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末代皇帝為什麼非要穿上軍服,為群臣行酒洗盞拿馬桶蓋?

因告變有功,劉聰封劉粲為皇太子,領相國、大單于總攝朝政。大單于,其實就是匈奴的“副王”,總掌國內精兵,並領胡、羯、鮮卑、氐、羌諸豪酋之兵。匈奴劉淵實行胡、漢分治,在官位名號上即可清楚看出。

除去“心腹之事”皇太弟劉乂,劉聰自覺逃過一劫。高興之餘,他率數萬羽林衛隊出獵上林苑。

臨行之際,為了宣示威儀、窘辱晉臣,劉聰命被俘的晉愍帝為“車騎將軍”,身穿軍服,手執長戟,作為前導開道。

西晉末代皇帝為什麼非要穿上軍服,為群臣行酒洗盞拿馬桶蓋?

晉愍帝 劇照

皇帝出行,百姓有不少人圍觀,人們指指點點,都講“那位最前面的是長安從前的天子”。不少對晉朝有深厚感情的中老年百姓,眼見堂堂皇帝形同僕役雜卒,紛紛於路旁哭泣拭淚。

此情此景,皇太子劉粲看在眼裡,怒在心上。並行之間,他對父皇劉聰講:“現在舉兵相抗的晉人,都以迎復司馬鄴為名,不如早除之,以絕人望!”

劉聰深以為然,說:“上次殺掉庾珉、司馬熾(晉懷帝)等人,而如今民心仍是如此心向晉朝,漢人難制,看一段時間再說。”

西晉末代皇帝為什麼非要穿上軍服,為群臣行酒洗盞拿馬桶蓋?

劉聰 畫像

公元318年1月,劉聰宴群臣於光極殿,故伎重演,命晉愍帝行酒洗盞。數巡酒後,劉聰從廁所撒尿歸來,讓晉懷帝立於自己身後,高舉儀蓋伺候。

見此情狀,大殿中被俘的晉臣不少人涕泣,有失聲大哭者。尚書郎辛賓悲不自勝,衝過去抱著年輕的晉愍帝痛哭失聲。劉聰惱怒,命衛士把辛賓推出殿外斬首。

一不做,二不休,當夜,劉聰派人殺掉了當了近一年俘虜的晉愍帝。

這位小爺更年輕,時年十八。

西晉末代皇帝為什麼非要穿上軍服,為群臣行酒洗盞拿馬桶蓋?

晉愍帝 畫像

對於敵國前朝的漢族君主,殺之可也,囚之可也,好吃好喝軟禁之亦可也,唯獨不要大庭廣眾之下弄這些“青衣侑酒”“洗爵張蓋”之類的侮辱把戲,如此,逞一時之快,激億夫之憤。縱觀歷史,匈奴劉聰、金國完顏氏,都愛搞此類“表演”,使漢族臣子積恨於心,常思“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觀其結果,匈奴劉氏及女真完顏的後代基本被誅殺乾淨,寸根不留。正所謂天道循環,報應不爽,做事不可太絕。

西晉末代皇帝為什麼非要穿上軍服,為群臣行酒洗盞拿馬桶蓋?

弘吉剌氏(南必皇后,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 畫像

殘酷無情如蒙古人,終究還出了個深明大義的皇后弘吉剌氏。對被俘入元廷的南宋小皇帝,她阻勸忽必烈帝不要行侮辱性的受俘之禮,說:“自古無不亡之國,奈何辱其末帝!本朝子孫若能倖免亡國,方可慶幸!”此情此景,真可謂女中豪傑,深謀遠識。元亡之後,暴戾殘忍的朱元璋,對於沒有跑掉的故元皇族都沒下絕手,遙思當初,也是元朝皇后一點慈悲之心的報應吧。

西晉末代皇帝為什麼非要穿上軍服,為群臣行酒洗盞拿馬桶蓋?

不過,上蒼報應有時太快。三個多月後,平陽城內宮殿大火,燒死劉聰的兒子會稽王劉康等龍子王孫共二十人,皆皮焦肉爛,屍成焦炭。劉聰聽到如此“噩耗“,自投於床,哀塞氣絕,良久乃蘇。

哭歸哭,哀歸哀,劉聰仍然迷戀於美色。為邀寵自固,皇宮內的大太監們紛紛收取美色姑娘做養女,進獻劉聰,以博寵幸。

西晉末代皇帝為什麼非要穿上軍服,為群臣行酒洗盞拿馬桶蓋?

劉聰果然高興,遍嘗這些十四五歲的少女,感覺十分暢爽,便立太監王沈養女為左皇后,立太監宣懷養女為中皇后。

匈奴劉氏雖然兇暴,但忠於他的漢臣們仍很敬業。尚書令王鑑、中書監崔懿之、中書令曹恂等人紛紛上書,認為皇后母儀天下,應該選擇世德名宗之女,不應讓刑餘小丑的太監養女主持後宮,如此則是以婢女充正宮,淪傾綱常,對國家不利。

西晉末代皇帝為什麼非要穿上軍服,為群臣行酒洗盞拿馬桶蓋?

對於美女在懷、美酒在口的劉聰來講,這些諫疏簡直是讓他敗興怒狂。他馬上派太監宣懷告訴皇太子劉粲:“王鑑等人,謾侮主上,狂言亂語,沒有君臣之禮,立刻逮捕問斬!”

劉粲得旨,馬上派人收捕王鑑等三人,送東市行刑。大太監王沈不解恨,以大棍猛擊身被枷鎖、跪於地上的王鑑,罵道:“庸奴,還能再壞我事嗎?大爺我女兒當皇后,關你屁事!”

西晉末代皇帝為什麼非要穿上軍服,為群臣行酒洗盞拿馬桶蓋?

劉粲 畫像

王鑑嗔目怒罵:“豎子,滅大漢者,正是像你這樣的鼠輩和靳準之徒,我死後變為厲鬼也要抓你下地獄!”

崔懿之也大罵監斬的靳準:“靳準梟聲獍形,必為國患。汝既食人,人亦當食汝!”

話言未落,諸位諫臣頭顱皆被斬落。

西晉末代皇帝為什麼非要穿上軍服,為群臣行酒洗盞拿馬桶蓋?

靳準 畫像

劉聰政權雖擒滅西晉二帝,表面上是中原地區的主人,其實勢力非常侷限,實際統治地區只包括山西一部分地區和劉曜鎮守的關中地區,“東不逾太行,南不越嵩、洛,西不逾隴坻,北不出汾、晉”。其首都平陽城鬧饑荒,竟也一次餓死數萬人之多。加之戰爭無歲不興,部民逃散,人情不附,內部統治已有岌岌可危之勢。

西晉末代皇帝為什麼非要穿上軍服,為群臣行酒洗盞拿馬桶蓋?

劉曜 畫像

公元318年7月,喜酒好色的劉聰終於掏空了身子,病重將死之際,宣詔以大司馬劉曜為丞相,以上洛王劉景為太章,濟南王劉驥為大司馬,昌國公劉凱為太師,呼延晏為太保,託付後事。很快,劉聰暴亡,太子劉粲繼位。

劉聰在位九年,諡昭武皇帝,廟號烈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