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智慧,叫遇事不盲目較勁

有一種智慧,叫遇事不盲目較勁

有一種智慧,叫遇事不盲目較勁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跟自己盲目較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個回答說:“較勁是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坑,讓心裡添堵不痛快!”

周國平也說過:“人生許多痛苦都源於盲目較勁”

我們給自己設定太多標準,太多比較,在無端的較勁裡,耗損了精力,心中還滿是負累。

人生在世,要想活得舒服,就必須要有一些不較勁的智慧。

01 凡事較勁,是最痛苦的事

林黛玉是《紅樓夢》中一位奇女子,她冰雪聰明卻又敏感多疑。

一日,周瑞家的給她送來兩朵宮花。

她滿心歡喜地拿起花來看,又隨口問了一句:“是專門給我的,還是姐妹們都有?”

當她得知姐妹們也有時,冷冷地把宮花扔下了,說:“我就知道,不是別人挑剩下的,也不會給我。”

正是這樣處處較勁的性格,讓林黛玉在生活中經常因為一些瑣事傷神,身體也每況愈下。

相比之下,薛寶釵就是一個懂得審時度勢的女子,曹公獨獨賞了她一個“時”字,可見對她的喜愛。

薛寶釵家境敗落時,她心裡難受卻不深陷其中,很快走出煩惱,跟母親一起分擔生計。

生活條件的降低,卻絲毫不減生活情趣,她把屋子收拾得乾淨整潔,一案,一床,幾部書,數枝菊花,讓房間如雪洞般讓人心曠神怡。

薛寶釵不僅對生活樂觀,對朋友也很有愛。

當她得知金釧死了,轉身就從新做的衣服裡,拿出兩身給她裹妝,連王夫人都問:“難道你不忌諱?”

寶釵笑著說:“我從來不計較這些。”

沒錯,人的一生很短暫,我們沒有必要在遇到一些事情時盲目較勁,既浪費時間又蹉跎了自己的一生。

當我們遇到不痛快時,不妨放寬胸量,用豁達的心待人處事,給別人一份快樂,也給自己一份輕鬆,生活也會變得可愛很多。

有一种智慧,叫遇事不盲目较劲

02 不和自己較勁是種通透

還記得電視劇《如懿傳》開播時,周迅因在劇中的形象顯出老態,迎來網友“以老裝嫩”的嘲諷,她也一度無法接受。

在一次節目採訪時,她坦然說道:“因為沒有辦法面對衰老,自己從早上起來就坐在沙發上開始哭。”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糾結後,她放下與容貌變老的較勁,慢慢接受了現在的自己,也接受了變老的現實。

她在微博上寫道:我有一件重要的衣服,叫自我。

於是,她開始改變風格,在電影《你好,之華》中飾演一位四十多歲的母親,她的表演堪稱驚豔,完成了從精靈少女到純粹女子的轉變。

這次周迅放平了心態,不再強求,將最真實自然的自己呈現了出來。這一次,沒有嘲諷。

人的一生中,總會有許多自己無法左右的事情,比如年齡,比如別人如何看待你。

在面對這些事的時候,懂得接納現狀,善待自己,不和自己較勁,不和別人攀比,唯有如此,才能活得自在通透。

有一种智慧,叫遇事不盲目较劲

03 不和他人較勁是種智慧

蘇軾有個朋友叫韓宗儒,喜歡吃羊肉。他經常給蘇軾寫信,然後用蘇軾回信的手跡換錢買羊肉。

蘇軾知道這件事後哈哈大笑,並未點破。

一天,韓宗儒接連寫了好幾封信,還派人等著蘇軾回信,蘇軾就告訴來者:“回去告訴韓宗儒先生,本官今日斷屠”。

一句話,幽默不失禮貌,既回絕了朋友,也護住了朋友的顏面。

在蘇軾看來,實在犯不著和一些人,一些事瞎較勁。

能容則容,能忍則忍,大不了笑著拒絕,何須因為別人和自己過不去呢。

畢竟開心最難得,其他無關痛癢的,就隨他去吧!

《莊子•知北遊》裡講: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盲目較勁,只會讓那些無謂的思慮擾亂了內心的平靜。人生短暫,何不快快樂樂地過活,又何必自尋煩惱呢。

有一种智慧,叫遇事不盲目较劲

04 較勁的人生,不值得過

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個中年人被煩惱包圍,事事覺得不如意,他四處尋找解脫煩惱的秘訣。

一天,他來到一條河邊,看見一位老翁坐在柳蔭下垂釣,老翁手持魚竿神情怡然自得。

中年人走上去鞠了一躬,問:“請問老人家,您能教給我解脫煩惱的秘訣嗎?”

老人家微微一笑反問道:“誰捆著你了嗎?”他答:“……沒有。”

老人家又說:“既然沒人捆住你,又何談解脫呢?”

中年人一怔,隨即豁然開朗。

生活中的許多煩惱其實都是自己與自己較勁,是自己的思維捆住了自己。很多時候,不是煩惱離不開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有句古話說:“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真正智慧的人,懂得哪些是應該放下的、不去糾結的,懂得與不快樂的事情揮手告別,心永遠指向的是未來。

當我們學會不跟自己盲目較勁,生活中便多了份風輕雲淡;

當我們不與他人盲目較勁,彼此的理解能讓感情更深;

當我們不與煩惱盲目較勁,人生的路就會變得更寬廣。

別讓那些無謂的思慮擾亂了內心的平靜,較勁的人生,不值得過。

有一种智慧,叫遇事不盲目较劲

真正厲害的人,身上往往會有這6個特徵

關係再好,也別做這四件事

鍾南山: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著

人的好運從哪來?

只想和舒服的人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