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熬夜,卻能多學2小時,清華學霸直言:學習的3“觀”很重要

學習”分為廣義跟狹義,從廣義上來講學習是一種獲得經驗、能力的過程;從狹義上來說,是一種獲取知識或是文化的手段。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在不斷進步、不斷提升的過程,需要的不僅是時間毅力,更是需要技巧以及方法。

從不熬夜,卻能多學2小時,清華學霸直言:學習的3“觀”很重要

在高三的時候,熬夜看書成為許多備考生的常態,長期熬夜學習的結果,是恨不得上課都閉上的眼睛以及大打折扣的學習效率。憑藉699分考上清華的黃長青,在高中三年的時間裡,卻從來沒有熬夜過,但是學習效率,卻能比得上每天多學2小時,在他看來,理不清學習觀,學習效率自然提不起來。

1、死記硬背“打底”

很多同學的學習方法其實非常單一,認為只要耗上時間,去將每個知識點死記硬背下來,自然就能提高分數,但是現實卻往往不那麼理想,其實這主要是因為混淆了“知識”與“記憶”的概念。

記憶相對來說是死板的,而知識卻是靈活的。即使數學題目換了幾個花樣,但是還是能夠看破關鍵,找到解決方法,這就是知識運用的能力。

從不熬夜,卻能多學2小時,清華學霸直言:學習的3“觀”很重要

死記硬背只能作為學習“打底”的方法,而對於綜合考察能力要求更強的初高中來說,這樣單一的學習方法並不足以。

2、明確知識點的目的性

在黃長青看來,很多同學在學了新的知識點後,其實是茫然的,根本不知道這個知識點能夠適用於哪些題目,只能被動的接受考察時,才會發現對知識掌握的不夠深刻。

明確每次學習的知識點的目的性,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一步。黃長青很多次都被同學詢問學習經驗,譬如:為什麼能將知識點理解得這麼深刻?

黃長青給出的回答是,要學會多問幾個為什麼。多問幾個為什麼,不是無意義的去問,而是要根據知識點本身加以拆解、分析、解答,再加以適量的題目作為輔助,才能真正的學會一個知識點。

從不熬夜,卻能多學2小時,清華學霸直言:學習的3“觀”很重要

3、學會拆分知識點

成績不理想或是感到學習有難度,極少數是因為資質不足外,絕大部分同學都是因為沒有學會拆分知識點,只學會了整合知識點。

學習的過程中,是將老師講過的零碎知識點,壓縮成一個簡單的公式或是定義,但是解題的過程卻是將知識點拆分的過程。黃長青在做題的過程中,會習慣一邊解題,一邊思考,出題人的意圖以及其他的考法,這樣慢慢拆解知識點,反而能夠理解得更透徹。

黃長青認為,學習方法並不是簡單的刷題、死記硬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效率低的問題,而更多的學習方法可以點擊下方免費專欄哦!

精彩文章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