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應該怎樣對待癌症患者?

夏奎星


家屬應該怎樣對待癌症患者?這問題問的,什麼意思?家屬當然應該好好對待癌症患者,否則還算家屬嗎?不過,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不少家屬對癌症病人不太好,要麼不給治,捨不得錢,背後偷偷拉著醫生說不要積極治療,要麼就是不好好照顧,不管不顧,冷漠待之,所謂人情冷暖,盡在病床前,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

但這個問題問的不是現實,而是問“應該”怎樣對待,那當然是要好好對待了,這還用問嗎?我想題主的意思應該不是這個,而是想問,家裡有人得了癌症,作為家屬,應該怎麼辦才好?

家裡有人得了癌症,作為家屬,應該怎麼辦才好?

不用說,首先在精神上要要支持。真是一家人的話,真有愛的話,我想這也是不用說的。但精神支持也需要一定的醫學知識,而不是“愚昧”地支持,所謂好心可能辦壞事,越幫越忙,這種事還真不少。所以,要積極基本的醫學常識,避免病人走入癌症診斷和治療的誤區,要規範診治。不要一聽癌症,就說不要治了,反正治不好。要把病情弄清楚,最基本的比如是什麼類型的癌症,什麼分期,連病理類型和分期都沒弄清楚,這樣的家屬是糊塗家屬,不合格。

除了精神上的支持,當然還需要物質上的支持,因為癌症診治需要錢,而且很多時候還非常關鍵。當然,對於這一點,也要理性,要根據具體病情而定,不是說不管三七二十一隻顧砸錢,有的時候還是需要理性,人財兩空有在的時候需要避免,不要走兩個極端,有所為,有所不為。


腫瘤專科醫生


你好,我是齊冬梅醫生,一位中醫腫瘤科的老中醫。長期從事腫瘤科的診治、教學、科研工作20餘年。很榮幸能夠回答您的問題,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

家屬作為癌症患者最親近的人,應當做到理解、體諒、尊重患者,癌症患者不止遭受病魔的折磨,更是每天承受著精神上的打擊,心情容易抑鬱,甚至有一些家屬又錯誤的認知,認為癌症會傳染,因此疏遠了患者,使患者感到孤獨寂寞冷,這對患者是很嚴重的打擊!有可能使患者對生活的信心喪失!所以家屬在此刻應當鼓勵患者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意志,應當更體貼關愛,給予癌症患者溫暖,以喚起患者的求生願望。幫助患者積極與病魔做鬥爭,幫助患者尋找合適的治療方式。

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把癌症定義為慢性疾病,癌症是可以控制,可以預防、可以治療的。隨著現在醫學的進步,很多癌症患者的生存期都得到了延長,雖然無法根治,但可以長期帶瘤生存。

“帶瘤生存”是指病人經過全身有效的抗腫瘤治療後,常見的癌性症狀消失,病人一般狀況良好,可獨立工作和生活,換言之機體免疫保護功能大於腫瘤擴散能力,使癌細胞長期"靜"、"休眠",病人處於臨床治癒的健康狀態。

對很多患者來說,帶瘤生存也是一種生活狀態,但是前提是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如副作用大、影響人身免疫力下降及破壞人體生理平恆的方案是不建議採取的。中醫治癌在醫學中是比較重要的方式,安全無毒副作用,常用的有活血化瘀法、清熱解毒法、扶正培本法、軟堅散結法、利溼逐水法等。

“中醫三位一體療法”採用內服與外用,局部和全身,臟腑和經絡穴位相結合的綜合療法。有效緩解,消除症狀體徵,消減瘤體局部病灶,同時提高患者全身免疫力,最終實現人與瘤和平共處,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在日常生活中,家屬也要多幫助患者準備患者喜愛的食物,雖說增加營養是康復的必要條件,但是也不要過分強迫患者進食,要注意飲食清淡、合理搭配。家屬也要幫助患者加強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也可以增強體質,增加食慾,讓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這對於患者的康復都是很有利的!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歡迎關注和轉發,大家有什麼癌症方面的疑問,都可以私信、評論您的問題,我將盡力為您解答您的疑問。


