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30系列沒有火爆市場的主因,是因為曲面屏嗎?

遺落的舊時光


美國製裁確實對國外市場影響不小,很多軟件不能用了。


老葉資料庫


不知道,有沒有人統計過曲面屏的碎屏幾率身邊我知道的,我表弟s9已經換過二次屏了,足矣買箇中檔機了。至於我和他同時期換的mate10帶套,帶膜,摔的次數不記得了兩年來起碼大於50+,毛事沒有,對了我標準屏的。從來就不喜歡曲面屏。倒是膜換了不少錢了,應該有二百多了。


福安紅福傢俱


華為Mate30系列的定價,說明了華為今年的市場策略更多地還是瞄準三星,蘋果,站穩本盤。

我們簡單地用華為Mate系列旗艦機的價格攀升過程,來看看華為的定價思路。從Mate7開始,華為試圖突破的是國產機3000-4000元價位的品牌天花板;

從Mate10開始,華為做的是想要坐穩4000這個價位,並且開始塑造和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但此時還沒想到去挑戰三星蘋果的價位端。

從Mate20pro開始,華為開始積極挑戰三星的價位段並且取得了成功。華為和三星在市場份額上實際有高度相互替代性。具體可以看從制裁期的歐洲市場份額看,當時華為在歐洲丟失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實際上都由三星補上了這個空缺,這說明華為在品牌定位和價格定位上跟三星是相似的,也說明了華為成功地攀升到了三星的價位端(在中國市場則是開啟了圍堵模式)

可以看到華為的策略都是攀升一個價格定位,然後打穩這個價格定位,在mate20攀升到了三星同價位時,mate30系列更多也是繼續坐穩這個價格端。

最後具體來看Mate30系列,這個系列華為開始利用5G和攝影功能的優勢開始挑戰蘋果的品牌定位,但考慮到價格攀升是個長期的過程,以及上面的攀升進程,所以今年主要還是圍堵三星為主。

一般新品的定價策略上,主要考慮的是四個因素:消費者感知價值,競品,成本,戰略目標。那麼,對於mate30系列的定價來說。戰略目標在高端產品線上,以搶佔三星的份額、把這個價位做穩為主,增加品牌在高端產品線上的滲透率,從而在品牌感知度上挑戰蘋果的地位,為跟蘋果真正競爭打下更好的基礎。

成本:華為的芯片成本由於是自研的,短時間內如果出貨量大的話成本會更低。所以定一個相對保守一些的價格,讓出貨量更大,其實是縮減成本的一個很好的策略。

對很大一部分消費者來說,華為的品牌感知度已經可以跟蘋果抗衡了。但品牌的實際感知價值,還是會比蘋果差那麼一點點。

現在問題是,為什麼明知道iPhone11系列一般而且貴,但大家還是會買?因為一部分數消費者,就像人說的那樣用蘋果代表身份象徵,還有就係統流暢,安全。沒關注華為手機的各個芯片啊鏡頭啊有多好,對他們來說,買手機只是做生活中的一個決策,買iPhone是一個更簡單的決策,因為安卓系的手機各種芯片系統需要思考的太多,普通消費者是沒時間為了買個手機研究思考那麼多的。這也是蘋果一部分的品牌價值,也是它的目標客戶(買高端線的人)在意的品牌價值。華為的感知價值在於“愛國”和“也不差”,加上“攝影功能”,但要與蘋果完全匹敵還差一點點成長基礎,目前打三星的市場是更穩妥的選擇。

在講一下5G,mate30pro的5G定價雖然有人覺得高了一點,但在我覺得是很合理的,並且更加說明了華為圍堵三星市場的決心。對於5G手機,目前的說法是基建還不夠所以是個偽命題,但其實大多數5G手機廠商看到的是讓消費者真正感知到5G,不應該是一件一下子或者非常突然的事情,因為手機更換速度沒有消費品那麼快,要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真正的認知,從線上到線下都需要一個過程。而現在出5G手機,就是推動這個過程,也是為了讓消費者在感知上,看到2代5G的時候,更趨於相信這個品牌在5G上更加成熟。這是我看到的華為在這個點上出5G手機的原因和目的。

