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你們最近正在讀或者剛剛讀完的書是什麼?

Gyp郭小帥


朋友們,正在讀的書已經中斷很長時間了,《理解媒介》、《阿特拉斯聳聳肩》。不知何故兮最近大家都很忙,一盤點還真不知道都幹了些什麼,現代化社會不應該是這個樣子,這是把人變成機器的節奏。


歐比旺羅克


我剛讀完一本書是《易經》。

我說說我閱讀理解《易經》的心得是:天地萬物相互化生,生克平衡,相互轉化平衡平行的規律。

《易經》陰陽分合化生萬物。萬物之祖宗就是《易經》。

陽為天,為父,為形。陰為地,為母,為實。亦是陰陽分合化生萬物,亦是形實化生萬物。地昇華為天,聚沉為地。地萬物陰陽化生,生克平衡昇華,形分合化生轉化平衡。亦是陰陽化生平衡平行,亦是形實化生平衡平行。

《易經》是平衡平行,失衡才出易象。人合形出吉凶預示,亦是先知也,卦象也。亦是陰陽合一的能力,亦是形實合一的能力,就是祖宗的能力的規律。

故我閱讀理解《易經》的心得就是:天地萬物互相化生,生克平衡,互相轉化,分合平衡平行的規律。

我的閱讀理解《易經》也許有誤,盼老師們評論總結完美!謝謝!

網友們,你們讀完《易經》的書是什麼心得?說說好嗎?





真王山


讀書是一種愛好,讀書是一種樂趣。這段時間正在讀的書是《古文觀止》和吳軍博士的《格局》。



《古文觀止》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中華文化太優秀了,博大而精深,歷朝歷代湧現出了無數優秀的文學家,他們的才華,他們留下的作品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啟示,無數的快樂。

《格局》這本書是吳軍博士繼《見識》《態度》系列出的第三本書,一如既往的好看,一如既往的有深度,一如既往的讓你腦洞大開,深受啟發。

《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這套書我讀了近兩個月,感觸比較深,收穫也比較大。認真閱讀此書,更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優秀的文化的傳承很重要。書中《五柳先生傳》《朋黨論》《岳陽樓記》《滕王閣序》等,好的文章太多了,此書把中國所有優秀的散文基本上都囊括了,當然如果真的要挑其中的缺點,我認為其中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過於多了,除此之外,我認為其中所選的每一篇作品都非常好看,看了以後非常有收穫,也很有感觸。




《格局》

這本書是吳俊博士繼《見識》《態度》後第三部人生進階作品。在本書中,吳軍博士為你總結了提升格局的五個緯度:位置、方向、方法步驟和節奏。任何人無論起點高低,只要能認清自己的位置,找準方向,用正確的方法做事,同時把握好節奏,幾年後你就會看到一個格局比今天大得多的自己,一個讓自己感到進步的自己。

很多人不肯認命,不肯止損,其實是因為骨子裡太高估自己,不僅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且高估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高估自己的能力才會覺得有翻盤的可能,高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他覺得什麼都該是自己的,什麼都不能少,這種思想其實很可怕的,認清自己很重要,該止損時一定要止損,該放棄時一定要放棄。




一個人不斷往上走,眼界越來越開闊後,就知道自己的能力的邊界,會更加謙虛,更加有敬畏之心,就不會再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奢望了。那時候的人會變得豁達,變得大度,對未來對社會不會那麼悲觀,對自己更加有信心。


大志讀書


在看《詩詞格律》,學到了不少知識

列舉其中一項


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或詩餘,是隋唐時期產生的一種新的詩歌樣式。


最初主要用於在歌席酒宴上配樂演唱,所以始終與音樂關係密切。每首詞都有固定的詞牌,詞牌規定了詞的句數、字數、押韻,乃至每一個字的平仄。由此可見,詞的格律比詩更為嚴格。


詞自產生以後,經過了前期的緩慢發展,到晚唐五代時,花間派詞人溫庭筠、韋莊等開始大量進行詞的創作,併產生了第一部文人詞的合集——《花間集》。


而以南唐君臣李璟、李煜、馮延巳為代表的南唐詞人群,進一步把詞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詞在宋代的興盛準備了條件。尤其是南唐後主李煜,其亡國以後的詞作多寫亡國之痛和家國之感,讀來字字泣血,感人至深。


