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別讓生活把你逼得更現實,讓生活把你逼得更務實

造成混沌一片的,就是逃避。

——《謀生之道》

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希望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我不懼怕成為這樣“強硬”的姑娘》

這兩句話,說的基本上是一個事:不要逃避,要直面困境,努力向上。字裡行間傳遞的味兒卻不盡相同,前者是千帆過盡後的沉澱,醇厚綿長,後者被網友評價為沒什麼營養價值的雞湯。

原因之一是說話者身份閱歷的迥異。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是用通俗的語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闡述東方哲學智慧的近代第一人,被印度的佛教徒肯定為“中觀”與“禪”的導師,被印度教徒認可為“徹悟的覺者”。一生傳奇,閱歷豐厚。

劉媛媛,1991年生人,北大法碩,安徽衛視《超級演說家》第二季冠軍,《我不懼怕成為這樣“強硬”的姑娘》,是26歲的她,寫的“給千萬年輕人的成長激勵之書”(封面語)。

劉媛媛:別讓生活把你逼得更現實,讓生活把你逼得更務實

“成長激勵”,約等於不太受人歡迎的詞彙熬雞湯。誓當“刀槍不入百毒不侵女強人”的劉媛媛卻說了:“我願意用我的餘生去證明,雞湯的正確性。”

豆瓣網友評論道:年紀輕輕小有名氣就敢出書教大家怎麼做人的姿態,不是很喜歡。但劉媛媛說,這本書,我最想讓大家感受到的是“坦誠”,和網友說的“怎麼做人”無什瓜葛。

這個姑娘,在《我不懼怕成為這樣“強硬”的姑娘》一書中,把“成長的困惑,生活的現實、功利、殘酷拆開給你看”(編輯語)。她22歲進北大;23歲站在《超級演說家》舞臺上;26歲出書。自認為“我想幹的一切,都想法設法地幹了”,對於感情亦如此,“緣分還沒到,自己去追”,於是“喜歡一個不喜歡我的男生,還是去表白了”。

這樣一個生猛、熱情、活的較勁又坦蕩的年輕姑娘,誠然閱歷尚淺,不及老者,但她又何嘗不能書寫書寫這一程的得失感悟?

劉媛媛:別讓生活把你逼得更現實,讓生活把你逼得更務實

一、不是不想撒嬌,是身後無人,沒有尋求庇護的對象

對於成為“強硬”的姑娘,劉媛媛的態度是“不懼怕”。可見,她內心,並不希冀自己成為一個“強硬”的姑娘。成為“強硬”的姑娘,並非心之所向,而是需要接受的一個現狀。

好在,劉媛媛認為自己有勇氣和能力接受它,與其共舞。

“強硬”的反義詞是“撒嬌”,俗話說“撒嬌的女人最好命”,劉媛媛說自己聽過對於不會撒嬌的最惡毒詛咒是“不會撒嬌,就不會有人愛你”。

對於撒嬌這項技能,劉媛媛罕見地表現出無力感:很多事情小時候沒有掌握,長大了再去學習就很困難,撒嬌是其中之一。

撒嬌也是得有底氣的,得有人接著不落空,身後有人能庇護。

像劉媛媛這種初中開始住校,一個月回家一次,家裡窮的響噹噹,父母都沒什麼文化的女子,素來是單槍匹馬地往前衝,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不敢任性,不敢偷懶,不敢不奮起拼搏,不敢不好好工作,不敢隨便放棄。身後縱然不是萬丈懸崖,也是靠無可靠,怎麼撒嬌呢?撒嬌有什麼用呢?

習慣使然,即使是那些靠小小的撒嬌,就能解決問題的時刻,“強硬”的姑娘也都選擇了“撂狠話”或者“裝沒事”,擼起膀子正面剛,自己承擔千斤擔。

劉媛媛:別讓生活把你逼得更現實,讓生活把你逼得更務實

雙手合起來是自求,拳起來是意志,交叉置於肩膀就是給自己的大大擁抱。

這樣的姑娘讓人心疼,卻也更讓人敬佩。陳魯豫在推薦序中提到,至少,媛媛的身心貌似足夠結實,但願經得起生活的折騰。

每一個無人可撒嬌的姑娘,又何嘗不是如此。

二、在不可選擇的境遇面前,努力是唯一可以選擇的事情

並不是,只要努力,就能達成願望。而是,在不可選擇的境遇面前,努力是唯一可以選擇的事情。人生不是一定會贏,但一定要努力去贏。

劉媛媛家裡很窮,她說自家連寒門都算不上,是連門都沒有。

劉媛媛說《哈佛女孩劉亦婷》這本書對自己幾乎毫無觸動,難以產生向劉亦婷學習的慾望。書中提到為了讓劉亦婷爭分奪秒地複習,她媽媽打車接送上下學以節省時間。而打車對於彼時的劉媛媛而言無外乎天荒夜談。劉媛媛覺得自己和劉亦婷的物質生活條件差異太大了,劉亦婷的奮鬥方式,在劉媛媛看來,差不多就是享受的途徑。