蘋果的5G有希望在明年出,但可以預見的是,華為mate30系列如果今年可以在市場上搶佔好三星的份額並且做出自己的優勢,那麼明年將會帶來跟蘋果真正的高端線的份額爭奪戰。

同時,蘋果的5G在市場上的價值認知度,到底會不會比現在做的更強,也是個難點。


數碼智慧生活6


這代mate30/pro屬於失敗產品!瀑布屏難用也沒覺得好看,音量鍵調節麻煩,屏幕發聲更是敗筆,聽筒得調的非常小旁邊人才聽不到!


MrW30662781


我和我朋友都換了,一機難求。都說不火,可就是買不到。官網難排,京東淘寶15天發貨,實體店加價400塊。蘋果系列居然打折,便宜幾百塊,活久見。



大橘一桶


眾所周知,華為已經正式發佈了Mate 30系列新品,毫無疑問,這一次華為依舊憑藉強大的麒麟990芯片以及相機拍攝能力,成為了國內外消費者追捧的對象,尤其是不少已經用上了華為Mate30系列產品的老外,更是紛紛稱讚華為Mate 30手機上優點多多,其中更是有不少國外網友表示:“特朗普應該得到一個,這樣他能夠更快地發推特。”從點贊較多的評論中,我們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國外已經有人直接將華為與iPhone手機相提並論,這對於國產手機而言,絕對是不可想象的,更重要的是從他們的語氣中,確實能夠感受到華為Mate 30新品要比iPhone手機更好。但我們作為消費者而言,不能光知道一臺手機的優點,更應該瞭解一臺手機本身擁有的缺點,在深度對比之後,也發現了在華為Mate30身上所存在的缺點。第一:屏幕縮水。首先我們從華為上一代Mate30旗艦產品中,就能夠看到華為Mate20 Pro採用了2K+分辨率的OLED曲面屏,由LG、京東方提供,但這一次華為Mate30雖然採用了讓人更為驚豔的“瀑布屏”,進一步增加了用戶的視覺衝擊力,但實際上這塊屏幕的分辨率也從2K+直接縮水到了1080P+,雖然消費者在不仔細甄別,並不會發現明顯差距,但這對於一款旗艦手機惹眼,確實是一件非常令人遺憾的事情。

第二:沒有谷歌服務。對於華為Mate 30系列新品缺少Google服務,這個缺點也是被不少老外提及,畢竟華為在遭遇到了Google斷供之後,新機並沒有搭載谷歌應用商店的,但從目前海外用戶上手體驗來看,用戶是能夠自行下載安裝Google GMS服務以及其他Google應用,雖然這個過程會比此前要更為繁瑣,但對於海外用戶而言,這也算是一個好消息,在小編看來,相信在海外市場,很快就會誕生“為華為Mate 30系列產品提供安裝Google 官方服務以及應用”的收費服務項目,不過對於這一點,國內用戶並不用擔憂,因為對於國內用戶而言,有沒有谷歌移動服務,其實都一樣,因為我們目前使用的所有國產Android手機,都沒有預裝谷歌移動服務,全都服務都被廠商所推出的應用商店所替代。


樹先生的鞋子


是安卓系統問題,用段時間內存就會滿,運行卡頓,要隔三差五地進行刪除清理,很麻煩


手機用戶62347517559


提問者腦袋有屎,而且眼瞎了,明明mate30系列銷量那麼大,是華為迄今為止銷售速度最快的一款mate系列手機。你顛倒黑白說不火,夾帶私貨。


北歐sky


太捧了,任總都用蘋果產品,國人怎麼想,還常說手機可以媲美單反,唉,差太遠了


小喬流水人家15972


我想買來著,無奈手裡用了3年的M9一直流暢,捨不得扔掉,怎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