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的業績反思,太漂亮了


醫藥行業的業績反思,太漂亮了

時間真的很快,10月眼看就要過完了,還有2個月今年就過完了。

第四季度市場大概率也不會有好起色,接下來可以期待的就是2020年的表現了。

今年和去年相比還是有好的一面,至少堅持定投到現在,大家都是賺錢的,只不過賺多賺少的問題。

可有時候啊,問題就出在賺多賺少上。如果要是賠了,心理肯定祈禱,上天再給一次機會,我能不賠就行了。當真賺了的時候又會開始嫌賺的少。

今年要說賺的好的股票基金非醫藥莫屬,今年以來截止到目前收益前十名的股票基金中有6只是醫藥主題的基金,其它有兩隻白酒主題的基金,另外還有兩隻重倉股除了酒也是藥。

買了醫藥行業的股票,有種牛市已經來了的感覺。


醫藥行業的業績反思,太漂亮了

有沒有發現問題,沒有一隻醫藥類是指數基金,難道是指數基金不行了嗎?

有人說在細分行業應該選主動型股票基金,特別是像醫藥這種專業性強的行業。同樣是醫藥行業,裡面的細分領域也很多,並且不同細分領域之間利潤差異巨大,每個領域內又有各自的頭部企業,普通人想要抓住醫藥這波行情,還真不是好抓的。

那指數基金可以嗎?醫藥100綜合來看是醫藥裡面比較好的一個指數,在醫藥領域按照市值排序,等權重買入前100名的公司,和其它醫藥指數相比持股度集中,個股佔比均衡。

但是和主動型醫藥基金就有很大差距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醫藥100等權重買入100家醫藥公司,其中表現不好的企業就會拖基金的後腿。

主動型醫藥基金此時的優勢就比較明顯了,基金公司的調研團隊發揮著積極作用,他們會深入公司,做行業研究,幫助基金篩選出優秀的公司。

主動型醫藥基金就可以根據投研情況重倉個別醫藥企業,我們看錶現好的這幾隻醫藥基金,前十大持倉股佔比超過60%,而醫藥100指數前十大持倉股佔比只有11%。

主動型醫藥基金沒有了差公司拖累,整體業績當然要比指數型基金優秀。

主動型醫藥基金表現如此優秀,是不是說我們當初選擇指數基金的決策是錯誤的呢?

最怕的就是這種情況,明明主動型基金的收益可以秒殺指數基金,還在這說指數基金好,一點說服力都沒有啊,有種被市場吊打的感覺。

此刻我要把曾經遇到的一個問題拿出來:我在給朋友推薦買指數基金的時候,朋友直接翻出來了基金收益排行榜,問我這些基金收益這麼好,為什麼不買這些?

是啊,既然我們此刻羨慕主動型醫藥基金的收益,為什麼不直接按照排行榜買呢?

按照排行榜挑選收益好的基金,買入後大概率是會發生虧損的,我相信買過的朋友都深有體會。

現在我們分析主動型醫藥基金為什麼會表現如此優秀,並不是要買入他們,而是明白指數基金為什麼會跑輸他們。

如果現在因為知道了主動型醫藥基金收益好的原因,就做出買入決策,相當於是隻看後視鏡開車。

我們分析的原因是過去時了,這一段時間內主動基金通過擇股獲得了超額收益,不代表下一段時間依然能夠選對股票,我們不能把過往業績當成未來可以獲得的收益。

如果開車時只看後視鏡而不看前面,想想後果會有多嚴重。

基金經理把一半以上的倉位都壓在了這十隻股票上面,如果基金經理壓錯了寶,基金的收益會變得很一般。我們無法知道短期內基金經理買了什麼股票,主動型基金的收益全靠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

把時間拉長了,按近5年來的收益排行前十名中有6只是指數型股票基金。

指數基金更穩健一些,可以有效規避個股黑天鵝等非系統性風險。

都看到這了,還不關注一下嗎

☞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有用,幫作者分享一下吧,您的朋友一定會感謝您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