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要兒媳賣陪嫁房換大別墅卻不肯加名:大頭我們出憑啥寫你名?

在找工作中,我們都知道,最不能去的就是一些畫大餅的公司。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公司剛剛起步,或者是待遇低,工作性質經常包含一些隱藏的不對等條件在裡面,然而這些公司對於一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經常會用一種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沒有實質上的書面承諾,有的只有一些口頭上做不了數的空頭支票。

比就如“我們公司剛剛起步,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現階段要的是一個能夠與公司共同發展的員工。”

其實意思就是說,我們公司沒錢,但未來總會有錢的,現階段給不了錢不要緊,重要的是公司發展起來了員工還愁沒飯吃嗎?

再加上一些打雞血似的讓人聽完熱血沸騰的職業規劃、允許你的升職、加薪等等,讓你想想這未來即將走向人生巔峰的幻想中的大餅,心甘情願為老闆賣命拿著兩千元的工資,幹著兩萬元的活還心甘情願,直到最後才發現,這塊大餅根本沒有兌現的期間,一切不過都是老闆想要找個廉價勞動力為員工編制的美麗夢境。

這樣畫大餅的情況不僅僅是在工作中發生,在人際交往中,在家庭中,以及在結婚時的一些利益分配問題上也是時常有的。

公婆要兒媳賣陪嫁房換大別墅卻不肯加名:大頭我們出憑啥寫你名?


就比如方臉曾經有一個朋友,他的一位牌桌上的朋友向他借了十萬元錢,說是給別人放貸,連本帶利,幾個月利息就能翻上好幾翻,朋友信了,等到時間準備收利息的時候,人家無賴也很無辜的告訴他,能賺錢當然和你分,但是這錢虧得血本無歸我也沒辦法。

這些沒有真憑實據的空頭支票,方臉勸你還是不要信的為好,聽起來你只會賺不會虧,但其實呢,和你做買賣的人無論如何都是賺,你在這些精明又狡猾人的身上從來都落不到半點好處,這才是真的。

這些大餅不是實體,而是空氣,空氣大餅再大再圓,落實不到你身上,那就是個屁。與其等著別人把大餅實現,不如腳踏實地一些,從一開始就別接著大餅。

您仔細琢磨琢磨也該知道,有些事情要未雨綢繆,要高瞻遠矚,要有長遠見識。但是在此之前,眼前的也應該要顧好,基礎更要牢靠,否則就是眼高手低,貪小便宜吃大虧。

那些遠方的大餅若是已經嚴重傷害了你眼下的利益,或者是有可能會讓你所擁有的東西全數化為泡影,那你就該好好斟酌斟酌,這大餅的風險你是否可以承受。

公婆要兒媳賣陪嫁房換大別墅卻不肯加名:大頭我們出憑啥寫你名?


如果可以承受方臉當然無話可說,但如果你承受不來,方臉才要勸你顧好眼前才是是最安穩沒有風險的選擇。

之所以說這麼多,也是因為一位讀者方女士的來信,這位讀者遇上了一個大餅,她思來想去但還是不準備要接,但她的這個決定,卻被婆家人認為是冷血無情,結婚沒幾年只想著離婚,讓方女士有理也說不清,我們就來看看方女士到底遇到了什麼樣的煩心事兒呢?

方女士今年31歲,和老公結婚四年,育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夫妻感情不錯,公婆對方女士也算是十分尊重,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

方女士的孃家家底子很厚,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只有方女士這麼一個獨生女,而丈夫家雖然也算是普通中上,但與方女士的孃家也是沒法比的。

要說兩人是真談不上門當戶對,但方女士的父母倒也算是開明,並沒有非常反對女兒的婚事,他們想要的就是一個能一心一意對女兒好的男人,家庭條件差一些也沒有問題。

結婚以前,方女士的父母在就為方女士置辦了一套陪嫁房,雖然只是一個五十多平方的小公寓,但地段好,公寓也高檔,離兩人上班的地方也近。

公婆要兒媳賣陪嫁房換大別墅卻不肯加名:大頭我們出憑啥寫你名?


