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開國君主李元昊是怎麼死的?李元昊之死給了後人什麼警示?

冰心依舊2018


李元昊“文武皆備”,他主政17年,其中稱帝11年,文治武功,均有建樹。可惜好色,在政治鬥爭中死於親兒子刀下。野利氏和沒藏氏都是夏國有權勢的貴族,皇后的廢立和夏景宗元昊的被刺,並不僅僅是宮廷間的私事,而是反映著党項奴隸主貴族間爭奪權力的鬥爭。

中道而殂的元昊,諡武烈皇帝,廟號景宗,在賀蘭山下建起規模宏大的、號為泰陵的墓地,夏國以開國之主的禮儀將元昊葬於其中。巨大的王陵至今還留在原地,成為人們遊覽觀賞憑弔歷史的一處名勝古蹟。


晚年的元昊逐漸從一個令人敬仰的英雄墮落成為沉湎酒色、不問政治的荒淫暴君。

党項人愛酒,酒也是西夏社會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党項人以飲酒為樂,常常邊喝酒邊談國家大事。酒也是党項人祭祀活動中的必備之品,由於西夏科學文化較為落後,祭祀活動眾多,主要有四種:一是祭天,二是祭祗,三是享人鬼,四是祭先聖先師,無論哪種祭祀都要準備大量的酒當祭品。党項民族是一個尚武復仇的民族,仇家和解後,要將豬、狗血摻入酒中,倒入骷髏裡,雙方共飲,併發誓不復仇。節日歲慶之時,党項人聚會宴飲更是必不可少,按年齡輩份老少相坐而不管地位尊卑,開懷暢飲,豪無顧忌。

元昊如果調集軍隊,召集部落首領共同與獵,然後刺血盟誓,以表決心。西夏對將士斬敵首級立功者,也不過賜美酒一杯,酥酪數斤。可見飲酒對西夏人來說不只是一種物質享受,而且在聯繫部落間的團結和發揚尚武精神上起著其他財物無法替代的作用。西夏人不但自己愛飲酒,還利用酒來引誘敵人,西部少數民族有“嗜酒”的特點,元昊令部下釀酒引誘宋夏邊境的党項、吐蕃人叛宋投奔西夏。元昊也如大多數黨項人一樣特別喜歡飲酒,在其統治後期,更是嗜酒如命,縱情聲色。

元昊的第一位妻子是衛慕氏,因衛慕山喜的謀反而被元昊所殺。第二個妻子是遼國的興平公主,因為和元昊感情不睦,後來病死,並引發了遼夏之間的一場大戰。第四位妻子索氏,也是党項有名的大族,但是婚後和元昊的關係很不好,可能是因愛生恨,不受寵的索氏十分憎恨元昊。元昊帶兵征戰犛牛城時戰敗,誤傳到宮裡的消息說元昊戰死,索氏聽說後,不僅不悲傷,反而喜形於色,天天在府內彈琴,跳舞。後來元昊安全返回,她因懼怕元昊治罪而自殺,元昊還不解恨,又殺死了她的全家。

元昊還有一位妻子咩迷氏,來自於一個党項的小部落,剛嫁給元昊不久就被厭棄,獨自搬到夏州的王庭鎮居住,生有一子名叫阿哩。不知為何,元昊並不喜歡她們母子。阿哩成年後,深為母親所受的不公遭遇不滿,對元昊懷恨在心,於是聚眾謀反,圖謀殺掉元昊,結果被族人鄂桑格告發。元昊派兵捉住阿哩後將其沉河殺死,並派人去王庭鎮賜死了咩迷氏。

元昊的第一任皇后野利氏,是來自党項部的名門望族野利部。野利氏不僅姿色出眾,而且有勇有謀,曾隨元昊出征,深受元昊喜愛。她喜歡戴“起雲冠”,元昊不僅令專人打造,而且下令國內只准野利皇后一個人戴這種冠。野利氏後來被元昊立為憲成皇后。野利氏生有三子,長子寧明,次子寧令哥,三子薛埋,早夭。元昊稱帝建國後,冊封長子寧明為太子,寧明聰慧好學,深明大義,寬厚仁慈,喜學儒、道。但元昊嫌其“書生氣”太重,缺少“帝王之氣”。一天,元昊問寧明,什麼是“養生之道。”寧明答:“不嗜殺人。”元昊又問他什麼是“治國之術。”寧明答“莫善於寡慾。”元昊心生厭惡,說“這小子胡言亂語,不是成就霸業的材料。”後來寧明隨定仙山道士路修篁學習辟穀法,而走火入魔。元昊對他更加厭惡,不許他入見。寧明因此而心生恐懼,不多久,因為修道氣忤而死。寧令哥外表酷似元昊,性格驕橫霸道,但元昊對他十分寵愛。寧明死後,野利皇后請元昊立寧令哥為太子。公元1042年,寧令哥被立為太子,從小被嬌縱慣養的寧令哥更是有恃無恐,為所欲為。

