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和中超哪個更有影響力?

ZHOU-S-Y


畢竟足球的群眾基礎更加廣泛,從足球是第一世界第一運動來說,中超顯然更有影響力。尤其這幾年中超俱樂部加大投入力度,前有德羅巴、阿內爾卡後有洛維,保利尼奧,奧斯卡,奧古斯托等巴西國腳及奧地利國家隊前鋒阿瑙托維奇都來到中超,提高了中超關注度,最新世界俱樂部排名恆大亞洲第一!世界第21位,僅僅落後於拜仁慕尼黑1位,還有另外的三支球隊入選此次榜單的前100名,上海上港第27位,山東魯能排在第47位,北京國安排在第53位。因此中超影響力更大些。



二哈的春天


毫無疑問是中超聯賽的影響力更大!

從球迷人數上雖然沒有具體的統計,也沒辦法統計出具體的人數,但是中國足球迷要遠遠大於籃球迷。

從球場的上座率上據不完全統計足球的上座率平均在20000-30000人左右,籃球的平均上座率在4000-5000人左右,這就是巨大的差距。

看看足球俱樂部與籃球俱樂部的投入方面,廣州恆大一年就投入5-7個億,其他俱樂部都是億元起步,否則你根本玩不轉。籃球俱樂部的投入少的可憐,過千萬就能運行俱樂部,廣州恆大一年的投入就可以夠中國所有俱樂部投入綜合了!

再看看轉播權的投入,有些公司可以投80億來運營轉播,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的轉播權能賣多少錢呢?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再看看球員的年薪,足球運動員的年薪有的外援都過億元了,中國男子籃球聯賽的籃球運動員過千萬的都一隻手可以數出來!

還有轉會費的問題,足球運動員都像廣州的保利尼奧5000萬歐元買回來的,這只是個代表,籃球外援的轉會費都是幾百萬美元,內援更不用說了。

CBA要趕上中超聯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飛翔看體育


籃球擁有更好的形象和群眾基礎,但足球在影響力和商業價值方面仍然高居不下,究竟誰才是現今的中國第一運動呢?

收視率 CBA勝

足球雖難比 殊途仍同歸

央視對CBA的大力推廣有著極為充分的理由,上個賽季CBA平均上座率達到75%,光是總決賽觀看人數就創下了8.13億次的央視轉播紀錄。而中超從2011年下半年恢復在央視的直播後,雖然收視率節節升高,但仍無法和CBA相提並論。

CBA上賽季總收看人數達到了7億多人次,加上總決賽,這個數字是15億,可怕的收視率統計也促成了央視進一步加大CBA的直播力度。每週4場直播加3場錄播,和NBA一起成為央視下賽季主推的兩大品牌賽事。央視體育頻道總監江和平甚至表示,比起NBA來,他還更看好CBA一些。

相比之下,中超本賽季前8輪也創造了自己的收視紀錄,但人數不過是9000多萬,樂觀的估計,本賽季結束這個數字能達到2億已經很不錯了。即便下賽季仍然直播,場次

也無法和CBA相比。在央視體育頻道排名前二十的節目中,有超過十個和CBA有關係,央視人士甚至表示,下賽季在加強轉播的同時,這類型的推廣節目還會進一步增多。而算上足球之夜、體育新聞和體育世界,和中超有關係的節目,也不過四五個。

收視率的差別卻沒有標誌著轉播費用的差別。在歐美,轉播版權一直是球隊和俱樂部最主要的收入。曼聯上賽季從英超轉播中分成達到了5700萬美元,而湖人則在今年和華納簽署了一份長達20年的轉播權協議,專家保守估計這份合同的價值達到了30億美元。然而,對於中國的足球籃球運動,卻沒有轉播權一說,尤其對於央視。

據悉,2011年央視重播中超時,中超原本預計收取2000萬的版權費,但被總局相關領導阻止:“能轉就行,別和央視談錢。”而CBA雖然受到央視青睞,但央視也不用花費一分錢。別看CBA火得不行,但想要在地方臺得到轉播的機會,同樣要付費。以東方一傢俱樂部為例,他們每次仍需要付給本地電視臺5萬元的轉播成本費,一年滿打滿算也要花費100萬。CBA雖然在收視率上勝出,但實質並沒有贏得太多。

商業價值 平手

中超從未被超越?

