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到期不兌現本金怎麼辦?

Power_G


這是一個非常少見的情況,但是少見並不等於不會發生。

在我的銀行工作生涯中,的確遇到過理財產品本金虧損的案例,這些大多發生在理財銷售不規範的幾年,那些年股市波動極大,而銀行試水“專戶股票投資”,結果導致本金虧損。我見過的投資本金最大虧損比例大概是20%左右,不知道是否還有更高的。

但是這些年隨著國家對於銀行理財投資的規範,對於理財銷售的規範都不斷加強,銀行也是吃一塹長一智,所以近些年似乎很少有聽到銀行出現理財產品到期不兌現本金的事。

一旦發生銀行理財產品到期不兌現本金的事,建議投資者要做以下三件事情:第一保持冷靜,仔細尋找有利於自己的證據,準備維權;第二,回憶當初銀行銷售時是否有誤導,是否有宣傳資料,其中是否存在誇大或者虛假描述;第三,看看銀行對於理財產品的投資信息披露是否及時,投資管理是否有違規行為。如果有上述的情況,那麼可以向銀行監督部門投訴舉報,進行合法維權。如果沒有發現上述事實,那麼只能自認倒黴,承擔投資損失風險。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投資者會去銀行門口鬧事,或許會遇到銀行低頭,暗地給予補償的情況,但這不是監管部門願意看到的解決方式。現在國家要的是“打破理財剛兌”,因此銀行在這種形勢下也未必會屈從客戶的要求。

我是空谷財譚,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