野利玉乞的妻子沒藏氏,氣質高雅,美豔無比,生性放蕩,喜歡治遊,是党項部落中出名的美女。在野利玉乞被殺後,沒藏式躲到三香家寺院出家。野利皇后在元昊面前哭訴旺榮兄弟無罪。元昊也意識到殺錯了人,心下亦有悔意,於是下令四處尋找野利後人,加以善待。後來找到了沒藏氏,元昊一直垂涎她的美色,便將她接回了宮中,佔為己有。野利皇后本來就對元昊殺死自己的哥哥心存不滿,現在又發現元昊和自己以前的嫂嫂有私情,更是氣憤難平,但她不忍心將沒藏氏殺掉,便逼她到興慶府戒壇寺出家為尼。元昊便經常以去寺中參佛為藉口,繼續與沒藏氏私通密會,並經常豪無顧忌的帶她外出狩獵。公元1047年,沒藏氏在隨元昊出獵途中生下一子,因其營帳安扎在兩岔河邊,故取名為寧令兩岔。“寧令”為党項語歡喜之意,諒祚為兩岔之諧音。諒祚出生後,元昊將他寄養在沒藏氏的哥哥沒藏訛寵家裡。訛寵以野利玉乞的部屬漢人毛惟昌、高懷正之妻為小諒祚的乳母。沒藏訛寵也因為妹妹沒藏氏得寵而被元昊提撥為國相,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沒藏訛寵趁機將自己的親屬子弟安插到一些要害崗位。

寧令哥長大成人後,公元1047年五月,元昊為寧令哥娶党項大族沒移皆山的女兒為妻。他在兒子寧令哥的成婚大典上見兒媳婦年輕貌美,楚楚動人,按捺不住,竟然將兒媳婦強行納為自己的妃子!寧令哥惱羞成怒,但不敢發作。父子從此反目成仇。野利皇后,先是其兄長被元昊冤殺,接著又發生夫奪子婦的醜事,自己也跟著失寵,於是心生怨言。元昊聞知後,直接廢掉了野利皇后,將其貶往別宮,下令不誰再見。封沒移氏為“新皇后”。元昊為她在天都山大修宮殿,史載:“大役丁夫數萬,于山之東營離宮數十里,臺閣高十餘丈,日與諸妃遊宴其中。”離宮建成後,元昊和沒移氏在賀蘭山的離宮之中,醉生夢死,日夜飲酒作樂,不理朝政,整日過著奢靡的生活。將朝中之事交給國相沒藏訛寵處理,老臣楊守素看不下去,告老還鄉。

沒藏訛寵見元昊對沒移氏十分寵愛,便擔心自己的權力早晚有一天會失去,便與其妹沒藏氏商議對策。太子寧令哥嬌妻被父奪走,母親又被打入冷宮,對父親心懷怨恨。沒藏訛寵乘機挑唆年輕氣盛的寧令哥去刺殺元昊,並保證事成之後就擁立他為王。沒藏訛寵之計可謂一箭雙鵰、穩操勝卷。如果寧令哥行刺成功,沒藏訛寵可以弒君之罪捕殺寧令哥。如果寧令哥刺殺不成功,則元昊必然會殺掉寧令哥。無論結果如何,都可把太子除掉。沒藏訛寵此計也冒了極大的風險,萬一太子寧令哥不想殺或不敢殺他的父親的話,若將此事告訴元昊,則沒藏訛寵必死無疑,但驕橫而又魯莽的寧令哥竟然答應了找機會殺掉元昊。

公元1048年(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元宵節,寧令哥約野利族人浪烈等潛入皇宮,趁元昊與諸妃飲酒做樂,大醉回宮就寢時,突然揮戈向元昊刺去,元昊躲閃不及,鼻子被削掉。元昊大喊一聲:“有刺客!”侍衛們立刻蜂擁而至,寧令哥在浪烈的拼死掩護下驚慌出逃,躲到了沒藏訛寵的府上。浪烈則被侍衛砍成了肉泥。元昊鼻子被削,血流如柱,疼痛難忍,加上又聽說是自己最寵愛的太子乾的,心中更是氣惱。第二天便氣絕身亡,年僅46歲。這位割了無數戰俘的鼻子的帝王沒想到最終讓自己的兒子割了鼻子而身亡。元昊死後,沒藏訛寵立即逮捕了寧令哥,連同他的母親野利氏,以弒君之罪一併處死。


老衲來寫書


身為開國皇帝的李元昊,能征善戰,又有政治才幹,但關於他的死,卻匪夷所思,竟然是被人削掉鼻子,流血而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李元昊)

一、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李元昊是党項人,出身於貴族之家,他之所以很快就能建立西夏王朝,必須感謝他爹李德明。

李德明早年奉行“依遼和宋”的套路,同時向遼國和宋朝稱臣,由於是遼國和宋朝的藩屬國,除了各種福利加倍,還保得地方平安,趁機大力發展農業並招兵買馬,強化軍事。

與此同時,李德明還不斷搶劫宋朝邊境,靠此斂財。由於他像游擊隊一樣神出鬼沒,又不講道理,不堪其擾的宋朝索性封他為西夏王,並每年都給他數目可觀的扶貧款,以此達到邊境安寧。

