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一些公司在發佈會上把自家手機和iphone對比,而蘋果在發佈會上從來不提別的手機,你怎麼看?

偸的浮生半日閒


感謝提問,關於上述問題我有以下看法:


蘋果目前是智能手機行業的主要引領者,不同於其它手機使用安卓系統,蘋果手機、電腦以及其它設備都使用蘋果公司開發的ios系統,可謂是好馬配好鞍,在優秀的硬件和軟件調校下,iphone目前是智能手機行業體驗最優秀的手機。

手機發佈會以前並沒有那麼重要,但是iphone的發佈會讓蘋果公司本身有了很大的知名度,眾多廠商開始了學習模仿,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每個月都會有幾場大型的手機發佈會,在發佈會上直接對比是體現手機優點的最直觀體現,而iphone是目前大家公認的優秀產品,跟iphone對比首先就可以引起很大的熱度,什麼什麼比iphone還先進,這就讓擁有巨大熱度的同時收割一波iphone用戶的好感,並且iphone有巨大的用戶群,只要有一小部分看見對比並相信那麼這個對比就是有效的,由於目前iphone在某些功能上確實不如安卓手機,這就在發佈會上出現吊打、碾壓、摩擦等階段,大家看看就好。


iphone為什麼不提別的手機的,首先必須承認蘋果公司不認為其它產品可以跟iphone對比,因為他們認為可能安卓的手機就是不行。其次,iphone最大的優勢就是軟硬件結合的體驗,你只有真正上手體驗才會發現,iphone要比其它手機好的多,他可以做的最好的軟硬件結合,讓手機與人本身產生最大的契合,而這些是發佈會上所不能變現出來的,所以導致了iphone發佈會不提其他廠商。

另外,iphone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對比,在iphone11發佈會上就對比了與安卓廠商的soc性能,當然也是iphone絕對領先。


愛搞機的小張


蘋果現在要做的是世界的領頭羊,要引領全球手機發展的方向,而不是拘泥於比硬件比功能等!

現在國產話的手機更多的是在軟硬件上下工夫,比如某個相機組調教的特別好,拿出來和蘋果的相機對比一下,顯示出自己某個強項是比蘋果還要強的,或者說自身的屏幕佔比大,蘋果的還不如我的屏大等等,這一切都偏向小方面,而蘋果往往是革命性的東西,比如從鍵盤手機到全是屏幕的手機,從點按操作到手勢操作,亦或者人臉支付人臉識別等等,蘋果的研發技術特別給力,是一般手機公司難以匹敵的。

曾有科技媒體解剖過蘋果手機,只計算其硬件的價格,也就是整部手機價格的1/3,而高出的價格也就是蘋果的科研價值,這是現在的國產化手機做不到的。錘子科技老羅說過,現在賣手機不掙錢,都是貼著成本價去賣手機,權當交個朋友。

反而蘋果就不一樣,高出BOM 成本,現在一部新款大內存的蘋果手機將近一萬元了,工薪黨默默覺得買不起系列。

蘋果發佈會從來不提別的手機與其高冷的調調也是有關係的。畢竟是手機圈的老大哥,拿別的手機比有損自家形象,蘋果為了發展,就是要和自己去做比較,自己超越自己,所以新款手機都會相對於老款說性能提升百分之多少,相機提升百分之多少等等一系列數據化信息。

所以說,蘋果不在發佈會上說別家手機是為了超越自己!


