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跑步很枯燥,很乏味,甚至很痛苦,就像我們的生活。人生就像跑步,每個人都在默默的和自己比拼,就像電影中的阿甘一樣,一直在不停的奔跑著,這就是活著!

今年清明後又開始跑步,為什麼要跑?為了改變,為了健康,為了給自己找點兒事做,……為了證明自己還活著,畢業後十年基本沒怎麼運動過,多年來坐著的工作,讓我這個偏瘦的人也有了小肚子,熬夜更是家常便飯,特別最近兩年明顯感覺身體是越來越差了,或許改變是生活太難,那我就從改變自己開始,有人說放棄自己的身體就是放棄自己的人生,既然還未放棄,那就開始奔跑吧!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跑步最粗暴,最簡單,也是我的最佳選擇,剛開始跑的時候五百多米都會喘不上氣,痛苦或許就是活著的證明。跑跑走走就這樣堅持了二十多天,終於出現了一些變化,慢慢的開始完成三公里,五公里,十公里,十五公里,現在每週跑四到五天,每次五到十公里,每次跑完都是一身大汗,跑步的時候什麼都不去想,跑完之後那種舒暢的感覺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跑步前體重65KG,現在的體重是63KG,跑步三個月體重沒什麼太大變化,體型卻有了很大的不同,原來的小肚子沒有了,身上的肌肉也多了不少,就連睡眠質量都感覺提升了不少,跑步帶來了很多改變。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如何選擇選擇合適自己的鞋?網上的方法有很多,我也還在尋找嘗試著,在跑鞋的選擇上我走了不少的彎路,用的也是最為蠢笨的方法,那就是買回來試跑,從最開始的看樣式看價格購買,到現在有針對性的購買,期間更是看了不少關於跑鞋的文章和視頻,學到的不少以前不知道的跑鞋知識。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說到跑鞋就不得不提到“四大跑鞋”——亞瑟士(Asics)、索康尼(Saucony)、布魯克斯(Brooks)、美津濃(Mizuno)。亞瑟士和美津濃都穿過幾款,最初選擇購買這兩個品牌的跑鞋,還是因為以前看過的一篇文章中說這兩個品牌的鞋更符合亞洲人的腳型,所以最初嘗試也就選了這兩個品牌的跑鞋。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從春節後決定開始跑步,當時天氣還冷就一直沒跑起來,就買了幾雙跑鞋,亞瑟士的GEL-SONOMA 3、GEL-PROMESA,美津濃的SPARK、INSPIRE 13,還有深受國人追捧的匹克態極,今年四月一日正式開跑,從最初的堅持到現在的習慣,已經四個月了,把手上的幾款鞋都試了一遍。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這裡一定要說一下國產品牌匹克態極這款鞋,我是4月19日購買的,等了一週多才收到鞋,當時還寫了一篇《國產黑科技“態極”,離完美還很遠!!!》的簡單評測,作為一個小白我都能找到很多態極身上的缺點,樣式醜,捂腳,多處設計不合理,不過軟彈的那種腳感確實比較特別,日常穿很舒服,跑步短距離感覺還行,跑久了感覺會很累,當然也可能是我腳型的原因,奈何透氣性不好,太捂腳實在不適合夏天穿,穿著跑了四五次就直接閒置了,秋冬天氣轉涼之後再試試。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618的時候一次性買了兩雙鞋美津濃的鞋Wave creation 17和Wave Impetus 4,跑短距離都沒問題,十公里以上就感覺出不舒服了,特別是右腳,膝蓋和腳踝有疼痛感,特別是跟腱很不舒服,此後開始看一些跑鞋的評測和文章。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最初我的選擇標準是外觀和價格,什麼都沒不懂的我,在選購時根本沒考慮過適不適合自己的問題,更多的是一種盲目購買,由於當時跑的距離短,加上剛開始跑步,除了累和喘不上氣,沒覺得鞋有什麼不適合的,之後慢慢加長跑步距離後,才感覺出跑的時間長了腳不太舒服,這時才開始關注起跑鞋的選擇,也開始觀察自己的腳型和跑姿。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經過觀察後才發現自己的左腳是正常足弓,右腳是低足弓,沒想到我兩隻腳的足弓居然會不一樣,跑步時右腳有足外翻的情況,知道自己的腳型和跑姿後,選購跑鞋時就有了一個大概範圍——支撐系跑鞋,不再盲目購鞋之後,決定選擇一款頂級跑鞋試試試,最後選擇了有慢跑神鞋之稱的亞瑟士kayano 系列,經過還算冷靜的思考比較後選擇了價格還是不錯的kayano 25,之前都是在京東旗艦店上購鞋,這次考慮到價格最後在網易考拉上花了599元購買。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下單後K25後,又看到361度在搞活動,之前也看到不少跑友推薦361的國際線跑鞋,就入了兩雙361度的跑鞋,本來想買的Spire 3和Sensation 3不是沒號就是不搞活動,最後選擇了鈦速和Sparkle,由於自己之前買的跑鞋,鞋楦都比較寬,跑的時候腳掌在鞋裡經常晃,所以自己在網上買鞋的時候會刻意的選小半碼,沒想到361度這兩款鞋的鞋楦都比較窄,試跑之後這兩款鞋都有點頂腳,下次再買361度跑鞋的時候得按正常碼購買了。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鈦速這款鞋比較適合平時穿,走路還是很舒服的,長距離跑步好像不太適合我,Sparkle倒是還能接受,感覺比我之前買的幾雙跑鞋都更適合我,活動價購買時也非常的實惠,國產看來還是有希望的,當然和後來的購買的亞瑟士K25相比,在舒適度包裹性上還是有所差距的,特別是跑起來的感覺上還是有所不如,下次一定要試試361度的頂級跑鞋。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K25回來的第二天就出去試鞋去了,一天內跑了兩個十公里,結果第二天早上出去跑的時候,一起跑就感覺左腳的跟腱有點兒痛,右小腿肌肉有痠痛感,決定休息幾天再繼續跑。休息這兩天看了不少關於跑步訓練視頻,又學到不少東西,在以後的跑步中實踐一下,以後要多增加些跑步訓練,不再盲目的追求跑步里程,免得再把自己跑傷了。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相信很多像我一樣的小白,跑步都是從跑鞋開始的,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要換鞋,我的原因很簡單,不合腳的跑鞋不僅跑著累,而且還容易受傷,剛開始那段時間把自己常穿的幾雙運動鞋都試一下,試鞋期間各種痛,肌肉、膝蓋、……,更有兩個腳趾甲出血,有一個現在都還是黑的,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掉了。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對於跑步我還是小白,買鞋更是小白,作為一個小白也只對於同是小白的朋友作出一點兒選購建議,跑鞋的選擇是關鍵的還是在體驗上,得親自試跑之後才能知道適不適合自己,沒必要太拘泥於品牌,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當然選擇選購時根據自已的腳型、體重、跑姿等方面的訴求,來劃分購買跑鞋的範圍還是可以的,適合自己的跑鞋才是最好的跑鞋。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1.知道自己的腳型,縮小選購範圍

