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是不是決定你退休後出去旅不旅行的最主要理由?

其石與山丹丹


我可以很確定的說經濟不是去不去旅行的必要原因。當然我說的這個經濟是指普通的收入,而不是隻說一點錢都沒有。

既然退休了,按普通基本的退休金來講,至少差不多也三四千元了,其實三四千元足夠支撐旅行生活的了。

旅行有很多種方式。不一定非要很多錢才能夠履行,有一輛小車改裝成床車,兩個人自己做飯,住在車上,這種床車旅行方式現在是很流行的,很多的退休的人都是這麼做的。這種旅行方式一個月三四千元足夠了。


我自己是因為帶著老婆孩子,所以床車太小了,就買了一輛二手房,車花了10萬塊錢。我們開著房車出來旅行,不用住店,自己做飯吃,旅遊景點用的是旅遊卡,其實主要的幾樣花銷都節省了,其餘基本上就是自己吃飯還有油錢過路費,我們一個月的開銷也就三四千元。並且在旅行當中我們會記錄視頻和文字發到頭條上。也會有些額外的收入,雖然不多。現在也有30多元了 。聊勝於無吧。重要的是把自己旅行當中的見聞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也是一種很大的樂趣。



如果不會開車,也不用擔心現在老年人考駕照的多的是。並且考駕照也並不難的,只要用心很容易就能學會。

辛苦了半生,總算退休了,該好好享受下生活了。旅行只要規劃好了,不用很多錢,一樣能玩得很好,過得很開心很舒適。


退休後能不能出去旅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其實還是個人身體原因,其實只要身體體質不是太差旅行是沒問題的,認識不少車友,原來有很多慢性病,每天大把吃藥旅行個兩年之後幾乎所有的藥都不用吃了。

還有就是家庭因素,有些人退休了,但是家裡還有許多事情需要照顧,比如說要幫著兒女照顧孩子的,這類似的事情很多,或者有病人需要照看的,這種也是拖累一個人不能出去旅行的原因。


風箏和桐桐的房車生活


不是,雖然我退休金並不高,但一年出去一至兩次旅遊還是可以的。我退休前的廠裡有個工友王二哥,他兩口子退的早,現在也就是合計5000多元,可他自十幾年前退休起(那時兩人才2000多元),每年出去旅遊兩次,頭些年是國內遊,現在美洲、澳洲、歐洲都遊過了。所以錢並不是主要原因。

我老伴是06年退的,我是08年退的。就在那一年,孫子出生。半年後,兒媳上班。她上的是兩班制,每班12小時,今天早6點至晚6點,明天晚6點至早6點。兒子在服裝廠,更是天明幹到天黑。怎麼辦?

我們老兩口輪替著看孩子、買菜做飯,一天忙到晚。孫子上學後,又要接送、陪做作業,仍是一天三頓飯,夠我們兩人忙乎的。就是寒暑假,還要接送去學英語、跆拳道等等,仍是天天忙。人家上班的還有個週末休息,而我們是365天有的忙,哪有功夫去旅遊?

我們也憧憬好多年了,等4年後孫子上了高中,不需要我們的服務了,那時我們67歲,還能“顧湧(方言,動的意思)”,一定四處轉轉,實現“旅遊夢”。

話又說回來,我心裡還是打鼓,到時能與老婆子“遊”一塊去吧?記得38年前旅行結婚到了杭州,在六和塔下,我正尋覓當年武松在此出家是否留下什麼痕跡沒有,她在一邊發話了:從蘇州到杭州,你一家商場都沒領我去,看這有嘛意思?氣的我當時真想踢她一腳!你說這樣能遊一塊去?

不管怎樣,經濟不是決定退休後出去旅不旅行的主要原因。


嶧縣西門裡老李


我認為要從兩個方面因素來決定。

第一;你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談何出去旅遊,旅遊是一個高消費的項目。報一個旅遊團近的要好幾百,遠的需要好幾千,出國旅遊那就更不好說,大概需要幾萬。我也說不準,反正我沒出過國(從不敢奢望)。就拿我今年夏天去青海旅遊來說,一次六七千,在外加吃喝。我的工資每月一千多,這六七千就是我小半年工資。前一段時間又去一趟北京,又消費我不少錢。朋友問我還去西藏嗎?我是真想去,可我的工資都讓我玩完了!只好明年再去吧!這就是經濟因素決定的。

還有朋友說,讓兒子出錢給你去旅遊,我認為不可,本身就是去玩,把自己的工資花了也就罷了,不能再問孩子要,那就叫不過日子!(我也夠不過日子的,哈哈!)

