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上萬的人真的這麼多嗎?

用戶105116997492


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地方,月薪上萬真的很普遍,不過也要分工種。

一般來說,出賣腦力勞動的人,相對出賣體力勞動的人,更容易拿萬元月薪。

今日頭條是一個知識分享的軟件,任何人,只要註冊,都可以在上面表達自己的觀點。有些人標榜自己月薪上萬,有可能是真的,比如一些知識付費大咖;也有一些人為了吸引眼球,或者虛榮心,把自己身邊人的例子套成自己的,明明領著幾千塊錢的薪水也號稱月薪過萬。

仔細觀察還是能發現的,自己心中有數即可,大可不用理會,也不必因此自卑。

總的來說,在北上廣深,擁有以下幾點特性的人,更容易拿到萬元月薪:

一、上進心

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玉因為不滿家裡把錢都給哥哥,於是在大學期間自己出來打工賺錢。後來巧遇老懞總,交談一番後,在強烈的上進心驅動下,跟著老懞總打拼,才逐漸拿到萬元月薪,換來了千萬身家。

因此,要想從素人中脫穎而出,上進心是必不可少的。有了上進心,才會想辦法改變自己的現狀,做起事來更有想法與衝勁。

這種上進心讓他不管是創業還是打工,都能迸發比常人更多的力量,拿到萬元月薪指日可待。

二、擁有專業技能

這種專業技能,在各行各業中都有體現。

比如在計算機領域,擁有軟件編程能力的人,普遍工作一兩年,都可以拿到萬元月薪。985/211出來的本科畢業生,甚至在校招時就被一些大廠,比如華為、BAT等以萬元月薪招入。

又比如律師、會計等需要一定門檻的行業,只要你有從業資格證書,就能甩開別人一大截,在行業內打拼一兩年,拿到萬元月薪不是問題。

所以,如果你有某一項專業技能,再加上一定的行業經驗,拿到萬元月薪不在話下。仔細觀察你身邊拿到萬元月薪的人,是不是如此?

三、抱大樹

如果你沒有特別突出的技能,你也可以找一棵大樹來抱。

比如去年,拼多多上市時,股價翻了接近40倍,就造就了N個百萬富翁;

阿里巴巴上市時,據說當時拿出了一個月工資入股的司機都有千萬資產。

在這樣的企業沒上市之前,只要你加入了,那麼上市後,別說萬元月薪了,光是股票收入就夠你花很多年了。

所以,普通人抱大樹確實是一個月薪上萬的捷徑。當然,前提是,你得有這時運和眼光。

四、與趨勢為伍

雷軍曾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這說明,只要你的工作與趨勢為伍,順勢而為,那麼,拿到高薪是指日可待的。

比如說,現在新型能源這個行業很火,那你就不要再去選擇煤炭這樣高汙染的傳統能源行業了,在新行業裡,更容易賺到錢,也更容易拿萬元月薪。

又比如,相比傳統電商,這幾年的網絡電商很火,那麼,更容易拿到萬元月薪的工作,一定是在網絡電商中。

因此,與趨勢為伍,找對行業,方能較快拿到萬元月薪,成就自己。

希望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真正數據統計起來,其實並沒有那麼多,別灰心。一個月幾千的人,在街上,在網上,隨便一抓還是一大把。

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在發佈了網民的群體及收入統計。根據數據統計,中國的網民數量已經達到8.29億。

看看網民的職業結構,企業/公司的管理人員和一般職員佔比合計達到15.1%。

再看看網民的收入及比例。從數據統計可以看到,8000元以上的收入群體佔比僅為8.2%,2001-3000元及3001-5000元的群體佔比較高,分別為15.8% 和22.9%,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也僅為18.6%,所以超過八成的網民月收入是不到5000元。當然,這個是整體的水平,不同區域差異必然存在,並且差距應當是相當巨大。以上海平均工資的話,月收入5000顯然是達不到平均線,當然,拖後腿的不只是你,我也是。。。。。。


葉律師


其實我不知道現在月薪10000元在大家眼裡是什麼概念,拿深圳做比,稅後10000元相當於稅前12000,在深圳可能超過這個工資的真的不到2成,可是就以三口之家,女方專職在深圳生活對比吧,還真的沒有太多剩餘,房租1500,小孩學費,平均3000一月,生活費3000一個月,一家人買點衣服5000一年,父母贍養500一月,人情往來一年10000,過年來回路費開支一年10000,這個錢已經是最低的生活標準了,有車子的還要,車子一年的保險,保養油費過路費,停車費最少200一月,總要偶爾帶孩子出去玩一下,過生日出去加餐2000一年,還要男人不抽菸喝酒,抽菸按15元標準一天一包,一月450塊,這些開支我想是一般人都需要的,請小編算算有多少錢存


g簡單


偶然間看到了這個關於收入的問題,也發表下我的觀點,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我的同輩除了我收入基本都過萬的回答,結果被網友的質疑和唾罵給淹沒了,但我講的確實是事實,今天回答了這個問題,希望大家不要再噴我了,我想再多回答些問題。