進入宋代,產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詞人,名篇佳作層出不窮,並出現了各種風格、流派。今人編輯整理的《全宋詞》,共收錄1300多位詞人的詞作近2萬首,從這些數字可見當時的創作盛況。


宋代著名的詞人有歐陽修、柳永、蘇軾、秦觀、李清照、辛棄疾、姜夔、周邦彥、吳文英等。蘇軾、辛棄疾等人的詞作奔放曠達,被稱為豪放派的代表;柳永、秦觀、李清照等人的詞作情感細膩,風格清婉,被稱為婉約派的代表。


宋代以後,詞作為一種文學樣式繼續向前發展,並在清代迎來了又一個創作鼎盛期。但總的來看,清詞的成就和影響力已經不能和宋詞相提並論了。


詭語娜娜


我正在讀周瘦娟著寫的《花木從中》。

周瘦娟是位著名的作家和園藝家。在蘇州建營“紫羅蘭庵”,廣蓄古今書畫文玩,親手培植花木水石盆景,並賦詩提意,中年陶醉期中。書中以景入詩,詩詞散文隨心而就,有三四百篇之多。

這本書是我一位朋友在二手市場買的。曾經藏書的主人名叫李誠。看得出他是位非常熱愛閱讀的學士,書中許多菲葉的重點都用筆做了標記。如果有幸,友友們有認識李誠的原藏書人,一定要告知他,書在我這裡,保存的很好。








甦醒的春天


和學生一起重讀《呼蘭河傳》。 對這位家鄉的女作家有了重新的認識。

《呼蘭河傳》是蕭紅在千里之外回望故鄉的作品”(李玲.《呼蘭河傳》:一個現代知識女性的故園之思)。雖然是長篇小說,但其實是作者的近紀傳體散文集,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記事。作品文筆優美,寫作方法獨特,其單獨人物故事的描寫和兒童視角的運用增添了作品的“史料”性。在《呼蘭河傳》中,蕭紅對國民團體盲目、愚昧、麻木、殘忍等劣根性的批判雖沒有直言,但字裡行間展現無遺,初讀時只覺得這些人的可恨,再讀確有了憐憫之情,或許是自己變老了。作品還飽含著蕭紅對於呼蘭河小城的眷戀以及對童年溫情時光的懷念,而我的經歷又和作者有幾分相似,於是更心有慼慼然的感覺。或許,這便是重讀的收穫吧。


塞北平生


最近正在讀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太宰治被稱之為“無賴派文學大師”,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人間失格》是其最具有代表作的著作之一。

01 病態的太宰治

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太宰治的短文,一開始是他的傳奇人生吸引了我,我無法想象一個五度自殺的人如何能創作出如此佳作,我也無法想象在他一次次的自殺後又是如何能恢復創作。

太宰治出身優越,從小生活無憂,這給了他一種不同於他人的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也間接的造就了他的英雄主義,以致於當他遭遇失敗的時候,引發了他對人性的絕望。

太宰治是一個追求兩個極端的人,要麼是完美無缺,要麼是徹底毀滅,他無法讓自己的中間存活,所以一旦完美不再,他就追求毀滅。

上帝始終是公平的,給你關了一扇窗,也給你開了一扇窗。太宰治是一個文學天才,上帝給了他性格及情感的缺陷,也給了他創作的天分。

太宰治的文學成就恰恰就是在他的性格及情感缺陷上造就的。

02 《人間失格》的意義

《人間失格》是一部靈魂的自白,主人公葉藏生性懦弱,對社會充滿恐懼與不安,他成為了一個“異類”,可是他也用生命做賭注,揭示人類的困惑與迷失。

從語言風格上,我並不喜歡這部作品。這部作品的開頭給我們展示的是三張照片,一張是幼年時代的照片;一張是學生打扮的照片,一張是頭上已生華髮的照片,作者對這三張照片的描述奇怪又滲人。這部作品一開始就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但是又讓人好奇三張照片背後的故事。

但這部作品恰恰表達了人性中最脆弱的一部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柔弱、孤獨又苛求愛的荒地,我們從不輕易展示在人前,即使這塊荒地從沒消失過。

