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花鼓:豐富的表現形式,悠久的民俗藝術世代相承

導語:花鼓是一種流傳於民間的藝術形式,根據產生的地域和時間的不同,可分為許多流派,南景花鼓即系眾多流派之一。

南景花鼓經過世代藝人在長期演出實踐中不斷修改完善,無論在表演形式還是在動作設計上以及曲譜的潤色、著裝的藝術上,不斷得到發展和提高,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

花鼓動作優美 富有表現力

萬榮花鼓:豐富的表現形式,悠久的民俗藝術世代相承

萬榮花鼓的舉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既有美感又富於表現力。其動作健美有力,如虎之威風,如猿之敏捷。

比如“蹲襠騎馬”這個動作,打鼓的演員以馬步形式半蹲著,兩腳踩著節拍前後移動,同時身體上下顛簸,頭部自然晃動,執槌的雙手前撮後勾,下撇上挑,極為精彩,將勞動人民慶豐收的那種激動喜悅的心情表現得惟妙惟肖。

曲調豐富 主題鮮明

萬榮花鼓的曲調,有的柔和平緩,有的明快剛烈,有的抑揚頓挫、剛柔相濟。

演奏常常根據表演的形式、演出的時間長短以及所要表達的內容而選用不同的曲譜。

以鼓為中心 重舞不重唱

花鼓是一種集鼓、鑼、舞蹈、演唱於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其中鼓的作用十分突出。首先,鼓是花鼓藝術的軸心樂器,它的演奏難度較大,技巧性極強。

其次,鼓在演奏中還兼有統領全局的作用。無論是曲調的轉換,還是隊形的變化;無論是演出的開始,還是表演的終結,都以鼓為中心展開和進行。

大鑼與小鑼交相呼應 效果突出

萬榮花鼓:豐富的表現形式,悠久的民俗藝術世代相承

在欣賞萬榮花鼓時能明顯感受到:大鑼的弱拍和後半拍起用的較多,這樣造成節奏的起伏變化大,既能產生聽覺的藝術效果,又能表現人民生活的艱辛。花鼓的樂器全都是打擊樂。它的音高一定,樂句的變化只有通過改變節拍的組合關係加以實施和完成。

大鑼的音高亢有力,通過弱起與小鑼進行配合,使得曲調跌宕起伏,悅耳動聽,收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另外,大鑼和小鑼的呼應效果十分突出。這種效果既能渲染氣氛,又能表現人民群眾勤勞勇敢的性格。

表演技藝精湛

萬榮花鼓:豐富的表現形式,悠久的民俗藝術世代相承

既能在舞臺上表演,又能在廣場上表演。既能單人表演,又能群體表演。表演時鼓可挎繫腰間或繫於胸前,乃至頭頂、肩上、腋下、膝前等處。可一人一鼓,一人多鼓,最多者達八面,並表現各種人物形象及精湛的技藝。它是我國民間藝術寶庫中一支獨特的奇葩。

群眾基礎廣泛

在萬榮縣,大小村莊都有花鼓團隊;大的村莊竟有幾個,每年春節和元宵時互相競賽,評出優勝者。每個村莊都有一大批花鼓愛好者,多名打鼓能手,而且不分男女老少。舊時,男女地位不平等,婦女不能拋頭露面,唯獨女娃能參加打花鼓活動扮演角色。

地方特色濃郁

傳統的萬榮花鼓是老漢打鼓,姑娘打鑼,有的還有搖“布郎鼓”的丑角,服飾均是當地傳統戲劇人物裝扮。

比如老漢的裝扮就是“打漁殺家”中老漢的衣著。具有黃土高原粗狂奔放的民間原生態特徵。

萬榮花鼓:豐富的表現形式,悠久的民俗藝術世代相承

萬榮花鼓各地風格各有不同,形成不同的地域流派,如西南鄉節奏緊湊,動作跳躍;東南鄉節奏緩慢,動作詼諧;北鄉則是以穩健莊重著稱。

南景村的田金川拿手戲是高鼓;北牛池的解保林、解清林兄兩人以低鼓見長;南景村王企仁以打多鼓受人歡迎。還有蘆邑村已經作古的暢春娃,則以頭頂油燈打鼓而燈不滅聞名遐邇。

萬榮花鼓這種轟動性極強的廣場音樂舞蹈,不僅有獨特的藝術價值,而且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文化價值。