月薪上萬的人真的這麼多嗎?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講:

人和人所處的環境不同,造就了收入的不同

十年前,我還在北漂。2008年的時候,當時做室內設計師,底薪2000加提成,開始的時候沒經驗開不了單子,就拿底薪,結果連吃飯和房租都不夠,直到第三個月月底,之前積累的客戶被我一股腦約到了公司,又向經理申請些許優惠,一天簽了3個單,總計18萬的業績。當時的提成採取的是考核提成,10萬以下3%,10萬以上20萬以下4%,20萬以上5%,那個月加上全勤獎我第一次拿到了1萬以上的月薪。

後來,因為買房子的原因,我回到了家鄉,一個只有40萬人口的N線地級市,通過考試,成為國企員工,幹著煤礦的高危工作,無比的勞累,卻只有6千左右的工資。

後來經過努力,考過了二級建造師換了工作,雖然收入沒怎麼提高,但是安全的多了。

所以,後來我也想清楚了,也不用不平衡,我的煤礦工作還有很多人是得不到的,地域環境的不同收入會很大。

行業的不同收入不同

男怕選錯行,一點都不假。拿我們這小城市的工作來說,井下一線月入都過萬,井下二線都在6千徘徊,建築企業,一線的技術工也過萬,而安全員、技術員之類的工作也只有6千左右。我們這開大車的司機月入過萬,養車的業務正常的也月入過萬,但一些餐飲行業的廚師部分收入在1萬以上,貼瓷磚的工人每月1萬以上,好的木工每月1萬以上,高中教師有個10幾年的工齡都在8千左右,這在我們小城市是比較收入高的工作,咱不談老闆了,他們是小眾人群。

同樣辛苦的垃圾處理站的工人,月薪5000左右,綠化工人4000左右,私企化工廠,5000以下的一大把,乾的活還累。文員、服裝店銷售、送水工都是收入3千多的人群。

所以,選擇對的行業,會有不同的收入,而且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個人能力和背景的不同

人和人的能力和背景同時決定著收入的高低。家族有產業、有人脈,少走不少彎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出色的職業技能成為了領域的佼佼者,收入過萬很正常。

好的管理人才在如今社會收入會更高,都以年薪計算收入,比如市政工程的項目經理,年薪20萬算少的了。

我的視野有些小,望各位條友見諒。

我一個普通的中年職工,忙完工作忙孩子 ,忙老人,也沒有太大的經濟和時間去看更廣闊的世界,以上只是結合自身的經歷和圈子來寫的,可能存在極大的片面性,條友們見諒。

二建學習資料免費領取方式:關注+轉發,私信“二建資料”,自動獲得資料獲得渠道。

免費資料包括:2019版電子教材,歷年真題電子版和視頻講解,2019年名師視頻教程。


大試界


這個問題我可以給你解答,因為五年前當我老婆和身邊人都是超萬元收入時我也疑惑過!答案是不多也不少,這不是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從10年畢業至今,收入從1500到3500到5000到8000到13000到15000一步一步走過來,認識到一點,什麼樣的收入決定了你所處在什麼樣的生活圈,從而決定了你的眼界!我12年剛到上海時,找的一份5000塊的清閒工作,那時候從沒想象自己收入能上萬,我身邊都是一些收入幾千塊的朋友一起玩。現在收入一萬多了,轉眼一看,身邊都是上萬的,還他媽的都是每月家庭消費上萬……


rye2012


月薪上萬的人只是少數,不要被個人圈子裡的信息迷惑了。

的確,經常上網就會發現,網上發評論的網友中動不動就是月薪過萬的人,不可否認的是,其中一些人的確是月薪過萬,他們只是實話實說而已,當然,也有很多人是吹牛罷了,反正吹牛又不用上稅。平時和朋友在一起喝多了都能吹個牛,更別說在網路這個虛擬世界裡了,吹吹牛獲得一點短暫的心理安慰罷了。