鎂客網


其實這裡最可笑的不是一干友商總是要去跟蘋果比,而是每年的公關稿都是“秒殺蘋果”、“吊打蘋果”但第二年還是要跟蘋果比,然後再“秒殺蘋果”、“吊打蘋果”一次。到底是我們語文不好還是年復一年的自己打自己臉呢?你都秒殺蘋果了,說明應該超越蘋果了啊,怎麼第二年還秒殺啊?只能說一干手機廠商深深地不自信,連自己都不信自己的說過的話。


其實直到今天,蘋果依然是業界標杆這個觀點相信大多數人都認同,但蘋果是否已經被很多安卓廠商超越了呢?我敢肯定的說,是的。比如續航、比如美顏相機、比如快充等等,但為什麼誰都不敢說真正超越了蘋果呢?因為不賺錢啊,蘋果一個品牌拿走了市場上至少85%的利潤,你說你別的廠商賣了再多手機有什麼用啊?一堆人打架去爭搶那剩下15%的利潤。


再來說說蘋果為什麼不跟別的廠商比,我倒不認為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業界標杆。想當年iphone剛發佈第一代的時候,諾基亞還是絕對的老大呢,也沒見他們跟諾基亞比啊。之所以不比,是因為蘋果有著自己的品牌文化,有著自己的執著,他們不與友商比硬件上的堆砌、也不比那些跑分啊參數啊什麼的,只是一直致力於把用戶體驗做到最好。在這一點上,不僅僅是iphone,蘋果的任何產品都是這樣。我們常說做人不要與別人比,要比就和自己比,蘋果的文化大致如此。也正是為了用戶的體驗著想,那些蘋果認為做得還不夠好的東西就不拿出來用,比如快充,比如更大的電池之類的,好多人說蘋果是為了賺配件錢。可蘋果官方目前也沒給出可以花錢買的快充頭啊。


最近網絡上流傳著一個特別搞笑的事,說蘋果用戶大多是月收入3000塊錢以下的隱形貧困人口,華為用戶是月薪20000以上的高階層人群。我著實不知道這公關稿式的調研是誰搞的。但想必又是些不自信的廠商為了來秒殺蘋果弄出來的說辭。


真心希望國內的手機廠商能把精力都放在做好產品上,那樣有一天就不用跟別人比了。


未泯雙瞳


國產手機喜歡拿iPhone做對比,因為iPhone是行業標杆,它的知名度在消費者群體中是最高的。而且iPhone的價格很貴,而國產手機的價格要便宜很多,如果國產手機的某一項甚至幾項體驗要超過iPhone,就會給消費者帶來“物美價廉”的感受。

同時,蘋果iPhone手機雖然優秀,但並不完美,它總有一項或者多項體驗不如國產手機。比如屏幕尺寸、屏佔比、自拍、電池續航、充電速度這些方面,都是國產手機對喜歡拿來和iPhone對比的地方,因為在這些方面iPhone做的確實不夠好。國產手機廠商的做法就是“以點概面”,只要有一項做得好,再加上適當的話術宣傳,就會給人一種“全面超越蘋果”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蘋果是外企,缺乏與國內消費者溝通的有效手段,也很難對國產手機品牌的對比宣傳做出及時的反饋。所以國產手機在發佈會上diss蘋果,只要不是太過分,蘋果一般都不會有什麼激烈的反應。所以國產手機在發佈會上和iPhone對比,既沒有法律風險,也能夠提升自身知名度,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呢?

那麼蘋果為什麼從來不在發佈會上提別的手機呢?首先在於在蘋果的眼中,能夠算上競爭對手的只有三星,現在可能還要加上一個華為。但是三星和華為的品牌價值是不如蘋果的,如果蘋果在自己的發佈會上提及別的產品,哪怕是別人的缺點,也相當於給競爭對手做了宣傳,這是非常不划算的。

其次,在發佈會上和別的品牌對比,對自身品牌也是一種傷害。因為在成熟的消費者看來,這是一種不自信的行為。如果一定要對比話,一般也是和知名度比自己更高或者和自己差不多的品牌對比,比如華為就只和蘋果、三星的旗艦對比,絕不會向下去對比魅族、錘子。小米經常拿來對比的一般也是蘋果、三星、華為。蘋果已經是世界上最強的手機品牌了,也就沒有必要和別家對比。