然而李德明才不講什麼“仁義禮智信”,他一邊理直氣壯地拿著宋朝給的大額扶貧款招兵買馬,一邊又用日漸強大的軍隊來東征西戰,四處劫掠。這樣一來,他不光很快就脫了貧,勢力範圍也翻了好幾番。

但是他一邊明搶暗奪,一邊卻依然對宋朝保持著假裝恭順的態度。所以儒學思想深厚的宋朝,對他的流氓行徑總是束手無策。不斷髮聲譴責,最後還是滿足他的條件,希望他再不要侵犯邊境。

經過18年的準備,西夏已經具備和遼宋抗衡的勢力後,計劃稱帝的李德明,卻突然病逝了。

李德明去世後,王太子李元昊繼承了王位。

李元昊生得英明神武,常騎駿馬出行,時人見他氣質不凡,都贊他“真英雄也”。

李元昊真的不是繡花枕頭。他自幼好讀書,精通漢藏等語言,法律、治國經略、佛學、兵法,無不精通。年少時便隨李德明徵戰殺伐,在軍事上有勇有謀,堪稱西夏的領袖之星。

李元昊早就不滿於向遼宋稱臣了。為了能早日形成獨立的王國,他在文化上進行了大量改革,包括文字、服裝、髮飾等方面的改革。同時在政治和軍事上,他也去陳出新。除此外,他對自己的名字也進行了改革,他拋棄了宋朝賜給他們的“趙姓”,改回“李姓”。

1038年,在建國工作完成後,李元昊在眾人的擁戴下,登基稱帝,並建立了西夏王朝。

(李德明劇照)

二、多疑殘暴,不得人心。

李元昊稱帝,遼宋都不承認他的皇帝身份,特別是宋朝為了打擊李元昊的無法無天,馬上就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一是削奪李元昊的賜姓官爵,並懸賞重金捉拿李元昊。二是停止每年給西夏的大宗的銀、絹、錢歲賜。三是停止和西夏的經濟貿易。四是禁止西夏青白鹽進入宋朝。

宋朝的政策,讓李元昊暴怒,於是率軍和宋朝大戰。先後發動了三川口戰役、好水川之戰和定川寨戰役,數戰皆勝,讓宋朝驚惶不已。

不過,李元昊的勝利,卻沒有得到西夏百姓的歡呼。由於連年征戰,讓百姓陷入到困苦之中。貴族也利用民怨不斷造反,想要推翻李元昊。

為了鞏固皇權,李元昊不得不向宋朝求和。於是宋朝解除了對他的經濟制裁,歲賜如舊。

外憂解除後,李元昊開始著手穩固政權。

他擔心外戚干政,又害怕權臣做大,所以下了“峻殺令”。

第一個被他滅門的是母親衛慕氏的孃家。由於舅舅衛慕山喜功勳卓著,手握重兵,李元昊便奪了他的兵權。衛慕山喜當然不服氣,於是暗中發動政變。沒想到被李元昊察覺,於是衛慕氏一族慘遭滅門,就連生母衛慕氏也被賜毒酒而死。

緊接著李元昊又殺了屢有戰功的叔父嵬名山遇一族。

不光如此,李元昊還命民夫每天都要造一座陵寢作為他的疑冢,待修到360座時,李元昊便把這些民夫全部殺死了。

(太子寧令哥劇照)

三、強佔兒媳,慘遭削鼻。

皇權鞏固後,李元昊漸漸貪圖享樂,沉湎酒色之中。

太子寧令哥早與沒移氏訂有婚約。然而當寧令哥成年,迎娶沒移氏時。李元昊見到年輕貌美的沒移氏,竟直接把寧令哥的婚禮當作了自己的婚禮。就這樣,本該是兒媳婦的沒移氏,成了李元昊的妃子。

為了取悅年輕貌美的沒移氏,李元昊把寧令哥的母親野利皇后廢為了庶人,並把沒移氏封為皇后。

野利皇后的兄弟野利遇乞和野利旺榮,由於善用兵有計謀,深為宋朝所懼,亦是李元昊的心腹大將。由於李元昊搶了太子的媳婦,又廢黜了野利皇后。他唯恐野利旺榮和野利遇乞謀反,於是使計將二人誅殺,又滅掉了野利氏一族。

此時沒移氏生下一子,李元昊大喜過望,決定廢掉寧令哥,改立沒移氏之子為太子。

一直覬覦帝位的相國沒藏訛龐,於是趁機挑唆寧令哥刺殺李元昊,並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除掉李元昊,就擁立他為皇帝。

寧令哥信以為真,趁夜潛入李元昊的行宮中。待李元昊醉酒入寢時,寧令哥便持刀刺向了李元昊。然而,由於恐懼,卻只削掉了李元昊的鼻子,隨後便逃到沒藏訛龐家中隱匿起來。

不久,李元昊因失血過多去世了。沒藏訛龐趁機把持了朝政,並以“謀逆弒父”的罪名將寧令哥處死。自此,西夏國開始了衰亡之路。

一代開國皇帝李元昊由於殘暴嗜殺,對朝臣猜忌殺戮,引得民心向背;又殺母殺妻殺子,威望大跌;最後他又不講倫理,強佔兒媳。最終慘遭報應,被太子所殺,丟掉了性命。可見人若是權力太大,沒有約束後,往往為所欲為,最終落得個害人害己的結局。

