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說髒話是率性的表現,還是素質教養差?

你也許還沒意識到,你一天中會說出 / 接觸多少次“臥(嗶 -)”。

刷到猛戳笑點的段子時:“臥(嗶 -)哈哈哈哈哈我要對這個段子一陣爆笑!”

沉迷遊戲被隊友坑時:“我的隊友是豬嗎臥(嗶 -)!”

取得了一點成就想在朋友面前吹牛時:“臥(嗶 -)你肯定不信我幹了個啥!”

直到在家看電視,看到有意思的情節,但突然意識到媽媽就坐在旁邊時,才意識到脫口而出的“臥…”有點不對勁,趕緊拽回自己的舌頭,硬生生改成了“臥的天吶”。

我堂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說髒話,但我是個好姑娘。)介紹過髒話的鎮痛作用,但在刷到段子、沉迷遊戲、聊天吹牛、看電視劇時,我們顯然並不痛,甚至還有點想笑。

顯而易見,髒話並不受正式場合的歡迎,甚至被視為禁忌(不然上文也不需要手動打碼了)。但這些“禁忌語”為什麼這麼容易“脫口而出”呢?

最近讀了一部分平克的《思想本質》,書裡給出了一些想法。

愛說髒話是率性的表現,還是素質教養差?

我的嘴巴惡毒起來,可能真的比“腦子”更快

一說禁忌詞,我們都能意識到它們含義不好、情感非常強烈。詞語不完全是中性的,它們會帶有情感色彩。很久以前,心理語言學家們就甄別出了詞語內涵的多個方面,比如好與壞、弱與強、積極與消極。舉例來說,“英雄”是好的、強大的、積極的;“懦夫”是不好的、懦弱的、消極的;“叛徒”是邪惡的、軟弱的、主動的。如果你想夸人“瘦”,“苗條”一說出來就讓人覺得欣喜,但說“骨瘦如柴”可能就會收穫內心白眼。

禁忌詞這樣普遍又感情強烈,可能是因為這些詞語很可能被接進了情緒腦(emotional brain)中古老而深遠的部位。

哺乳動物的大腦中有一個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心理學家認為,在進化中,這一部分是較早出現的、相對原始的,杏仁核(amygdala)就在這兒,協助大腦授予人們記憶與情感

如果我們想要運用語言、思考等功能,往往需要更高級的系統——大腦新皮質(neocortex,或譯為“新皮層”等,即大腦的褶皺表面,它隨著人類的進化、胎兒的成長而激增。我們在生活中提起“腦子”(比如“你到底長沒長腦子”)時,一般指的就是這兒,因為它是感知、知識、推理和規劃的加工中心

這兩個系統相互關聯、協同工作。心理學家假設,如果我們開始想象詞語所指的形象,此時新大腦皮質發揮著更多的作用;但詞語的情感色彩則遍佈新大腦皮質與邊緣系統的連接處。一側杏仁核被移除的猴子雖然還能學會識別一種新形狀,比如一個帶條紋的三角形,卻很難再學會那些預示令人不快的事件(比如一次電擊)的形狀。而人類呢,當一個人看到一張憤怒的面孔或者一個令人不快的單詞,尤其是一個禁忌詞時,其大腦中的這個杏仁核就會被“點燃”——在大腦掃描中,它會表現出更活躍的代謝

新大腦皮質需要費點力氣才能控制原始的邊緣系統、控制被“點燃”的情緒,這也就是為什麼禁忌語更容易“脫口而出”,也更擅長捕獲人們的注意力。

心理學家唐·麥凱(Don MacKay)做過一個實驗,他發現當人們的目光落在禁忌語的單詞上時,就會表現出下意識的猶豫,沒法很快地說出這些詞的顏色[1]。這說明,對禁忌語含義的加工幾乎是立刻進行的、不受人控制的。

愛說髒話是率性的表現,還是素質教養差?

就算智商佔領高地,我也要罵你一句

不過,在有的情況下,就算在大腦新皮質反應過來、控制了你的脫口而出,之後你可能會想罵得更狠。比如在遇到奸商後,霸氣十足的律師也會冷靜地爆粗口。

愛說髒話是率性的表現,還是素質教養差?

說髒話看起來是許多男權和藍領階層社交圈選擇的語言,在英語中,不少罵人的句子都體現著工人工作的場景。此時的禁忌語並非完全出自難以抑制的情緒,更可能帶有

溫和進攻、炫耀權力的意味。

禁忌語其實會迫使聽眾去想到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沒人想在做心理學實驗的時候突然被咒罵糊一臉吧。在社交中,如果對話的幾方存在權力差異(比如領導找下屬訓話),或者某人想要製造出權力差異的感覺(比如下屬在同事們面前想要表示自己不怕領導),那罵幾句髒話就能達到效果。在這種情況下,禁忌語本質上與男人們在戰亂時期炫耀自己的威武雄風、不畏犧牲的其他外部標誌(沉重的靴子、金屬釘、暴露的肌肉,等等)是類似的。

為了表示和你親暱,我的方法是……罵罵你

除了被家長、領導罵的時候我們不會(不敢)還口、向權力低頭,被朋友罵的時候我們一般也不會還口——因為我們知道朋友們並不是在炫耀權力。

在週五晚上放飛自我的酒吧裡,在深夜街邊煙火繚繞的串攤上,酒和禁忌語大概都是必不可少的。

有的時候,人們故意打破一些忌諱,目的是為了建立一種隨和的氣氛,即一種大可不必謹言慎行的交際環境。幾句髒話就能撕下白天工作時披著的嚴肅外皮,幾杯酒精下肚就繼續勾肩搭背稱兄道弟,在這種情境下,禁忌語神奇地變成了表達親暱的方式。

愛說髒話是率性的表現,還是素質教養差?

去他(嗶 -)的領導和工作吧,今天可還是週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