第二,你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能出去旅遊,但你又走不開。退休後要看孫子,接送學生,這就相當一根繩把你拴在家裡,哪裡也去不了,還每天累死累活的。有錢又怎樣,你出不去!

其實,退休以後有錢又有時間,最好出去旅遊到處看看,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那心情就是開闊。

再者,你時間少就湊星期天,學生不上課,或者把孩子帶著到附近一日遊。對父母也是一個放鬆心情,對孩子也有好處,讓孩子多見識,知識面廣,對學生思維不一樣。我親家就是每到星期天孩子做完作業,就帶孩子附近一日遊,花費不多,還換個不一樣的心情。








用戶秋韻


我有個發小,很多年前所在企業被重組後下崗,當時他正值壯年,但沒什麼文化也無一技之長,本人也懶散,一直賦閒在家,生活比較艱難。近幾年趕上提前退休,開始領取退休金,孩子挺爭氣的,工作後不僅能自立,還能時常幫襯父母一點。顯然,日子比從前好過了一些。



我問過他:兩口子都退休了,怎麼不出去轉轉?得到的回答是沒興趣。但他也跟我說過,什麼時候出去把他帶上,至今我一次也沒帶過。對沒興趣的人來說,不管是旅遊還是旅行都是受罪,遠不如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或者出去打打牌或者和朋友坐在一起喝酒吹牛逼有趣。



我始終認為,旅行也好旅遊也罷,需要三個要素:健康的身體;錢;閒。對我來說,退休後是否出去旅行或旅遊,經濟問題肯定是重要的理由之一,但不會是“最主要”的理由,最主要的理由肯定是健康狀況是否允許。



大千世界,五彩繽紛,我沒有理由不出去看看。待真的退休以後,時間便不再是問題;目前看,經濟狀況也應該問題不大。但願退休後健康狀況尚好,說到這兒,真得開始健身,鍛鍊身體了。


風雨敲書窗


我一個月三千塊錢,可我就喜歡出去旅行,或許“我這樣的玩法只適合窮遊?”什麼叫我這樣的玩法?只適合又算什麼意思?窮遊又怎麼了?我精心設計路線把能省則省也不必要花的錢略去,去感受從計劃旅行到實施旅行的整個過程,去體驗計劃跟變化帶給我衝擊鍛鍊我越來越強的應變能力怎麼了?玩?這個詞多膚淺,我裝X的說我是在行!

不管經濟怎麼樣也不會阻止我前進的步伐!

當我老的不能走動的時候,再回憶我的旅行是,我能告訴你我去過那裡遇到什麼人,遇到什麼事,感受到怎樣人情冷暖,地區特色,別人問起我,不是我去過那,而是我在那有一段這樣的故事。旅行的樂趣在於日後平常生活裡,談起其中一段美妙旅行的時候,另一個人在一旁附和;"是啊,好懷戀那段旅行的時光,令人流連忘返“!


千與千尋去旅行


我肯定的說,經濟不能左右一顆旅遊的心。

我和我愛人收入不高,每年一到二次為期三十天左右的自由行,吃住行每天每人平均花費200元,吃當地早餐,中午看情況而定,出行都要看當地景區遊玩時間長短,附近吃住方便,晚飯一定要吃好的,辛苦一天補充能量,所以每次出行初衷是減點肥,結局就是長點肉回來。

平日裡家裡一日三餐,素菜為主,兩個人兩個菜花不了多少錢,也就是物業水電,寬帶暖氣人情世故佔面多了。

我們兩的想法是人生不可預知,現在能背起揹包說走就走,那就走吧,等到那天走不動了,就待家裡看照片。

我剛退下來,打算月底我兩去色達看落陽下的紅房子,若爾蓋看花的湖,深入安多藏區…然後甘青大環線回來,我愛人正在做攻略,我看天氣預報,有點鬱悶最近十來天都是雨。

旅遊是有毒的。不出去沒中毒的舒服窩在沙發裡,追劇喝茶。我期待晴天出發…






文文675057


這方面理由肯定是有的,而且佔很大比重。但也不排除其它方面的因素。

時間對於我來說也是很寶貴的,真的不願意浪費那時間。我現在時間抓得很緊就是為了學習。我學習的動力,真的是因為我太無能,老是憋著口氣,用學習英語,以最後能流利得說口語,繼而考級,打比賽(電視臺),而一舉成名。

到那時,我的小孫女"近水樓臺先得月"而首先受益,並且受益匪淺。緊接著我的親戚、朋友、鄰居、同學能不慕名而來嗎?我在學英語之初就有一個想法,"不讓和我關係好的人家的孩子在英語學科掉隊。 "盡我的能力去影響他/她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協助、輔導他/她們。