(參考史料:《西夏書事》《宋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開國皇帝,卻搶兒子的老婆,最終被兒子削去鼻子後死去。接下來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李元昊的先祖拓跋思恭通過協助唐朝平定黃巢之亂,獲得了皇帝賜姓的榮耀。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到了李元昊這一代,實力最為強盛,並最終建立了西夏國。

公元1003年,李元昊出生在靈州(今寧夏靈武),一個党項貴族之家。在他出生的第二年,祖父李繼遷在同吐蕃六穀部首領潘羅支的作戰中,身中流矢,傷重死去,父親李德明繼承了祖父的官位。 在之後時間裡,李德明奉行“聯遼睦宋”之策,使党項夏州李氏政權在和平的環境中得到迅速發展。

李元昊從小跟隨在父親身邊,學習處理政務的事情,因此李元昊的政治頭腦從小就開始顯現出來。 根據考古挖掘出來的資料記載,青年時期的李元昊,長了一副圓圓的面孔,炯炯的目光下,鷹勾鼻子聳起,剛毅中帶著幾分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態。 雖然李元昊是中等身材,卻顯得魁梧雄壯,英氣逼人。幼年時期的元昊,尤其喜歡讀兵書,對於當時流行的《野戰歌》、《太乙金鑑訣》一類兵書,更是手不釋卷,專心研讀,精於其蘊。 李元昊頗具文才,精通漢、藏語言文字。又懂佛學。尤傾心於治國安邦的法律著作,善於思索、謀劃,對事物往往有獨到的見解。這些都造就了李元昊成為文有韜略、武有謀勇的英才。 李元昊身上的這些品質,註定了他將是不平凡的大人物。


在李元昊的不斷擴張之下,整個河西走廊的地盤全部被他佔領了,經過幾年的沉澱後。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李元昊終於建國稱帝,成為西夏的第一位皇帝。雖然李元昊英明一世,但是其結局卻是非常悽慘的。

晚年的李元昊,變得沉迷於酒色,好大喜功,導致西夏內部日益腐朽,眾叛親離。更為離譜的是李元昊妻妾成群,猶喜強奪他人之妻。李元昊最不該的就是廢皇后野利氏、太子寧哥,改立與太子訂親的沒藏氏為新皇后。 沒藏氏原本是自己的兒媳,沒成想被元昊看上了,這不是給自己兒子戴了綠帽子。


太子寧令哥怎能不氣憤,便由此心生怨恨之心。加上野心家沒藏訛龐挑唆,寧令哥帶著戈進宮刺傷元昊。 在這次刺殺中,李元昊被削去了鼻子,受了驚嚇,又急惱不過,鼻創發作。天受禮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正月初二死去。

西夏最偉大的一代君王,生的偉大,卻死得異常悲催!在他死後,李元昊小兒子李諒祚即帝位! 其結局令人唏噓。


這事兒有點趣兒


李元昊(1003年6月7日-1048年1月19日)党項族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之後,是西夏開國皇帝(1038年11月10日-1048年1月19日在位)。李姓為唐所賜,李繼遷孫,李德明長子,生母衛慕氏。1038年11月10日自立為帝,脫離宋朝,國號“大夏”,亦稱西夏,定都興慶府。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被其子寧令哥所弒,死後葬於泰陵。

  西夏景宗李元昊,又名曩霄,因先世宋賜趙姓,故又稱為趙元昊。李元昊少年時身型魁梧,勤奮好學,手不釋卷,尤好法律和兵書,通漢、蕃語言,精繪畫,多才多藝,曾訂定官制﹑軍制﹑法律及創制西夏文字。

1032年李元昊以太子身份繼位,仍稱藩與宋,但其雄毅大略,不甘臣服於宋,不斷對外出戰,擴大勢力。後來為表獨立,廢唐宋分別賜李、趙姓,改姓嵬名,改名曩霄,自稱兀卒,以元魏王室後裔自居,並以嚴酷手段徹底翦除守舊派。

  大慶三年十月十一日(1038年11月10日)李元昊自立為帝,脫離宋朝,國號“大夏”,亦稱西夏,定都興慶府。命大臣野利仁榮創西夏文,大力發展西夏的文化;建國後推動教育,創蕃學,啟西夏文教之風;開鑿“李王渠”,以便西夏國民耕種;三次於三川口(今陝西延安西北)、好水川(今寧夏隆德東)及定川砦(今甘肅固原西北)等戰中大敗北宋,並在遼夏第一次賀蘭山之戰中大勝遼國,奠定了西夏在遼、宋兩國的地位。

