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和安徽哪個發展更好?

你媳婦不孬


稍微具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江蘇和安徽哪個省發展的更好?無論是從經濟、文化、社會、科技哪個方面講江蘇的發展都遠遠好於安徽。這裡只講經濟,看一看這兩個省之間差距有多大。


經濟總量

經濟總量是衡量一個地方總體經濟實力的最重要指標。衡量經濟總量最重要的指標就是GDP。一般來說,經濟總量越大,影響力就越大。美國為什麼在全球擁有最強的影響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其有龐大的經濟規模。然後才有實力發展軍事、科技。(南京)

2018年,江蘇省經濟規模首次超過9萬億元,到了9.26萬億元,在國內排名第二。這個經濟規模,在國際上都已經算是很大的了。折換成美元的話,超過了1.3萬億,大致相當於澳大利亞的經濟規模。

安徽省方面,2018年也上了一個臺階,就是超過3萬億元。這個規模在大陸31個省市區來說屬於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對於江蘇這個超級大省來說,這個量似乎還太小了一點,還不及自己的1/3。

人均收入

GDP是衡量一個區域的總體實力,人均GDP就是衡量發展水平的指標。實際上在這兩個指標上,江蘇都遠遠領先於安徽省。

在我國大陸27個省區中,江蘇省人均GDP是排名最高的,要高於浙江、福建、廣東等省份。9.26萬億的經濟規模,除以8000萬左右的常住人口,人均GDP就約為11.5萬元。

安徽省一直以來在不是一個經濟發達省份。它的人均經濟發展水平,還甚至還沒有達到全國平均水平。2018年全國人均GDP是6.4萬元,安徽省的人均GDP是4.8萬元,相當於全國水平的2/3。和江蘇的11.5萬元相比,安徽人均GDP只有他的40%左右。

企業實力

企業的整體實力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影響力的重要指標。大的企業,知名的企業越多,當地經濟對全國的影響力越大。我們以剛剛公佈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為例。江蘇省共上榜83家企業位列全國第二,排名第一的是浙江,有92家企業上榜。安徽方面,一共有2家企業進入全國民營企業500強。這兩個差距就大了吧,一個是83家,一個是2家。

通過簡簡單單以上三個數據的對比,江蘇省的經濟實力要遠遠領先於安徽省。我們都知道經濟實力其是其他一切事業發展的基礎。如果經濟實力比別的地方落後,那麼其他事業比如科技、文化要強於其他地方的可能性就會很小。


財經知識局


毫無疑問,江蘇的發展是要好於安徽的。江蘇是我國的經濟大省、強省,2018年江蘇GDP達到92595.4億元,與廣東一道邁入“9萬億俱樂部”,而安徽GDP只有30006.8億元,不到江蘇的1/3,兩者的經濟體量不能相提並論。

江蘇也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人均GDP是衡量一個經濟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從人均GDP上看,2018年江蘇人均高達11.5萬元,在全國省份中位居第一位;而安徽人均GDP只有4.8萬元,遠低於江蘇,也低於全國6.45萬元的平均水平。

從居民可支配收入來看,2018年江蘇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38096元,位居全國前列;而安徽的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23984元,也低於全國28228元的平均水平。

其實,在很多經濟指標中江蘇基本上都是領先安徽的,兩者的發展水平不在一個檔次上。江蘇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繁華之地,而作為沿海省份,江蘇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享受的政策更多,經濟率先發展起來。而安徽是我國中部地區的一個內陸省份,目前的發展水平是要低於沿海省份的。但隨著經濟體量越來越大,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江蘇經濟發展速度是在逐漸放緩的;而這些年來,尤其在“中部崛起”戰略實施以來,安徽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隨著國家在政策支持和財政轉移上逐漸偏向中西部地區,未來安徽有望保持經濟較快發展,在發展速度上可能會長期領先江蘇,相信未來安徽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會逐漸趕上來。


錦繡中源


這個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江蘇和安徽不是屬於一個量級的省份。雖然自己也是一個安徽人,不應妄自菲薄。但是,在絕對實力面前,也不能硬著脖子向江蘇這個自古以來的經濟強省瞎叫板啊。

畢竟,從2018年的GDP總量上看,江蘇省的9萬億和安徽省的3萬億怎麼看都是沒有可比性的。在人均創造的生產總值上,江蘇也是2倍與安徽省的存在。

再看看文化教育實力上的對比,在全國各省高等學校的數量排名表上,江蘇省以167所高校的絕對優勢排名全國榜首。這麼多的高校,就意味著擁有更多優秀的人才,而人才才是城市發展的絕對力量。

江蘇省的經濟強大並不是依靠著某一個大型城市的帶動,而是強在總體的平均。在2018年全國百強縣榜單中,江蘇省佔據了25個名額,一個省份就佔據了百強縣的4分之一的名額,而且前四名都是江蘇省的城市。

