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在丹江口這裡,賀龍率領紅三軍打土豪、分田地

原標題:70年前,在丹江口這裡,他們用一腔碧血染山河!

“我以我血薦軒轅”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先烈們用一腔碧血染山河

他們的名字將同腳下這片

他們為之獻身的土地一樣

——不朽!



70年前,在丹江口這裡,賀龍率領紅三軍打土豪、分田地


(鹽池河新貌)


70年前,在丹江口這裡,賀龍率領紅三軍打土豪、分田地


鹽池河烽火

浪鹽公路(浪河至鹽池河),如黑色絲帶纏繞在崇山峻嶺。

“以前到鹽池河,暈車,一路吐好幾次!”坐在平穩而舒適的車上,同行的女記者感慨道。以前要在盤山公路上顛簸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如今只要四十多分鐘,我們便來到鹽池河這片紅色的土地上。

抗戰時期,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組織修建巴河路(四川巴東至老河口),貫穿鹽池河境內。這條路,如今早已“換了人間”!

由此上溯到1931年,還是順著這條蜿蜒的山道,走來的是賀龍元帥!


70年前,在丹江口這裡,賀龍率領紅三軍打土豪、分田地

(1931年5月,賀龍率領紅三軍進入丹江口市(均縣))

“賀龍元帥一來,姓胡的地主早就嚇跑了!”鹽池河鎮七星河村三組胡家老屋旁,72歲的胡置橋向我們講述發生在老屋的故事。

說起來,胡家老屋的主人還是胡置橋祖上,有良田好地,富甲一方。老屋青磚黛瓦,翹角飛簷,可惜荒廢多年,雜草叢生,根本無處下腳。當年,賀龍率領的紅三軍經過這裡,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組織工農革命武裝。


70年前,在丹江口這裡,賀龍率領紅三軍打土豪、分田地

(賀龍)


“部隊對老百姓很好,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還幫忙挑水劈柴!”父輩們流傳下來關於紅軍的故事,讓胡置橋至今記不忘。當年,紅三軍在均房一帶活動,曾在胡家老屋裡有過短暫的停留。

“翻過前面的山,就是房縣了,原來有一條路,現在沒有人走,荒了!”胡置橋指著遠處的大山說。

70年前,在丹江口這裡,賀龍率領紅三軍打土豪、分田地


鹽池河重巒疊嶂,山高林密,賀龍元帥躍馬深山,帶領紅三軍轉戰均州(丹江口市)、房縣,打下一片紅色江山。

在鹽池河集鎮不遠處的一處山崖下,“打倒國民黨反動派”幾個白色的大字清晰可見。“這是當年紅三軍留下的!”同行的村書記說。

位於武當口村西坡長短溝的巖壁上,也有紅軍當年留下的標語:“分田地”、“取消苛捐雜稅”,落款是“紅三軍司令部”,字跡清晰可辨。當地村民謝華銀老人說,父親告訴他,紅軍當年路過他家時,還送給他父親一件衣服。

70年前,在丹江口這裡,賀龍率領紅三軍打土豪、分田地

(魏家老屋)


在魏家老屋,這是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一處老宅,在這裡,房屋裡的地主老財被打倒,紅軍發動群眾進行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老屋已經列入傳統古村落,投入400萬元進行修繕保護,這裡將成為革命教育基地!”吳家河村書記告訴我們。


70年前,在丹江口這裡,賀龍率領紅三軍打土豪、分田地

(當地幹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在紅三軍的影響下,一大批貧苦農民加入紅軍,參加革命。原《解放日報》總編魏克明、陝西省民間藝術協會理事魏揚之等,都是那時投身黨的組織,走上革命道路。

“你們來的路口,有一個王么爺的墳,地主們回來後,把他殺害了!”在七星河村胡家院,胡置橋繼續幫我們尋找紅三軍的“遺蹟”。王么爺當年跟隨賀龍參加紅軍,紅三軍撤走後,王么爺被返回來的地主“還鄉團”殺害,就地掩埋在路旁。被殺害的還有革命烈士王野人。

王野人(?-1932),早年由河南來到鹽池河。1931年6月,紅三軍在鹽池河建立紅色政權,王野人積極參加革命,被群眾選為鹽池河區蘇維埃政府主席。1932年1月,紅三軍撤走後,鹽池河區蘇維埃政府被敵人破壞,游擊隊長魏自遠叛變投敵,並帶領朱猴子、吳大嘴到趙五子家將王野人逮捕,交給當地大惡霸魏覺民。

“王野人是賀龍的部隊走後留下來的革命火種,還要留下來鞏固政權!”76歲的退休幹部朱務容說。

魏覺民命其爪牙用耙釘(犁耙上的長鐵釘),將王野人的四肢釘在牆上,嚴刑拷打,追問紅軍撤到哪裡,誰參加了共產黨。王野人視死如歸,什麼也不說,反而大罵反動派。第二天魏覺民派刀斧手楊成祖,把王野人殺害在魏民海門前水田中,還殘忍地開膛破肚把心肝挖出來吃了。當地群眾都暗暗流淚,悲痛至極!

“當年真是挖肝吃心啊,後來這個吃了心的人嘴歪眼斜,死得很慘,這些說出來今天的人有些不相信,真是無法想象當年鬥爭的殘酷,敵人的殘忍!”在鹽池河革命烈士紀念碑前,朱務容說。


70年前,在丹江口這裡,賀龍率領紅三軍打土豪、分田地

(炮樓)


據記載,敵人佔領蘇區後,對人民群眾進行血腥鎮壓,對搜捕到的紅軍戰士、游擊隊員、蘇維埃幹部,施以慘無人道的迫害,用盡挖心、分屍、活埋、下油鍋、刀鍘、背火油箱等幾十種酷刑,甚至對其家人也不放過。

先烈們懷著“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崇高信仰,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大無畏,慷慨赴死,用一腔碧血染山河,這是何等的壯烈!


70年前,在丹江口這裡,賀龍率領紅三軍打土豪、分田地

(鹽池河農村新貌)


站在紀念碑前,眺望山下的小鎮,群山環繞,寧靜而美麗。我想,這些英烈們的名字,將同腳下這片他們為之獻身的土地一樣——不朽!

1948年,鹽池河解放。均縣人民政府追認王野人為革命烈士。

7名蘇維埃領導,13名紅軍戰士,和一大批無名英雄,長眠在這片土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