我常想,是國家政策所致,致使男女退休相差10年,就這10年我無力補償。為了我和媳婦的心裡平衡,為了她一生操持家務的抄心和勞累,我儘量讓她走,她也願意走。我們的經濟條件有限,所以儘量壓縮開支。只要她走出去能開心快樂,也是我最大的快樂。反之,我現在也跟她或我自己走,我都高興不起來。旅遊是一件快樂的事。既然我花了錢,耽誤了時間,不說遭罪吧,那我去不快樂,反倒因為耗費了錢財,那不更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

在我兒子小的時候,我到哪他倒哪。有一次單位組織旅遊,不準帶家屬,我就沒有去嗎。還有一次,我單位一個我的好同志有兩張《文化宮》的電影票。我帶孩子和他去看,沒想到孩子也要票,無奈,我只好讓我同志先帶孩子進去,我在外邊等著。等了很長時間,電影快開演了,有個人多票,給了我一張,我才進去。

現在有孫女了,以後她大了,能出去了,我再帶她出去也不遲。這樣一舉兩得。我也旅遊了,孫女也見世面了,這樣既經濟又實惠的好事,我何樂而不為去做呢?

不想再說了,這些理由足夠了,你們認為呢?歡迎參與評論。您的評論是使我能夠更好回答問題的無窮動力,同時對你自己也是一個提高的過程。


用戶5125231235720


旅行的長度由錢包決定,旅行的寬度由目光決定,旅行的深度由心靈決定。

在人們眼裡,旅行,應該是僅次於“暴富”。這也是被大多數人最常被掛在嘴邊要做的事,然而真正上路旅行的人,卻寥寥無幾,問其原因,大家都會說:因為沒錢啊。

沒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中一個是,新興詞語:隱形貧困人口。

根據網絡定義,隱形貧困人口是指“那些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但實際上非常窮的人”。

很多人會捨得買100塊一片的面膜,3000塊的大衣,吃進口食品,為了追求品質的生活不惜下重本,然而想要去旅遊的時候,看了一眼要去地方的機票或者車票以後,果斷選擇了放棄!

另外一個是,我們希望可以存下好大一筆錢,好讓自己的旅行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旅行。所以就一直沒有選擇立刻出發。

這兩個原因,無論是其中的哪一個,你有沒有設想過,等你存到你理想中的旅遊基金的時候,你已經失去了出發的熱情了。

就像小時候喜歡的玩具,總想著長大後有錢了一定要買很多很多,等你長大掙錢了,你卻再沒有強烈購買那種感覺了。

錢可以慢慢賺,而生活的熱情,隨著時間消逝,慢慢就沒了。

其實真正的旅行,從來不會花很多錢。

住不起五星酒店,可以去住民宿;吃不起豪華大餐,可以去街邊小攤;買不起機票,我以搭一夜火車。各種各樣的旅行方式都有,只要你願意選擇,就可以立刻出發。

如果是真的沒錢,或者說,沒有很多錢,那麼有多少錢,就去多少錢的地方,不要永遠以“沒錢”做藉口,否則再近的遠方也去不了。

旅行的長度由錢包決定,旅行的寬度由目光決定,旅行的深度由心靈決定。

我沒錢,可我想去看海

喜歡海,去遼寧興城吧,那裡有山,有海,有島,還有溫泉和古城,那裡沒有熱門濱海城市那樣的熱鬧,取而代之的是海浪、是山風,是夕陽。

在菊花島上觀看日出日落,感受碧海綠天,感受一方純淨。

我沒錢,可我想去古鎮

宏村的美,美在婉約的舊時光,美在青磚古瓦的山水相映。它是一個掩映在煙雨之中的“世外桃源”。

一牆一瓦,碧水青山,如果巧遇細雨輕霧,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浮現眼前,儼然"杏花微雨,江南迷離"。

在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擁擠的人流,在宏村呆上一段時間,整個人會慢慢靜下來,治癒沉積的焦慮。

