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大功勞,解放軍蒙古騎兵善用大刀與砍殺,讓敵人聞風喪膽

立下大功勞,解放軍蒙古騎兵善用大刀與砍殺,讓敵人聞風喪膽

1948年9月,遼瀋戰役爆發,國民黨軍隊精銳被殲滅47萬餘人,在戰役中有一支讓敵軍聞風喪膽的部隊,就是內蒙古騎兵師。

隸屬於內蒙古人民解放軍的內蒙古騎兵第一師和第二師,以蒙古族為主,包括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回、滿、漢各族人民組成,參加了黑山阻擊戰和圍困長春的戰役,為遼瀋戰役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1948年10月15日,東北解放軍攻克錦州,全部美式裝備、總數近二十萬的廖耀湘兵團,企圖與遼西葫蘆島的國民黨十七兵團從兩個方向夾擊錦州,重新打開向關內撤退的通道。

立下大功勞,解放軍蒙古騎兵善用大刀與砍殺,讓敵人聞風喪膽

東北野戰軍指揮部命令十縱在黑山、大虎山以北堅決阻擊廖耀湘的命令,隸屬於十縱的內蒙古騎兵一師先後投入胡家窩棚、清水泡子兩場激戰,立下大功。

黑山縣胡家窩棚村,位於遼西交通要道路口,是廖耀湘的“西進兵團”向黑山、大虎山進攻的必經之地。

1948年10月21日夜,內蒙古騎兵第一師二團奉命進抵胡家窩棚。22日夜,騎兵一師第二團與敵騎兵第一旅第五團前哨遭遇後,二團團長富金山當機立斷,指揮三連迅猛衝擊。三連連長拉瑪扎布組織全連在遠處用炮轟槍射,在近處用刀劈槍掃,僅用一小時就擊潰敵軍主力。

23日凌晨3時許,在重炮和飛機掩護下,廖耀湘的“西進兵團”二○七師三旅向胡家窩棚防禦陣地發起猛烈進攻。約300人的騎兵第一團要在兩公里寬的防禦陣地上,抗擊五六倍於己的國民黨精銳部隊,戰鬥中,一團二連連長布和吉雅腹部受重傷,用繃帶纏住傷口,直至最後一刻拉響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二連指戰員,在陣地工事大都被摧毀,子彈、手榴彈全部打光的情況下,與敵展開白刃戰,最後全部壯烈犧牲。最後,騎兵二團頑強堅守陣地7個小時,用生命和鮮血完成了阻擊任務。胡家窩棚阻擊戰是騎兵第一師戰史上最激烈、最殘酷的一次陣地堅守戰。戰後,敵俘供稱:“我們就怕內蒙古騎兵的大刀和砍殺。”

立下大功勞,解放軍蒙古騎兵善用大刀與砍殺,讓敵人聞風喪膽

與此同時,在清水泡子阻擊戰中,當形勢一度非常危急的時候,騎兵一師2團3連果斷對敵左側腹地實施出敵意外、迅猛異常的乘馬衝鋒,激戰中,連長拉木扎布、指導員敖敦滿以下20餘名指戰員壯烈犧牲,損失戰馬50餘匹。但這次衝鋒,迫使敵新6軍新22師在我陣地前龜縮約1晝夜,未能前進一步,為我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28日晨,曾經不可一世的廖耀湘兵團徹底覆滅。

當騎兵一師在黑山大虎山浴血奮戰的時候,騎兵二師為連以下幹部、戰士每人配發一把騎兵專用馬刀。長春城內的守軍大多來自南方,沒有接觸過內蒙古騎兵,只知道蒙古騎兵“作戰勇猛, 馬刀鋒利,削鐵如泥,騎兵追殺步兵,一刀下去就變成無頭鬼”,各種傳言使其軍心渙散,以至於糧草用盡後,寧可餓死,也不肯輕易出城。

立下大功勞,解放軍蒙古騎兵善用大刀與砍殺,讓敵人聞風喪膽

國民黨軍隊將領面對潰敗的戰事,也拿蒙古騎兵嚇唬屬下:“你們不要逃跑,外面有五萬內蒙古騎兵,你們跑出去就會被他們砍殺,死無全屍。”

10月7日、8日兩天,國民黨新七軍三十八師採取陸空配合方式突圍,在遭到我圍城部隊毀滅性打擊後,不得不龜縮回城。

可以說,正是在包括騎兵在內的解放軍強大威懾下,國民黨長春守軍才被迫選擇投降。

長春解放後,騎兵二師南下瀋陽參戰。到達開源附近時,騎兵二師強行軍十幾個小時,實施迂迴,成功切斷了鐵嶺敵軍逃往營口的退路。二師在進兵瀋陽到達新城子以西時,追擊國民黨一個騎兵旅,迫使敵騎兵旅不戰而降;在向瀋陽城發起總攻時,二師遇敵五十三軍炮兵師,迫於威懾,敵炮兵師沒敢抵抗即告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