那麼,月薪上萬的人到底多不多呢?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1,由於地域不同,所處行業不同,的確會存在薪資差距。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裡面月入過萬的人數不少,但放在整體中看,也只佔少數。銀行、金融、遊戲開發、房地產等等 行業中的確有很多月入過萬的,但也有月薪幾千的,月入過萬的也只是少部分人。

2,由於所處圈子不同,我們每個人得到的信息都是片面的,如果不會理智思考,往往會得出以偏概全的結論。有人的圈子裡都是商業巨賈,動輒億萬身家,他總不能認為大家都是年入千萬吧?有人的圈子裡都是收入穩定的中產階層,月入過萬很正常,經常接觸這種生活,自然會忘記還有很多人達不到這樣的收入水平。也有人地處N線小城鎮,月入過萬就是鳳毛麟角,所以他看到網友稱月入過萬,第一印象就是對方吹牛。我們倘若都是以盲人摸象的方式看待問題,最終的答案只會差之千里。

3,網絡上的數據水分太大,經常看到的不一定就具備參考價值。這麼說吧,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曾做過調查,截至2018年底,中國網民達8.29億,網民月收入2000至5000元群體佔比最高,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群體佔比8.5%。可想而知,月入過萬的數字肯定要小於百分之八。就算按照這個數據來看,經常上網的網民中絕大部分人的收入都不過萬。

4,就像有人沉迷遊戲逃避現實一樣,也有人喜歡打腫臉充胖子,之前有借錢給主播刷禮物的,還有賣了房子追星的,在網上宣稱自己賺了大錢發了大財的人也不少,他們或許只是一種病態的心理需求,或許只是想在網絡世界裡找到心理安慰罷了,不能把他們的話當真。

退一步講,現實中經常上網的大都是普通人,那些真正賺大錢的,又有多少人有時間上網聊天?即便月入過萬的人群裡面絕大部分都上網,他們中又有多少人願意動不動暴露自己的月收入呢?可見,網絡上那些動輒月入過萬的網友,其中摻雜吹牛成分的不在少數。

總而言之,月薪過萬的人還是很少的,如果你現在月薪過萬了,那麼你已經比大多數人都賺得多了。


夜雨如書


如果單純說月薪在一萬左右的話,人數也不是特別多

首先,在三線及以上城市,核心技術類工種及中高層管理人員,只要肯努力,每年拿到12萬不是什麼問題,當然,這其中也包括獎金。

像是在煙臺,一個需要經驗的崗位,或者基礎技術的崗位,每個月可以拿到4000左右,在此之上的中級管理崗位,不就很輕鬆可以拿到6000左右了嗎?在往上達到高層管理崗位,或者是企業的核心技術骨幹,不就至少8000左右了嗎?

當然,這樣的人不是特別多,因為至少得是一個成熟的組織架構,才能在體系上分出三級,一般企業都是一個人帶著人去幹活,根本就沒有組織架構一說。

可是,只不過有一些原因,導致了很多人覺得月薪過萬很普遍。

首先一點就是收入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人會比較閒

很多賺四、五千的人總是想,那些賺四、五萬的人,每天得幹多少活啊。一個每天工作十個小時的人一個月賺五千,那不得每天工作100個小時才能賺到五萬啊。

這其實就是很多人對收入結構認知的鴻溝。

高收入並不是低收入增量實現的,高收入憑藉的是質變。一個會用機床的人和一個會修機床的人,收入肯定不一樣,那一個會修機床的人和一個會造機床的人,收入也是不一樣。同樣的道理,比如一個人做銷售一個月賣50萬,變成了銷冠,但是他要做管理崗,可以保證部門每個人都賣50萬,人人都是銷冠,那這個管理崗的工資會低嗎?

而在這樣的結構下,做銷售需要不斷的推銷,做管理崗的人只需要告訴銷售怎麼推銷,再幫銷售引點客戶來,然後就沒事兒了,那高收入的人不就是相對比較閒嗎?

換個角度來說,有些人的收入還不是技術型的,是投資型的,投資主要是依靠信息決策,可是信息哪兒來?當然是社交了,社交獲取信息,分析信息決策投資項目,然後賺錢,那社交在很多人眼中不就是玩嗎?