我沒錢,可我想看不同風景

去青海的茶卡鹽湖看一看,去感受一下天空之境的純淨。

去青海湖轉一轉,藍寶石般的湖泊讓人難以忘懷。

還有不輸韓國韓屋村的丹噶爾古鎮,以及誤以為到了北海道花海的都蘭花海,還有7月門源油菜花,西寧城北河湟老街等等,去一趟青海,等於環遊了半個世界。

聽說在青海,會遇見八種顏色“天藍、湖藍、雪山白、沙漠金、草野綠、日落橘、油菜花黃、格桑花紅”,去一趟青海,治癒你陳年的寂寞。

我沒錢,可我想去草原

草原,憧憬已久的嚮往之地。站在呼倫貝爾草原上,看藍天雲捲雲舒,讓草原的風輕輕穿過身體,身心一定會變得舒爽。

如果有煩惱,就把煩惱交給草原,交給河流,交給這撩人的風,它們會安撫你,還你寧靜。

我沒錢,可我想去雲南

去雲南,最不能錯過景色,是洱海。洱海不是海,卻美過任何一片海,藍天白雲常駐洱海,身至其中,只聽得到風的呼吸,海的吟唱。

在洱海,一切都是那麼樣和諧,水天一色,寧靜致遠。非節假日的時候來這裡,對風景對錢包,都很友好。

除了這些地方,

還想去成都,聽說那邊的美食便宜又美味

還想去貴州,那裡的環境安靜又愜意

還想去廣西,那裡的山水美如畫

錢,只是限制了旅遊的長度及舒適度,但阻礙不了我們去認識這個世界。趁現在還年輕,趁飛機還沒有起飛,火車還沒開走,時光還沒有吞噬你們的熱情,去賺錢,去旅行吧。


青燈古竹相伴餘生


不是。經濟與旅遊不是正比關係,出去旅行有遠近,經濟豐儉由人。

身邊有很多同齡退休者,細觀若干人,我認為不是每一個人退休後都有能力出去旅行。為什麼呢?


(作者在新疆天山天池)


情況多種多樣,有兩夫妻觀念不一樣,還沒出門就開吵,有習性上不容他人的高高在上之人,還有對外部世界不瞭解,也懶於瞭解之人,有不願出去旅遊,認為沒有打牌好玩的,有要帶第三代孩子的,當然這是一個好理由,更多的人要為第二代作更大的貢獻,有一份退休金還要出去打一份工,比如做保安等等......有很多類型,這些人佔退休人員十分之七八九,不信大家可以數一數身邊之人,看一看他們退休後是怎樣生活的,有計劃的旅行者多嗎。


(旅遊作為熱詞,談的人多,真正有計劃旅遊的不多)


這是一幅退休人員社會圖,旅遊作為一個詞,熱詞,見面談的人很多,真正有計劃旅遊,打算走遍全國的鳳毛麟角,所謂自駕遊、徒步者,更少。有些人偶爾出去走一下,以作時髦,實際上並不能算作旅行者。

凡此種種,如果要問,經濟是不是決定你退休後出去旅不旅行的最主要理由?我們可以注意到,大多數退休人員不存在旅遊經濟困難問題,上面說過,豐儉由人,人們的困難在觀念問題。

我認為許多退休人員沒有能力走出家門。並不是說沒有錢,錢沒有問題,是他們和社會相處,外面的世界不瞭解,裡面的世界脫不了身,甚至不能夠和自己和平相處,一天到晚進行一些過渡的身體鍛鍊,迷心一些無意義的保健,哪兒有點不舒服就誇大可能,故所以今天的藥房是最熱門的地方。


(作者在敦煌)


舉幾個實例:

有親戚夫妻二人工資合起來近萬,文化程度還比較高,也想出去玩,但不會自行動身(或者不敢),需要別人組織,說白了就是買票、吃住、路程安排需要別人弄好。所以有出行,但少。不知道為什麼就不能夠自己動起來,搞不懂。

有朋友一直說退休後要到外面走一走,很想去北京。退休了,工資也不低。後夫妻二人退休了,反而不出去了,老婆上午燒飯下午麻將,甚至說出了旅遊不好玩,累,不如打牌的語言。為什麼不出去呢,兩個人買上火車票一路上慢慢走慢慢看不是很好嗎?一道去北京不是很好玩嗎?我認為他們觀念上沒有調整過來,沒有作好準備,甚至門還沒有出,已經開始爭吵了。這是一種情況。



(作者在龍南圍屋)


有朋友有很多酒友,一直以來,玩這一塊是和朋友在一起,退休了,和家裡的一道走,意見不合,走不了,外面的朋友邀伴旅行又沒有同伴,也走不了。

我下放在一起的知青百十號人,真正每年有計劃出行的不到5人,偶爾出去旅行的有那麼10來個,絕大多數都是散落在家裡,或再次就業,特別是原從事技術工種同志,降格應聘,不顧年齡賺錢。


(作者在安徽宏村)