李元昊本來有意奪取關中之地,攻佔長安,但因宋軍頑強抵抗,夏軍戰敗,直搗關中之美夢就此破滅。

由於戰事繁多,西夏經濟破損,李元昊於1044年與北宋簽訂慶曆和議,向宋稱臣,被封為夏國王,為西夏建樹良多,堪稱一代英豪。

  李元昊的文治武功卓有成效,但其在位16年(1032年繼承王位起計),猜忌功臣,稍有不滿即罷或殺,導致日後母黨專權。另,李元昊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西夏內部日益腐朽,眾叛親離。據說他下令民夫每日建一座陵墓,足足建了三百六十座,作為他的疑冢,其後把民夫統統殺掉。廢皇后野利氏、太子寧林格,改立與太子訂親的沒移氏為新皇后,招致殺身之禍。

  延祚十一年正月初二(1048年1月19日),李元昊酒醉回宮,其子寧令哥趁元昊酒醉時,對其行刺。李元昊驚覺躲閃,被削去鼻子,最後因失血過多,驚氣交加,鼻創發作,不治而亡,享年46歲,廟號景宗,諡號武烈皇帝,葬泰陵廟號景宗。寧林格後因弒父之罪被處死。

(影視資料)

李元昊其人極其薄情,沒有多少親緣,為了剷除舅舅衛幕山喜,連親媽太后衛幕氏都毒死掉;表妹衛幕氏因為懷孕才保住性命,但是等到孩子【長子】出生時,元昊聽了野利氏的話認為表妹生的兒子不像他,就處死了表妹母子;二兒子阿哩因為不滿生母密克默特氏被冷待,企圖聚眾叛亂卻被手下告發,元昊怒而將二兒子沉河淹死,並賜死密克默特氏;元昊的父親德明為他千求萬請回來的契丹公主,也被元昊折騰的鬱鬱而終,直接影響兩國的邦交。李元昊極其好色,看上了自己的兒媳婦,將其搶了過來,讓西夏的太子寧令哥很是懊惱,加上大臣沒藏訛龐的唆使,使得寧令哥憤怒不以,最終行刺李元昊。

李元昊雄才大略、野心勃勃,一生戎馬戰鬥、馳騁疆場,特別是三川、好水川、河西走廊及賀蘭山北等戰役中李元昊斬兵奪將鬥智鬥勇,桀驁不馴,英雄形象十足,他的軍事,政治活動都對歷史的進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他好色滅倫、兇忍好淫、嗜殺成性,在佞臣的挑撥下,終被女色所害,令人嘆息。


鳳皇臺上憶吹簫


公元1048年,西夏國主李元昊在位第十年,上元節。

這一天李元昊心情非常不錯。

一來是上元佳節,舉國歡慶,李元昊自然也樂在其中。

二來是自己新冊封的皇后沒哆氏,長的是美若天仙,溫婉可人,自己長這麼大從來都沒有見過。

三是西夏帝國在自己的治理下,國力蒸蒸日上,自己在國內更是神明一般的存在,相信絕對沒有人敢威脅自己的統治。

在美好的心情支配下,李元昊在宮中與沒哆氏飲酒作樂,好不快活。

可與此同時,西夏太子寧令哥的心情卻差得一逼,李元昊越是高興,寧令哥就越是窩火。

因為李元昊的新冊封的皇后沒哆氏,正是寧令哥的未婚妻。

而被沒哆氏所取代的,正是寧令哥的生母野利皇后。

眼看著貌美如花的未婚妻,成了元昊的妻子,寧令哥怎麼可能人忍得下這口氣?再加上西夏國相沒藏訛龐在一旁煽風點火,挑撥離間,寧令哥再也忍耐不住復仇的怒火,拿起一口寶劍,直奔李元昊的寢宮而去。

到了自己父皇的寢殿外,寧令哥二話沒說,直接踹開大門,拎著劍進去,直接就向李元昊砍去。

李元昊此時正沉醉在溫柔鄉中,哪裡會想到寧令哥會突然發難,左躲右閃之間,元昊被寧令哥擊中了。

史書記載,元昊被寧令哥削去了鼻子,流血過多而死。

西夏一代雄主李元昊,就這樣死在了自己的兒子手中。

表面上看,這只不過就是一場仇殺,父奪子妻,子不堪其辱,弒父洩憤。

但實際上,這一切都只是國相沒藏訛龐的一個陰謀。

沒藏訛龐有一個妹妹沒藏氏,曾嫁與西夏名將野利遇乞為妻。

後來李元昊猜疑野利遇乞投宋,悍然殺之,但他的沒藏氏因為相貌美麗,就被李元昊帶回了宮中。

但由於沒藏氏的出身,為野利皇后所不容,就把沒藏氏趕到了寺院為尼。

可即便如此,也沒有攔住沒藏氏與李元昊的乾柴烈火,兩人常常在寺院相會。

不久之後,沒藏氏為李元昊生下一子,是為諒祚。

但這個孩子是私生子,不能帶回皇宮,因此只能寄養在沒藏訛龐家中,沒藏訛龐也因此權威日重。

這個時候,沒藏訛龐就動了歪心思了。

自古母憑子貴。

現在元昊只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太子寧令哥,一個就是沒藏氏的兒子,沒藏訛龐的外甥諒祚。

只要除了寧令哥,那麼諒祚將是西夏帝國唯一的繼承人。

於是。

沒藏訛龐就趁著元昊霸佔沒哆氏這個機會,教唆寧令哥弒父。

其實党項人崛起於唐代,深受唐文化的影響。

有唐玄宗納楊玉環為先例,元昊其實不覺得納了自己的兒媳有什麼不妥,整個西夏都是自己的,還在乎這麼一個女人?

