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農村“以前躲著生孩子,現在二胎政策不響應”的現象怎麼看?

新大風歌


先別說二胎政策不響應了,現在居然越來越多“丁克”族,這應該和人們的時代觀念或者生活成本有關

先說說時代觀念吧,以前的人們思想是多子多福,養兒防老

以前的農村傳統思想是“不孝有三,無後最大”,認為兒子才是傳宗接代的,生的女兒始終是要外嫁的,兒子才是延續一個家族,興旺一個家族的希望。子孫滿堂,那才是人生的高潮,多子多福是每個老人的念想,一個兒子贍養一雙老人可能不保險,多生幾個,一個兒子養不過來,幾個兒子分攤來養,這在農村很普遍,這樣就是養兒防老。

再者就是以前的人們夫妻生活節育措施並沒有,一旦懷上就生了,越生越多,生到不能生為止的人也有。

80年代的人,都經歷過計劃生育,當初我記得農村人都是躲到山裡生的,只要懷上了都躲山裡去,還專門安排人在村口放哨了,那時候的思想也是想要多幾個兒子,有女兒還不算,女兒始終要出嫁,再者兒子多了,在農村勞動力也多啊,所以躲著生也要生。

現在的農村年輕一族,你開放給他生多幾個他還要考慮,首先是農村人現在很多不需要勞力了,種地越來越少,不是靠兄弟多力量大的年代,而且現在的人一旦生了也沒有以前的人重男輕女的現象那麼嚴重,是兒子還是女兒都不重要了,而且也見都了養兒多也不一定能防老的現象,另外再多生的話,撫養成本就高了。

如今養一個孩子成年的成本比以前大多了,對如今的年輕父母是很大的負擔

現在的母親從懷孕開始,就是一大筆費用開支的時候了,懷孕的孕婦營養什麼的,每個月孕檢費用,然後是裝備小孩的東西,以前的人們哪有這麼貴的東西,農村婦女挺著個大肚子還下地幹活,就算坐月子那時候都有婦女有雞蛋吃都奢侈了。

到了孩子出生的時候,現如今的醫院收費都要幾千上萬一個小孩的,以前農村隨便找個接生婆哪用那麼多錢呢?

好了,孩子出生了,各種奶粉尿片的費用,如今的年輕母親,很多都不是母乳餵養,都是買奶粉,這是很大一筆開支的,尿片也是,以前農村拿來的尿片,紗布幾塊重複清洗使用。

我是個80後,我小時候是沒有幼兒園的,我差不多8歲才上的小學,如今的小孩,很多父母早早就放到幼兒園了,幼兒園一個學期在農村的都要兩三千一個孩子了。

雖然說現在是九年義務教育,可是每個農村孩子每個學期的花費也並不比我們當時少,甚至多很多。

至於現在的人生多幾個兒子,你得為他以後著想,結婚要房子啊,一個孩子一套房,兩個兩套,這想想就是很大的壓力。

所以如今就放開二胎政策,人們對生二胎都並不是很積極的。

甚至很多人主動或者被動做“丁克”一族,什麼是“丁克族”?丁克家庭一般指不生孩子的工薪階層的夫妻。夫妻“雙收入、無子女”。依據夫妻雙方個體差異,丁克家庭分主動自覺型和被動消極型。前者指夫妻雙方有生育能力,但自願不育的家庭;後者指夫妻一方或雙方不具有生育能力而造成沒有子女的家庭。也就是先不說不能生的夫妻,說那些能生身體又正常的年輕夫妻,有很多覺得要小孩會打擾二人世界,乾脆不要了,兩個人自由自在。


潯鬱視野


我的老家河南周口,每年回家都能聽到村裡的老年人說,村東的誰家有幾個小孩了,村西頭的誰家有生了,我認識的同學朋友親戚有好多都是三四個,個人感覺越窮的地方生小孩越多,我在浙江工作,我感覺浙江百分之八十的都是一個,說實話生一個小孩,女的最起碼兩年沒工作,生三四個起碼七八年女的沒有收入,指望一個男的在外面打工掙錢,一個月工資四到八千,一年下來家裡開銷這麼大,怎麼可能會存到錢,所以說生的小孩多,不一定幸福,長大以後大部分還是給富人打工,個人感覺條件好要兩個,條件不怎麼好要一個就行,最後,誰想生誰生,其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模具工小張


我是六零後的,我和老婆結婚生了3個女孩,拼出老命養大成人,躲著生了2個,給了2萬多社會府養會,搞得我一家連飯都吃不上,現在孩子長大一成人安家了,我她們講,聽政府白話,最多生一個孩子,人輕鬆,多了負擔重,掙錢多享受,人一輩子沒幾十年,當玩的玩,多快樂。生多了苦一輩子。看看你爸媽就知到了,反政我們這一輩不讓她們多生。