所以,當一個人的收入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實現了質變之後,會每天到處嘚瑟,這就會給人一種原來月薪過萬的人那麼多的錯覺。

第二點就是很多人被各種莫名其妙的收入排名忽悠了

比如說煙臺,前面說了,一般也就是4000左右,差一點的做基礎工作,比如文員什麼的2000多,好一點的進入管理崗6000左右。

可是大家都明白,管理崗畢竟是少數,所以平均下來,煙臺的平均收入可能也就3000多,這還是算上有錢人的情況。

可是,如果你查煙臺平均工資,會發現很多所謂的官方數據都是六、七千,好多人還以為煙臺收入多高呢。

其實,這些官方數據,沒有一個是官方的,筆者調查了之後發現,這些數據,沒有一個是收集採樣的,全都是用的大數據。根本就沒有用統計學的方法,也沒法用統計學的方法驗證。也就是說,數據不是真實的。

這麼說大家可能不明白,更簡單的來說,這些所謂的平均收入,都是各個招聘網站平均各崗位工資所得到的結果,說白了,是名義招聘工資水平的平均數。而且,這些招聘網站也根本不知道招聘結果到底是什麼樣。

我們在招聘網站上看,經常看到月薪8000-10000的銷售崗,其實,能賺到3000就不錯了,所謂的1萬,只是理論上可以達到一萬而已。

那試問,這種統計結果有意義嗎?毫無真實性可言啊。要想看平均工資,最起碼也得看當地人社部門的數據,而且,人設部門的數據也不全,因為還有些崗位不交社保。

但是,偏偏因為這種數據的存在,讓很多人覺得,“啊,原來別人工資都這麼高”,其實只能說是大家都差不多,除非職位變化,否則差能差多少?

當然,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月薪過萬並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兒,一般與業績相關或者是技術相關的崗位,基層管理崗就能實現過萬了,如果是技術難度高一點,普通員工也可以過萬。


小言詹詹


因為工作這麼多年了,整天忙忙碌碌的,感覺到很累很累。但是能拿幾千元的工資,覺得也值了。

以前,我認為自己一個月能拿六七千元的工資,感覺到就不少了。可是在過年的時候,回到農村老家,與周圍的鄉親們一敘,才發現我是非常落伍了。

農村裡的小夥子聚在一起,抽的都是好煙,20塊錢以下的煙,都不好意思拿出來。感覺到農村裡的人現在也真是富裕了,花錢都大方了。大多數的人家也都買了小轎車,蓋了新樓房。

一問他們的收入,大多數的人都表示:一個月能拿1萬多元錢吧。甚至還有的人說,一年能掙二三十萬元錢。



他們說得非常輕鬆,感覺到一個月上1萬,那根本就不是事兒。甚至說少了1萬元的工作,他們就看不起了,根本就沒有人去幹。

我這才知道,農村的人是多麼富有啊。像我們這個地方還是相對貧窮的地方,城市也不過是5線以外的城市。但是一般人的收入都是一個月1萬元以上了,那麼可想而知了,其它富裕的大中城市,人們的工資一個月不是拿好幾萬嗎?

如此以來,感覺到月薪上萬的人真的很多很多。而我只感覺到自愧弗如,拉了後腿。每月拿六七千元的工資,真不好意思開口說了。

不知道你們那個地方的平均工資是多少?想必農村裡拿1萬元以上的也是很多很多吧?


法重情深


已畢業四年的老油條來刷下存在。沒畢業那會兒感覺月薪過萬很容易,因為騰訊天天給我推送某城市平均月工資xxxxx元。等工作後才發現,大部分公司工資也就三四千,還不正規,不交五險更別說一金了。現在想想這些平均工資過萬的數據可能就是從各大招聘網站來的,因為他們總是把工資區間寫的很大,比如我做宣傳這塊兒的,標的4000-8000,然後面試就只給四千的太多了。搞得我找工作只看最低薪資投。在北上廣深月薪過萬可能很容易,像我所在的鄭州月薪過萬的就是真的牛的狠的。大學畢業在武漢待了三年,工資從3500漲到了6500,沒想到回鄭州後面試,很多人事給我不斷普及和洗腦鄭州不如武漢,工資只能給到4000,真的是自己都不看好自己,能發展才怪球。一般這種不看專業水平,大談市場環境的,我就直接pass掉了。而且鄭州最有意思的是東西區同崗位工資能差一千塊左右。真的是東部大躍進啊!鄭州你很行!


LZM152865554


不是很多,我們2018年貴州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是5300元。我老婆做協警2000元,據我所知我們貴州服務行業的工資百分之八十2000到3500之間。一些小廠的工資也是2000到4000之間。我們小區的保安月薪2500,保潔員月薪2000,我們縣街上的保潔員工資也是2000,以前我開旅館給員工的工資是1800。我今天看了我們鎮醫院的聘用人員工資2000到3000之間。

我的工資也達不到社會平均工資。

我要求不高,只希望我們全家就業人員都達到我們省的社會平均工資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