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窮則獨善其身”,站在窮人的角度,錢是最重要的東西,你認同嗎?

每天都換女友最幸福


錢對窮人來說可保命。窮則獨善其身。首先解決生存問題。富則通達天下,生存解決了才可以為天下人謀幸福。


石匠621石匠621


不好好學文言文就會鬧笑話。把“窮者獨善其身”的“窮”理解為貧窮,就是典型的例子。

古漢語中“窮”的意思不是現代漢語的“貧窮”,而是“困”。窮者獨善其身,其大致意思就是一個人不得志、能力有限時,只能修身養性做好自己。等到“達”了,就兼濟天下。

這是儒家對君子的道德要求,它既有合情合理的一面,也有犬儒主義的妥協。

說它合情合理,因為人的能力有大小,不可能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改變社會。因此,當條件不允許時,人只能改變自己,讓自己越來越好。等到有能力了,那就去改變社會。按照周星星同學的說法,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說它犬儒、妥協,是因為它否定了人的基本權利。雖然每個人天賦、能力、境遇各不相同,但是任何一個人都有改變社會的資格。這個資格就是“天賦人**權”,每個人都有權利去改變世界。就如智商不等的小孩,都有權利去上學,雖然學習成績不一樣,但學渣也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如果因為能力、條件不足,就只能獨善其身,那麼這個社會只有”達人”才有資格來治理。這就為專制和毒才提供了理論依據。為什麼朕可以乾綱獨斷?因為朕是天子、紅太陽……

至於窮人,雖然能力有限,但是他們也有對社會發聲的權利,也有去兼濟天下的資格。只不過,達人們思想太先進,甘當勤務員,幫他們辦了。



江南俗士1972


首先對於這個觀點,我是不認同的。

窮則獨善其身,意思是在我們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思想品格。摘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第九)中的前半句,這句話也是孟子所尊崇的儒家思想中”修身治國平天下“中”修身“一詞的真是寫照,也是儒家學者的處世箴言。

接著我們迴歸到這個問題上面來,”窮則獨善其身“的窮,其實並不是我們從字面意思上面所理解的貧窮,而是仕途上不得志的意思,我們都知道,自古儒家入世的主要方式就是參政,以”學而優則仕“的方法去完成”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可是這條道理也不是一帆風順,像學富五車的孔子,孟子,也是碰壁無數,孟子更是以布衣而終老,但是他們並沒有隨波逐流,而是“修身”,提高個人的品德修養,這正是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思想。 這是題目所理解錯的第一點。

再者,儒學是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兩千多年來一直影響著中華兒女,大家可能都知道這句話出自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第九),《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而孟子學說是儒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孟子》記載著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有七篇。《孟子》一書的很多思想是今天依然值得借鑑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物慾生活也一直侵蝕著中華兒女的心靈,導致了對一些古詩文的片面,詞義上面的理解錯誤,比如題目所言,在誘惑越來越多的當今社會,也越來越少的人可以堅持心中“獨善其身的道理”。就說到了題目中所提到的金錢的概念,金錢一開始是社會的流通貨幣,漸漸地在我們的意識中,金錢開始佔據了一席之地,成為了主導我們生活的不小力量。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東西,它是一切生活的基石,沒有錢很難有真正幸福的生活,但錢也只是為了更好生活的工具和手段,它從來不應該成為我們最重要的東西。我們還有親情,友情等,比較出名的“金錢可以買到天價藥品,但是它買不到健康”,金錢是很重要,但是有些東西買不到。因此錢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這是題目所提的另一個觀點

最後,我們要繼承我們中華五千年的優良品格,做到當處在逆境鬱郁不得志或者能力不夠的時候,不應隨波逐流放縱自己,而是應該將主要的精力傾注於自身上,盡力提高個人的品德修養,兩千多年以來,中國絕大多數知識分子都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為潔身名言,為奮鬥理想。至今仍如此。


樊家有女初長成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窮的時候就要修養好自身的品德,如果一個人自身窮,品德還不好,那麼身邊不會有人同情你,不會有人幫助你,修好品德也不是為了讓別人幫助你,人可以窮,但是不能志窮,心有凌雲志,即便今天吃糙米穿布衣,明天還是有希望獲得改變,人的改變靠心態,心態改變了,就會有著行為上的改變。為人處世,不得倨傲,不得自卑。做好自己就行。

一個人窮,很多時候是力不從心的,想做的事做不了,想幫忙幫不上,想得到的東西得不到,來自於金錢的限制,限制了一個人的行為,思想。

窮的時候,你去交好別人,別人有可能會看不起你,別人不善的眼光,會讓窮人內心自卑,窮的人自己都怕和富人一起,有的人窮怕了,內心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沒有想法,不想著去改變自身的現狀,渾渾噩噩的過著一天又一天。

人與人之間相處,同等財力的人相處的最為愉快,他們之間不會拘束,不會有自卑感。大家財力都差不多,就會少很多尷尬。

如果一個人太窮,富親戚能幫一次兩次,但總不能幫一輩子吧!他幫你,肯定是沒有打算讓你回報的,幫的多了,自己心裡也過不去。

人人都想著做好自己,那麼自己就不會自卑,不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人可以窮,志不能窮。



奇趣奇談


很多時候,貧窮是一種原罪,貧窮會降低人面對誘惑時的抵制能力!