胖哥216852300


不同年代,國家政策不一樣,養育孩子的費用不一樣,農村人的壓力不一樣,導致對生幾個孩子的觀點不一樣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全國大部分地方好像都是第一胎是男孩不允許生第二胎,第一胎是女孩還可以生胎第二胎,否則要罰款的,那時候我年齡不大,我記得是這樣的。我是農村人,我記得小時候,我們這裡計劃生育管理得特別嚴,好多年輕人見到村幹鄉幹都躲著走。我們莊上一個叔叔第一胎生了個兒子,過了一年嬸嬸又懷孕了,鄉里計生幹部知道了,幾個幹部要他們交罰款,要罰五千元,90年代初農村人能有幾個人交得起五千元的罰款;叔叔沒錢交罰款,鄉幹帶著村幹一起就拆了他們家房子屋頂,然後把他家一頭肥豬牽起了,後來叔叔帶著嬸嬸外出打工把孩子生下了。現在看看那時候的計生幹部,是不是覺得很野蠻,這是真實的事情。我們父母那一代,一般家裡都是最起碼生兩個以上的孩子,八九年代農村還不富裕,父母還有上一代人思想,都想著要多生孩子防養老。我們小時候沒有奶粉、尿不溼,上學時沒有各種興趣班之類,從出生到學校畢業花費用相對較少。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育兒費用也高了,從孕檢開始,整個孕檢下來最起碼幾千上萬,小孩出生後,奶粉就是一個不少的開銷,然後日常營養、衣服、玩具,遇上感冒生個小病上趟醫院都幾百上千,上學後各種興趣班,有人算了,一個學生一個暑假的興趣班就要花費一至三萬元,農村人哪能負擔得起。現在的孩子很驕貴,一個孩子都是專門一個家長從小負責到高中畢業,我們這裡有人初中開始就在孩子的學校邊上租房陪孩子讀書,年輕人都要上班掙錢,真的是沒有精力負責二胎的成長。

我們80後農村年輕人結婚要買房,高額房價,貸款買房,已經成為房奴,每個月交了房貸過著緊緊巴巴的日子,再生個孩子,就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所以現在農村年輕人幾乎很少有生二胎的念頭。現在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大力鼓勵生二胎,但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也不敢想。我們這有人說政府就是獎勵十萬,我也不生二胎,有人大概算了孩子從出生到長大結婚,最起碼要花費200萬以上,這鉅額二胎費用,我們農村年輕人一年幾萬元的收入,只能望而卻步。

以前農村人想方設法多養孩子防老;現在農村人只想養一個孩子,用全部的精力把他培養好!我是農村人,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歡迎大家一起評論留言!


山裡張哥


關於這問題只能這樣理解,只說60後吧,6O後既有上一代人的傳統思想,卻很少有現在90後的的理想的,也想不通。只有到了實面前還不是全認可,。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們那裡就有一句"兒多不如兒少,兒少不如五保。"當時沒有多少人認可,我當時也不怎麼認可,只認為兒子女兒都有就行了,自古就有"兒多母苦"。之說。現在看也確實九此。就說我身邊的事吧,我大房門有一叔叔他有倆兒一女,現快8o歲了傷心可慘了,兩兒子對他不聞不問生活艱難,老伴在世時女兒還常來幫一把,老件前幾年去了後女兒也很少來。現在真正是叫做自生自滅吧,。而我的一個大堂哥比我這叔叔小不了幾歲,他沒有兒子,只有多兒女兒,女兒出嫁後吃五保,現在什麼費用不交,病了就到醫院不治好就不回,費用全報不出一分錢,國家每年給生活費,自家還有幾畝田地租人種400元一畝也是收入,再加上女兒們每年給點。生活不亞於中上等人家。再說現代人根本就沒有吃過苦叫他們多養孩子,可他們有好多人連自己都養不活他還敢多生嗎?如果不是父母,連老婆都取不到。我是6o後對此是經過來的,所以知啥說啥,不喜勿噴。


手機用戶61059682344


這個問題我說句大實話,不喜勿噴哈。80後

1:以前躲著生孩子。 養兒防老,越多越好。

外公外婆那一代,認為養兒防老,越多越好,彼此有照應,不被人欺負。生這麼多,總有一個能出人頭地。

那時候培養成本沒現在這麼高,養活長大就好。

2:現在二胎政策不響應。 生得起,養不起。

經過爸媽這一代發現,不再是生了養大就好。撫養成本、生活的成本越來越高。

到我們這一代更是如此,小時候自己經歷了苦日子,不想自己的下一代也這樣。

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寧願一個,給她比較好的生活,也不願生幾個,一起過苦日子。

當然了,如果經濟條件好了還是可以考慮二胎的。

和我一樣想法的多不多,歡迎評論哦.


鄂西小柱子


在農村人眼裡,以前生孩子還是現在不生孩子,都是取決於想法問題,不是政策問題。

1.從前為什麼大家都要生孩子?

