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三種跡象,是在和父母疏遠,千萬別覺得是寶寶懂事了

寶寶們最喜歡像個小話癆粘著爸爸媽媽,問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什麼不能出去玩?為什麼不能把玩具放得到處都是?為什麼現在要吃飯?有時候,寶寶又像個跟屁蟲,不是做調皮的事情引起爸媽注意,就是抱著媽媽的大腿央求玩遊戲。

其實,這些舉動都是寶寶們希望家長可以放下工作、放下手機陪自己玩耍。但是如果孩子長期得不到父母的回應,就會慢慢地自己玩耍,找別的養育者詢問各種事情的始末,家長們或許會覺得寶寶們怎麼突然懂事了,其實這都是寶寶疏遠父母的表現。

疏遠爸媽的幾個徵兆

孩子有這三種跡象,是在和父母疏遠,千萬別覺得是寶寶懂事了

01

話變少了

孩子小的時候很喜歡和父母聊天,他們覺得很神奇、很有趣的事情,都想和爸爸媽媽分享,他們覺得爸爸媽媽是最親密的人。如果有一天,寶寶們不在和爸爸媽媽主動分享幼兒園、學校的事情,或者每次說話都只是嗯嗯啊啊,變得簡短,那麼,很可能是孩子開始和父母疏遠了。

父母們或許剛開始覺得好輕鬆,沒有小話癆可以安心看手機玩遊戲,但是這表明孩子已經不願和父母說自己的事情,說自己的想法,爸爸媽媽這時候就要好好想想,是不是常常敷衍孩子,不關心理會他們。

02

遇到困難像別人求助

寶寶小時候,玩遊戲遇到困難、摔倒或者受委屈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會叫爸爸媽媽。慢慢地,在學校受了委屈、遇到困難,會向同學、老師、其他家人求助,爸爸媽媽往往是從別人嘴裡知道孩子的近況。

那麼這個時候父母要想想,是不是在平時就不關心孩子的事情,或者受欺負、受委屈只會一味指責孩子,不會保護自己。

孩子有這三種跡象,是在和父母疏遠,千萬別覺得是寶寶懂事了

03

不關心父母的事情

當爸爸媽媽意見不合、爭執吵架的時候,不再像以前一樣傷心、想盡辦法讓父母趕緊和好,他會選擇關門、冷漠處理。

爸爸媽媽有爭執的時候,最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要顧慮孩子的感受,是不是害怕,是不是受到了驚嚇。

如何和孩子保持親密

孩子有這三種跡象,是在和父母疏遠,千萬別覺得是寶寶懂事了

01

多與孩子溝通交流

芽芽媽有一次出去玩耍,看到旁邊父母一個人拿ipad刷劇,一個人拿手機看視頻,玩得不亦樂乎,給孩子撇了一本書,讓他們自己看繪本,一會寶寶就不想看,自己坐在旁邊看窗外,或者和旁邊的人聊天。

芽芽媽覺得,這種方式就是對孩子的另一種敷衍,平常下班爸爸媽媽總會以工作太忙、太辛苦的理由,抱著遊戲機,或者電腦刷劇,孩子只能一個人在旁邊玩耍,如果家長可以放下電子設備,詢問寶寶一天有沒有有趣的事情,有沒有和別人產生不愉快,幫助他們處理白天遇到的困難,聽他們自己的想法並提供幫助,讓他們覺得媽媽爸爸每天不管多忙,都是惦記關心他們的。

02

有空帶孩子去旅行、去戶外

芽芽有一天騎在小木馬上,給媽媽說,咱們一起去旅行吧。其實寶寶很喜歡和媽媽爸爸一起去玩耍,他們在旅途中,會遇到很多好奇的事情,他們也很樂於去欣賞漂亮的風景,去感受旅途中有趣的事物,去解決旅途中遇到的困難,他們覺得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可以有陪伴,也可以隨時依賴,不會被爸爸媽媽的工作干擾,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會一直陪伴自己。

芽芽媽溫馨提示: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心理會慢慢變得成熟、懂事、疏遠,去做自己的事情。但是,最好不是因為爸爸媽媽的敷衍而讓寶寶被動地選擇疏遠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