齊冬梅院長


我覺得有兩方面。首先是癌症有沒有根治的機會。如果有則積極尋求根治,如果無則要看患者本身的情況,他有沒有知道自己病情的強烈願望,如果告訴他無益,則最好不要告訴,免得精神心理潰敗,而應該多鼓勵,鼓勵戰勝。其次,應該尋求合適的治療方案,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和治療效果綜合考慮。再次,應該在醫院家裡等日常生活中予以無微不至的關心,在醫院晚上要留陪人,要照顧好。


麓醫生


要當作“機”不要當作“危”

癌症患者被檢查出癌症時,往往感到晴天霹靂,彷彿天都塌了下來。其實,正常人體中無時不刻都在產生癌細胞,也無時不刻都在消滅癌細胞。隨著醫療檢驗技術的進步,癌細胞比以前更容易被發現了。這本來是件好事,可以早治早愈。但對大眾來講,得癌就等於得了絕症,心理陷入巨大危機之中。

比患者更感到壓力山大的是家人,他們一方面要承受親人疾病的痛苦,另一方面還要負起安排治療的重擔。他們雖然沒有身體痛苦,但心理痛苦比患者本人更甚;雖然不該替患者作主,但醫生往往會要求他們簽字。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在於患者本人主角的缺位。

其實,天無絕人之路,丄主給我們“安排”的每一次危機,轉變思路的話,都能夠成為絕佳的機會。“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日作者是。”佛教講“機緣”,危機也好,機會也好,都是一個“緣”字。患癌當然是危,但如果從中醒悟自己患癌的原因,轉變人生的迷思,這個危就會轉變為機,成為自己獲得健康秘訣、把握生命真諦的良機。所以我們當以積極心看待癌症,它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絕妙佳緣。

疾病是緣,家人也是緣。對於癌症患者來說,與家人共同面對疾病,則是緣上加緣。癌症會提醒你,沒有好好愛自己的身體;病痛會點撥你,原來家人是如此愛著自己。如果沒有癌症,你一樣會死亡,但可能至死都沒有機會懂得愛自己的身體;如果沒有病痛,你一樣有家人,但可能永遠都不清楚你的家人有多愛你。對於你的生命來講,這些愛的體驗遠遠比維持身體存活重要千百倍。

要傳遞“愛”不要傳遞“怕”

這個世界,只有兩種心理能量可以自我強化,一種是愛,一種是怕。愛還是怕,不是情感,而是選擇。情感無法自控,選擇完全在己。選擇怕的,精神就會枯萎,生命退化為物質存在,身體死亡就什麼都沒了。選擇愛的,精神就會煥發,生命進化為靈性存在,身體死亡不過是換了件衣裳。這是人生在世最根本的大是大非問題——選擇愛就是選擇生命;選擇怕就是選擇死亡。

實際上,如果你仔細體會就會發現,怕是無法選擇的,而愛是可以選擇的。不選擇愛,自然就會怕;選擇了愛,自然就不怕。不選擇丄主,人性自然就會退化為獸性;選擇了丄主,人性自然就會進化為神性。這是自由意志的辯證法,人只有愛的自由,沒有不愛的自由,因為不愛本身就是不自由。

人的靈魂自然親近愛,人的靈魂本能逃避怕。愛自己的身體,你的身體也會愛你,免疫自愈力就會升高。愛自己的生命,你的家人也會感受到這種愛,他們會更有信心幫助你克服癌症。自愈力提高了,癌症被治癒了,你的家人也受到了啟發,從此更愛自己的身體,也更愛你這個好榜樣。相反,怕自己的癌症,你的身體也會怕它。免疫細胞都成了逃兵,自愈系統會完全癱瘓。怕自己的死亡,你的家人也會感受到這種怕,他們會對自己的健康狀況疑神疑鬼,神經-免疫-內分泌系統逐漸失去平衡。你的家人會厭惡死亡,厭惡疾病,厭惡醫院,最終也會厭惡你。而這一切,都取決於你的選擇——傳遞愛,還是傳遞怕?

丄主就是愛,感恩丄主就是感恩愛,感恩愛就是選擇不怕,選擇不怕就是選擇生命。因為,“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

讓我們一齊感恩丄主,感恩家人:

感恩丄主,在愛裡面讓我們完全。

感恩家人,在愛裡面使我們不怕。

阿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