而寧令哥,其實最初也就是稍微有點難受,並沒有起弒父的心思。結果被沒藏訛龐這麼一忽悠,就幹了傻事,正中沒藏訛龐的下懷。

寧令哥殺了元昊之後,心神大亂,只能找“策劃人”沒藏訛龐商量。

結果沒藏訛龐直接以弒君造反的罪名,拿下並處死了寧令哥。

如此一來,西夏皇位的繼承人,就變成了沒藏氏的兒子諒祚!

不久之後,上不滿週歲的諒祚,就在母親懷裡的襁褓中,登上了西夏的帝位。

其母沒藏氏,也順理成章的變成了沒藏皇后。

從此,西夏的權力基本上就掌握沒藏家族的手中,沒藏訛龐的陰謀完全得逞。

在沒藏氏攫取權力的道路上,元昊、寧令哥父子,就成了無情的犧牲品。

至於元昊之死能帶給我們的警醒。

那就是我們將來無論身處什麼位置,都要放平心態,不能放鬆警惕,因為你站得越高,就越有人希望你跌下來。你身邊最認為威脅不到你的人,才是最容易捅你一刀的人!

而寧令哥之死則告訴我們

一個人要時刻都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不要被仇恨矇蔽住,更不要輕信每一個故意接近你的人。否則你被賣了,還在幫別人數錢!


盜帥夜留香YE


兒媳有風險,扒灰需謹慎!這句話用在西夏景宗李元昊身上再恰當不過了。李元昊因為什麼死的?答案就兩個字——扒灰!



所謂扒灰,各地說法不同,大體指的就是老公公和兒媳通姦。這種行為在民間一直為眾人所不恥,但是在中國古代帝王之家和官宦、貴族之家卻是屢見不鮮。唐玄宗與楊貴妃就是最典型的扒灰事例,唐玄宗看上了兒子壽王李瑁的女人楊氏,通過各種手段,最終把兒媳變成了自己的女人,也就是著名的楊貴妃。除了唐玄宗之外,朱熹也幹過類似的事情。對!就是那個滿嘴倫理道德的朱熹!大跌眼鏡吧?可是,朱熹是在兒子死了以後乾的這事兒、唐玄宗遇上上一個窩囊兒子,灰扒了,這倆傢伙卻活得滋潤得很。倒黴的李元昊可就沒那麼幸運了……



李元昊看上了兒子寧令哥的女人沒移氏,直接搶到了自己床上,把兒媳變成了自己的女人。李元昊可沒唐玄宗那個耐心,還走個什麼道姑的形式,直接是明搶!實際上,最初寧令哥也並沒有什麼過激的舉動。畢竟,彼時的西夏並沒有宋王朝那些條條框框。但是,有一件事讓寧令哥感到了危機。李元昊與大舅哥野利遇乞的女人沒藏氏私通,還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西夏毅宗李諒祚。為了讓沒藏氏上位,李元昊甚至廢掉了寧令哥的生母、皇后野利氏。而這個時侯,沒藏氏的哥哥沒藏訛龐擔任著國相。李諒祚的存在,直接威脅到了寧令哥的皇太子之位。在母親被廢,女人被搶之後,寧令哥的這種危機感越來越強烈。



就在這個時候,本來就想讓外甥取寧令哥代之的沒藏訛龐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在寧令哥耳邊扇陰風、點鬼火。本來已經覺得自己即將被廢的寧令哥,被說得心裡更加忐忑,加之奪妻之恨,寧令哥最終對父親李元昊動了殺機。於是,一場兒子因為爭風吃醋行刺父親的鬧劇上演了,寧令哥一刀削去了李元昊的鼻子。不久之後,李元昊傷重不治身亡,一代梟雄李元昊就此謝幕。恐怕連李元昊自己我沒有想到,自己會因為扒灰丟了性命,而且還死得這麼窩囊!



在寧令哥殺了李元昊之後,早已做好準備、守株待兔的沒藏訛龐隨即便以弒君殺父的罪名處決了寧令哥。同時,又憑藉自身權勢否決了李元昊欽定的繼承人、宗室委哥寧令的皇位繼承權,讓自己尚在襁褓之中的外甥李諒祚繼承了皇位。自此,沒藏氏兄妹成為了西夏的真正掌權人。直到多年之後,沒藏氏被情人李守貴暗殺,李諒祚才同樣以通姦的方式,與孃舅沒藏訛龐的兒媳梁氏(即後來的大梁太后)通姦並聯手剿滅了整個沒藏氏家族。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李元昊是大半生英明神武,後期昏聵無德,作為皇帝,他是譭譽參半,亦正亦邪。他是西夏王朝的開國皇帝,也是第一個死於非命的西夏王朝皇帝。