其實,列舉再多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數據意義都不大,一個地方的發展不是一時之功,都是經過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發展的沉澱積累起來的考慮到區位、資源、歷史因素、自然因素等各方面原因,有些地方註定是發展前景良好的塞外江南,人間天堂。


作為一名安徽人,我也希望人們一提起安徽不要只能想到合肥市、中科大、黃山,更希望不久的將來,隨著安徽經濟的發展,能有一大批城市紛紛發展起來,一個個能代表安徽形象的區域、高校崛起。<strong>


財經札記


江蘇安徽兩省在康熙六年間是江南省,一六六七年劃為江蘇安徽兩省,江蘇地名是江寧府和蘇州府首字而來,安徽是安慶府和徽州府首字而得名。兩省劃省康熙皇帝是公道的,長江淮河各佔一半,江蘇有幾個沿海城市,而安徽沒有沿海城市。在一九五四年發大水時兩省人民背井離鄉討荒要飯走四方。在一九八0年之前,兩省經濟發展不相上下。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江蘇全力發展輕工業鄉鎮企業,而安徽重視發展農業,兩省發展思路不同,經濟發展也天差地別。現在江蘇走在全國前列,十三個地市都有百強縣,近幾年蘇北的徐州市宿遷市超過安徽省會城市,海安縣級市超安徽很多市(去年安慶市向海安學習招商引資),其經濟超安慶兩倍,可以說安徽十六市除省會合肥,都沒有海安發展快。江蘇省會南京是一線城市,合肥近幾年有了發展與南京差距很大,不能和蘇南蘇錫常三市相比,只能和蘇北徐州相比。江蘇是全國首富省份,而安徽在華東地區六省當中只能和江西比高下。在全國只能算十一名,這十一名是在全國西北部省份中排列的。安徽比不了江蘇,全國省只有廣東和浙江兩省能和江蘇比高低。!圖1南京,圖2合肥!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觀點:近代以來是江蘇,未來安徽有趕超趨勢。概率為9.9%。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徽商時代早就是過去式,古江南省,早已經一分為二,各自安家。

下面從幾個角度分析下安徽江蘇之差距。

①GDP。

江蘇省的GDP在全國都是前幾名。更何況和安徽比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000年至2018年,兩省的GDP對比數據,相差3倍左右。2018年江蘇省GDP已經達到9.26萬億元,今年正常發揮破10萬億也是指日可待。而同期的安徽,2018年才剛剛站上3萬億關口。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差距太大了!

人均GDP更不用說了,江蘇2018年人均GDP有115168元,而安徽人均才47712元,兩者相差2倍多。

看看對比圖,不在一個頻道上。一個在山頂,一個在山腰。

②平均月最低工資標準。

江蘇月最低工資標準第一檔2020元,安徽1520元,相差500元,一年就差6000元。江蘇最低檔次的月工資標準1620元,比安徽最高檔次標準1520元都高。

經濟實力不如人家,只能埋頭苦幹,發憤圖強!

③區位分析



衛星圖上可以看到,江蘇地理位置靠近沿海,靠近上海,水陸交通佔優勢。

交通樞紐的線路圖,明顯密度高於安徽地區,蘇州,常州,無錫,南通,鎮江,南京,個個實力不凡!

而安徽相對比較好的城市,除了合肥,蕪湖,馬鞍山,稍微可以,其他的地方經濟,實在拿不出手。一個蘇州綜合實力就可以碾壓近半個安徽。

④雖然目前事實是這樣,江蘇實力比安徽實力強!但未來的事誰也不知道。只要一心一意謀發展,縮小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可以拭目以待的!畢竟曾經還是“江南省”!您說是不是呢?歡迎留言評論。


無言歌說數據


肯定是江蘇發展的更好,從歷史看,江蘇一直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電視上提到的江南富庶之地指的就是江蘇。從近代看,江蘇的GDP不止總量高於安徽,其增速也是快於安徽,2018年從GDP總量上、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看,江蘇高於安徽,從產業上看,江蘇也是比安徽強,江蘇省內有南京、無錫、蘇州三座萬億城市,而安徽最高的合肥的GDP才7822.9億元,和江蘇的常州差不多,合肥的GDP在江蘇13市可以排名第5。

1、GDP總量對比

2018年江蘇GDP邁入9萬億大關,達到92595.4億元,全國排名第2。2018年安徽GDP30006.82億元,江蘇GDP是安徽的3.08倍。

2、人均GDP

2018年江蘇省人均GDP為11.53萬元,2018年安徽省人均GDP為4.79萬元,江蘇省人均GDP是安徽的2.4倍。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對比

2018年江蘇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8096元,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3984元。