對於足籃之爭,足協的相關人士曾用不屑的語氣說:“籃球絕不可能超越足球,更不可能成為第一運動。”而不少專業人士也認為,足球在商業價值上比籃球更有吸引力。可事實上,CBA至少在數字上已經開始實現了超越。

上個賽季,CBA吸引了22家贊助商,有消息稱,CBA一年的贊助費用就達到了4億人民幣,過去5年贊助收入接近20億。回想近幾年的火爆程度,CBA確實有資格拿到這樣的贊助。而中超本賽季的主要贊助收入不過才9000萬左右,確實已經被超越了。感受到危機的中超,也正在積極尋求新的合作以開拓市場。在央視免費直播的條件下,他們卻收穫了IMG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營銷管理公司。雙方形成戰略合作伙伴,IMG不會真金白銀地給錢,但他們所擁有的人脈和資源卻是中國足協最看重的。據瞭解,IMG與中超公司合作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聯賽冠名及主贊助商;供應商的開發與維護,賽區VIP接待開發;央視版權。這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央視版權,這才是雙方合作的前提。也就是說,從下賽季開始,央視轉播中超,極有可能付費,這大大領先了CBA。

更重要的是,中超自傲的原因仍是足球的自身優勢和潛力。著名足球評論員顏強就認為,在

商業影響力上,全世界仍沒有一項運動能和足球相比。“中超之所以滯後,還是因為不夠職業化和規範化。”事實上,CBA在收視率領先的情況下,上座率和票房收入卻遠不及近兩年的中超。CBA總決賽在五棵松場場2萬人,可其中有六七成都是贈票。而國安賽季初的套票銷售基本上就能抵得上北京首鋼全年的票房總價值。“比較工體和首鋼體育館,你還是會知道誰更受歡迎。”一位北京媒體人士這樣說。即便下賽季CBA有了麥迪和易建聯,但想要和國安、恆大這樣的火爆球市抗衡,仍然差了一截。近日國外調查機構的數據顯示,中超上座率排名世界第十,亞洲第一。

著名籃球評論員徐濟成也認為,CBA之所以能吸引贊助商,還是因為聯賽的形象健康,水平相對更高。足球和籃球各有其吸金的優勢所在,在商業價值上難分伯仲。

影響力 中超勝

籃球誰敢瘋狂燒錢

NBA中國賽的火爆,確實讓人看到了籃球在中國的影響力和群眾基礎。可人們都很清楚,中超近兩個賽季的瘋狂燒錢,才正是足球影響力的體現。誰是第一運動?答案也許就在你我心中。

中超的投入之巨大,確實是CBA無法相比的。本賽季至少有6家中超俱樂部投入在1億到2億之間,而CBA上賽季投入最多的新疆廣匯也不過砸進了8000萬。本賽季青島引入麥迪號稱花費了150萬美元,可阿內爾卡、德羅巴等人的年薪基本上是麥迪的10倍。德羅巴1200萬歐元的年薪,足夠養活3、4家CBA中小俱樂部,這就是差距。

在足球籃球同樣火爆的廣東,對比更加強烈。廣東全省已經擁有3家CBA俱樂部,可加起來影響力還不如足球的恆大一家。廣州這個最重要的市場,也基本被足球的恆大、富力所佔據,籃球即便如冠軍級的宏遠,也只能偏居一隅。宏遠這幾年也基本上在吃老本,請回易建聯能夠幫助他們聚攢一定的人氣,但如果恆大明年再衝擊亞冠,籃球的影響力仍不足以和恆大相比。據悉,恆大本賽季在俱樂部運營收入上達到1億,而宏遠則不足2000萬。這同樣是影響力的差距。

當然,CBA靠著NBA和姚明這兩棵大樹,讓籃球的影響力仍然不可估量。姚明的慈善事業,NBA和中國籃協合作的公益活動,都讓籃球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也許在瘋狂燒錢賺取眼球的同時,足球也該到了維護自身形象的時候了。


我想打籃球了


答案很明顯,中超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CBA。

基本賽事影響力的幾個方面,中超幾乎都處於優勢,有些甚至是絕對優勢。



職業化程度

中國足球從90年代初便開始了職業化進程,經歷三十年的發展,各俱樂部已經完全擺脫了行政化管理烙印,俱樂部的運作完全按照商業程序來運作,球員轉會、比賽賽事等相對比較規範。