最後,蘋果手機更加看重使用體驗,這種體驗必須把手機拿在手裡才能讓人感覺到,通過蒼白的數據對比,很難給人帶來直觀的感受。而且蘋果在全球各地都有線下的實體店,消費者想要知道蘋果手機的感覺如何,直接到店裡去上手試一試就知道,這要比在發佈會上和友商產品進行對比更具說服力。相對的,很多國產手機發布之後,線下很難找到真機體驗,為了給消費者帶來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用蘋果作為參照物對比也算是一種捷徑。


貓眼看數碼


關注我,獲取更多深度解讀


蘋果已經是業界神話了,幾乎所有手機廠商都想成為蘋果。粉絲粘性高,客單價高,利潤高。並且這一戰績從2007年第一代蘋果面市保持至今,持續11年,模仿者無數,從來沒有後來者達到蘋果的高度。

看看歷代蘋果的價格,友商們羨慕的眼睛都紅了。蘋果每賣出一部手機利潤是150美元,三星28美元,華為15美元,OPPO14美元,vivo13美元,小米2才美元。

中間的差距不是一點兩點,是巨大的鴻溝。


所以友商都在努力碰瓷蘋果。蘋果是具象,友商如何讓消費者買單呢,只能將自己的產品具象化,比如我的手機外觀和蘋果一樣漂亮,價格不到蘋果一半;我的手機硬件性能不輸蘋果,價格只要蘋果的三分之一;我的手機配件和蘋果配件同廠生產,價格美好。

這麼一吆喝,消費者就願意買單啦。


至於蘋果……還有手機能和它對比麼?早年喬布斯那麼驕傲、偏執的一個人,從來不做任何妥協,蘋果是他的心血和集大成者,寄託著喬布斯改變世界的理想。

那是個人理想個人價值與產品的融合,在蘋果之外,再沒有第二款這樣的手機。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吳懟懟


國產手機在開發佈會的時候經常會拿蘋果三星來作比較,並且是各種“吊打”,我們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而蘋果公司在發佈會時卻從未提及其他手機,哪怕是三星也一樣。同樣都是手機廠商,為什麼國外企業和中國企業的區別會這麼大呢?


首先是格局不同,所處的高度也不一樣。蘋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它本身就是一家全球化的巨頭企業,看待和處理問題的方式要比國內的手機廠商成熟很多。而且蘋果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企業,這也是他能夠驕傲的資本。蘋果的iPhone在全球都非常受歡迎,所以蘋果根本不屑於與其他手機比較,這樣做反而拉低了蘋果的身價。

蘋果三星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他們的發佈會,都是凸出每代產品對世界的改變和貢獻,他們立足於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真正用心在做手機,而不是盲目的堆配置。蘋果本身就是比較保守的,很多新技術都是等到成熟了才會用,自然不會與競爭對手比較,毫無意義。


我們知道,比較一般都是平行比較或者往上比較,很少會往下比的。蘋果作為智能手機的王者,iPhone的綜合性能特別出色,性能、拍照等等,是所有手機廠商想要超過的目標,所以國產手機經常拿蘋果來比較就很正常了。而蘋果本身實力夠強大,不需要和其他手機比較。
最近榮耀20的發佈會上,榮耀又把蘋果三星都懟了一遍,比如夜景拍攝、續航信號、指紋等。榮耀總裁趙明的解釋也很有趣,就是不想得罪國內的手機廠商!要知道以前榮耀就是很小米正面剛的,現在有點成績了就連小米也看不上了!現在的榮耀完全就是向大哥華為看齊,跟華為一起懟蘋果三星,自得其樂。


數碼小咖秀


“據”說,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我們就拿過去的這大半年裡,12家主流手機廠商的19場發佈會作為樣本,來看一看發佈會上發生的...對比。

在我們統計的這19場發佈會中,一共產生了點名並直接展現在PPT上的對比27次。其中,一加在一加5一場發佈會中就點名對比了iPhone7 plus、iPhone7、小米6、華為P10、華為P10 plus、三星S8、HTC U11、LG G6、Google Pixel等9款友商機型。