GDP增長速度

2000年江蘇省的GDP總額為8553.69億元,2018年江蘇省的GDP為92595.4億元,進入新千年後,江蘇GDP年平均增長率為14.14%。

2000年江蘇省的GDP總額為2902.09億元,2018年江蘇省的GDP為30006.82億元,進入新千年後,江蘇GDP年平均增長率為13.85%。

從GDP的平均增長率看,江蘇也是勝於安徽。

綜上所述,江蘇發展的比安徽好,兩個省差距比較大。


互金圈


完全沒有可比性。

安徽和江蘇之間相差不止一個檔次,自然是江蘇發展更好。

多說無益,直接比較兩者數據,一看便知。

首先是GDP總量,安徽還不到江蘇的三分之一。即使放在中部六省當中也僅高於江西和山西兩個山區省份。

然後看下人均GDP,這依然是鴻溝級的差距。不僅是遠低於江蘇,而且還低於全國平均值。江蘇則位列各省之首,比浙江、廣東都有著顯著優勢。

其他諸如收入、存款、上市企業等方面,安徽不僅沒有一項能領先於江蘇,而且落後很多。

綜合數據來說,江蘇對安徽的優勢可謂是秒殺級的。不存在誰發展更好的懸念。而且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江蘇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安徽依然是省會獨大,因此未來江蘇繼續擴大領先優勢的概率非常高。

如果在江蘇和安徽之間做一個省份發展排名,那麼順序應該是:江蘇、廣東、浙江、山東、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安徽。


城市發展報告


江蘇和安徽在歷史上是屬於一個省份江南省,當年江南省是我國最富庶的省份之一,只不過後來因為省份行政需求,將江南省一分為二,也就是今天的江蘇和安徽。當前江蘇和安徽,從發展上相比,明顯是江蘇發展更好,這得益於歷史沉澱繼承以及當前的貿易方式。早在兩個省份未劃分之前,江南省的優勢地區便集中在江蘇一側,雖然安徽也有重點城市,但是主要的教育資源,經濟資源,工業基礎,都留給了江蘇。當年江南省也是像今天一樣,南部較強,北部相對較弱,江蘇省繼承了這個特點,而安徽省因為重新設立省會的原因,全域幾乎沒有優勢地區。
從當前世界範圍的貿易方式上來看,沿海地區普遍優於內陸地區,因為沿海溝通海洋更加快捷方便,溝通成本相對較低。雖然江蘇省的海港貿易並不是特別發達,但長江水道經安徽跨江蘇,在上海入海,江蘇明顯距離海洋更近,長江港口優勢更大。隨著改革開放深入我國,外商經濟在沿海地區率先設立全資企業,這使得江蘇經濟發展扶搖直上,超過了我國大部分省份。最後提起江蘇和安徽就不得不提兩個省的教育文化,雖然兩個省份的文化有趨同性,北部同屬於中原、江淮文化,南部屬於吳越文化。但是史上優勢的教育資源,還是留給了江蘇更多,當前江蘇省有11所211高校,安徽只有有中國科技大學撐起教育槓桿。加之當年安慶、徽州城市的沒落,已經遠遠不及東部的蘇州、無錫、南京。所以整體上,江蘇發展要比安徽好太多。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作為一個安徽人很遺憾的告訴你江蘇好。為什麼呢?江蘇歷來就是有錢經濟發達的地方。江蘇的民營經濟發達。其經濟總量在全國而言在廣東之後。


江蘇還創造了一個記錄,江蘇的地級市全部位於全國百強市之內,省內過萬億經濟總量城市就有三個。民營經濟發展居全國之首。江蘇的發展均衡,縣域經濟發達,如崑山市,江陰市。

在說說我苦逼的大安徽,位於江蘇附近,位置優越,但是不東不西,其經濟發展,也就是省會城市一家獨大,合肥舉安徽全省之力發展起來的城市到現在GDP沒有過萬億,安徽除了合肥以外的城市都沒有發展機會,城市發展都比較落後,因為安徽實行的是大省會戰略。就目前而言合肥在安徽省內佔據著絕對的優勢。

安徽省就它一個二線城市,其他的城市都是四五線的小城市,人口流失嚴重。想比較而言江蘇發展的就比較均衡了,江蘇最差的城市宿遷放到安徽那也比蕪湖強👍,絕對的老二。


獨秀文苑


肯定安徽快,安徽有江蘇大貴人相助嘛,祿口機場建成,介決了長期困擾安徽省委的一大難題,馬鞍山蕪湖包括六安都發展了,現在長江遂道一建,宿州也上來囉。目前江蘇人又在放著連雲港港區那麼好的項目建設條件不投入扶強,去搞徐州振興,很快泗縣碭山會跟上,再加上安徽開始著手行政區劃大調整撤一些地級市,自身活力增強。如此下去尤如龜兔賽跑。唉!我們真的不要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