党項人源起於鮮卑族拓拔部,和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北魏拓拔氏同宗同源。党項人是鮮卑族在中國歷史的最後一次濃墨重彩的登場。李元昊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党項貴族家庭。其遠祖拓拔思恭因興唐有功被唐王室賜姓李,祖父李繼遷、父親李德明經營夏州多年,在西北地區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雖然出生在官宦世家,但年輕時的李元昊依然顯示出了其沉毅英勇果敢的一面。他反對父親李德明的“聯遼晆宋”的妥協政策,主張修政整兵,擺脫遼朝的控制並積極南下侵擾宋朝西北。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夏國王(遼朝敕封)李德明病死,繼位後的李元昊開始積極對外用兵並著手稱帝大事。




西夏通過與遼朝聯姻(遼興平公主嫁於李元昊)穩定了與遼朝的關係,開始大舉對北宋用兵。李元昊表現出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與北宋通過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中,西夏殲滅宋軍西北精銳十幾萬人。並在河曲之戰中大敗御駕親征的遼興宗。至此奠定了北宋、遼、西夏三分天下的政治格局。李元昊於1038年正式稱帝,建國號為大夏(俗稱西夏),以興慶為國都,修建宮殿,設立文武兩班官員,創造西夏文,其文治武功都達到了人生的最巔峰。




李元昊的後半生和後唐莊宗李存勖非常相似,都是在承平日久之後沉溺酒色墮落腐化。加上李元昊生性暴虐、猜忌心重、好殺戮。開運元年(宋景佑元年,1034年)十月,母族衛慕氏首領衛慕山喜密謀殺害李元昊,被李元昊察覺,山喜一族人都被溺死河中。李元昊又用藥酒毒死母后衛慕氏,盡誅衛慕氏族人。其弒母行徑傳遍遼、宋兩國,世人至此都知李元昊殘暴不仁。大慶二年(1037)又將叛夏降宋的叔父嵬名山遇全家族誅。通過排除異己專擅殺伐,李元昊在西夏早已是不得人心。




做皇帝的基本沒有一個不好色的,但好色到把自己的命給丟的,李元昊也足可以名垂青史。李元昊稱帝后,廣羅天下美女,後宮妻妾成群尤不知足,他還好奪他人之妻,甚至連自己的兒媳婦也不放過。他強奪自己的兒子太子寧令哥的正妃沒藏氏做自己的妃子,太子與李元昊因為“奪妻之恨”而父子離心。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色迷心竅的李元昊下旨廢皇后野利氏、太子寧令哥,另立沒藏氏為皇后。被逼入絕境的太子決定鋌而走險,提著一把大刀闖入內宮。此時的李元昊因為前夜宿醉無力反抗,結果被太子削去鼻子,疼痛難忍的李元昊最終抱痛而死,西夏開國之君竟以這般結局謝幕實在令人唏噓。


李元昊之死實屬咎由自取,所謂的一代開國明君一旦跌落神壇,其人設便完全崩塌了。


大國布衣


李元昊的死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被他的兒子寧令哥用劍削去了鼻子後流血過多而死。雖然他的死因很簡單,但是他背後的原因和他的死給後人的警示卻不一般。其中伴隨著情殺、陰謀、權力、慾望、宗族和氏族之間的激烈鬥爭,同時也暴露出了少數民族政權根本性的缺點。


李元昊為什麼會被自己的兒子削掉鼻子呢?是因為他搶了自己的兒媳婦,也就是太子寧令哥的未婚妻子沒藏氏。

那麼為什麼李元昊於1067年搶了他兒子的媳婦但他卻在一年後才開始行動呢?那是因為沒藏氏的哥哥沒藏訛龐的蠱惑。

為什麼沒藏訛龐會蠱惑寧令哥去刺殺自己的父親呢?那是因為此時沒藏氏已經為李元昊生下了一個皇子,即西夏第二任皇帝李諒祚。因此,只要寧令哥一死,他的外甥李諒祚就會憑著母親的恩寵理所當然的成為太子,那麼他也就是未來的國舅爺了。

那麼為什麼太子寧令哥會甘願受到沒藏訛龐的擺佈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奪妻之恨嗎?那為什麼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沒有這麼幹呢?那是因為此時寧令哥此時的地位岌岌可危,不僅自己的母親衛幕皇后及其族人被自己的父親屠殺殆盡,而且現在他的太子地位有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李諒祚。對於尚處於封建社會前期的西夏來說,氏族對於政壇的影響還是巨大的,失去了自己的母后一族的支持,有沒有父皇的寵愛,他只能鋌而走險。

就這樣,寧令哥稀裡糊塗地成了沒藏訛龐登向權力頂峰的一個踏腳石和棋子。

這一系列悲劇的發生和李元昊多疑殘暴弒殺好大喜功的性格脫不開干係。

因為多疑弒殺,他殺掉了自己妻子及其一族

因為荒淫殘暴,他搶奪自己兒子的未婚妻子

因為自大膨脹,他對待國家大事如同兒戲

其實,李元昊之死給後人的警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多疑自大,驕兵必敗。


青悠論史


西夏開國君主李元昊,原名拓拔元昊,北魏鮮卑拓跋氏之後,拓跋氏在唐朝時期立功,賜姓李,故稱為李元昊。李元昊的死主要是因為其好色並且好殺,最後被自己的親生兒子寧令哥所殺。