在《寒門貴子》的演講中,劉媛媛說:我唯一能夠選擇的是,不把自己寶貴的人生,浪費在抱怨不公平這件事情上。偶然翻到的《一個叩響牛津大門的高二女生》幫劉媛媛打開了一扇門,讓她看到,竟然有人,全憑個人的頑強努力,就完成了叩響牛津大門這麼一件與眾不同的事情。

劉媛媛:別讓生活把你逼得更現實,讓生活把你逼得更務實

自此,劉媛媛“滿臉倔強、滿懷熱情,靠自己火力全開地衝、硬碰硬地抗”。

高一的寒假,把《數理天地》裡面的數學題一道一道地做了下來,開學後的考試,從年級180多名(總共200多名),上升到年紀第12名。

後來,她風雨無阻地去教學樓前面的小亭子裡背《新概念英語》第3冊。把歷史課本熟悉得連小字都能清晰地報出是哪一頁哪一行。在學校的主席臺上對著空曠的操場複述過整本歷史書。為了逼迫自己起床,頭一天晚上在床邊放上毛巾和一盆冷水,早上一有意識就用毛巾蘸冷水拍在臉上。

再後來,她考了很多次年級第1名。考研的時候,她同樣將自己置於這種境地。

劉媛媛:別讓生活把你逼得更現實,讓生活把你逼得更務實

“像變態一樣忍耐和努力,就算是摔在爛泥裡也能爬起來,就算是走到山窮水盡之處也還是能走下去”

劉媛媛覺得,不逼著自己跟命運死磕到底,不逼著自己跟這殘酷的世界討個說法,你就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強大。

等到長大了,就會知道,這種僅僅靠自己的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三、在學習這件事情上,人和人的差距之一是專注力

新晉諾貝爾獎得主奧爾加·拖卡爾丘克在《太古和其他的時間》中寫道:人的所有慾望,如果夠強烈,那麼便往往都能實現。

這話說的是,慾望的重要性,慾望是一個強勁的動力。

劉媛媛說自己“不管缺什麼,都不會缺奮鬥的動力”。

她把自己實現各種夢想的慾望,轉化成了奮鬥的動力。比如,能夠毫不猶豫地給媽媽買所有她喜歡的東西,來回報媽媽的愛。當年“平時衣著打扮都很不入流的我,捧著班上最先進的一個電子詞典”,那是媽媽節衣縮食的心血。

更宏大一點的動力是,這個世界,還不夠美好,身在其中,需要參與建設。

有了持久的驅動,我們就更能高度專注,心無旁騖地學習知識、技能,謀求進步,獲得提升。

除了動力,保持高效的專注,還可以採取《自控力》中提到的各種措施:趁熱打鐵、及時收神、採取更容易集中精力的形式、增加壓力、切換任務等等。在不知道怎麼做的時候,去找到對應領域的權威書籍,觸碰陌生新鮮的知識,不要閉門造車。

劉媛媛:別讓生活把你逼得更現實,讓生活把你逼得更務實

不聰明、沒天分都不是問題。只要你夠專注,就能把時間利用得徹底。

比較麻煩的是暗戀。

劉媛媛:別讓生活把你逼得更現實,讓生活把你逼得更務實

暗戀一個人時,天旋地轉,心神不寧,別說專注地學習,恐怕連平靜都做不到。劉媛媛採取的破局招數是,選擇一個很欣賞的朋友來交談,或者去參加一個高端一點的聚會,讓世界變大。世界變大了,暗戀的對象就變小了,就相對不那麼完美了,你也能從對方身上收回一點專注力。

劉媛媛經歷過不少考試,考研、司考、託福,她說還想考CPA(註冊會計師)、考博,以她這種變態的努力程度、恆久的專注力來備考,什麼考試都不會太難。

不僅僅是考試,看這本《我不懼怕成為這樣“強硬”的姑娘》,我最大的感受是,似乎每一個問題,劉媛媛都能給出解決辦法,並付諸于堅實的行動。

如此生猛的一個姑娘,儘管在書中流露了些許女子的小情愫,回憶了童年的農村生活剪影,幫書本增添了點生活的氣息,但她終歸是不會撒嬌的“強硬”劉媛媛,腳踏“終生站立和戰鬥的現實之地”,專注地學習、努力地奮鬥,繼續更有力和強勁的生活方式。

這種心無旁騖的衝鋒陷陣,恐怕是一種極致的幸福體驗。

她終究是贏了生活,沒有更現實,而是更務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