我們之所以對這部作品又愛又恨,一是因為它的基調太沉重,而是它集中了我們內心最柔弱的部分。所以當太宰治將它赤裸裸的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既害怕也好奇。

03 結語

這部《人間失格》依然是一部值得一讀的作品,雖然太宰治的文字帶有病態,但卻也是我們不得不直面的一種狀態。因為這種柔弱、孤獨一旦成為一種病態,也容易走向一種極端。


何來right


您好,我是鑑書人。

我剛剛讀完的書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寫的《控制憤怒》。

這本書從憤怒造成的後果切入,比如憤怒會破壞人際關係、引發攻擊行為、造成心理疾病、帶來精神痛苦等。

接著討論了傳統心理學對憤怒情緒的處理,並分析其弊端,進而向讀者介紹有效控制憤怒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

通過這種理論,可以瞭解到憤怒情緒(行為引發的後果)看似是由某個事件或某個困境導致。

但仔細分析可以發現,事件或者困境並不是造成憤怒情緒的原因,而是在於面對某個事件或困境時,我們自身的信念體系。

信念體系指的是你對於問題的看法,與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密切相關。價值體系決定了,你在面對困難時是樂觀積極,還是悲觀消極。

知道了事件或困境不能直接導致憤怒,而要通過我們的信念體系才決定是否憤怒,那麼我們就可以重建我們的信念體系。

這就是說,在面對糟糕的事情之時,通過改變絕望的思維,建立積極的理性的思維,並給予肯定,我們就能化憤怒為失望,有效控制憤怒。

另外,這本書也分析了我們容易憤怒的原因,幫助我們更快更準備發現自身問題。

而堅持理性信念體系的構建,能有效改善我們的處境。

這本書,值得一看,四星推薦。


鑑書人


最近在讀蒙曼的《品·最美唐詩》。很多年前央視《百家講壇》,聽蒙曼講述《太平公主》、《武則天》、《大隋風雲》,一晃都過去這麼長時間。這幾年的《中國詩詞大會》非常火爆,蒙曼擔任《中國詩詞大會》的評委,以其深厚的學養和探幽入微、幽默風趣的點評得到觀眾的喜愛。

蒙曼書中說:“人有五味,人就活著,詩有五情,詩就永恆。”“詩是人寫的,也是寫給人的。人的一生,從從縱向看,是四季;從橫向看,是五情。四季是什麼?春夏秋冬,對應著人生,就是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五情是什麼?喜、怒、哀、樂、怨,對應著人心,就是那些迴環往復、起伏不定的心情。”蒙曼精選了35首唐詩分為喜、怒、哀、樂、怨五大單元板塊,一一點評。

喜:一共分享了9首詩。“喜”有好幾種:金榜題名、新婚大喜、親人重逢、友人來訪、閒居訪友、仕途得意等等。其中孟浩然《過故人莊》說的是“閒居訪友”。這首詩很熟悉、很喜歡,也有這種訪友情形,感同身受。“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畫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就是拜訪的意思,過故人莊,也就是拜訪老朋友的田莊。這首詩畫面感極強,讀著讀著,一種屬於中國的田園風味撲面而來。也讓我想起一起去終南山拜訪同事老友的場面。同事退休回到秦嶺終南山翠華山老家閒居,喜歡字畫。夏天的時候邀我們去夏涼,於是一行人帶著筆墨就去了,山裡真是涼快。“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迎客的酒席在屋裡,窗戶打開,意境也一下開闊了,讓人心曠神怡,菜園子裡黃瓜豆角辣椒長的不錯 ,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品茶、喝酒、畫畫、寫字,也是人生之喜吧。





墨香一毛


剛看完小說《深圳沒有勇氣再說愛》第一部,這部小說是我第三次看,非常好看,幽默中不失智慧,很多句子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看得直呼過癮。由於這是部都市愛情小說,故此又是那般的接地氣,書中人物就好像是我們自己,一個湖南人到深圳打拼,機緣巧合下遇到佳人.........反正賊好看,建議大家看的時候先百度下這邊小說,這部小說曾在網絡上非常火,火得一塌糊塗,於是有了第二部,但第二部沒有第一部寫得那麼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