歷史研究的活化石

萬榮花鼓:豐富的表現形式,悠久的民俗藝術世代相承

萬榮花鼓歷史悠久,與民俗活動緊密聯繫,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長河中,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狀況、風土人情、民間習俗,對我們研究當時的社會狀況和人們的精神面貌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數千年文化的見證

萬榮花鼓是民間群眾性文化活動,是黃河文化代表之一。它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表達了人民群眾的美好願望和理想,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發展史的見證,對研究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極高的價值。

綜合性的民間藝術

萬榮花鼓:豐富的表現形式,悠久的民俗藝術世代相承

萬榮花鼓造型多樣,套路豐富,技藝高超,是一種集鼓、鑼、舞蹈、演唱於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特別是表演技藝精湛,突出代表了晉南花鼓的表演特徵。

對此,《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程》專門做了論述:“花鼓舞在北方一些地區也廣為流傳,但多是重舞不重唱,講究技藝求精……如山西晉南萬榮花鼓,藝人輕鬆地敲打身上的七面小鼓,作各種精彩表演。”

學術研究價值高

萬榮花鼓多是在祈年、祭祖、廟會、迎神、賽會中表演,表演者在鬥妙爭能中,各出新招,以博稱讚。

由於藝人們不斷從地方戲、雜技、武術、器樂、民歌中廣收博採,使原有形式內容更為豐富,技藝上精益求精。花鼓藝術在發展中也包含了其他藝術門類元素,所以它在戲曲音樂、歷史、民俗等方面都有著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王企仁:創新不斷的花鼓傳承人

萬榮花鼓:豐富的表現形式,悠久的民俗藝術世代相承

花鼓藝人:王企仁

在萬榮縣的南景村,有一個為花鼓傳承堅守了大半輩子的老人王企仁。生於1941年的王企仁,7歲時,由本村長輩教授花鼓技藝,勤學苦練加上領悟力強,他很快出類拔萃,稍大一些就成了村裡的花鼓頭兒。

王企仁介紹,現在所說的萬榮花鼓,其實就是南景花鼓,因為這門技藝幾乎為南景村人獨有。

南景村1 700多口人,絕大多數姓王,他們是一個老祖先,家譜記載,王家本為官宦人家,後來落難,在艱難生存的過程中,創造了花鼓這門用以上門乞討的技藝,因而有編好話奉承人的前奏,“豐年的時候南景人搞社火,花鼓是主要活動,災年的時候又恢復乞討用途。”

萬榮花鼓:豐富的表現形式,悠久的民俗藝術世代相承

對於萬榮花鼓,王企仁能說、會演,還稱得上是一位學術研究者,至少算是一位民間學者。村子裡留有關於花鼓的碑刻,還有其他文獻,全是文言文,王企仁都能隨口背出來。

為了讓花鼓傳承下去,1964年,王企仁對萬榮花鼓加以變化,去掉胸鼓,也就是高鼓,增加了臂鼓和膝鼓,花鼓數量達到了8個,使得花鼓表演更加具有觀賞性。

改革開放後,因為外出打工的村民越來越多,南景花鼓有表演的時候經常組織不起來人,王企仁再次創新,原本最少也要十幾個人的表演隊伍,現在只要3個人就可以表演了,而且還是鼓、鑼、鈸齊全。

萬榮花鼓:豐富的表現形式,悠久的民俗藝術世代相承

“花鼓本名媧鼓,女媧的媧,女媧是河東的送子娘娘,古時候人口成活率低,意思是讓人多子多福,人多就是財產多,體現了人口文化,農耕文化。我改編之後,也把這個含義繼承下來了。”

現在,王企仁最高興的是,隨著農村經濟林業的發展,村裡的人靠著種果樹可以安居樂業,出現了人口迴流,雖然大家還是很忙,但是組織個四五十人的演出也不是太難的事,“娃娃們也能待在在村裡學校上學,不用擔心沒有人學花鼓了。”王企仁說。(完)

(每日深閱讀,持續更文,感謝閱讀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