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和尚吃肉、魚籃觀音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濟公和尚吃肉、魚籃觀音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梁代有位高僧名道香,有大神通,但從不顯露。青城山每年都有例會,民眾在此聚集,大吃大喝,殺生無數,道香怎麼勸都不聽。這一年,殺生大會又要開始了,道香扛著鏟子,來到山門口掘了一個大坑,對大家說:“你們倒好,吃這麼多,也要分點給我吃吃才行。”眾人聽得目瞪口呆,但又暗暗得意,都為和尚也肯一起吃肉而竊喜。於是拿來酒肉,道香大快朵頤,吃了個酒足飯飽。突然他彎腰捂著肚子喊痛,叫人扶他來到自己挖的大坑前,開始嘔吐。足足吐了半天,把周圍的人全都嚇得傻了眼。只見從道香口中吐出的雞鴨魚蝦,個個活蹦亂跳,跑的跑,飛的飛,吃下去死的,吐出來活的。眾人猛然醒悟,紛紛跪地懺悔,從此戒殺。後來,有四川人到京城拜見志公禪師。志公禪師問:“四川的香是貴是賤?”來人回答:“很賤。”志公就說:“既然為人輕賤,為什麼還不走啊。”那人回去後,把志公禪師的話轉告道香禪師,道香一聽,立刻坐化。要知道世上那些沉潛不露的人,一旦顯示神通,就應當馬上去世,免得增加煩惱。否則,就只能像濟公那樣,裝瘋賣傻,讓人吃不准他,這樣才可以繼續住世。我們面對的眾生很多,用什麼心態去對待他們?如何隨順?要一切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他為中心。恆順眾生不是讓眾生恆順我,是我去恆順眾生,去理解他的處境、需求、好樂,乃至於煩惱。但要於彼隨順而“轉”。這裡就需要有智慧,先要隨順他,但隨順的過程當中,要生起觀照的智慧,要轉化他。如果有的眾生,煩惱很重,說要搶銀行,那你也隨順他去搶銀行,給他站崗,那行不行呢?眾生有種種的慾望,我們最終隨順的是他的真性,但是他的煩惱,我們在恆順的過程當中要轉化。這就需要智慧、善巧方便。

濟公和尚吃肉、魚籃觀音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民間有一個關於“魚籃觀音”的傳說。是說觀世音菩薩觀察一個漁村有些眾生可度,他就變化成一個很美貌的少女,走在村裡。她手裡拿著魚籃,裡面裝著用來放生的魚。這個村裡的年輕人一看,一個美女來了,大家都來追求。這個美女就說,你們要娶我為妻就得要背誦佛經。先是讓他們背《心經》,這一背,有好幾百人都背會了;說你們這麼多人,我也不可能嫁這麼多人,就背《普門品》吧,又有好幾十個人背會了;再背《金剛經》,又有五個人背會了;最後背《法華經》,就剩一個姓馬的背會了。魚籃少女於是就決定嫁給他了,而就在新婚的晚上,新娘子忽然得暴病身亡。馬郎痛惜不已,無奈將其埋葬。過了一段時間,有一位老和尚到那裡去,告訴他們,你們不要那麼愚痴,那個魚籃少女就是觀世音菩薩。然後把墳墓打開一看,金鎖骨連體,那是觀音的化身。馬郎受此點化,就出家了。正所謂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所以隨順眾生,需要有智慧、有慈悲。總之,面對種種不同的眾生,無論是善的眾生、惡的眾生,一個修普賢行願的普賢行人,一定要有慈悲心,同時也得要有智慧行,才能隨順而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