有多少人因貧窮而誤入歧途,如男盜女娼,殺人越貨者比比皆是。

孟子提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正是說人在窮困潦倒時,守住自己的操守尤為重要。孟子的另一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說的也是這般道理。所有的貧窮潦倒都只是一時的,只要能堅定自己的意志,勤奮努力,總會有出頭之日。而道德操守喪失了,一輩子也尋不回。絕大多數窮人,一直窮者,多因骨子窮了。

所以,窮時能獨善其身,富時能兼濟天下,都是非常高尚的品德。

如此說來,你是否還覺得,對窮人而言,錢才是最主要的?








奇人之俘


窮人富人都是愛錢的,看什時候,什麼場合,想當年我們的紅軍戰士,有很多是窮人,國民黨用金錢收買他們,都不動心,意志堅強,請不要變低窮人都是愛錢的。他們都是把信仰正義放在前臺。



我的名字白興長明白嗎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窮與達相對,這裡的“窮”是指不得志,困窘的意思。無論是“窮”還是“達”,都是有對象的,指讀書人,士這個階層。窮與達不能適用於一般的人,如農民商人工匠等。

現在我們說窮,是窮光蛋、窮人、身無分文,一名不文的意思,在古漢語一般用“貧”這個詞。

對窮人來說,錢當然重要,沒有錢,就要飢寒交迫,被人看不起,看不起病,讀不起書,娶不起媳婦。人窮志短,馬瘦毛長。過去村裡罵人說,看你個窮相,就是窮使人畏畏縮縮寒磣難堪。所以國家要扶貧脫貧,要治窮。

現在農村裡正月還有個習俗,大年初二早上放炮,送窮媳婦。窮怕了,是許多老年人的經歷過的。

有人是窮,但有志氣骨頭,絕不偷盜騙搶,所以說,人窮不能心窮。古往今來,窮小子翻身發達的比比皆是,明太祖朱元璋就是窮得無以復加。窮人勵志奮鬥,同樣鯉魚躍龍門。

我們不要貧窮,錢對窮人是重要的,但除了錢這個物質的東西,還有其他的價值觀也重要,如愛、善良、勤勞 。

隨著國家社會發展,窮人脫貧不是夢。


青霞人文小兔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句話是孟子說的,其中的達是指事業順暢,窮也不是指貧窮,古人只用貧來特指沒有錢的人,而窮是指有志不能伸,事業陷入困局,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



孟子的這句話並非給一般人寫的,而是給那些胸懷天下,以天下為己任,能夠給他人撐起一片天空的大丈夫寫的,意思是說在事業順暢的時候,一定要為天下人謀利,當事業陷入困局的時侯,也應該提高自己的修養,為將來實現理想打好基礎。


沉醉的文人


說窮則獨善其身,是對的,錢對於窮人是最要的東西,不完全認同。

首先,窮則獨善其身,出於《孟子》的《盡心章句上》第九。

釋義為:勸人要有大氣的胸懷和氣節。

世俗所言及,人窮不失志,窮要硬氣。世上窮人多,富人佔比5%還不到吧,窮富不均,客觀事實存在,也是人們信心追求的起燃點。

其次,相對於窮人來說,錢是最重要的東西,也不例外,但不是全部。

金錢是好,沒錢寸步難行。人處於窮的時候,都會想法子去掙錢,錢也不是隨便就揀到的,得付出勞動才有所收穫。若想不勞而獲,必然的心生異念走邪道,小偷小摸來得容易。這就存在著一個大問題了?是正好還是歪行?所以人們就議論紛紛,說你窮的不咋地,幹嘛做壞事呢?窮要窮得有骨氣,別小雞肚腸坑人,落個名聲不好。人窮志不窮,獨善其身才重要的。錢多錢少,夠花剛剛好。

窮則思變,富在思維。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


杜象應


錢這東西不管對窮人還是對富人都很重要,窮人要獨善其身,富人也要獨善其身。

一,你說你窮,窮到什麼程度,是不是窮到街上做乞丐。這種人才叫窮,他無房無車,連吃飯都成問題,這種人餓了,好事壞事都可以幹出來,錢對這種人最重好的。

二,有一種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就叫中等窮人吧,中等窮人在人群中佔大多數,錢對他們也很重要,這種窮人就獨善其身了。

三,還有一種人,以成為富豪了,可為了錢,想方設法去賺大量錢,這種人大多是為富不仁。更要去獨善其身,造福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