題主說的蘋果,在今年的發佈會上並沒有出現點名對比友商的行為,和蘋果一樣“本分”的還包括了三星、OPPO、vivo和金立。這5家廠商中,蘋果和三星是國際廠商,OPPO、vivo、金立都創立於廣東且主打線下。

至於被對比嘛,那蘋果毫無疑問是最佳對比對象,在以上27次對比中,獨佔10次。這大概就是領先業界的一種代價吧。


手機算數


你有見過世界第一自降身價去和第二、第三、第四去對比的麼?自己都已經是世界第一,一覽眾山小了,自然不需要藉助別人上位啊。

而在智能手機市場,其他一眾公司在發佈會上各種對比、調控、碾壓、秒殺蘋果,玩的就是蹭蘋果熱度的碰瓷套路。試圖以自己的優點去對比蘋果的相對短板,從而向用戶傳遞我們家的手機很超值的信息。

當然為什麼要去對標蘋果?原因在於在當前智能手機市場,蘋果就是綜合體驗最為優秀的存在,是所有產品的標杆,也是用戶心中衡量其他產品的參照物。所以其他手機品牌在產品發佈會上會各種與蘋果這一標杆參照物對比。


鄰章


其實就目前而言,世界上科技含量最高的手機品牌還是蘋果。從第一款定義了智能機的IPhone1代,到如今引領手機全面屏時代的IPhone X,國產機一直在跟著蘋果的腳步走。

既然是作為安卓機的領頭羊,第一個發明的一定是最新的,但不一定是最好的。就像世界發明的第一臺空調,它讓人們明白了世界上可以有這種東西,但是它的製冷效果不一定比後面生產出的新空調的製冷效果好。

蘋果手機也是這樣,就比如蘋果經過慎重考慮,大膽冒險地用COF技術封裝屏幕,然後把屏幕擴大,再把攝像頭、紅外線等電子元件放到劉海屏裡,還研發了面部識別解鎖。可以說蘋果這次大膽的創新,不成功便成仁。等到IPhone X一發布,發現這樣做出來的手機的確更受消費者歡迎,大家就紛紛效仿。蘋果其實也很無奈,風險全在我身上,然後給國內手機廠商佔了大便宜。



所以所,國產手機廠商是在蘋果的基礎上改良而來,肯定要比蘋果的效果好一些。而且,國產手機動不動就拿自己手機的某一項參數和蘋果比。比如小米之前發佈新機時,拿了一張近距離拍照的照片和蘋果對比,卻對總體綜合效果的對比隻字不提。蘋果雖然好,但是也不能要求比別的手機中每一個小的細節上都更完美吧?



所以,目前蘋果做的一直是手機領域中最領先的,不需要和別的廠商比。而別的手機廠商為了自己新產品更有買點,老是說自家手機中XXX處比蘋果優秀。像之前蘋果開了IPhone xr發佈會時,不少手機廠商紛紛表示穩了。但是結果如何呢?蘋果新機型的銷量和利潤均比IPhone X時期增加了許多。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如果覺得小編說的在理,請點贊轉發關注我哦!


科飛貓科技公社


蘋果公司是軟件公司 他是賣軟件搭手機 他的速度快,是軟件,硬件 是統一標準的 不像安卓手機軟件硬件都需要自己廠商優化。蘋果現在除了賣軟件以外。他的手機實際已經落後於安卓手機了。你們也用用新出的高配安卓手機在跟蘋果比比看,再看看蘋果到底有什麼優勢。在我看來一點優勢都沒有。不要老捧蘋果,它不是那麼十分優秀的。我使用蘋果手機,我認為它的操作系統十分不夠人性。使著相當的費勁。沒感覺他的一點優勢。蘋果在走下坡路一點一點 ,安卓手機正在越走越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