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電商的發展趨勢,天貓和淘寶的老大地位將會被誰取代的可能性比較大?

會思考滴豬


短期內(3年內)應該沒有可以超過的。

中長期來看(5到10年)京東不可能,京東平臺商家傭金比天貓高4倍以上,京東開店零售單價一般高於天貓,時間越久京東的流量會越少,最近3年京東有些品類銷售己經有明顯下滑。

中長期(5到10年)來看拼多多接近甚至超過天貓可能性很大。

1、拼多多投資人之一孫彤宇,是淘寶創始人,記得錢塘江大橋,建橋人是茅以升,抗日時炸橋的人也是茅以升,只有他知道從哪兒下手。同理孫彤宇當然知道乾死淘寶的方法。

2、目前拼多多流量快趕上淘寶網了,客單價還低50%以上,假以時日,拼多多加強產品品質管控、加強商家服務管理、提升客戶體驗,客單價遲早趕上來。

3、騰訊作為拼多多的大股東,必然在流量方面全力支持,有微信的全力支持,拼多多又多一個籌碼。

4、2018年以來,受拼多多影響,淘寶網(含天貓)部分品類出現流量下滑、客單價下滑,頹勢己現。

對商家和消費者來說,兩強相爭,必然讓利,希望兩家優秀的企業長期並存,於國於民於商都是好事。


鄧冠衛


目前實體行業比較艱難,房租成本、人工成本、其他經營費用,利潤空間越來越薄。同時國內的電商走了這麼多年,基本已經處於飽和的狀態了,想要做下去只能夠不斷的花錢做推廣,開車,找人刷單子等等,而且就算是辛辛苦苦的做了這些最後的結果可能也並不能令自己滿意。如果想要做電商這塊的話,建議你可以考慮下跨境電商亞馬遜無貨源這種模式,現在跨境電商還是國家大力扶持的,咱們跟著國家的腳步走,總是沒有錯的,更何況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購物平臺,它的平均客單價和利潤也是最高的。或者東南亞市場的嚇皮也可以做,目前這兩個平臺的就像當初淘寶剛起步的時候一樣,我們做無貨源模式,從單家店鋪到群店做起,跟著公司運營團隊走,後面再做精細化運營,前期的投入也比較小,回本也快。放張圖片,你看下同樣一件產品,這就是國內好亞馬遜平臺之間的利潤。可帶。



電商小射手


我只有一句話,這些宏觀因素都不是我們所考慮的,也不是我們能改變的,對我們個人來說,沒有任何意義,這些大環境因素都是那些大佬們考慮的,我們只要做好我們的本質工作就可以了,只要平臺有流量,就會有生意,努力成為二八定律的2類人群才是我們需要做的。


做淘寶的小青年


把大家的答案都看完了,基本上都說是被拼多多取代,我和大家的看法相同,身邊的人用拼多多的越來越多,畢竟物美價廉,隨著馬雲的退休,天貓的東西貴,質量一般,我估計不到兩年拼多多會成電商行業老大.



甲子藤


互聯網的大海已經開始退潮了!幾年前馬雲說過純電商的十年、二十年後會“不復存在”,單一買賣商品的掙錢方法已經走到了盡頭,消費者和商家的“買賣關係”正在升級為“價值供養關係”,消費者從分散走向聯盟,最終實現合作共贏、互惠互利的【價值命運供同體】。

同時花拳繡腿式“套路模式”、“風口模式”也會轉變成“硬核模式”。實際上實體經濟供應鏈及產業互聯網,只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決消費分配關係和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形式是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換句話說,誰在改變著金錢的流向?誰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風口。

未來只有真正撐控實體經濟供應鏈和符合消費分配關係的合情合理合法企業才會勝出。🌴🇨🇳


五星國際體系運營官


馬雲扶持天貓店,東西價格虛高,沒人願意傻啦吧唧買單,比較窮人多……


小王祖賢


誰能取代,這個不好說,畢竟不是算命先生。但常識告訴我們:商業帝國沒有永遠固定的利益版圖,此消彼長是常態。被競爭對手超越乃至取而代也之不足為奇。能開成百年老店的少之又少。如果變化能給消費者帶來好處,那當然樂見其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