而婆家呢,雖然也給兒子置辦了婚房,但那棟房子是個老破小,當時買來是準備投資,等著拆遷用的,地段偏房子又破,然而一晃十幾年,如今的一點風聲現在早已沒了影兒,估計是難拆遷了。

結婚的時候方女士一合計,婚後在自己的房子生活,男方的房子租出去,不用額外花錢,男方對此當然沒有異議。

結婚的時候,方女士體恤丈夫收了幾萬元彩禮也全數帶回,反倒是自己帶了二十萬嫁妝嫁入了自家買的房子裡,這樣的條件又何嘗不會受到婆家的禮遇和尊敬呢?

但方女士並沒有覺得自己優越或者高人一等,她對婆家也一直都很禮貌,經常給公婆買東西,再加上公婆並未與方女士小兩口同住,一家人相處的還算是融洽。

然而今年公婆突然提出,想要讓小兩口換房,原因也很簡單,雖然現在的房子也還不錯,但面積太小,公婆想來多看望孩子都不方便,往遠處想這以後孩子長大了上學了需要空間,更需要大的生活環境,如今的房子就很擁擠了。

方女士對於公婆的提議是沒有任何意見的,她覺得公婆說的合理,孩子漸漸變大,如今換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公婆要兒媳賣陪嫁房換大別墅卻不肯加名:大頭我們出憑啥寫你名?


公婆看上了一個高檔樓盤剛剛開盤的聯排別墅,不按面積一口價就是五百萬。房子是不錯,不僅毗鄰學區,比起現在的房子離兩人上班的地方更近,且周邊風景優美,物業也是十分優質,安保係數極高。

然而這五百萬卻讓公婆犯了難,公婆想要一把手付清,老一輩人總不想欠著別人錢,但以公婆的積蓄是遠遠不夠的,最終決定要把公婆的自住房給賣掉,再向親戚朋友都借點,慢慢償還。

但即便是這樣,還是不夠,於是就打起了方女士陪嫁房的主意,當公婆告訴方女士他們的想法時,方女士也沒有什麼大的反應。

“我其實也是真的覺得這個房子賣了換別墅沒什麼,房子遲早要換的,這不就是公婆提前提出來了,我出一份力應該啊,但有一個問題我必須要搞清楚,那就是我出了錢這房子加不加我的名字。

我當時就問公婆了,但公婆卻用很莫名其妙的口氣跟我講,說這房子的大頭是他們出的,憑啥加我的名字。

我後來就接著問了,那這些借別人的錢要怎麼還呢?我公婆理所當然跟我講,當然是一家人掙錢一起還貸嘍。

公婆要兒媳賣陪嫁房換大別墅卻不肯加名:大頭我們出憑啥寫你名?


我當時真的是氣不打一出來,奧,買房子我有份,可就不把我當一家人算在裡頭,但還錢我就是一家人了,跑都跑不了,這是哪門子的道理?我可真是開了眼界了!”

方女士心直口快,也不藏著掖著,直接就告訴公婆她不同意,原因很簡單,不加名就不賣房,打死也不賣,她沒那義務給他們家做慈善。

公婆聽了方女士的話也不生氣,反而來好言好語的勸方女士。

“兒媳,你一個挺聰明的人,咋到這個時候這麼糊塗呢?你自己好好想想啊,這房子寫的雖然是我們老兩口的名字,但收益人可不就是你們小兩口嘛。我們老了,還有幾年活頭啊,百年以後還不都是你們的,你現在計較這些幹嘛呢你說,你自己想想是不是糊塗沒遠見了?”

方女士聽聞冷笑了一聲說道:“公公婆婆,我再聰明哪有你們聰明啊,用我陪嫁房換別墅,不肯加名說以後還不都是我的,你們可真會畫大餅啊。

說句不好聽的,你們有幾年我不知道,但我和你們兒子日後會不會分開都是未知,我現在把這陪嫁房買了給你們家買房子,還要和你們一起給房子還貸款。到那個時候我能得到啥,我啥好處也落不到,可不就是給你們家做慈善,被人賣了還幫別人家數錢呢,這事兒我可不幹,這大餅我也不接。

公婆要兒媳賣陪嫁房換大別墅卻不肯加名:大頭我們出憑啥寫你名?