與之不同的是,CBA還保留了某些舉國體制專業運動隊的色彩,最明顯的就是南昌八一隊,他們無論是球員組成還是球隊管理,都帶有很濃厚的軍隊色彩。

吸金能力

這個差別真的是很大,無論是球隊廣告收入、轉會投入還是球員個人收入,差距是全方位的。中超冠名費每個賽季接近2億,版權賣出5年80億,CBA每年贊助費用只有6億左右。與中超動輒幾千萬的轉會相比,CBA的投入要小的多,中超球隊引進一名國外二流球星的費用比CBA一支球隊整年的投入還高。



球員收入也是如此,CBA目前只有易建聯的年薪能達到千萬,中超中國足們大部分都有這個水平,更別提那些天價合同簽下來的外援了。

CBA也有優勢



主要體現在賽事水平上。中國男籃再差,在亞洲還是屬於頂尖水平,中國足球就簡直是爛泥扶不上牆。藉助於姚明、易建聯等在NBA的影響,CBA總是能招攬一些NBA球星,而中超則沒有這方面資源,除了拿錢砸外別無他法。


順也競技


我認為中超影響力大,原因有以下幾點:①要說球隊影響力,廣州恆大參加亞洲盃和世俱杯,全世界都知道廣州恆大俱樂部。而CBA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除了姚明和易建聯有點知名度,其他的呵呵。②俱樂部品牌價值。根據福布斯最新排名,像皇馬,巴薩,曼聯,尼克斯,湖人等一些俱樂部品牌價值很高,而且世界範圍內足球比籃球價值高,近些年恆大俱樂部多次奪得冠軍和參加世界大賽,恆大俱樂部也是水漲船高。③品牌贊助商。那就更不用說了,CBA是中國人壽贊助,中超聯賽中國平安,前者5年20億後者5年80億。贊助費一目瞭然。④球員的薪水可以反應一個聯賽的水平,籃球❌足球幾條街都不止。綜上我覺得現階段足球超過籃球


深漂丹淅人


毫無疑問,足球,世界範圍內這樣,在中國也是這樣,儘管我們的中超和國足飽受詬病。原因:一、影響力。姚明就任籃協主席後改革很成功,飽受讚譽,即使這樣,cba的影響力也與中超不可同日而語。中超的關注度相當廣泛,任何的政策或變化都會引起極大關注,甚至成為輿情,上頭條家常便飯。二、職業化程度。看看俱樂部吧,CBA如今真正職業化的還真不多,大多還都和地方政府及體育局有著密切的千絲萬縷的產權關係,俱樂部獨立運行的還真不多。而足球俱樂部的職業化走在了中國職業體育的最前端,幾乎所有的俱樂部都是法人治理清晰的企業法人,權責明確,運行較為規範了,對球市、球員的運作和管理基本上比較成熟了(個別如天津天海之類除外),下一步隨著職業聯盟成立,職業化運行會更好。三、球迷。不用多說,儘管籃球成績好些,但球迷數量上也就足球迷的零頭吧,全世界都這樣,中國也不例外。


白丁看文體


那肯定是中超影響力更大。全球範圍內,足球的影響力遠遠超過籃球,足球的參與人數也遠遠超過籃球。就聯賽影響力來看,足球領域最火的聯賽集中在歐洲,英超、意甲、德甲、西甲包括法甲在內的五大聯賽火遍全球,就連葡超和荷甲等聯賽關注度也在穩步上升。其次是南美洲的聯賽,巴甲和阿甲的關注度也很高,歐洲球隊的球探經常會在巴西和阿根廷淘寶。隨著中超聯賽的持續投入,對於高水平外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許多在歐洲五大聯賽以及巴西聯賽踢球的主力球員陸續來到中國,漸漸的,中超聯賽成為高水平外援吸金的集中地。而CBA聯賽雖然在近幾年也吸引了很多優秀的外援,但是幾乎都是在NBA打不上球的或是很難競爭的球員才會在CBA尋找機會,很難想象一名NBA全明星球員會在當打之年來到中國,畢竟中國的年薪很難與NBA相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