李元昊的皇后野利氏出身於西夏貴族,起初十分受李元昊寵愛。野利氏為李元昊生有三個兒子,其中有個兒子叫寧令哥,與李元昊十分相像,被立為太子。太子長大成人,野利氏精心為兒子寧令哥選擇沒移氏立為太子妃。不料,李元昊看中沒移氏,色性大發,強行霸佔。李元昊有了沒移氏,野利氏也就漸漸失寵。皇后失寵,太子妃被奪,引起了野利氏家族的強烈不滿,野利氏的怨言傳到了李元昊的耳朵裡,李元昊好殺成性,幾乎把野利氏整個家族趕緊殺絕。李元昊對野利氏尚且留有一絲情義,沒有加害,只是移到別宮。儘管如此,野利氏和兒子寧令哥還是覺得不踏實,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寧令哥闖入李元昊寢宮,將其砍成重傷,後不治身亡。曾經神武的李元昊,最終死在兒子手中,慘淡謝幕。

李元昊的死給我們的警示是:慾望是把雙刃劍,太膨脹,會把自己玩死!


文史薈萃


唐朝慘烈滅亡以後整個中國就是一副節度使自治,藩鎮割據的局面,小的藩鎮被取代吞併,大的藩鎮稱帝建國。

河西養馬之地的党項部落就是那個時候發展起來的,因為勤王唐朝皇帝而被賜姓李,從五代亂世苟活到北宋,居然還稱帝建國了,但是開國君主沒多久就死了,給後人無限遐想。

整個北宋君臣還沒整明白,李元昊這個心頭大患就莫名其妙的從世界消失了,以至於引起了人們研究李元昊之死的熱潮,到底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從勤王唐朝皇帝到被封靈州節度使的創業歷史。

開國皇帝從來就有認祖宗的好習慣,李元昊家族也不例外。做了皇帝總不能老說自己祖宗十八代都是平頭百姓和夷狄吧,這樣誰會相信你天命所歸呢?

這種心理作祟的李元昊在登基稱帝后自稱為北魏皇室之後,遠祖叫做拓拔思恭,後來唐朝實在不行了,黃巢起義軍的亂流席捲了長安,唐禧宗也是沒辦法,只能叫各地藩鎮節度使來勤王。很多節度使抱著保存實力的心態都不來,也就幾個藩鎮來了,其中就有李元昊的祖先拓拔思恭,後來論功行賞的時候被賜封為李姓,封西平王。

從這一點上面來看,靈夏節度使的帝地位還是具有唐朝法理性的呢?但是改朝換代的北宋可容不得這個前朝餘孽在自己眼前蹦噠。

從李繼遷爭宋到李元昊建大白高國的時間段。

新朝開創就是那麼麻煩,一方面你得不斷去打別人,來讓別人臣服你,另一方面,你要防著別人打你來滅亡你的政權。

當時的北宋和西夏就是這麼個狀況,一個被打,一個去打。李繼遷的党項部落就是這樣,一直被北宋的軍隊追著打,但是李繼遷可是一條打不死的百足之蟲,宋軍一來就跑到沙漠深處,一走又繼續佔據靈夏二州蹦噠,直到熬死了宋軍的強勢將軍和英明皇帝,給了自己兒子李元昊稱帝的機會。

李元昊的形勢就比他父親好多了。宋朝換了天子之後不在一味使用武力消滅,而是懷柔歸化,這還得感謝宋朝的一幫君子儒臣,給了李元昊建國的機會。

在宋仁宗三路進攻多次失敗以後,好水川與三川口死掉了宋朝所有的西部精銳之後,再也奈何不了李元昊了,只是求他去帝號罷了。

李元昊稱帝后的河西開拓與死亡倒計時。

靈夏二州用來遊牧還是不錯的,但是建國還是太小了。這不是一個人的認識,而是西夏君臣的共識。

當時的河西節度使曹家軍事實力不強,卻擁有甘州,沙州,肅州,嘉峪關等河西要地。這吸引了李元昊的目光,先是從文化同化入手,強迫河西唐朝遺民改西夏風俗,遭到了河西百姓的強烈抵抗。這便成了李元昊開啟戰爭的完美藉口。

西夏狼軍的進攻使得佛教化的河西軍隊一觸即潰。河西四州成功的納入了西夏的國土。北宋迷茫的戰略政策使得漢人在宋朝永遠失去了這一地區。

澎湃的李元昊當時達到了自己的人生巔峰,向南欺負宋朝,向西抵抗回鵑,向北與遼國結盟。膨脹的他就為自己兒子寧靈哥娶了一個漂亮媳婦,結果鬼迷心竅的李元昊霸佔了自己的兒媳。這使得寧靈哥很不舒服,在多次的積怨之下殺掉了自己的父親,誰能想到一代梟雄李元昊就這樣被自己的兒子給殺了。

李元昊的突然而興和突然而亡告訴了我們,越是到人生巔峰越不要膨脹,不然你會摔的越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