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幼兒園只招幹部子女...

對此,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直機關黨工委今天發佈公告,稱因該幼兒園重建後規模擴大,學位有所增加,擬將剩餘學位用於招收薌城區現役軍人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高層次引進人才子女、臺商子女、在編在崗幹部子女六類對象。

薌城區直機關黨工委表示,經聽取媒體和網民意見,決定不將幹部子女列入上述招生對象。

之前該幼兒園面向薌城區招收100名小班適齡兒童。報名條件之一就是“區直各部門,各鎮街、金峰管委會在編在崗的幹部其三代以內直系子女”,申請者需提供經單位、編辦審核蓋章後的在編在崗證明、個人工資審批表、身份證、戶籍材料等。

这所幼儿园只招干部子女...

資料顯示:閩南師大幼兒園項目擬建規模為用地面積10073.05平方米,其中幼兒園用地面積6718.14平方米,建成後,將建成18個班的幼兒園,可容納540個幼兒入學,將解決周邊新增幼兒入學難的問題。

这所幼儿园只招干部子女...

圖為:閩南師大附屬幼兒園鳥瞰圖

關注到輿情後,當地薌城區直機關黨工委的迅速回應和及時調整,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輿情。但是,這樣的招生政策本身是否合理?出臺之後,沒有向社會做出充分說明?發佈招生信息時,為何只提到幹部子女?公眾心中依然存在諸多疑慮,亟待獲得進一步解答。

如今,“入園難”成了困擾眾多家長的一塊心病。作為高校附屬幼兒園,如果將招生範圍限定在本校教職工群體,當然無可厚非,但面對社會招生,就不能只針對幹部子女。否則,難免給人以特權園的感覺。

教育公平是一個底線原則。幼兒園雖然不屬於義務教育階段,但作為公辦園,向社會開放招生時必須一視同仁。六類對象中的前五類獲得一定照顧,或許可以理解,但將在編在崗幹部子女列入,無疑嚴重不妥,給人以“拼爹”之感。

按照常理,前五類對象的人數應該不多,所謂的“六類對象”之說,或許還存在為幹部子女“打掩護”的嫌疑。在制定招生政策時夾雜的“私心”,就已經為今天的“踩雷”早早埋下伏筆。

從設定幹部子女才能入學,到不再招收幹部子女,這個幼兒園的態度轉變也夠大的。校方的解釋是,“對於此次招生引發的關注,我們認真聽取媒體和網民的意見,決定不將幹部子女列入上述招生對象。誠懇歡迎媒體和網民繼續對我們工作進行監督”。廣大網民的不滿是可以理解的,在“入園難”成為很多人擔心的問題時,竟然還有幼兒園公開表示只招收自己人,這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各種特權行為,甚至有人在網上懷疑其中是否有貓膩。

從性質上看,這所幼兒園屬於高校附屬幼兒園,招收部分職工子弟,也無可厚非。但是,在其他幼兒園都面向公眾招生時,它還固守著原先的招生範圍,未免會引起外界的不滿與猜疑。事實上,漳州一事業單位的員工也表示:“目前漳州機關幼兒園多都已經實行搖號,唯獨這個公辦幼兒園實行‘特權’,很不合適。”不論出於何種目的,之前該幼兒園的招生規定,的確觸犯了民眾接受的底線,引起爭議,也毫不意外了。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就開始提倡“有教無類”,要面向全社會進行開放式教育。而今社會文明已經邁入新時代,在國家大力推進教育公平的進程中,卻出現“特權式”招生,這是不應該的。

近年來,隨著幼兒在園人數的逐年上升,幼兒園數量嚴重不足,導致教育資源緊張,成了困擾幼兒教育發展的瓶頸。雖然私立幼兒園大量興辦,遠超公立幼兒園數量,但由於受入園經費、辦學理念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家庭仍然普遍性願意選擇公立幼兒園,那麼僧多粥少也就成了必然。所以很多公立幼兒園在無法滿足片區內幼兒入讀要求時,往往採取搖號的方式來招生,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公平之舉。

教育是一種公共資源,不是“內部資源”,更不是“圈子福利”,應該面向社會公開、公平、公正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教育公平、區域均衡的目標。人生而平等,對於準備上幼兒園的小萌娃,就不要人為分成“三六九等”了吧。

關於福建閩南師範大學附屬幼兒園招生,你有什麼看法呢?可以在下方留言。

週一到週五,每晚來聽《思達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