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聊微信


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聊微信


微信,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但也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了人的成熟度。

真正成熟的人,能通過微信這個工具,展示自己為人處事的高情商。而不夠成熟的人,總能在一句又一句的“在嗎?”之中,讓人失去對他的耐心。


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聊微信




一、

不少成功的創業者、商界人物甚至政府人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每次微信聊天,他們發的信息都非常簡潔明瞭,不寒暄不聊家常,有事直接說事。

前任上司對區塊鏈這一塊頗有研究,有不少人想約他吃飯。有一個創業者約他,信息是這麼發的:

“林大,這個週末想約你吃一頓飯,向你請教一下區塊鏈現在的最新風向和玩法,因為你熟悉這方面的狀況,我也急需這方面信息,不知道你能否幫忙?下次你如果要找什麼創業者做採訪,我也能給你牽線搭橋。”


這條信息,主題鮮明、邏輯清晰,上來就說明目的是請教,連能得到的回報也說清楚了。

如果有人聊微信,一上來只有“在嗎?”“有空嗎?”,那他的時間一定非常不值錢,要聊的事情也多半不重要,不然哪有心思放在這種寒暄上?

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聊微信


他浪費的,不僅是他自己的時間,還有對方的時間。

要經過一番擠牙膏式的問答,才能知道他們的真實意圖。如果他的目的並不重要,那豈不是很浪費別人的時間?

真正成熟的人,會珍惜自己的時間,更會珍惜他人的時間。

他們知道,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不浪費對方的時間,是對彼此最好的尊重。

在他們眼裡,時間都能直接換算成白花花的銀子,每分每秒都是錢。浪費時間,就是浪費錢。

山川商學院就有老師很少去旅遊。為什麼?他說自己算了一筆賬,他去講課一天,就能賺一筆不錯的收入。

但如果他去旅遊一週,不但賺不了一分錢,可能還要花掉好幾萬。這樣一來一回,一個星期的代價就損失了十幾萬。

他說代價太大了,旅不起這個遊。

魯迅曾說:

“節省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使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

有一個身家千萬的企業家朋友,從不用微信,有事交流就打電話。後來他和我說:

“我要和你確認什麼事情,打一個電話,3分鐘能說清楚;要是發微信,大家你來我往1個小時,或許你還沒弄懂我想說什麼。我一天才24小時,哪來那麼多時間在微信上浪費?”

這說明:時間很寶貴,不能浪費在無用的溝通之中。

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聊微信


不會聊微信的又一大特徵是,他們根本不具備準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

你可能會不服氣,不就是聊天,有什麼難的?

先回答這幾個問題:

● 你所打出來的每句話,都能很好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嗎?● 對方是否能一眼就看懂?● 看懂之後,他是否比較容易接受?


如果你在微信上想找一個人幫忙,你如何在短短几句話之內,組織好語言,表達清楚自己的意願,並讓對方樂於接受?

山川諮詢微信公眾號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你好,我們需要專業的營銷人合作,借你的公眾號發文推廣或幫我們策劃,都需要。歡迎溝通合作。”

然而,問題是:

● 首先,你對我這樣一個陌生人,我根本不清楚你要推廣或策劃的業務是什麼,你怎麼不講清楚?● 其次,共贏才能合作,你光說你需要什麼,你怎麼不說說我能得到什麼?● 最後,你起碼留個聯繫方式吧,電話、微信、郵箱都行,啥都沒留是什麼意思?


寫作是溝通,聊天是一對一溝通,一個人連微信聊天都聊不好,那溝通、寫作肯定是個問題。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簡直不能更多,一直說一直說,卻沒有一個重點。

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聊微信


比如前段時間約一個朋友吃飯,想和他確定時間地點,但他講著講著,從NBA說到電影,再從電影說到遊戲,說了1個小時,什麼都說到了,就是沒說到吃飯的事兒。

看著他發過來的一段段文字,我真的有點頭大,本來那天事情就多,只能見縫插針,替他說出重點,然後藉故離開。

其實,表達能力的缺失,不僅是溝通能力有問題,實際上更是深度思考能力的缺失。

哪怕是最不愛寫作文的小學生,說起他喜歡的遊戲,也能說得深入、富有激情且打動人心。這是因為對於自己真正掌握的東西,大部分人都能表達得很好。

因此,在微信上說半天都沒辦法說到重點的人,只能斷定,他對自己要表達的東西並沒有真正掌握,欠缺深度思考、總結、提煉的能力。

相反,能一針見血說出重點的人,勢必具備優秀的結構化思維能力,能對事物進行推理、歸納和概括。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職場上被委以重任,成為老闆的得力助手,同事們的帶頭人。

會聊微信的人,其實都是一等一的產品經理。

這話怎麼說?

發微信給對方前,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時候發合適?

要避開對方忙碌的上班時間,如果不是重要的事情,也不要耽誤對方的節假日。

久未聯繫的朋友,如何一句話暖場,然後提出自己的需求?如何更好地提出需求,讓對方更容易接受?

這一切都要經過仔細考量。不是自己有什麼想法,不管時間、場合是否合適,想都不想就給對方發一大串文字。

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聊微信


如果真的不管不顧想發什麼就發什麼,與其說是沒腦子,倒不如說是不懂得尊重對方,不會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

一上來只說“在嗎?”“在忙嗎?”,其實是把壓力的皮球踢給對方,對方怎麼回答貌似都不合適,因為一回答,就要承擔你要說的未知信息的風險。

因此,尊重對方的人,都會盡力避免讓對方陷入這樣的尷尬境地之中,一上來就會把所有信息原原本本地交待清楚。

尊重別人的另一種表現,就是會尊重別人的需求。

我有個習慣,寫文章時會關機,確保集中精神,因此有人發微信給我,我常常是一兩個小時之後才能回覆。

大部分朋友都能理解我的做法,但有些人就不開心。比如有個遠房親戚有事找我幫忙,我在寫稿沒看到,兩個小時後才回她,她立刻發來一段語音:

“有出息了啊,微信這麼晚才回,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國家領導人,日理萬機呢。”

我一下子就無語了,難道我就不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嗎?我必須每天守著手機,等你找我然後就立刻回覆嗎?

真正成熟的人,都會尊重對方的需求,絕對不會以自己的需求為先,用道德綁架來強迫對方放棄自己的需求。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歸根結底還是以相互尊重為前提。

只有尊重別人的人,自己才值得被尊重。

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聊微信


可以說,微信,就是一個人成熟度的檢測儀。

1. 打電話、發郵件,永不過時

就節省時間而言,電話還是最佳選擇。當然,如果對方不喜歡通電話,那就不要勉強對方。

2. 如果真的要用微信交流,請記住幾個原則:

1) 請直奔主題

稍微有點本事的人,時間都很寶貴,你半天都沒說到點子上,只會讓對方更加反感。

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聊微信


2) 尊重對方的需求

你發微信對方沒秒回,可能對方只是一時沒看到,不是故意忽視你。對方看到了自然會回覆,不要看到對方沒秒回就心生不滿。

一旦被拒絕,請不要惱羞成怒,更不要一時意氣把對方刪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