說的再不好聽點兒,你們這就是打腫臉充胖子,拿不出錢買房借錢買別墅,買個普通一點的房子的不行嗎,就當我多想吧,我覺得你們的想法深的很呢,我是摸不透,但這房子是我的,我有權決定它的歸屬,要我買房可以,除非加我的名字,否則免談。”

這話一出,也是激怒了公婆:“兒媳,你你怎麼說話呢,我們一心一意為你們著想,你現在反倒懷疑我們居心叵測?你這還沒和我兒子結婚幾年呢,就想著離婚了,只想著自己的利益,你把自己當成我們家的一份子了嗎?你的居心才有問題吧!”

這件事情周旋了很久也得不出一個雙方都滿意的結婚,公婆固執己見,認為方女士太勢力,而丈夫呢像個應聲點頭蟲似的,覺得公婆沒錯,方女士也沒錯,總之就是拿不出個主意,方女士最終也撂下了狠話。

“想讓我把陪嫁房買了還不加名,門都沒有,再逼我那就離婚,到時候隨你們怎麼折騰都不管我的事!”

當然了方女士並非真的想離婚,她捨不得丈夫和孩子,畢竟還有感情在,只是想要向公婆告知自己態度的強硬,如今這個問題還未得到解決,可婆家卻不能理解她,硬要把這個大餅塞給她,各種遊說,她心智再堅定也不免有些動搖了,她想知道自己到底該不該相信這塊大餅,於是向我尋求幫助。

公婆要兒媳賣陪嫁房換大別墅卻不肯加名:大頭我們出憑啥寫你名?


說實話,或許有很多人會覺得方女士應該賣,畢竟房子是死的,人是活的,婆家需要援助,她應該幫一把手,畢竟自己的確也是最終受益者,不幫實在是有些太沒人情味了,只想著自己的也過於自私。

但方臉倒是覺得,方女士做的並沒有任何問題,她自私一點又有什麼不可以,她從未欠過婆傢什麼,陪嫁房又是她自己的個人財產和孃家無關,買來的房子公婆不願加方女士的名字,那麼也可以表示這房子和女方也是無關的,既然都是無關緊要,又有誰有合理的理由,要求方女士犧牲和對方無關的私人財產,去無條件貼補與自己無關的房子呢?這不是道德綁架又是什麼呢?

再說說公婆給方女士畫的那塊大餅,根本就是一塊空頭支票,更是一個未來可能會扭轉方女士家庭地位的掣肘。

方女士有陪嫁有嫁妝,她啥都不曾要過婆家,因此腰板直,可是我們想想,若是真到了日後要離婚,方女士的陪嫁房賣了,別墅又沒有證明她出過份額的證據,方女士所要面臨的要麼就是忍氣吞聲,為了那塊大餅繼續受氣,失去了婚姻中主動權,要麼就是淨身出戶,一無所有,白白讓男方家賺了大便宜。

公婆要兒媳賣陪嫁房換大別墅卻不肯加名:大頭我們出憑啥寫你名?


不答應這條件本就是她維護自身利益的權利,不是冷血無情,反倒是滿嘴道德綁架和空頭支票的婆家,應該好好反省。

出大頭怎麼了,沒有那陪嫁房的錢,你也一樣沒有辦法買房,這筆錢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是,即便加了名,份額不會變,即便以後離婚,女方也不會佔了便宜,只是拿回屬於自己的那一份,連這樣的權利不給,那才是真的心懷叵測。

但你聰明,別人也不傻,大餅再大再圓也是虛的,不給人實質的保證,誰也不能貿然聽信你的,態度放端正,別總想著自己的利益,冠冕堂皇的話說的再多,也不如一句實實在在的承諾來的有用。

想讓人家把你當自家人看待,首先你得把人家當親人,互相信任,利益共贏,否則到時候落得個魚死網破的結局,有你後悔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