年度第八,打入北美市場年度前十。

1982年,返回香港的成龍拍攝了他稱之為失敗的作品《龍少爺》,儘管本片取得了香港第二、日本十億日元、韓國第一、臺灣第二的佳績。《A計劃》,這部在傅聲去世當年上映的電影拿下了香港第三、日本第三破三十億(至今也是華語電影日本歷史總排名前五)韓國第一、臺灣第一的佳績

1978年,傅聲出演的《冷血十三鷹》203萬排名第20,《射鵰英雄傳續集》拿下了149萬的票房,排行年度32名

1979年的《絕代雙驕》是傅聲離成龍最近的一次,401萬的票房成績雖然依然敗給成龍的《笑拳怪招》,但華語年度第四的成績已經足以自傲。《風流斷劍小小刀》也以272萬的成績殺入前20。《生死門》則票房不佳,僅能排行第63。

1980年傅聲僅出演了一部排名年度42的古龍電影《英雄無淚》。

1981年傅聲《多情劍客無情劍》——票房430萬年度第19。和劉家輝合演的《龍虎少爺》年度第23;然而自己主演的《射鵰英雄傳3》僅獲得年度73,《第三類打鬥》更是僅獲得年度第199的成績。

1982年是傅聲作品較多的一年,《十八般武藝》票房打入年度第九,然而這部片主打劉家輝兄弟,傅聲僅是配角;傅聲自己飾演白玉堂的《御貓三戲錦毛鼠》排行第33,跟風洪金寶的民國道士鬥野鬼的《鬼畫符》年底47,民國功夫片《小子有種》年度63,飾演楊過的《神鵰俠侶》僅排名年度第120;

1983年,發福的傅聲轉變風格,與新晉賣座喜劇導演王晶,演員陳百祥合作了現代都市喜劇《花心大少》,獲得了年度20的成績,電影下畫第二天因車禍身亡。

對比兩個人的成績你會發現這兩個人都不屬於一個級別的,說什麼傅不死,成龍不紅的簡直是胡說八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