養兒防老 多子多福

以前的人大多是傳統思想,養兒防老,多子多福,不讓生孩子簡直就是要老命了。80後的可以問問爸媽們,一說就只准生一個孩子,好像是自己老了要上街乞討一樣。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

要是隻生了個女兒,將來嫁人了,不在生變了,地裡的活兒、家裡的水、冬天燒的炭、櫃子裡的米麵,誰給倒騰?大寫的BGM——“我太難啦”。

再說娶了個媳婦、成了個家,最主要的就是傳宗接代,生個女兒,連個“種”都留不下,這一支算是在自己手裡生生的給斷絕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事情那是相當的嚴重啊,自己那一關不過得了先不說,長輩那一關肯定是過不了的,自古以來就這就是大逆不道的事兒。

兒女雙全 好事成雙

要是生個兒子吧,雖說壓力沒那麼大,但是總還想要個閨女呀,怎麼著都是兒女雙全,沒個閨女還羨慕別人的小棉襖的。

撫養成本低

在以前的人看來,多個孩子也就是多副碗筷的事,養孩子成本也沒多大,娶個媳婦不用花高價,弄個房子也不用花天價,多個孩子多份保障,能生就生。

2現在人為什麼都不生孩子了

現在涉及到生孩子的,大多數是結了婚的年輕人,農村的80後、90後大多都在外面打工,買房、買車、結婚彩禮,教育成本所花費的鉅額財產切切實實的體會在心裡,家裡的父母大多幫不上什麼忙,只能自己扛,生活的壓力這麼大,對於生孩子這件事,自然就是能少一個就少一個,能把一個孩子明明白白的培養出來就已經非常不錯了,真的不想再多一個。

說到養老和傳宗接代這件事,現在人都看的非常開明,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兒子女兒生的都是自己的血脈紐帶,都是當寶貝來看。女兒、兒子都是自己的孩子,等老了都會給養老,再說還有養老保險、退休金、醫療保險,老了也沒有太嚴重的擔憂。

所以說,以前生孩子是因為大家認為養孩子不費錢、少孩子少安全感,現在不生孩子是因為養孩子壓力大,養不起。


豬寶寶的公僕


大家好,我是農民小席,感謝提問!

你對農村“以前躲著生孩子,現在二胎政策不響應”的現象怎麼看?

首先,我覺得這是農村人思想觀念的一大轉變。以前農村人的思想都是“多子多福,多長壽”,以及“養兒防老”。所以他們就想盡設法的躲著生孩子。但是事實證明,生的孩子多了並沒有多福,而且孩子多了就會遇到分家產以及贍養老人的各種問題,甚至鬧得兄弟姐妹感情不和。因此就有了現在“少生,優生”的思想觀念。

其次,就是撫養孩子的成本太高,大多數農村人都承擔不起。現在不比以前,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甚至到結婚成家都離不開父母的照料。當然了,在這期間需要的花銷的確很高,一個平常的農民家庭根本就沒有經濟條件滿足,被迫無奈就只能靠外出打工來撫養了。

所以,我覺得造成農村以前躲著生孩子,現在二胎政策不響應的直接原因就是農村人思想觀念的大轉變以及經濟條件的不支持。


農民小席




以前躲著生孩子,那是因為計劃生育政策下沒辦法只能躲。過去在農村,由於普遍的人都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對傳統有著根深蒂固的思想,多子多孫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一種觀念,因此,在計劃生育年代,哪怕政策不允許,人們躲著也要生。

如今國家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了,卻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響應,那是因為現在的人越來越意識到養孩子的不容易,父母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不說,還必須承擔昂貴的教育成本。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一路都需要父母砸錢培養,好不容易孩子畢業了,又有新一輪的結婚成家,買房彩禮嫁妝等壓力撲面而來。

對於普通工薪家庭來說,養一個孩子都有壓力,哪裡還有勇氣生二胎。

只有不重視教育和培養的父母,才會不管不顧就生了二胎甚至三胎,有責任有擔當的父母,大多都是重質不重量。

我是隨心,一個願意聽你講故事的情感諮詢師,如果你有情感困惑,歡迎關注我,隨時來探討!


隨心情感諮詢室


我是“農村戶口就是好”,歡迎大家點贊關注!(以下內容僅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評論補充)

你對農村“以前躲著生孩子,現在二胎政策不響應”的現象怎麼看?

現在生孩子,成本太大,怎麼生的起!

之前看過一個抖音,一個北京的媽媽,為了讓孩子上北京最好的初中,花了六十萬讓孩子去上各式各樣的輔導班,結果孩子還是在第三輪的入學面試中,被淘汰了!

社會就是這樣,就算是小孩子,也躲不過優勝略汰的局面。都是孩子生下來都是公平的,可<strong>是有的孩子生下來就在重點!

感覺越窮的地方越是生孩子,越有錢的地方,孩子越是少!

現在的農村,生個孩子的成本也不低,從孕期到最後的出生,中間還得好幾萬,在到出生養大,這錢也是說不出來的。畢竟都想讓孩子生活的好一點。在農村,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家長重視到教育的重要性,都開始讓孩子學習各種各樣的東西,都說會累著孩子,可是他們現在不學,將來怎麼和別人比。

在農村,本來有的家庭掙得錢都不多,還要去養好幾個孩子,怎麼養得起,生活處處都得花錢,別看是在農村,花銷也不算低。如果有好幾個孩子,就算這一碗水端不平,也不要讓它灑的太多吧!這處處都得花錢。

不是說大家不想生,而是生活成本的提高,大家養不起!

而且有時候,生了二胎,會很大程度上忽略老大的感受,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問題,這一點也是特別不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