不知道的可以去專賣店去測量,好一些的店會專業的腳型測量儀進行測量,差一些的店員會幫你測,之後會推薦適合你腳穿的鞋,當然也可以自己測量,網上的方法有很多我這裡就不多囉嗦了。

2.知道自己的跑姿,進一步縮小選購範圍

錄製自己跑步視頻來確認自己的跑姿,瞭解自己的跑姿後可以進一步縮小跑鞋的選購範圍,當然跑姿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跑姿個人以為還是以自己覺得舒服為主,我們在日常跑步中跑姿其實是不停的變化的,沒必要強制改變自己的跑姿。

3.不要盲目信仰,試穿是必不可少的

看過我上面的購鞋經歷之後,相信對像我一樣的小白一定會有所觸動,盲目購買花了錢也不一定能選到對的,老話說的好,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人合不合適,只有心知道。買鞋當然得用腳親自去試,跑鞋其實大多數只有自己試跑過才知道合不合適。

奔跑人生,始於足下,小白的跑鞋選購之旅

跑鞋如何選購?我現在也沒有答案,不過我知道最關鍵的還是得自己去試,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我也依舊還在體驗尋找中,此文只希望和我一樣的跑步小白,能在購買跑鞋時能少走一些彎路。

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有機會試著跑跑馬拉松,在跑步這方面能長久的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