我的情況在自己社會圈裡僅一例,很孤單,沒有同伴。

我使用床車自駕遊,有計劃每年走一個大方向,比如西藏、新疆、大東北,作環遊,都去過,還在走,旅遊時間一般2個月左右。平時在家裡,得空也走一些3-2天的短途。

實際上我的工資收入低於很多朋友,只是我們計劃了,並從中玩出了經驗和樂趣,這點是最重要的。

今年清明節,我們臨時決定走瑞金,去江西龍南看圍屋,5.1勞動節又去了安徽宏村,覺得很有意思,也化不了多少銀子。

朋友們經常聚會,大家都會說到旅遊,我們只有聽的份,我如果說自己怎樣怎樣旅遊,別人會生心說你顯擺。呵呵。我知道,人們內心還是羨慕的,只是沒有說出來而已。


(南昌市郊梅嶺風景區,2元錢公交就可到達,我有時會去那兒爬山)


江西南昌市郊有一個特別好玩的地方:梅嶺風景區。我有時會去那兒爬山,2元錢公交就可到達,帶上水、熱飯,水果,早上去,下午回。這個不化什麼錢,曾經組織過知青爬山,後來也沒有多少人有興趣了。現在大家聚會就是打牌、吃飯,還發展了,現在是打2天的牌,在一起地鋪住一個晚上,當然,這可以重溫知青時代,但要喝2天的酒,這個玩有些累呢。人很多,邀起來出去旅遊,很難。

有一次在梅嶺見到不相識的老人4個,慢遊櫻花谷,而後在農家點上菜餚,一瓶白酒,邊喝邊談。恰我也在此店用餐,有交流,得知他們隔上一段時間會有一次這樣的相聚,我遇上仙人了。



(作者夫妻在西藏布達拉宮)


總之經濟不是決定你退休後出去旅不旅行的最主要理由。

決定退休後出去旅不旅行的最主要原因是觀念。真心期望更多的朋友走出去。

好,就到這裡。謝謝好問。


稀夫文字


經濟是不是決定你退休後出去旅不旅行的最主要理由?

只要出去旅遊,不管是以什麼方式,都是需要花錢的,所以退休後能不能出去旅遊,【經濟】是一個理由,但不是最主要理由。

退休後能不能出去旅遊,以下幾個方面都是比較重要的理由:

1、時間

有不少人退休以後,要帶孫子、還要照顧自己身體日漸衰退的父母,可以說退休了,比上班還要忙,上有長輩、下有孫輩,就算是有錢,也沒有時間出去旅遊。

沒有時間是退休後不能出去旅遊的原因之一,和經濟沒有關係。

2、身體原因

有的人由於自身的原因,暈車、暈船、暈飛機。我小姨就是這樣,年輕的時候出過幾次門,每次都像得了一場大病一樣,別說欣賞風景,下了車都吐得吃不消,現在好多年都不出遠門了,她家條件很好,就是出不了門。

身體的緣故是退休後不能出去旅遊的原因之一,和經濟沒有關係。

3、不喜歡旅遊

我身邊有些朋友,退休以後寧可在家買菜、做飯,有時間打打麻將、跳跳廣場舞,也不想出去旅遊,總覺得景區人多,景點也差不多,出門在外,吃不好、住不好,簡直就是受罪,還不如在家睡覺。同樣的風景,不同的人欣賞,韻味不同,所以人家純粹是不喜歡旅遊,和錢無關。

不喜歡旅遊是退休後不出去旅遊的原因之一,和經濟沒有關係。

4、以工作為樂趣,嫌旅遊費時、費力

有些人一輩子就是以工作為樂趣,退休以後也閒不住,還要找地方接著忙活,我們單位上就有好幾個這樣的人,上班的時候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好象除了工作也沒別的愛好。有一次,我和同事一起出差,本來辦完事,還有一天的時間可以出去看看風景,結果人家覺得還不如到車間跟著學習學習有意思。就是這個同事退休以後又找了個單位返聘,接著忙忙碌碌,他家裡又不是沒錢,就是喜歡工作的感覺,旅遊那種浪費精力、耽誤時間的事情,引不起他的興趣。

專注事業、退而不休也是退休後不出去旅遊的原因之一,和經濟沒有關係。

現在國內許多景區,對60歲以上的老人都實行免費或者半價,只要你喜歡旅遊並且付諸行動,合理安排旅遊的行程,花費並不是很多(喜歡豪華遊的除外),所以經濟條件並不是決定退休後能不能出去旅遊的最主要理由!

我是喜歡旅遊的玉心,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一點幫助,也歡迎大家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歡迎你的轉發與關注,讓我們一起成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